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主題 | 舊主題>>
娛樂滿紛 26FUN» 測試區 » 吹水版2014to201907 » 臺灣2015年陸資降27% 媒體人:蔡英文將吞苦果
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臺灣2015年陸資降27% 媒體人:蔡英文將吞苦果

近日,臺灣“行政院”公布數據顯示,2015年臺灣GDP增長0.85%,保1失敗。此外,“經濟部”也宣布,2015年陸資來臺投資減幅約27%。
選前,蔡英文抨擊馬英九政府搞垮臺灣經濟,誓言要點亮臺灣,同時還保證當選後必定不漲電價,不會重啟“核四”。臺灣資深媒體人靄琳在人民日報海外版撰文指出,電價當然不會漲,“核四”也沒必要重啟,因為未來臺灣經濟發展乏力,進入緊縮狀態,根本不會出現電力短缺的狀況。
靄琳分析稱,臺灣因為政權搖擺,政策更叠,無法凝聚向心力,以致內部共識都難以整合,想要投資拉動經濟增長,談何容易!靄琳甚至大膽預測,未來的蔡英文將嘗到比馬英九更糟的苦果。

20160203105006153.jpg

20160203105006153.jpg (101.4 KB)
481 x 652 PIXEL下載

565434434343
以下為文章原文:
日前有臺灣媒體報道說,臺灣電力公司原本預期若“核四”電廠不運轉,7年後臺灣將開始缺電,但最新預估是7年後不會缺電。由於消息剛好在“大選”之後傳出,外界解讀,身為公營事業的臺電公司,因綠色執政而“路線轉彎”。實際上,臺電並沒錯:臺灣投資變少了,經濟增長下滑,用電需求變少了,當然不缺電。
565434434343
臺灣“經濟部”公布的數據表明,2015年外資、陸資來臺投資金額雙創4年新低,減幅分別約17%、27%。這顯示無論外資還是陸商,來臺投資意願皆降低。這其中的外商部分尤其吊詭,投資金額減少,投資件數卻增加。這意味著外商來臺投資並非相中這裏的生產制造環境,而是轉向平均投資金額較小的服務業,自然對帶動投資與就業貢獻就相形變少。
臺北美國商會也公布了“2016商業景氣調查”結果:對未來5年臺灣商業景氣展望,受訪在臺美商中僅47%表示樂觀,創下2011年調查以來的最低紀錄。
565434434343
以上各種數據收羅起來,不難發現,人們對臺灣傳統制造業的未來悲觀,缺乏信心,沒有期待,生產活動、消費活動趨於保守,相對的電力需求也就變少了。電力需求少了,現有電廠就可以滿足了。換言之,不缺電不是臺電“轉彎”,而是電力需求減少了。不過,臺灣如果因經濟不好而順利邁向“非核家園”,實在不是件好事。
臺灣的能源政策攸關經濟走向,不缺電意味著各界都對未來經濟沒信心。為什麽對臺灣的投資環境缺少信心呢?壹是藍綠惡鬥,再者是商人短視近利。
565434434343
國民黨主張臺商回臺、外商加碼投資,政府要盡其可能滿足企業的需求,以營造完善的投資環境,進而帶動就業,所以電力需求持續增長,目前電廠所發的電不夠用。但民眾卻批評國民黨的政策只圖利大財團、罔顧基層民眾需求,最終變成反商、仇富。
565434434343
相對於國民黨壹直討好大型企業,認為企業主過得好,增加就業也就能帶動經濟,民進黨卻認為,臺當局不壹定要滿足企業所有的需求,政策也不能無止境地耗用天然資源,或是蓋更多電廠;臺灣產業要邁向低碳、環保、高附加值,摒棄大量的制造業,改為精致,小而美的產業。
民進黨的美好願景,相信沒有人會反對。但現實是,臺灣面對過去失落的16年,經濟發展走下坡的結果就是企業緊縮薪資成本,“買香蕉的錢只夠請猴子”,優秀的人才也都外流到島外了,拿什麽條件和歐美競才、攬才?民進黨的政策再好,但躁進的結果卻讓人民信心喪失殆盡。
565434434343
當然,沒有人應該唱衰臺灣,發展低耗電產業是正確的方向,但臺灣因為政權搖擺,政策更叠,無法凝聚向心力,以致內部共識都難以整合。內部意見擺不平,對外意見不壹致,想要投資拉動經濟增長,談何容易!
如此看來,現在就可大膽預測:只要投資不增加,未來的蔡英文將嘗到比馬英九更糟的苦果。
565434434343
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新主題 | 舊主題>>
娛樂滿紛 26FUN» 測試區 » 吹水版2014to201907 » 臺灣2015年陸資降27% 媒體人:蔡英文將吞苦果

重要聲明:26fun.com為一個討論區服務網站。本網站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26fun.com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26fun.com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