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主題 | 舊主題>>
娛樂滿紛 26FUN » 吹水版 » kaixinren雪仔的『軍事版』- 歡迎交流~[+左, BOY]
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台軍基德艦"擁有"四大先天弱 點 個個是致命要害

美國人的良心太壞了:台軍基德艦"擁有"四大先天弱點 個個是致命要害
! Y3 Y# [$ u+ Y6 g) ^5 i8 |
( h3 b3 O: j3 k' A% Y0 |4 T2005年12月31日,台軍打著“讓民瞭解基德艦的作戰能力以及海軍維護台海安全的努力”的旗號,在高雄的旗津營區內舉辦了一個名爲“基德艦開放參觀活動”。活動期間,台軍方極力鼓吹基德艦的優勢,宣稱該艦“足以確保臺灣在海上的防禦能力”。
+ R9 ~5 m$ K! t& c
+ Z' l. ]/ q' Y! g  不過知情人士透露,這只是台軍的“精神勝利法”,基德艦作爲美軍淘汰的“二手艦”,其戰力絕非台軍吹噓的那樣神奇。最新一期的臺灣《時代周刊》披露說,基德艦有四大先天弱點,且個個是致命要害。 先天四大缺陷足以致命+ s9 Z( o* J/ d5 z' U& _

$ h& K0 B$ R# u  臺灣《時代周刊》引述軍事專家的分析認爲,基德艦儘管在防空火力、系統反應、電子戰能力等方面具有一定優勢,但同時也有不少致命的先天缺陷。
! l0 _9 K& S6 N  
& F8 T* N4 N: N( [) g缺陷—:沒有反潛直升機( ]: ?  p: S7 s7 A# V
) x, C) w1 _; u5 ?# @' Y
  增強反潛戰力是當年台軍買基德艦的一大借口,但這艘基德艦,儘管都配備了直升機甲板,卻只有一艘安裝了直升機輔降系統。專家指出,由於沒有輔降系統,台海軍現有的S-70C型反潛直升機,只能作爲擺設而根本無法登艦作戰。如此一來,對於10公里以外的反潛作戰,基德艦將處於“無矛可擊”的狀態。! U5 \$ d; N$ Y; {/ A) B" x: \
   3 F6 E! J4 Z4 q* {4 R$ P4 d4 {
缺陷二:沒有反潛導彈
$ d/ m( e3 U9 |$ U
& ~7 r4 ]) k- h3 Q. n4 R  反潛直升機和反潛導彈是戰艦反潛的兩個拳頭,基德艦不僅反潛直升機形同虛設,反潛導彈更是根本沒有配備,只能靠艦上的MK-46型反潛魚雷代替反潛導彈的功能。而這種魚雷的射程較近,攻擊精度也不盡人意,連10公里內的敵軍潛艇都難打到。
/ F; _0 c4 F, j0 ^( L  
1 R- u" J  ]- z7 |& a缺陷三:雷達有效範圍太窄9 L; U* K2 ^  K/ K/ `
: g4 d! R3 B* s4 x5 L
  除反潛能力虛弱外,基德艦所用雷達也名不副實。按照台軍的要求,基德艦裝備了AN/SPS-48E雷達。這種雷達雖然高達36米,但由於地球表面區度的關係,其對水平面最大偵察距離只有不足22公里。若是基德艦離開臺灣空軍的掩護範圍,或是離開空中預警機的偵測區域,隨時都會面臨致命打擊。在對空偵察方面,該型雷達號稱可以在400公里內追蹤256個超音速和亞音速目標,但實際上其有效作用距離僅278公里。
0 e: u* \; ~% N. t   8 Z9 T5 l. [& b% N
缺陷四:不敵大陸海戰新銳
9 T& R  @7 W9 E1 Z/ V9 t! y" e5 ^2 V( w9 ]
  臺灣《時代周刊》認爲,台軍一直沾沾自喜地吹噓,基德艦比現代級驅逐艦厲害,但軍事專家說出了實情,現代級驅逐艦是基德艦最大的天敵。現代級驅逐艦裝備了SS-N-22型超音速反艦飛彈,該型導彈最大射程達160公里,速度高達每小時2800公里,而且可以掠海低飛。  \# R1 v9 h, h8 U  L

