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主題 | 舊主題>>
娛樂滿紛 26FUN» 吹水版 » 【空間靈幻異次元】 » 佛法詞彙 (不斷更新)
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佛法詞彙 (不斷更新)

為了令各位更易明白佛法,亦希望看倌不會成是以為自己被人罵,同時,佛法用語形響中國文化深遠。  從現在開始將佛門的常用語登出,令大家多些了解佛家用語

[ Last edited by bengrace50 on 2005-7-13 at 01:37 PM ]
http://www.hkbuddhist.org/index.html
佛聯會
凡夫

梵語 pthag-jana。音譯作必栗託仡那,意譯為異生。略稱凡。指凡庸之人。

就修行階位而言,則未見四諦之理而凡庸淺識者,均稱凡夫。

大日經疏卷一載,凡夫以無明之故,隨業受報,不得自在,墮於諸趣之中,遂產生種種類別之眾生,故應正譯為異生。然菩提流支、真諦、笈多等則各譯為毛道凡夫、嬰兒凡夫、小兒凡夫,後二譯名源於梵語 bla-pthag-jana(音譯婆羅必栗託仡那),婆羅有愚之義。

又對四向四果之聖者而言,其餘未見道者概稱為凡夫,其中,俱舍宗以四善根為內凡,三賢為外凡,三賢以下為底下凡夫;

大乘則以初地以前為凡夫,十住、十行、十迴向(三賢)為內凡,十信為外凡。外凡以下稱為凡夫。

又對聲聞、緣覺、菩薩及佛等四聖而言,凡生死流轉於六道者,皆稱為六凡,即地獄之有情以至天界眾生皆是。 

凡夫之內涵意義,稱凡夫性、異生性,略稱凡性。犢子部認為其體乃欲界之見惑;有部指其乃聖道之非得而言;經部不別立其體,但以此乃聖法相續之分位差別;唯識宗認為係二十四不相應行法之一,且是分別而起之煩惱、所知二障種子作用之假立者。〔法華經卷二譬喻品、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七、梵網經卷上、佛性論卷三〕
http://www.hkbuddhist.org/index.html
佛聯會
邪見

梵語 mithy-di,巴利語 micch-dihi。指不正之執見,主要指撥無四諦因果之道理者。

係八邪行之一,十惡之一,十隨眠之一,五見之一。

以為世間無可招結果之原因,亦無由原因而生之結果,而謂惡不足畏,善亦不足喜等之謬見,即是邪見。

蓋俱舍家謂撥無因果為邪見;唯識家則主張撥無因果及四見以外之所有邪執,均稱為邪見。 另據大毘婆沙論卷四十九載,五見雖同為邪推度,但因邪見之「無行相」過患特重,故特稱之為邪見。又謂邪見壞事,謗因果及三寶,壞法恩、生恩,起法怨、生怨,並破壞現量,為暴惡之見,故別立此名。〔俱舍論卷十九、成唯識論卷六、法蘊足論卷一、卷十、成實論卷十、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四十六、瑜伽師地論卷八〕
http://www.hkbuddhist.org/index.html
佛聯會
半斤八兩
出自溫暖人間148期

《五燈會元》卷十四《天童覺禪師法嗣·瑞岩法恭禪師》記載:法恭禪師住持瑞岩寺後,在一次講演佛法時說:「望空雨寶休誇富,空地容錐未是貧;踏著秤硬似鐵,八兩原來是半斤。」

意思是:財寶就算像雨一樣從天而降源源而來,也不要自誇富有;就算沒有立錐之地亦不要嘆自己貧窮;貧和富,其實就像秤量和鐵一樣,沒有分別,如同八兩和半斤一樣,是同一分量。如今,半斤八兩已是生活上常用的成語。
http://www.hkbuddhist.org/index.html
佛聯會
開悟


