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帖子
- 59
- 精華
- 0
- 威望
- -2
- 魅力
- 0
- 讚好
- 0
- 性別
- 男
|
1#
發表於 2005-3-24 04:28 AM
| 只看該作者
分享|香港堅道幽靈銅像
|分享|香港堅道幽靈銅像
$ {' T# t0 [; n j" N5 D
5 U0 q9 B3 @( u) I0 x' p/ m' J; u; O5 [0 J5 W
事發在十年前的香港堅道某私立中學。因為鬧鬼,這所中學已經現在結業。大家如果要查,不難查到。 $ d1 m0 ~& z' H# c7 f$ w1 L+ g4 `
3 |/ r9 Y/ ^: f6 ~鬧鬼地點主要是一條走廊上的一半身銅像。師生對這個銅像是誰根本沒興趣。 4 M9 Z* m! x) b( b! R/ D# ?( b
, O0 U8 U$ r5 \* M1991年某日,學生阿光因為被老師訓話,為了報復,故意在放學後沒有人時,用剪刀劃花銅像的面部洩憤。但當他要離開時,突然發現銅像的面目好像跟以往不一樣,但有什麼不像卻說不出來,因為他從來沒認真記著銅像的臉。後來他找死黨一同研究,竟發現:銅像被畫花臉後,張開了嘴巴。
1 N5 y% I. `' o p
- I, u( n* E# A阿光嚇得差點撒尿。無論他站那一個位置,那銅像眼神都好像一直跟著他。從這日起,再沒有人見過阿光回校。
" p. v: v' K, I- n% k" P% N% U. Y; `2 ?) b6 f
事情很快過去。一星期後,學生阿群望著那銅像,竟然口多多說︰「這爛東西會張開口嗎?簡直是說笑。」 ) h% m/ Q: I% e% ^( ?
]5 T# F- Z. L0 I9 }「別亂說話吧,阿媽教落,不要亂批評人像,很邪門的。」同學勸她。
% C: Y N1 J! p# k, D2 p! N
9 _5 e; E. |+ t" C' a* Y a5 C5 g阿群呵呵大笑︰「它有什麼本事就使出來好了,我等著。」 # a3 t+ d/ R, W# E* L) V; |
* K0 H1 E: Q2 C
突然,阿群感到身後有一陣涼意,彷彿傳來一把聲音:「那麼你要當心點。」 3 a* c+ H8 j: u2 E7 @: h) I! ?. T
! V; ~; F' K' u# _1 D; L' |9 t# N9 d兩人轉身看看後面,只見到那個銅像,沒有其他人。阿群望著那銅像像發了青光一樣,突然張開嘴向他「咬」去。她嚇得魂飛魄散,落慌而逃。
' t& j8 _3 o4 v+ E: u5 }: P5 q; w# r
事後,有人要求陳校長移走那銅像,但被陳校長拒絕。不過同時傳出流言:說那銅像的模樣是創校人,他捐了一百萬來興建學校。但人到中年,因為投資失敗而在家中自殺身亡。他創辦的學校亦告結業。後來現任校長將這個地方租下來開辦另一家中學。租約上聲明不得擅自更改室內陳設和裝修。礙於租約限制,他不能將銅像移走。簽租約時沒有想過會有銅像鬧鬼的事發生。其實陳校長亦曾經親眼看見那銅像在學校的不同地點出現。而銅像的嘴巴一直都是合起來的。
. P( Q$ }2 m& e- ?
7 V1 V) z E- O$ D陳校長不肯搬走銅像,但明顯到了五點左右,他一定比其他老師早走。無論有什麼例會,他只安排到五點鐘散會,有人說他「心知肚明」,鬼怪之說傳得更盛。
! E9 I8 ~/ j9 l4 K8 V5 u7 Q: [+ J' A. @' H+ V6 v+ A
有一天,來了一個轉校生,因為跟同學比膽色而闖出禍來。
, Q. y- H2 t. c0 q
M( v4 A5 O+ X+ J「大家將手指伸進銅像嘴巴,看看裡面是否有舌頭。」
5 T2 _5 Z/ A9 N3 F( f& M3 x/ E$ O7 G
轉校生第一個伸手入內,笑著說:「有,我摸到。你試試看!」另一個學生望著他,臉色也變了。因為見到他的手在流血。
# |' ]" d# ]) X% ~, }* c0 l
+ `% }+ v# M2 b轉校生在大叫,「他咬我的手,救我!」學生聽到,嚇得腳也軟了。幾位老師到了現場協助仍然沒法將學生的手指拉出來。最後要勞動消防員撓開銅像嘴巴,那學生才得以脫身。這件事發生後,鬼怪之說傳得更盛。這時有人發現當日玩銅像的阿光在當晚發高燒,一直臥在床上無法起來。醫生也查不出因由。就這樣住院一個月。身體卻開始潰爛,像被食肉菌侵蝕,手爛了一大片。他於住院一個月死去。
6 f* ~) v0 a$ Q
2 d$ s5 w- v7 i9 r; _陳校長為免鬧鬼的事情越鬧越大,所以違反租約,將銅像拆下收進儲物室。可是,有些學生仍然在老地方看見那銅像。有幾次,銅像竟然出現在窗外。課室內的老師和學生嚇得全部逃跑。 + y- U$ b8 F# B$ @7 n- P. A
# [) M* C3 O) L" \5 _
幾年前,這所學校結業,改建成一家安老院。銅像下落不明,但據說至今仍不時有人在老人院內看見那銅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