) \; ^! u+ l8 Q7 S( D3 V  除此之外,俄制基洛級潛艇也是基德艦的夢魘。據美國《全球安全》日前披露,基洛級潛艇是“世界上最安靜的潛艇”,它的運動噪音不過118分貝,與台海海峽水下複雜的自然噪音相差無幾。新型的基洛級636M型潛艇配備了攜帶400公斤重彈頭的“俱樂部”-S型反艦導彈,射程達220公里,在基德艦搜索區域外就可發起攻擊。基德艦遇到這種對手,葬身魚腹的可能性非常大。: h) Q& g0 b7 y7 ~
  
: Z' x# w& s7 [後天三大問題難免挨打" W+ O" ]1 e, {. `

% v% N' z* ^1 f5 N) c* Z  軍事專家指出,台基德艦不僅是先天“發育殘缺”,其後天“營養不良”的問題也很突出。首先,台軍港無法容下它龐大的體積。所周知,基德艦是美淘汰的“二手艦”,當年造艦是爲了應對遠洋作戰,因而體積長170米,排水量9600噸,比臺灣最大的成功級軍艦還要大出一倍以上,所以現在只能停在商港裏。再說,如此龐大的目標自然很容易暴露,所以臺灣有的媒體曾說,在未來第一波導彈攻擊中,基德艦可能成爲第一個被打擊的目標。& \1 I( Y& k8 E

7 @7 ]/ `8 n8 O) ?+ X9 I0 g. L  目前,臺灣有四五十艘軍艦,有法國的,有美國的,還有自己建造的,有上世紀40年代至70年代的,還有最近幾年新裝備的,再加上新成軍的基德艦,各類各型軍艦自成一體,相互之間通用性差,給指揮、管理和後勤補給保障工作帶來了不便。
: R' m' h  ^! g9 s% L# m; B" q
% H- j( n* B) \! f* U) H8 M! c6 p  此外,由於基德艦上大部分裝備都是進口的,一旦出現損壞等情況必須依賴美國的幫助。而且,美國賣給臺灣的基德艦,早在1998年3月至1999年9月間就已全部退役,零部件已經沒有存貨,一旦出現問題,維修將是個大問題' c! z( d' S' ]4 L8 O$ V+ p1 u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 `  X( I+ v1 I, n9 s9 ^- z) I5 m: a- [' j  ]
[ Last edited by 機密 on 2006-1-9 at 05:20 PM ]
網上身份誰不『機密』?
Originally posted by 機密 at 2006-1-9 17:18:3 m1 @$ T8 O3 S+ S
美國人的良心太壞了:台軍基德艦&quot...
$ M/ |% W3 @" W% Q; ]! K
: B) O( |0 x7 x+ [4 s
貴價買舊貨~~~~
& F+ ^$ p6 y: _$ l* H9 j2 l. I0 d
幫你補圖~~
4 K9 a8 U  M8 _7 n3 U5 ?0 x  N5 N; T
[ Last edited by coolala2005 on 2006-1-9 at 08:16 PM ]

紀德艦 001.jpg

紀德艦 001.jpg (31.9 KB)
450 x 296 PIXEL下載

紀德艦 002.jpg

紀德艦 002.jpg (32.7 KB)
450 x 338 PIXEL下載

紀德艦 003.jpg

紀德艦 003.jpg (26.1 KB)
400 x 320 PIXEL下載

Originally posted by coolala2005 at 2006-1-9 20:13:# a* h$ B3 r' K5 K4 }' G6 x* Z% w
* O  f: ?" s) N* m
" `' T& r$ Y5 y% T
貴價買舊貨~~~~: k! w* p" i) F  a3 }6 f* S

+ p" R/ y$ R2 g( H; _  c幫你補圖~~, r) ?% P" T( V" J6 f( G; R
3 V  Y2 R) f) c) I7 r
[ Last edited by coolala2005 on 2006-1-9 at 08:16 PM ]
* O. U0 X( Q1 L3 q
thanks
網上身份誰不『機密』?

