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滿紛 26FUN's Archiver

leeyanta 發表於 2005-7-17 12:45 PM

月球的十大酷聞[+左]

月亮,是我們地球的近鄰,也是我們人類研究地外星球最多的一顆星球。但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當我們仰望星空下的月球時,除了嫦娥、吳剛、桂樹樹,我們對她又知道多少呢?

在這裡給大家介紹月球的10個『最酷』事實,看看你對月球到底了解多少。

事實1:月球正離我們遠去

每一個,月球都將『偷竊』些許地球的旋轉能量,並利用它推動自己在軌道上上昇3.8厘米。研究結果顯示,當月球剛形成時,它離我們的距離只有22530千米,而今天這個數字已幾乎翻了20倍,達到了45萬千米。

事實2:月亮上的潮汐

地球上的潮汐主要是由月亮引起的,太陽只佔一小部分。

由於月亮引力的作用,地球面對月亮的一面會出現大潮,與此同時,背對月亮的一面也會出現大潮──這是因為月亮對地球的引力大於月亮對海水的引力。

在新月和滿月之時,太陽、地球、月亮處於同一直線上,此時就會產生朔望大潮。當月亮為最初和最後1/4月牙時,產生較小的小潮。由於月亮繞地旋轉軌道並不是圓,所以當其處於近地點時,產生的朔望大潮最大,當其處於遠地點時,產生的潮最小。

所有這些牽引產生了另外一個有趣的事實:由於地球的自轉能量被月亮一點點地『偷走』,導致地球自轉每10萬年就要減慢1.5秒。

事實3:月亮更應該是一顆行星

我們的月球比冥王星還要大,其直徑約為地球的1/4,所以有些科學家認為月亮更應該是一顆行星。他們將地球-月亮系統看作是雙子星,就如冥王星及其衛星一樣。

事實4:月震

阿波羅號上的航天員們使用了測震儀對月球進行了觀測,發現從地質學角度來講,這個灰色星體並不是一個完全死亡的地方。發生在離月表以下幾千米深處的小型月震被認為是受地球引力作用的結果。有時會有碎片噴出月表,並伴有氣體逃逸現象。

科學家們認為,月球應該有一個熾熱、部分熔化的核芯體,就如地芯一樣。不過,1999年,月球勘探者探測器發回的數據表明,月球的核心很小──大約是它質量的2-4%,這個數字與地球相比差距太大──地心佔據了地球質量的30%左右。

事實5:月球是蛋形的

不要以為月亮是圓的──就如我們看到的那樣。事實上,月球的外形像個雞蛋。如果你仰望星空,對著你的只是它的兩個尖端之一。而且月球的質心也不是其幾何中心,它偏離中心大約2千米。

事實6:姊妹月球?

也許月球並不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科學家們在地球引力帶內發現了一顆5千米寬的小行星,它可能是被地球捕獲的,並因此成為我們的另一顆衛星。這顆小衛星被叫做克魯特尼,沿馬蹄型軌道繞地球自轉,自轉周期在770年左右,而且將在空中圍繞地球旋轉大約至少5000年左右。

事實7:環形山

月球表面的環形山是在距今41億到38億年間受太空中的岩石撞擊而形成的。但是這些環形山並沒有受到多大侵蝕,這主要有兩個原因首先月亮的地質活動並不十分頻繁,所以不會像地球上的地震、火山爆發及造山運動那樣對地表形成強烈的破壞;另一個原因則是由於沒有大氣,因而也就不會有風或者雨,而這些也會對表面形成衝蝕。

事實8:月球來樹

地球上大約有400多顆樹來自月球。事實上它們只是來源於月球軌道,真相是這樣的:1971年阿波羅14號上的航天員蘇特拉魯薩隨身帶了一包種子,當他的同伴在月球表面漫步時,他卻正在小心翼翼地看護著他的種子。後來,這些種子在地面上發芽,並散布於全美國,從此被叫做月球來樹,目前它們大多數長勢良好。

事實9:鎖在軌道上

既然地球和月亮都在軌道上旋轉,那麼為什麼月亮總是以同一張『臉』朝著我們呢?這是因為,很久以前地球的引力作用使月亮繞軸線的自轉運動減慢,當月亮的自轉周期慢到和她的軌道周期(即月亮繞地球的公轉周期)相同時,這種作用達到平衡狀態。事實上,許多其它行星的衛星也是這樣的。

那麼,既如此,月相又是如何形成的呢?當月亮繞地球旋轉時,有一部分時間它處於地球和太陽之間,這樣她被照亮的半球背著地球,我們看不到她,這就叫做新月。而她的另一面我們則永遠看不到。當月亮只有一部分被太陽照亮時,從地球上看去就是一輪彎彎的月牙,當她正對太陽全部被照亮時就是我們所見到的滿月了。

事實10:月亮是如何形成的?

目前,關於月亮形成的主流說法是:大約在45億年前,太陽系形成後不久,一顆類似於火星大小的岩石撞擊地球,大量岩石碎片和法埃被甩到地球周圍黑道之內,經過一段時間的相互碰撞和聚集而形成了今天的月亮。

[[i] Last edited by 左輪仔 on 2005-7-19 at 03:55 PM [/i]]

eraser 發表於 2005-7-17 02:35 PM

相當有趣....謝謝

阿Mark 發表於 2005-7-19 01:54 PM

真是酷聞呢~

頁: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7.0.0  © 2001-2009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