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主題 | 舊主題>>
娛樂滿紛 26FUN» 吹水版 » 【每日一篇好文區】 » [轉載 哲理]心靈清泉[C+]
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轉載 哲理]心靈清泉[C+]

(一)
想要是一種痛苦的事、
需要是一種快樂的事。


想要和需要僅僅是一線之隔,有時候想要的,往往不是真的需要。
的確,我想要很多東西,可是再仔細考慮一下,就不見得非要不可了。
想要的東西得到了是很快樂,而要不到卻很痛苦。
比如說:我需要一頂帽子,也買了一頂帽子,這不是累贅。
但是如果我看了人家的帽子都想要,一頂一頂的買,
那麼我就要想辦法來保存這些帽子、照顧這些帽子,
這就是累贅了。
所以想要是一種痛苦的事,需要是一種快樂的事。

需要並不是罪惡,想要可能也不是罪惡。
如果說我想要,要到了以後,我同時也把它分享給需要的人,
這是他人的需要,不是我的需要。

我當然可以想要,但必須在該要、能要的前提之下。
什麼是該要?也就是理所當然的,應該得到的、份內的。
比如說:你的薪水。是不是能要?
有很多人不考慮自己的能力、自己的職位,
還有整個大環境的因緣。
不許可我要我還在要,
這是一樁非常痛苦的事。

(二)
欲望取捨 , 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


我們講人的問題,就是想要的太多,需要的並不是很多。
如果想要的太多就會造成貪得無饜,
而自己就變成了物質的奴隸,掉進痛苦的深淵裡去。

我舉一個例子:曾經有一個太太帶了很多錢去逛百貨公司,
她看到這個也想要,看到那個也想要,衣服、化粧品她樣樣都要。
她想一想之後,因為曾經聽到師父講過,
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
結果她一樣東西也沒有買,拿著錢就回家了。

後來她把錢拿來做功德、做好事。
她現在更高興,因為第一她心裡沒有了負擔,
第二她做了好事,也覺得高興。

(三)
處世四態度 : 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


遇到事情的時候,特別是比較嚴重問題的時候,
我通常用四個態度或者四個層次來處理。

第一個就是面對它;第二個接受它;
第三個處理它;第四個放下它。
這個很好用。

任何問題發生的時候,特別是嚴重的問題、困擾的問題,
逃避是沒有用的,所以面對它是最好的。

然後你面對它的時候,你要接受它。
你不接受它,這個問題還是在那裡。

接受它以後,如果你用方法來處理,能夠處理的當然是非常好。
但如果是不能處理的,你面對它的時候,這就是處理了。
你接受它的時候也就等於是處理。

然後可能你覺得非常懊惱,心裏面忿忿不平,
老是心裡邊掛著那件事,很痛苦。
這時候你走不下去了,但另外一條路來了,
那就應該放下。
所以任何事情發生以後,你處理了就把它給放下。

(四)
欣賞別人的成就是感動,也叫做見賢思齊。


我們不會欣賞他人的成就,自己就不會感動,就變成妒忌人家。
看到人家得到了榮譽,得到了光榮或者是成就,
還會酸溜溜地說:沒什麼了不起。
這種人是最沒有出息的。

如果經常能夠欣賞人家的成就,
讚嘆人家的成就,看到人家的光榮,
看到人家的好事,覺得好感動,
心想這個人真是了不起,能夠這般努力,
完成了這樣好的成果,那真是好啊!
這個叫見賢思齊。

我們讚嘆人的時候,自己也希望能夠向他學習,
還有我們讚嘆人、欣賞人的時候,
也影響其他的人來欣賞值得我們感動的事、或者感動的人。
這對於生活環境來講,
對自己,對當事人以及對週遭的人都是正面的

(五)
心靈環保就是慈悲心


我講的心靈環保是從自己做起。
心靈環保並不是期待你要做,
他要做,所有的人都要做。
而是說我自己要做,自己如果沒有想要做,
只是希望人家做﹐這一定是落空的。

我常常反省自己是否能夠提供更多的東西給人,
而不是從別人那裡取得什麼東西。

心靈環保就是慈悲心,這是非常重要的。
所謂慈悲心,
就是如何讓人家得到福利、得到平安、得到歡喜,
這就是心靈環保。

心靈環保是由我們自己做起,
那麼環境會因為我們自己的心是清淨的、平安的、
快樂的、歡喜的,而受到我們的影嚮,
也變成了清淨、安定、平安。

[ Last edited by crap on 2005-6-22 at 09:01 PM ]
http://www.hkbuddhist.org/index.html
佛聯會
寫得很好,但有幾多人做到啊
【icon小偷™】
Originally posted by twh1110 at 2005-6-21 11:08 AM:
寫得很好,但有幾多人做到啊
agree ^_^
♀我爱黑涩会♂
☆鬼鬼後援會☆
[EF]GuiGui1989811
Originally posted by twh1110 at 2005-6-21 11:08:
寫得很好,但有幾多人做到啊
每件事都是盡力去做的。  人一定要有個目標,無目標人就永遠停留在原地,甚至退步。  亦可以話同廢人無乜分別。

例如:  你小學時叫你讀大學的書一定話讀唔明,但很多人小時候已經立志要入大學或者做乜做物。  但如果小學都巳經話,咁深點讀呀?!  咁你呢世都一定讀唔到!

又例如:  劉翔如果未參賽就話一定跑唔過d黑人,咁佢就無目標訓練。 佢就一定無今日的成績。  咁中國人就一定無田徑金牌。

所以做每件事都一定要有目標,我經常話依家d年青人同我們以前d唔同,雖然我依家先30出頭,但我經常都覺得依家d人做人同廢人無乜唔同。 原因就是做人無目標,日日浪費時間,成日話呢樣做唔到,那樣又唔會有自己份。  但如果做!真的做唔到、無自己份的話,他們又不會自己檢討一下自己有甚麼的缺點,只懂怨天怨地,浪費光陰。

所以,希望所有人都學懂一個道理-->做事前設下目標、計劃;萬事要盡力去做,失敗要自己檢討。  有錯即改。

小弟
Ben共勉之
http://www.hkbuddhist.org/index.html
佛聯會
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新主題 | 舊主題>>
娛樂滿紛 26FUN» 吹水版 » 【每日一篇好文區】 » [轉載 哲理]心靈清泉[C+]

重要聲明:26fun.com為一個討論區服務網站。本網站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26fun.com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26fun.com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