諾曼地戰役中的德軍狙擊手, 轉載

一九四四年六月盟軍登陸諾曼地,拉開了解放歐洲大陸的序幕,在經過數月血戰之後,德軍的抵抗被最終粉碎,開始轉入全線撤退。但是在西線的戰鬥中國防軍的各兵種均表現出色,其中狙擊手尤其出色。他們在戰場的各個角落裏射殺盟軍的一切重要人員,使其士氣嚴重受挫。甚至有報告指出曾有一個美軍營百分之五十的傷亡均由狙擊手造成。他們狂熱的抵抗精神使其成為戰場上最令人恐懼和憎恨的敵人。幾乎每個盟軍士兵都會提心吊膽祈禱自己不會落入"silent scope"的十字線中。 6 h2 Z' w0 [2 a- P: `% V" C; B

  s: F% y$ p. w4 X: N! Z" G, T  一位時年十九歲,服役於第一一六步兵團第三營m連的年輕士兵 John D. Hinton回憶起他是如何在登陸當天就遇上一名狙擊手的:當時他和戰友們正試圖登上海岸,並且在灘頭架上一門火炮。可是每當一個士兵想從火炮後探出身來,離他們左邊大約八百米左右的一名德軍狙擊手就會朝他們開槍。 Hinton 的好幾位戰友都被擊中,其中一人陣亡,他自己本人的腿也被打中。 + r% ]- r& L* Z- |- S: g

: m1 s) E* d$ `+ X+ A' S; t  英國第三步兵師第九步兵旅第二皇家阿爾斯特營也在戰鬥初期與狙擊手遭遇。在上岸之後,該營奉命奪取 Periers sur le Dan 東北面的高地。在途中他們俘虜了十七名德國士兵,這其中就有七人是狙擊手! 5 d3 w# E5 s* H- m1 Q7 I$ d

- Y  v5 F3 r; p  六月七日下午五點,第二皇家阿爾斯特營又接到命令朝深入內陸大約十公里的一個小村莊-- Cambes 前進。由於村莊四周環繞著茂密的森林和一堵石牆,所以根本不可能偵察德軍陣地的部署情況,根據判斷,他們估計村中只會有輕微的抵抗。由Aldworth 上尉指揮的d連奉命伴隨一個坦克連接近村莊。
% i2 F2 D) [' \% d  L, I
! e( P2 d3 R/ I0 I- F  出乎意料的是,當他們幾乎要抵達村口時,突然遭到了守軍密集的狙擊火力和炮擊炮的打擊。d連馬上分散成兩部分,穿過森林從兩個方向發起攻擊,但是又陷入了德軍機槍的致命交叉火力網中。想去拯救傷員的醫療班擔架手也被悉數殺死。由於村莊四周被高牆圍繞,伴隨的坦克幾乎無能為力。
, L5 s2 l, n; ~" G0 d* b/ G/ X$ a5 V4 C* A" t. F9 d- W8 z. U
  Aldworth 上尉本人也被擊中,沒過多久就死了,另外還有一位排長受傷。營長不得不放棄攻擊。d連在這次戰鬥中總共有一名連長和十四名士兵陣亡,一名軍官和十一位士兵負傷,四名士兵失蹤。
( P. ^+ Y3 V1 K% l" ]: q. L
8 h6 w0 w' Q. C  d7 W6 Z/ z  Cambes 被證明是一個德軍的堅固據點,最終在經過猛烈炮轟後才被盟軍最終拿下,村中步滿了戰死德軍官兵的屍體,只有一名受傷的党衛軍狙擊手被活捉! * R, J3 n* ]+ m$ D$ f3 V

$ P9 s# ~. W, r! L0 b, X/ j3 w. m8 Q) }  被英軍狙擊小組俘虜的一名党衛軍狙擊手,注意他身穿的是一件美軍m1942式迷彩服。
6 Y, `  o" E' \- d. I$ b! w
- \) C6 q7 Z- ~  美軍在諾曼地登陸後不久就發現該迷彩服由於和党衛軍的四四式迷彩罩服極為相似,所以導致多起誤傷事件,儘管進行了一些改進,但情況並無改變,最終在歐洲戰場停止使用該服裝。1 Y9 Y; n( q, l" j

