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衣著尋找身份的一代人
透過衣著尋找身份的一代人某些父母無法了解兒女為何喜愛跟潮流,為何喜愛名牌,為何手機換了一台又是一台。根據年長的他們看來,衣服有了便可,沒有必要在款式上作任何奢侈的要求,因為衣服是用來保暖的。同樣地,電話只是方便聯絡罷了,新款舊款無甚分別,就算新款較為美觀較為方便攜帶也沒有必要棄置老電話。他們的口頭襌是小平同志的那句話:不管黑貓白貓,只要能捉到老鼠的都是好貓。
時代變了,僅僅一代便可以相隔如此遙遠,以致雙方無法互相了解,即便同樣的一隻貓,除了捉老鼠之外,也有了其他的意義。當今還有什麼老鼠?養貓不再是用來捉老鼠了,而是身份的一種象徵,而是為自己找尋一種身份。養波斯貓的是一個層次的人,養老虎又是另一個層次的人。他們是不是愛貓,是不是真的每時每刻都照料著它,這倒是次要的,重要的是這些寵物是否切合他們的層次。時尚次類同樣,千篇一律的實用性衣服不再滿足當今文化的需求。
人類曾幾何時衣不蔽體,發現獸皮有保暖之功能,而現在衣服的功能性用途漸漸讓位於符號性用途,一言曰之:衣服代表身份或文化,而不再是保暖的工具。戴維.哈維在他最近的著作<後現代的近況中>當然也有提到現代性喜好功能性,身為文化地理專家的他透過現代主義的建築來闡述該時代的建築物如何理性地將功能最大化,而將所有多餘的裝飾和文化特徵減到最低。然而,這樣卻使人類覺得自己置身於無垠的荒原中,沒有特色沒有群體,人們自然而然無法在群體中找到自己特有的角色。
上面提到的父母,通常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他們不關心身份和認同,因此不需要任何特定的符號,使他們為自己訂立的身份能夠獲得別人的認同。養貓是為了捉老鼠,不是為了讓別人覺得自己有愛心,更不是為了在寂寞的時候有小寵物的陪伴。他們重視實用的功能,符號的功能對他們來說並不算什麼,他們作為大眾的一部份也不需要什麼認同,他們身邊的朋友亦不會因為他們不夠時尚而拒絕與他們交朋友。而時代變了,而時代總會變的,即便工人階層已區分不了少的群體,在每個群體中都有一個序列表,為其他群體排一個高低。
喜歡比較的人無法不時時刻刻審視自己。父母在兒女的快樂和健康中找到了人生的意義,什麼也許都不再重要,然而,迷失的當今年青人可以在哪裡找到自己?經常不在家的父母,根本無法給予他們一種深刻的親情關係。人總要在關係中找到自己的身份,於是只好從衣著和打扮上尋找同路人,再從同路人身上找回自己。罵他們愛跟潮流、只關心時尚是沒有用,因為正如克拉考爾所說的,在一個混亂不穩定的時代,時尚越發重要,而且變得越發頻繁。 我覺得其實係價值觀唔同, 同埋對 fashion 有無興趣
上一代, 生活簡單D, fashion was not a big deal, 唔好奇裝異服就OK
今時今日, 生活要求高左, 帶同 fashion style 都有所要求
但係如果對 fashion 無研究, 強行跟風, 只會自曝其短
無潮流觸覺的話, 著得簡單D好 要跟上潮流可不是胡亂花費的藉口啊....
今時今日多少年輕人全身名牌物品, 真的有這必要嗎?
花費/ 跟父母爭論前不如先想想父母賺錢多辛苦吧...
即使錢是自己兼職賺回來的, 父母也供養了你十多年吧...
內在美是長久, 潮流只維持一季而已;)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