輯錄:菲國挾持事件:倖存者自白夢魘
[i=s] 本帖最後由 goodnicelady 於 2010-8-29 02:25 PM 編輯 [/i]Kf;g8MS%_
[table][tr][td][i][b][size=5][color=#ff0000]睇完劫後餘生的訪問!更對菲國政府反感!想集合同類事件!希望世界各地的當權者多關注及反映此悲劇!支持我們港人訴求及作出相關的行動,務必調查真相,還死傷者的一個公道,及對其家屬善後負上責任!更要以絕日後有同樣的慘事發生!對此的不幸我不能作甚麼!惟以盡一分綿力!以對死傷者的一點支持和關心…希望他們可以早日撇開這難忘的夢魘[/color][/size][/b][/i]
倖存者自白:圖搶槍 悔遲疑#CJ l9E$oL-fdO
(明報)2010年8月29日 星期日 05:10c^q+I1BeK5A
【明報專訊】馬尼拉 挾持人質事件的倖存者李瀅銓因躲在後排座椅底下,避過兇徒門多薩的M16步槍無情掃射。她為本報〈星期日生活〉撰寫了一篇5000餘字的文章,詳述事件經過,首次披露原來被挾持的康泰團友曾密商搶奪門多薩的步槍,合力制服他。不過團友因為高估菲律賓 警方的能力,錯以為事件會和平解決,為免刺激槍手而沒有行動,她為此愧疚。#N,`&L0s/H]/FBRbf
菲律賓政府和警方的無能荒謬,令李瀅銓平安回港後仍極其憤怒和悲傷,她強烈要求公正調查和追究責任。但她呼籲香港人,不要遷怒菲律賓人,政府此時亦不應凍結包括菲傭 在內的外籍傭工工資,以免予人懲罰外傭的感覺。
(以下報道,可能會引緻不安)
李瀅銓憶述團友秘密策劃群起制服槍手的經過﹕
8S/B8J5s8x:bO P7S!Fj
「開始的時候,我們認為槍手要求這麼簡單,該可以在一兩小時內和平解決,直到12時多,我等得有點不耐煩,就小聲向坐在車尾的團友建議一起動手制服槍手。槍手單人匹馬,我們全團人雖然婦女小孩老人較多,但有點打鬥能力的男人、可以協助的青年和成年女子加起來也有10人左右,在狹窄的車廂內反抗空間不多,大家團結的話,總該是可以把他制服的吧。」TP K2IPh,]
「不過,我們當時按槍手要求坐得很分散,每排隻可坐一個人,旅遊車又長,大家不能商量,就沒有了行動的默契。我和坐在後排的幾名團友多次商量,不過,因為當時的氣氛仍非常平和,大家相信事件可以和平解決,認為如果行動失敗反而會激怒槍手,所以沒有行動起來。」3@-b&N/T2vxV
W5P]9Mmc!ij5i
「到了下午1時多,槍手用簡單英語告訴我們3時會讓我們走,我聽錯了是8時,坐我旁邊那排的梁生還糾正我,是3點,梁生再問槍手確認3pm?槍手說yes,梁生大聲地回了一句good,大家也如釋重負。我沒有帶手表習慣,手機又被沒收了,不時會問梁生時間,當梁生告訴我已經2時半,我的心又慌了,為什麼政府似乎仍是靜靜的沒有行動,又沒有答應槍手要求,自己心裏在想,要不要我們自己和槍手進行談判?可是槍手又似乎隻會非常簡單的英語……好幾次槍手開門在車門前立足停下來時,我都想要跑到他身後用力把他踢出去,也在腦中預習了很多遍,但是又怕自己不能和司機溝通,怕司機不夠機警不會立即關門和開車逃走,讓槍手有時間反攻……我想了很多不同的可能性,最終都沒有行動,可能我隻是在為自己的恐懼和怯懦找藉口。」bFU4jf-wwo'o
O4t.VLmV_7w2q:Q
「時間一直拖著,始終未見任何解決事件迹象,我們在車尾的幾名團友再幾次商量要不要動手制服槍手。我們留意他的武器擺放在身上的位置,他走到什麼地方時最好動手,商量大家身邊有什麼可攻擊的東西,我說我雖然是身材矮小的女子,但如果男團友可以暫時壓著槍手,我可以搶槍和按著槍手的手讓他不能行動,給時間車頭的團友逃走及求助,梁生亦靜靜叮囑子女在行動時要協助搶槍。可是,最終我們仍是猶豫,不敢亂來,皆因槍手把談判設定的限期往後推了又推,等待政府回應他的訴求,讓我們覺得,他是不想殺人的,直到槍手真的開槍射向前排幾個團友,梁生撲出去救家人時,一切都太遲了。後來我和梁太說起,原來她也想過要攻擊槍手,用她袋裏的繩子去勒槍手的頸。如果我們都可以勇敢一些,如果我們早些團結行動,如果我們沒有繼續等待警察救援而當機立斷行動起來,可能會有不一樣的結果,可恨的是,歷史是沒有如果的。」
Dk st!V
李瀅銓回港後,不斷回想起在巴士上被挾持的經歷,包括槍手開槍那一幕﹕^ e8CV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