" C' o" F7 v' u  六月九日清晨,該營先遣隊抵達了卡恩〔Caen〕市郊,Burges 中尉和他的部下先控制了卡恩西北面的 St. Julien,隨即緩慢而謹慎向卡恩前進。最終敵人的抵抗很弱,先遣隊沒費什麼力氣就打退了他們。可是很快德軍的防禦就變得異常猛烈起來,頑固的狙擊手們朝先遣隊開火, Burges 中尉被一顆精確瞄準的子彈擊中頭部,負了重傷。不久又有兩名士官被打死。Burges 的先遣隊被迫撤退。 $ I# z8 ?- u& y( q

7 Z. G2 J6 N- O6 c1 ~3 o9 ?* M  盟軍在諾曼地遭遇的相當一部分德軍狙擊手曾經在希特勒青年團接受過出色的訓練--他們中的一些人都練習過小口徑步槍射擊。從戰前開始希特勒青年團就增加了對成員們的軍事訓練。許多男孩子都練習過精確射擊,如果表現出色則隨後會接受全面系統的狙擊手訓練。當他們將來投入戰鬥時,已經是一位經過良好訓練的神射手了。在諾曼地作戰的党衛軍第十二"希特勒青年"裝甲師的大部分士兵就來自希特勒青年團,這夥狂熱的年輕人在經驗豐富的軍官們指揮下,在卡恩首次接受了炮火的洗禮。 + U* r5 I3 u5 X) i1 ?8 w4 @
# e# ]/ g* L& @" d9 \
  希特勒青年團"神射手"獎章〔Hitler Jugend SchiessauszeiChnungen〕在整個大戰共授予了三萬一千九百零四名希特勒青年團團員
1 k5 i% H: M; w  n0 c
( o: p# g3 j2 D  卡恩是一個德國狙擊手們的理想戰場,可以說,他們完全控制了這裏。英國和加拿大士兵不得不對這裏每平方米每平方米的仔細清掃,來確是否有那些難纏的狙擊手存在--這可是一項十分耗時和危險的差事。
0 p# k  L9 V' {# s2 t. D. W5 h( K+ N* X6 S
  Kurt Spengler 就是這群知名德軍狙擊手中一位。他駐守在卡恩東北的一塊雷場內,打死了一大批英軍士兵,最後他本人在一次猛烈炮擊中身亡。 % [7 o7 V* U% i+ Y  o/ x" Q( v
. g/ q  Q* a5 [3 T; ]
  在卡恩的 Kurt Spengler
7 Q8 |3 L3 h# m3 W; c/ W4 ^- N5 s! P! y! n
  在六月二十六日,一名來自党衛軍第十二工兵營第四連的工兵列兵-- Pelzmann悄悄埋伏到了一棵小樹下,他是個前哨觀察員。他首先挖了一個洞,然後蓋了塊四號坦克上的裝甲板,又鋪了些草在上面。只留個一個小縫觀察敵人,根本沒人能夠發現到他。透過那個小縫中他打死了大批的英國士兵,直到最後耗盡了所有的彈藥。於是他拿著他的狙擊槍爬出掩體,朝樹上狠狠砸碎。然後拋開槍大喊到:"好了,我已經沒有任何彈藥了,你們被我幹掉得足夠多了,現在你可以朝我開槍了!" 2 j/ d6 [. n, }9 m9 N/ D" Y

