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帖子
- 843
- 精華
- 0
- 威望
- 373
- 魅力
- 87
- 讚好
- 0
|
1#
發表於 2008-4-28 01:30 PM
| 只看該作者
政府飲水機菌多如劣質海水
(明報) 04月 28日 星期一 05:10AM 0 z* v& O: F4 L* ?& W4 G
: W L4 a m! J0 A6 O
【明報專訊】流感肆虐,繼學校的噴泉式飲水機被指是傳播病菌媒介外,公開大學 一項研究發現,在抽驗的36個康文署 轄下公園及體育場地的飲水機中,一半流出的食水含大腸桿菌,顯示已受人類或動物
. b8 r: L) F: v8 B8 y/ z: t. r3 [ 2 ^4 J9 y2 Y _3 r! z4 n; M
糞便污染,最高錄得每100毫升1260粒,水質與「極差」評級的泳灘不遑多讓,也遠超世界衛生組織 的「零」容忍標準。另外,全部飲水機的食水均被驗出含菌,最高每100毫升含2696粒,超出世衛標準4.4倍。5 o- }) `! m& Z# m! N% V! g
5 {& T/ N) ^8 i& |1 b5 w; E+ w負責研究的學者估計這與市民不當使用有關,認為政府應加強清潔飲水機出水口,以免病菌以「人傳人」方式散播。
5 b. i+ V7 T$ l9 f- W( H4 j; s1 J+ J7 `* j8 k# e. |8 R
公開大學去年初沿地鐵 路線選了36個公園及體育場館,抽取這些場地的飲水機水辦化驗。抽取水辦工作分3日進行,每次抽取兩個樣本,剔除個別飲水機維修,共收集107個樣本。研究人員每次抽取水辦前,均先讓飲水機運作30秒至1分鐘,避免飲水機剛受污染,影響準確度。
f2 ~; o6 T2 v+ T+ [* P+ b8 |' p0 H) n* g: h, j
最高含1260粒 遠超世衛零標準
; ~. v8 ]% s. B- F
# m; S: Z7 M) |, P$ }結果發現,107個樣本中,85個驗出含菌,當中以葵涌 運動場最高,每100毫升有2696粒,超出世衛標準4.4倍;令人震驚的是,當中42個樣本驗出含大腸桿菌,以荔枝角公園的每100毫升含1260粒最高,遠超世衛的「零」標準。若以環保署 的泳灘評級作參考,每100毫升介乎181至610粒大腸桿菌的泳灘水質為「欠佳」,被評為這個級別的泳灘已關閉;大腸桿菌逾610粒會被評為最惡劣的「極差」,每千名泳客就會有多於15人受各種疾病感染。0 t4 ]* V* o5 e
; r+ A1 F1 {; T r; r2 j+ m @% n室外用量高近廁所風險高
# o' W5 \/ t4 H% j/ `6 l4 Z
5 h% ^+ p: C/ { j公大環境學系主任何建宗表示,研究亦分析了飲水機在不同環境與含菌多少是否有直接關係。結果顯示,高用量(每15分鐘逾10人使用)與室外飲水機風險較高,20個高用量的場地,65%水辦驗出含大腸桿菌;9個室外場地,78%驗出含大腸桿菌;飲水機與廁所的距離,與含菌量關係不算明顯。綜合推算,飲水機在不同環境的風險如下﹕! w# ~0 z* c6 c; x, ?6 i* X
) I- {% J' H) U( u* L
■室外較室內風險高出50%;
8 v4 k) B; ?( y: k3 Y& j6 I4 p' W5 d4 {- A2 J
■高使用量較低使用量的風險高出32%;
( {# U6 y% Q @
# R2 ], v4 c% [, {■接近廁所較遠離廁所的風險高出28%。% B& y7 p* ~' V6 N
8 e3 n, e$ ^' z- \5 V7 J5 }. i輕則肚瀉 重則腎衰竭 - J) i/ `1 u. I
- |: q/ p/ I. x: A/ f; e
何建宗分析,飲水機暴露在戶外環境,除人為因素外,下雨、塵及昆蟲亦會影響水質。傳染病醫生勞永樂 表示,飲水機食水含菌,反映食水受污染,總含菌量高的地點,食水中更可能有其他病菌如沙門氏菌及痢疾,政府應加強清潔及教育市民正確使用飲水機。而部分大腸桿菌會製造毒素,若飲用含大量大腸桿菌的食水,輕則嘔吐腹瀉,嚴重更會導致大腸發炎,甚至破壞人體細胞,引致腎衰竭或溶血性貧血。他認為,若飲用飲水機的水,應選擇「士的」形的出水口,食水由上而下排出,受污染風險較低。8 D8 j" A" C5 C- k0 a4 m
, ~. b* `' O, z
只係比糞水好少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