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帖子
- 174
- 精華
- 0
- 威望
- 77
- 魅力
- 12
- 讚好
- 0
|
1#
發表於 2008-7-7 12:14 PM
| 只看該作者
中華民族, 龍的傳人 ?
【明報專訊】8月4日,倒數奧運 開幕尚有4天之時,按照安排,北京 奧組委官員將宴請一批抵京的國際奧委會 成員,宴客地點是近年北京城無人不識的大董烤鴨店。6 W( F! Y, Q, j3 ?, B
( ~+ ]9 S6 ]9 B: \$ h大董烤鴨的創辦人兼總經理就是「大董」——董振祥,是擁有 MBA(工商管理碩士)銜頭的廚師兼生意人,他將千年歷史、既油且膩的傳統北京烤鴨,變成要講酥不膩、講fusion、講跟白酒紅酒配搭的新北京烤鴨,哪怕老北京高舉肥鴨抗議他反傳統,他也義無反顧,為的是跟講究吃得健康吃得精緻的新北京接軌。8 S1 m8 v% F1 W& ^
1 j6 l- `) A. C- h5 D/ F7 l; p
大董的店門,與全聚德等老字號烤鴨店沒多大分別,都是鑲覑燙金店名的牌匾,當大董的橙色自動門打開後,就像走進一家中西合璧的俱樂部。高高樓底下的落地玻璃直透陽光,照亮白色的牆壁,屏風與�\桌營造的空間感,佈局儼如一家西�\廳。只有那個誇張的大鳥籠裝飾、�\桌上暗紅色食具,還有出爐主角北京烤鴨,提醒賓客大董賣的是北京菜……不,是新北京菜才對。這些包裝手法,令人想起清朝洋務派代表張之洞提出的名言:中學為體,西學為用。7 W8 N: U8 H Y( e( L
/ D" }: M: F( `& L2 N6 B% o" y6 T) L中西合璧講時尚派頭) N' M. d. Q/ ^2 P J& o! ]7 A. K
& c5 g- q6 ~2 P
大董既是店名也是一個人——董振祥的名片上只有「大董」兩個字,英文名Da Dong;附八字口號:「古典樸茂,時尚雋雅」,說明大董標榜的不是百年老店家傳戶曉世代傳頌,而是烤鴨夠時尚派頭,要被吃慣牛排pizza的老外豎起拇指大讚一流,才算得上能跟國際接軌。
' e* c( J+ J! {; T! i1 K; e7 ~
- }4 j: H8 J2 @7 N! Y, c# E( ~& y+ Q8 Z董振祥說:「我自稱大董,其實是懂得的『懂』,希望全世界的人,都懂得大董的健康烤鴨。」大董的確很「大」——身高1.92米,店裏的職員看他都要全抬頭仰望;他是全中國最高的大廚,獲獎無數。
* t+ K) N8 i/ o7 E3 O Z9 U5 v f! r. M- x o* b2 ]
大董小時一點也不大,他在家裏排行最小,被8個姐姐寵得嬌生慣養,更是父親的無價寶。大董爸爸四十多年前是天津 名廚,平日愛在家親自掌勺,兒女吃得津津有味就夠心滿意足。爸爸是大董永遠的偶像,19歲高中畢業後,大董跑去學廚,但真正對烹飪有感悟還是過去十多年的事:「父親退休後,我經常和他一同下廚做同一道菜,同一材料同一火候,但我總是煮不過他。」大董明白,烹飪並非一成不變,變的奧妙,創意之外還要配合人與社會的變遷。
3 ~% ]& o. U$ ], g# N. ^& ?& e9 c! M- A: i! f
烹飪講究人社會變遷& J6 [( N9 F. F0 r3 T$ i8 f/ K2 y; ^ v
5 i/ o- s8 ~( |- M6 L
大董入行當廚師是1978年,那是中國人「為吃飽而奮鬥」的年頭,尤其中國人剛經歷十年浩劫仍未完全走出噩夢,活下去但求吃得飽、穿得暖便是最大幸福。大董在廚房裏為百姓溫飽出力,10年之後,酒樓東主決定提升當年只有28歲的他當副總經理,他遂由拿鑊鏟晉升至手執帳目的掌櫃,東主寄望他的朝氣能將財務轉虧為盈,不到3年,酒樓每月營業額由7萬茘升到40萬元。2 F( ]; E% t1 r- T/ C! b; P. v- L( j! j