& @! ?2 S) x6 w$ h; Q- ~8 \6 S  一個紅發的高個子英國人隨即走上前來,抓住 Pelzmann 的胳臂,掏出自己的左輪手槍對著他的頭開了一槍。 Pelzmann 當即倒地斃命。
# @  m5 E% b) W% H& y: M& [
) j4 z& \$ k6 f  SS三級小隊長 Ernst Behrens 和其他一些俘虜都目睹了這一切,後來他們被英國人叫去收集戰死者屍體,集中到一個指定地點去。在 Pelzmann 的埋伏點前 Behrens數出了大約三十具英軍屍體! 一名名叫 Percy Lewis 的英國士兵也見證了戰爭的殘酷。當他在第一八一野戰團第六營服役的時候,Lewis 親眼所件一個德國狙擊手被一位戰友處決--因為他的兄弟在一天前被狙擊手射殺。在西線,由於這些頑固的德軍狙擊手造成的巨大傷亡,盟軍官兵對他們的態度可以說是冷酷無情的。
/ C4 a7 P5 z7 h8 t2 v; H) N! r4 ^1 K7 C" u6 A  W  P
  不管之前盟軍對狙擊手是什麼看法,但是從諾曼地戰役開始,這群"寂靜殺手"越來越讓他們火冒三丈,至少美軍是這樣感覺的。清掃一個地區的狙擊手是一項耗時的差事,有時甚至要花上一天才能清理出一塊露營地。 * Q5 w- C6 m; g+ V: G
5 h. ]+ N. F/ m7 h' @
  盟軍士兵們被迫很快學會如果去對付狙擊手和避免不必要的風險。不久士兵就開始蹲著行軍,停止向軍官敬禮或是不再叫對方的軍銜等等。這一切都是為了避免招惹來德軍狙擊手的冷槍。一種令人不快和緊張的氣氛在士兵中蔓延開來,每個人不得不時刻處於警惕狀態。一為美軍軍官說到:"以前只會有個別士兵提防狙擊手,現在我們整個隊伍都對狙擊手心有膽悸。" ) C! y7 s5 q" R0 ?: K/ r
$ Z5 q2 P0 k! \4 `1 f4 O
  在第六五三坦克殲擊營的官兵們向法國內陸前進路上,他們看見了許多橫臥在灌木籬笆中的屍體。對狙擊手的恐懼立刻四處傳開。甚至有傳言說有些在後方的法國女通敵者現在也成了狙擊手。"他們在每個地方朝我們打冷槍。我們只好十分小心的移動,並且從不獨自一人行動。甚至要方便時都要叫上個人陪伴。"
, D8 ~3 f8 [- P# x! t/ A7 b7 ~7 |1 H# g( @
  德軍狙擊手遍佈在諾曼地的每個角落。當盟軍開始前進時,有很大數量的德軍狙擊手被留在了他們的後方。整個諾曼地的地形對狙擊手作戰來說完美無暇。由於戰場上的密集的灌木籬笆,使得這裏的視野只有幾百米範圍。這甚至對毫無經驗的"菜鳥"狙擊手開說,都是一個十分適當的獵殺距離。
5 D5 v! k7 c$ c/ E# J0 u6 A0 \  u$ ^: t1 H% _  {2 o0 Z3 e
  通常一個狙擊手可以擊中三百~四百米距離內的目標。覆蓋在籬笆上的茂密的植被或是周圍樹木花草,都使狙擊手的位置極難被發現。這些灌木籬笆的歷史可以追溯到羅馬帝國時期--用來標識個人財產和圈住牧場--通常只留出一個入口。在這些樹木花草間戰鬥就象在迷宮中一樣。濃密高大的灌木叢讓盟軍覺得自己就象陷身於一個巨大的坑道中。 0 Y$ f& `+ m' G
7 P! C- H2 f) \0 ]( u5 u
  一九四四年法國,一名精心偽裝的德軍狙擊手
" V  X1 @& f( _4 [0 ?$ b8 S, O/ \5 z+ `
  有利的地形為狙擊手們提供了完美的藏身之地,而他們的獵物則一覽無遺的暴露在瞄準具中。在灌木叢中,狙擊手們估計好敵人接近的方向,然後暗暗埋伏在陣地中,等著獵物上鉤。通常一個德軍連中的狙擊手負責騷擾敵軍佇列和防衛機槍陣地。 , u$ Q# ~, U# w+ Q6 F# b
5 ^! `8 [! ?' E3 Y. h. L% R
  一般德軍都在灌木籬笆下挖設戰壕,這樣盟軍的迫擊炮火就很難發揮威力。而籬笆之間則布下陷阱、地雷和絆雷等。從這些位置上他們朝敵人開火,直到其被迫撤退為止。那些深入敵後的狙擊手們通常戰至彈盡糧絕,然後棄械投降--這對狙擊手來說是很具風險的一件事。
5 i5 H; |6 G4 w2 W, X5 r
# |2 M% C- Y* J& i. }2 M+ l; g  在諾曼地一種新的現象開始出現在戰場之上。早期狙擊手一般在各個陣地之間轉移,但是很快一些狙擊手們卻不這麼行事了,盟軍官兵發現德軍狙擊手變得越來越普遍只在一個陣地上朝他們開火。而這種戰鬥往往以狙擊手被殺、同時盟軍也遭受巨大傷亡的兩敗俱傷局面收場。由於這些狂熱狙擊手們的年齡一般很小,他們很快在盟軍中贏得了"自殺男孩"的稱號。 # Q5 f& i  [! k
6 x# c" J! y8 |" O, `
6 _" M+ _6 J% G1 O8 }
  美軍記者 Ernie Pyle 報導了諾曼地的戰地景象:"到處都是狙擊手,他們埋伏在樹叢中,埋伏在房屋裏,埋伏在殘骸堆或是草堆中,但是多數棲身於遍佈諾曼地戰場和每條道路兩旁高大,濃密的灌木籬笆中。" 3 _! k* E. m! _" \5 B