生起真智,反轉迷夢,覺悟真理實相。「迷」之對稱。如稱轉迷開悟或迷悟染淨中之悟。有證悟、悟入、覺悟、開悟等名詞。

佛教修行之目的在求開悟,菩提和涅槃為所悟之智和理;菩提為能證之智慧,涅槃為所證之理,佛及阿羅漢為能證悟者。

佛教由於教理之深淺不同,悟之境界亦有區別;小乘斷三界之煩惱證擇滅之理,大乘唯識宗說悟入唯識之性,三論宗倡至不可得空之域,華嚴證入十佛之自境界,天台證諸法實相,禪宗則主見性成佛。總之,大乘之悟界乃是證見真理,斷除煩惱之擾亂,圓具無量妙德,應萬境而施自在之妙用。

在地獄、餓鬼、畜生、修羅、人間、天上、聲聞、緣覺、菩薩、佛等十界中有迷悟之分,前六界為迷界,後四界為悟界,稱六凡四聖。若以九一相對來說,前九界為因,後一界為果,圓滿之悟界唯有佛界。又從悟之程度而言,悟一分為小悟,悟十分為大悟。若依時間之遲速,可分漸悟、頓悟。依智解而言,解知其理,稱為解悟;由修行而體達其理,則稱證悟。
http://www.hkbuddhist.org/index.html
佛聯會
業障

梵語 karmvaraa。指業即障。三障之一,四障之一。又作業累。

謂眾生於身、口、意所造作之惡業能蔽障正道,故稱業障。

另據北本涅槃經卷十一、大毘婆沙論卷一一五、俱舍論卷十七等,謂一切惡業中,以五無間業為業障,餘一切惡業非為業障,無礙於聖道之修行。

所謂五無間業,即:
(一)害母,
(二)害父,
(三)害阿羅漢,
(四)破和合僧,
(五)惡心出佛身血。

八十華嚴經卷二世主妙嚴品(大一○‧九上):「若有眾生一見佛,必使淨除諸業障。」
http://www.hkbuddhist.org/index.html
佛聯會
辟支佛

梵語 pratyeka-buddha 之音譯。意譯作緣覺、獨覺。又作貝支迦、辟支。

為二乘之一,亦為三乘之一。乃指無師而能自覺自悟之聖者。

據大智度論卷十八、大乘義章卷十七本載,有二義:

(一)出生於無佛之世,當時佛法已滅,但因前世修行之因緣(先世因緣),自以智慧得道。
(二)自覺不從他聞,觀悟十二因緣之理而得道。

〔瑜伽師地論卷三十四、慧苑音義卷上〕
http://www.hkbuddhist.org/index.html
佛聯會
阿羅漢

梵語 arhat,巴利語 arahant。

為聲聞四果之一,如來十號之一。又作阿盧漢、阿羅訶、阿囉呵、阿黎呵、遏囉曷帝。

略稱羅漢、囉呵。意譯應、應供、應真、殺賊、不生、無生、無學、真人。指斷盡三界見、思之惑,證得盡智,而堪受世間大供養之聖者。

此果位通於大、小二乘,然一般皆作狹義之解釋,專指小乘佛教中所得之最高果位而言。若廣義言之,則泛指大、小乘佛教中之最高果位。 

據成唯識論卷三載,阿羅漢通攝三乘之無學果位,故為佛之異名,亦即如來十號之一。另據俱舍論卷二十四舉出,阿羅漢乃聲聞四果(四沙門果)之一,為小乘之極果。可分為二種,即:
(一)阿羅漢向,指尚在修行階段,而趨向於阿羅漢果者。
(二)阿羅漢果,指斷盡一切煩惱,得盡智而受世間大供養之聖者。證入此果位者,四智圓融無礙而無法可學,故稱無學、無學果、無學位;若再完成無學正見乃至無學正定之八聖道,以及無學解脫、無學正智等十種無漏法,則稱為十無學支。 關於阿羅漢之語義,據大智度論卷三、大乘義章卷十七本、翻譯名義集卷一、卷二等舉出殺賊、不生、應供三義,稱為阿羅漢三義,為自古以來最常見之說。即:

(一)殺賊,賊,指見、思之惑。阿羅漢能斷除三界見、思之惑,故稱殺賊。
(二)不生,即無生。阿羅漢證入涅槃,而不復受生於三界中,故稱不生。
(三)應供,阿羅漢得漏盡,斷除一切煩惱,應受人天之供養,故稱應供。梵語 arhan,為梵語 arhat(阿羅漢)之單數主格,意譯受供養、受尊敬,故上述三義中,以應供一義較為適切。

此外,慧遠於大乘義章卷二十末亦以應化一切眾生、斷盡諸惑等四義解釋阿羅漢。又善見律毘婆沙卷四則舉出打壞三界車輻、遠離一切惡業、無覆藏等五種阿羅漢之釋義。 另就阿羅漢之種類而論,聲聞四果中之阿羅漢,依其根性利鈍之差別,可分為六種。據雜阿毘曇心論卷五、俱舍論卷二十五等所舉,即:

(一)退法阿羅漢,又作退相阿羅漢,指遭遇小惡緣即容易退失所得之果位者。
(二)思法阿羅漢,又作死相阿羅漢,指由於憂懼退失果位而思自害者。
(三)護法阿羅漢,又作守相阿羅漢,指能守護而不致退失果位者。
(四)安住法阿羅漢,又作住相阿羅漢,指不退亦不進,而安住於果位者。
(五)堪達法阿羅漢,又作可進相阿羅漢,指能迅速精進,而達於不動法者。
(六)不動法阿羅漢,又作不壞相阿羅漢,指永不退失所得之法者。 

上述六種阿羅漢中,前五種為鈍根者,故得時解脫或時愛心解脫,而後者係屬利根者,故得不時解脫或不動心解脫。詳言之,倘若能遇善因緣而得入定之解脫,稱為時解脫;隨時可入定,而無須等待某種特定因緣之解脫,稱為不時解脫。又善護自己所得之阿羅漢果,並解脫煩惱者,稱為時愛心解脫;不再由於煩惱而退失果位之解脫者,稱為不動心解脫。

此外,不動法阿羅漢以其利根之形成,又分為兩種,即:

(一)本來生就不動種性者,稱為不退法阿羅漢、不退相阿羅漢。
(二)由精進修行而達不動法者,稱為不動法阿羅漢。

此二者合上述之五者共為七種阿羅漢。若再加緣覺、佛,則總稱九種阿羅漢,又稱為九無學。 另據中阿含經卷三十、成實論卷一等所舉,以慧解脫、俱解脫取代緣覺、佛,而形成另一種九無學。其中,藉智慧力以解脫煩惱之阿羅漢,稱為慧解脫阿羅漢。若得滅盡定,而於心、智慧兩方面悉皆解脫之阿羅漢,則稱俱解脫阿羅漢。此二者再加無疑解脫阿羅漢(在俱解脫中通達一切文義,而得四無礙解者),則成三種阿羅漢。

〔佛本行集經卷三十四、卷四十二、北本涅槃經卷十八、彌勒上生經、大乘阿毘達磨集論卷十四、甘露味論卷上、大毘婆沙論卷九十四、法華義記卷一、成唯識論述記卷三末、法華義疏卷一、大日經疏卷一、翻梵語卷一、玄應音義卷八〕
http://www.hkbuddhist.org/index.html
佛聯會
般若