3 h9 S) u% u3 F( p4 l! X+ U! ]老闆視大董如起死回生的魔術師,再調他到另一家垂死的�\廳負責財務,這次他出盡法寶,但�\廳依然氣若游絲,大董始發現自己雖然拿鑊鏟經驗豐富,卻欠缺商業管理知識,於是發奮考入北京市財貿幹部管理學院,8年之間,從大專念至MBA,還讓他成為新派北京烤鴨的發明家。
7 g: H5 i) M! v! a* x+ d- e+ {5 k' v9 k$ R; f+ ^8 n
加強商管知識念MBA A# v# C- R) R
( A- H) Y, H- \% C- E7 ]4 ~# O大董1993年起,邊念書邊在團結湖的北京烤鴨店當領導,先後研製新派菜色如「沙茶百合鴨胗」、「香橙鴨寶羹」等。當看見那道滿是滴油的主菜北京烤鴨,課堂所學令他猛然醒覺:是時候把烤鴨大革新。
7 p ?0 j( j/ u
; P. n7 q2 I" w改革都10年了,大董知道國人再不會滿足於安樂茶飯,吃得好、吃得健康、吃得安全更重要。中國人富起來後,再不甘於滿口肥油,即使油脂是來自具千年歷史的北京烤鴨。「中國人食得健康,就是文明進步」,以往不講究營養價值的大鍋飯時代已過去,新中國人吃的文化,就是講求跟西方資本家兼美食大師所說的與健康包裝接軌。* e1 |+ d- E- K$ Z0 G5 r- F% i; q
3 a% X, j; R# ^+ {! v' k4 j
於是,大董每晚下班後和戰友躲在廚房做實驗,目標是要炮製香酥、脆皮但不肥膩的烤鴨,以期攻陷新北京人的新胃口。
# r& S: ^4 n% b: h$ } z0 q8 B6 a! u" v# T9 f( g
傳統的烤鴨做法,一般是用攝氏200度高溫烤製40分鐘,逼出烤鴨油脂,大董卻想到將溫度調升到300度,烤製時間倍增至1小時20分鐘,這招高溫驅油本來不錯,但卻遇到難題:鴨肉豈不會韌過柴皮?5 M- y* E0 ]6 g: z2 V0 v% o
6 s" s7 _4 s+ t Q# ^7 u2 B經過無數次失敗,大董終於發現「要保持鴨肉鮮嫩,得每隔20分鐘把烤鴨位置轉換」。他打破傳統,沒有為鴨子吹氣以讓牠看來更肥大,哪怕客人再三懷疑大董的烤鴨分量較其他�\館的小,大董依然堅持「打了氣會令烤鴨不再酥脆,我們每隻烤鴨和其他店舖一樣,肯定有足6斤」。
/ v2 n% u9 i8 O4 n& e! I. N. E
! h4 |+ C" z; k) E/ r) v他堅持用果木烤鴨,因為這最香脆,為了配合火候重新調校麥芽糖,塗在烤鴨皮上是金黃而不發黑。烤鴨師傅要有至少10年經驗,新丁入行需先學懂開箱、解凍,摸清鴨子哪個部位嫩哪個部位滑才學片皮;這樣一幹,至少要5年才能接觸烤爐的奧秘。8 ]5 \, k: t3 c1 ?$ B+ |
6 b, N& B/ q7 P
大董採用新派烤法,但堅持沿用最傳統的調料:甜麵醬、裢段、砂糖、蒜泥、醬菜、泡菜、蘿蔔、黃瓜,還有荷葉餅及空心芝麻燒餅缺一不可。2000年,他把這自家發明的「酥不膩」烤鴨推出市場,備受食家讚賞,連國家領導人也慕名一試。
) ^* I- x/ a, B1 J
) g3 u- Z, M5 O朱鎔基 讚比上海 的好
0 b4 W' D& v: q# O$ d& H9 k$ h+ J+ G& I5 G
大董記得,時任國家總理朱鎔基最愛上海的酥皮烤鴨,其色澤金拦,鴨皮細薄入口即化,肉質鮮嫩,口味清淡而不膩。到北京後,朱鎔基曾慨嘆再吃不到這酥皮烤鴨,「直至他吃過我烤製的大董烤鴨後,便說:『這比在上海的更好。』」* C- p; o+ B R( l$ ?# J2 l& G
y' E2 r/ r3 c t0 E3 E/ ?
