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佛教在印度的發展及相關事項
這篇文章及圖片是我上次於7月23日去書展時,聽一個佛教講座得來的,此書叫生命的出路,釋衍空法師編著。他說此書本是中學課本,不過現在就送給眾生。此書有三個章節,我就選了第三章的其中一些給大家看,因為這些資料上網找不到,所以要自己打,因此不可能將全書的文字打出來,我會疲倦死。(笑~)佛教在[u]印度[/u]發展的過程,大致可分為五個歷史階段: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大乘佛教、密乘佛教和今日的[u]印度[/u]佛教。
[color=Blue][size=4]原始佛教[/size][/color]
這是指公元前六至前五世紀,[u]釋迦牟尼佛[/u]在古[u]印度[/u]說法及弟子相繼傳承的早期佛教。[u]佛陀[/u]最初的教化,都是口耳相傳,並無書寫記錄;為了方便記憶,經文通常都採用偈頌的形式。當[u]佛陀[/u]滅度後,[u]大迦葉尊者[/u]帶領五百位阿羅漢,將佛陀的言教結集出來,其中由[u]阿難尊者[/u]誦出“法”(經文),[u]優婆離尊者[/u]誦出“律”(戒條),而成為佛教經典的第一次結集。
原始佛教的義理包括[color=Orange]四聖諦、八正道和十二因緣[/color]等佛教的根本教義,其內容主要是講苦和滅苦的方法。其次,在緣起思想的基礎上,後人又引伸出[color=Orange]“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和“涅槃寂靜[/color]”(註1)的學說,亦把修持的方法,概括為戒、定、慧三學。
[u]佛陀[/u]反對婆羅門教四種姓的不平等制度,因此他所創立的僧團容納各個種姓參與,甚至被貶稱為賤民的首陀羅,也可出家成為比丘和比丘尼。此外,[u]佛陀[/u]的弟子也包括在家生活的信徒,男居士(優婆塞)和女居士(優婆夷)。
[color=Blue][size=4]部派佛教[/size][/color]
在[u]佛陀[/u]涅槃的一百年後,由於對戒律和教義產生不同見解,僧團開始分裂。初時只劃出革新派的[color=Orange]大眾部[/color]和保守派的[color=Orange]上座部[/color],稱為根本二部。隨著佛教逐漸在[u]印度[/u]普及和發展,僧團與僧團之間的關係和聯絡慢慢中斷,便形成各自獨立,各自發展的局面。經過二三百年後,終於再分裂為十八部或二十部,稱為支末部派。
所謂部派佛教時代,是指原始佛教時代以後,各部派分別成立、完成,一直到大乘佛教逐漸興起的這一期間,亦即公元前三世紀開始的二三百年間。然而,在這段時期之後,部派佛教(小乘)是與大乘佛教並存於古[u]印度[/u]的。按照[u]玄奘法師[/u]所記,七世紀左右的[u]印度[/u]各地,小乘部派之寺院與僧侶的數量比大乘還要多。
[color=Blue][size=4]大乘佛教[/size][/color]
大約於[u]佛陀[/u]入滅五百年後的公元一世紀,大乘佛教開始活躍於古[u]印度[/u]。其出現的理由和環境,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一、當時部派佛教比較保守和過於著重學術研究,令僧團變得僵化和遠離民眾;二、對[u]佛陀[/u]的追思,佛像的崇拜,以及[u]佛陀[/u]本生菩薩故事的流行,促成了“親民”的菩薩精神和三身佛說法的出現;三、崇拜佛塔的流行和熱心的護持,成為大乘佛教最初萌生和傳播的搖籃。至此,[u]佛陀[/u]所說的大乘義理,才具備種種因緣而流行於世。
這時,有關大乘思想的經籍,也開始出現。最初為般若系的經典,繼而有《法華經》、《維摩經》、《華嚴經》和《無量壽經》等。在上述種種經典思想的基礎上,逐漸形成了大乘主要兩個派別──[color=Orange]中觀派和瑜伽行派[/color],以及如來藏思想。
[color=Orange]中觀派[/color]大概在二世紀才開始形成,創始人是[u]龍樹菩薩[/u]。中觀思想是以原始佛教的緣起法般若經為依據,發揮出[color=Orange]“八不正道”和“無自性”[/color]的大乘空義。根據[u]印順法師[/u]的見解,[u]龍樹菩薩[/u]弘揚的中觀思想,只是否定了部派佛教的分別和偏執,而回歸到原始佛教的緣起思想上。
[color=Orange]瑜伽行派[/color]興起於四至五世紀間,理論奠基人是[u]無著菩薩[/u]和[u]世親菩薩[/u]兩兄弟,主要依據的經論有《解深密經》、《瑜伽師地論》、《唯識二十論》、《成唯識論》等。瑜伽行派認為眾生所認識的一切現象,都是由含藏於“心識”的種子所變現出來,故有[color=Orange]“三界唯心”、“萬法唯識”[/color]的說法,亦因而稱為[color=Orange]唯識宗[/color]。
如來藏的思想,興起約在三世紀,而盛行於四、五世紀,是大乘佛教另一重要發展。如來藏思想主張眾生都有佛性,因而皆具備成佛的可能性。此佛性雖覆藏於眾生煩惱中,卻不為煩惱所污染,具足本來清淨而不變之本性,故稱為如來藏。與如來藏相關的經藉有《(北本)大般涅槃經》、《楞迦阿跋多羅寶經》、《大乘密嚴經》、《大乘起信論》等。
[color=Blue][size=4]密乘佛教[/size][/color]
[u]佛陀[/u]在世時,起初禁止弟子持誦密咒,但隨著佛教教團日漸強大,本來慣用咒術和密法的婆羅門教徒,也有不少前來皈依學佛。為了攝化的方便,以及調和、淨化和疏導這一類弟子慣常的行事和信仰,[u]佛陀[/u]開許誦持對治毒藥、齒患和用作守護的咒語。到了部派佛教時期,[color=Orange]明咒[/color](註2)及[color=Orange]陀羅尼[/color](註3)漸漸興起,及至大乘佛教出現,更湧現了大量與陀羅尼有關的經典。
在密教發展的過程中,密咒經過數百年演化後,亦從最初只是擔當守護和驅除障難的角色,進而運用到此觀的禪修上。
除了持誦真言陀羅尼,密法的修行亦強調觀想佛菩薩的相貌,以達[color=Orange]身口意三業[/color]能與所觀想的佛菩薩打成一片,即[color=Orange]手結契印(身密)、口誦真言(語密)和心作觀想(意密)三密相應[/color]。如是持誦觀想的修行方法,漸漸發達而形成了種種供養、持誦和觀想的儀軌。