梵語 praj⼳⑧。
<一>又作波若、般羅若、况剌若。意譯為慧、智慧、明、黠慧。即修習八正道、諸波羅蜜等,而顯現之真實智慧。明見一切事物及道理之高深智慧,即稱般若。菩薩為達彼岸,必修六種行,亦即修六波羅蜜。其中之般若波羅蜜(智慧波羅蜜),即稱為「諸佛之母」,成為其他五波羅蜜之根據,而居於最重要之地位。 以種類而言,般若有二種、三種、五種之別,二種般若有如下之三者;
(一)共般若與不共般若。共般若,即為聲聞、緣覺、菩薩共通而說之般若;不共般若,則僅為菩薩所說之般若。
(二)實相般若與觀照般若。實相般若,即以般若智慧所觀照一切對境之真實絕對者;此雖非般若,但可起般若之根源,故稱般若;觀照般若,即能觀照一切法真實絕對實相之智慧。
(三)世間般若與出世間般若。世間般若,即世俗的、相對的般若;出世間般若,即超世俗的、絕對的般若。又實相般若與觀照般若,若加上方便般若或文字般若則稱三般若。方便般若係以推理判斷,了解諸法差別之相對智;文字般若係包含實相、觀照般若之般若諸經典。又實相、觀照、文字三般若加境界般若(般若智慧之對象的一切客觀諸法)、眷屬般若(隨伴般若以助六波羅蜜之諸種修行),則稱五種般若。

〔大品般若經卷一序品、大寶積經卷五十三、解脫道論卷九分別慧品、粱譯攝大乘論卷中、大智度論卷四十三、卷七十二〕 <二>(734~?)唐代譯經僧。又稱般剌若。北印度迦畢試國(罽賓)人,姓喬答摩。七歲出家,二十歲受具足戒。二十三歲至中印度那爛陀寺,依智護、進友、智友等三大論師研習唯識、瑜伽、中邊、金剛經、五明等。後乘船遍遊南海諸國,於唐德宗建中二年(781)抵達廣州,旋入長安。貞元四年(788)譯出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十卷,翌年又譯出該經中之真言、印契、法門等。六年七月,奉敕出使迦濕彌羅國。未久,受賜「般若三藏」之名及紫衣。其後又譯出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四十華嚴、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守護國界主陀羅尼經等。示寂於洛陽,遺骸葬龍門西岡,年壽不詳。
http://www.hkbuddhist.org/index.html
佛聯會
摩訶薩埵

梵語 mah⑧sattva,巴利語 mah⑧satta。

<一>乃菩薩或大士之通稱。略稱摩訶薩。mah⑧,意譯作大;sattva,乃有情、眾生之義。摩訶薩埵即大有情、大眾生。謂此大眾生係願大、行大、度眾生大,於世間諸眾生中為最上,不退其大心,故稱摩訶薩埵。〔大智度論卷五、法華義疏卷二、法華玄贊卷二〕 
<二>為釋尊於因位修菩薩行時之名。又稱薩埵王子。謂過去世有一王,名摩訶羅陀(梵 Mah⑧-ratha,意譯作大車),勤修善法。有三子,皆相好端正,第一太子名摩訶波那羅(梵 Mah⑧-pra广⑧da),次子摩訶提婆(梵 Mah⑧deva),三子摩訶薩埵。一日,三位王子遊竹林,見一虎產七子,而七子圍繞母虎周匝,饑餓憔悴,身體羸弱,其命將絕,三位王子皆生悲愴之念而離去;既而摩訶薩埵大生悲心,先使二兄返宮,獨還林中,至餓虎所,為求無上菩提,而欲捨此穢身,遂自脫衣服置竹枝上,作種種誓已,即委身臥餓虎前。虎畏薩埵慈威之力而不敢食;薩埵見之,上高處投身於地,時小神以手捧王子,故無損傷;薩埵復以乾竹刺頸,是時大地六種震動,天華亂墜,餓虎見薩埵流血,始漸近,舐血食肉,唯留餘骨。此即佛本生譚中,投身餵虎之因緣,爾時虎之七子即後來佛世時之五比丘、舍利弗、目犍連。釋尊亦以此功德而超越十一劫。

〔賢愚經卷一、金光明經卷四、大寶積經卷八十、菩薩本行經卷下、分別功德論卷二〕
http://www.hkbuddhist.org/index.html
佛聯會
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新主題 | 舊主題>>
娛樂滿紛 26FUN» 吹水版 » 【空間靈幻異次元】 » 佛法詞彙 (不斷更新)

重要聲明:26fun.com為一個討論區服務網站。本網站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26fun.com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26fun.com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