被喻為紅色資本家、全國政協前副主席王光英,以前上別的烤鴨店都帶一把小刀把肥肉挑出來,大董說:「他來我們這裏吃鴨,便再沒用那把小刀。」幾年前,江澤民 當國家主席時宴請美國 商務部長官員的宴會,也是在大董店內舉行,但大董說,如今知名國家領導人為免張揚,甚少高調出現在他店內,但不時收到指示:「請把大董烤鴨,送到人民大會堂宴會廳。」; D3 A+ x7 i4 K5 k9 x2 b# y
- K; \# Z# ?' Q" R大董烤鴨在過去8年見證奧運帶來的新北京,它本身就是體現新北京變幻莫測的元素。目前大董兩家分店每日售出共700隻烤鴨,以每隻200元人民幣算,單是北京的單日營業額便達14萬。除了烤鴨,大董更力薦兩味鎮店之寶「紅花汁魚翅」及「董氏燒海參」,各式佳釀加上中西混合的素菜甜品,都是碟子大大、菜式精巧,假日沒訂位的賓客,需耐心排隊等3小時才能一嘗其美味。5 j. ]7 s) J7 F* P4 G) Z
2 v" }8 v4 v: M0 ^ P+ S: q相信堅守傳統即倒退% E4 M8 S' t7 d) h
" Y/ n! a9 n( Q/ F# B
記者嘗過大董烤鴨,肉質的確不膩,但感覺像是欠了些什麼……不就是那滿口肥油的傳統感覺麼?大董承認,當他的烤鴨推出市場時,老北京批評它失去傳統味道,說大董做的不再是北京烤鴨了。不過,大董堅信,在這個講求健康與包裝的年代,若再不變,堅守傳統即是倒退,中國人是不能停留於「吃得飽」的層次。(不停留於「吃得飽」的層次, 是要追求一些價值觀, 如自由, 人權等)0 Y9 [5 n2 Q8 b% _- A
% B7 t0 s3 \, Z# M, S* G% o2 U大董在新舊交替的北京殺出一條前無古人的血路,得到老外認同後,老百姓的羨慕眼神隨之而來,一切的批評恍如吃不到的葡萄是酸的。講傳統,還請先想想這個年頭的北京,美食已不再局限於那幾毛錢的饅頭窩貼,機會總是等待覑革新者,識時務比起堅守百年基業,更為新北京人讚頌。) G N+ M9 l" e1 n' B
/ j* E4 T! E& T9 v) Q; ](新北京.新北京人系列之四)
2 W+ ]9 j9 f% L1 E( a
7 @4 j6 B ^' G8 B撰文/盧曼思
* E, r/ T/ W0 P5 ^2 l$ L
5 Q: O) i& z* y' a* w3 w7 R一個民族的文化4 M S1 o5 }8 s2 r7 V, v7 m
' P$ m4 g8 o+ V4 }4 m% L不論是藝術, 建築, 文字 , 飲食
8 ~3 p/ L7 R# n. D: a9 S7 L6 u ]" b4 }4 H; b- g2 D
都是一個民族曾經存在過的証明$ j+ X) H* n N; U, k, Y8 `. D P# ?8 i
5 M, K8 T/ D; V# y x但今天....身為中華民族的我們
2 y) U& R) I4 W( v+ ]4 @1 _
+ D1 _ ^* R# P8 J: Y( }' V7 h( m卻以將我們的文化傳統(例如: 北京老胡同)褪去
/ ~4 p- Q" X+ v
9 {4 ~4 o- S6 [$ v8 a- x視作進步的表現
2 M- E) u) r7 b ?& n
$ \1 D* D* T+ C5 v/ ~! S7 ]視作與世界接軌
A7 D9 d2 C. q" z `4 ^, I {$ A- U) x
如今下去 v' U" f9 V3 O* Y" ?
, S$ V8 t) T1 J/ w4 H/ M" i i有一天....我真的不知道我們是否仍然可以自稱中華民族, 龍的傳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