大概到了公元五、六世紀,密乘佛教已具有一套完整的宗教思想和修行體系,並尊奉[u]龍樹菩薩[/u]為初祖。其教義則承繼了中觀派和瑜伽行派的思想和世間觀,主要經典有《大日經》、《金剛頂經》等,修行上則以[color=Orange]“三密相應,即身成佛”[/color]為理想。
公元八至九世紀以後,由於印度教的興盛,佛教僧團備受壓迫而日益衰敗,內部派系亦紛爭不已,從而日趨式微。後來更由於伊斯蘭教大規模傳播,重要寺院被毀,僧徒星散,自從十三世紀初,佛教在[u]印度[/u]終於一蹶不振六百多年。
[color=Blue][size=4]今日的印度佛教[/size][/color]
十九世紀末,在[u]印度[/u]沉寂約七百年的佛教出現了復興運動。1891年[u]錫蘭[/u](今[u]斯里蘭卡[/u])的僧人[u]選磨波羅[/u]創立[u]摩阿菩提會[/u],並將總會設於[u]印度[/u],恢復了很多位於[u]印度[/u]的佛教勝地,並重新建立了一些寺院。1947年印度獨立後,佛教活動再有更多新發展,很多著名大學設立佛學系或巴利語系,並出版了大量書刊。
在1956年,[u]印度[/u]政府舉行了紀念[u]釋迦牟尼佛[/u]涅槃二千五百年的國際性大規模活動。同年十月,[u]印度[/u]首任司法部長[u]安培多伽爾[/u]組織了一個有五十萬名前首陀羅族人由[u]印度[/u]教皈依佛教。近年來,[u]印度[/u]的佛教組織陸續在國外建立了很多分支,廣泛開展國際活動,經常召開佛教學術討論會、座談會等。根據1991年的統計,[u]印度[/u]有佛教徒約640萬人,約佔總人口百分之零點七;雖然比例很小,但在印度的思想文化界仍頗有影響。
[color=Purple]註1:後人稱“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和“涅槃寂靜”為三法印。若能契合這三項義理,即與佛法相應,被視為正法。
註2:明咒:祭祀和祈福禳災所用的咒語
註3:意譯為總持、能持、聞持。最初是記憶方法的名稱,後來發展為總持一切法義,具足無量神通智慧的咒語。修法是以憶念持誦特定的文字句語,來作為統攝甚深義理的象徵,和收攝散亂心的媒介。[/color] ****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 what are the common philosophies among all these different "佛教"? and how much do they contradict each other? bengrace50:
客氣,因為之前看到某主題好像懷疑耶穌及釋迦牟尼佛誰最先出現於世,所以就貼此文章了,可以看看我貼的圖片。由公元前開始的
westsider:
抱歉,英文不好,可以說中文嗎? I can't write/type chinese... copy n' paste:
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大乘佛教、密乘佛教和今日的印度佛教, etc:
what 教義互相彼此承認, what 教義不互相彼此承認? ****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 [quote]Originally posted by [i]bengrace50[/i] at 2005-8-17 04:19 PM:
原始佛教及部派佛教其實是小乘教派。 ...[/quote]
Thank you. Sorry but I think I have pretty bad Chinese....
"認為佛是無量的,菩薩亦是無量的". What is "無量"?
"小乘人見佛只是丈六老比丘相" What does it mean?
Seems like "大乘教派" added something to "小乘教派". Why? What was their reason of doing so? ****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 Thanks.
"法身佛是要菩薩才能見".
"當時的人根器未能接受到大乘教派的道理。所以佛就說小乘經".
1) So for 民眾, like myself, 大乘 and 小乘 are the same?
"釋迦牟尼佛" started 小乘.
2) Who/what started "大乘"? ****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 Thanks. I'll do more reading.
Do you have the English name of "龍樹菩薩"? [url]http://www.acmuller.net/cgi-bin/xpr-ddb.pl?59.xml+id('b5927-4e58')[/url]
[url]http://www.acmuller.net/cgi-bin/xpr-ddb.pl?5c.xml+id('b5c0f-4e58')[/url]
[url]http://en.wikipedia.org/wiki/Buddism[/url]
[[i] Last edited by westsider on 2005-8-17 at 05:47 PM [/i]] [quote]Originally posted by [i]westsider[/i] at 2005-8-17 05:43 PM:
[url]http://www.acmuller.net/cgi-bi... [/quote]
我哥d英文麻麻咋!佢識鬼答你咩! hehe... ****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 [quote]Originally posted by [i]bengrace50[/i] at 2005-8-17 08:43 PM:
衰仔,想死呀? 又來? 你做乜咁夜返屋企?:mad: [/quote]
去睇戲:P ****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 bengrace50:
謝謝你的解答:D ****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 但是此post有破綻, 難明 research2005010:
那裏有問題?
頁: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