0 D& Y* H$ L: w2 Z  然而德國狙擊手們不僅僅藏匿於灌木和樹叢之中,他們還埋伏在距離十字路口不遠的地方,射殺盟軍的交警等重要目標。橋樑也是理想的地點,在這兒,一個狙擊手只要開幾槍就能造成恐慌和巨大的破壞效果。有時狙擊手們也躲在廢墟之中,這樣更適宜於頻繁的變換陣地。
: J/ X: s6 |1 [; _: e# _( Z3 u$ u$ J3 n. R
  狙擊小組另一個理想射殺點是農田,濃密的農作物為狙擊手們提供了良好的隱蔽。狙擊手們還常常藏身于高處,水塔、風車和教堂就是完美的地點,但是這樣顯然也很容易招來盟軍的炮火。美軍第二裝甲師的 Arthur Colligan 軍士心懷餘悸的回憶起教堂塔樓: "德國狙擊手們常在那裏朝我們開槍。"   D# s0 l0 H% W6 Q( c, t- m8 g

4 [* t' [) E& R8 J  一名德軍狙擊手被俘後,被審問到他是如何區分出穿著普通制服,持著步槍並且不帶任何軍銜標識的軍官的。德國人的回答很簡單:"我們就朝有鬍鬚的人開火。"因為經驗告訴他們盟軍的軍官和高級士官通常留著鬍子。
1 W7 t; b9 E1 n+ r' u4 H
- m& r* u$ |) h% n  德軍狙擊手的首要目標一般是軍官、士官、觀察員、通信員、炮手、傳令兵、車輛指揮官等。一名好的狙擊手可以壓制住一個排:當開第一槍的時候,整個敵軍排都會立刻停止行動,他就可以乘機變換位置。新兵隊伍犯的典型錯誤就是當遭到狙擊手偷襲時,他們會全部趴在地上,並且一槍不發。
9 w, |% Q4 \" x- |, B/ z
- Z0 n8 [' T' V% j6 c4 m  第九步兵師的一位排長回憶到:"一個步兵新兵最容易犯下的致命就是遇到敵軍打冷槍時,他們都會立刻趴倒,一動不動。有一次我命令手下一個班從一個灌木叢轉移到另一個,當移動途中一個士兵被一名德軍狙擊手一槍命中。整個隊伍馬上臥倒在地,結果他們被同一個狙擊手一個接一個的收拾了。"
轉自今日東方日報~3 u% D% O% ~6 J; n, V7 v/ }% R
& ]$ k1 r" x- C9 h; ~
現代軍事:超級「猛禽」最完美空戰霸王F-223 n# y1 F. M( n! ]
13/01/2006
- p& K% w7 d2 C' |$ N6 C7 U2 I' X9 d' {" p8 w# D3 e4 y8 B
美 國 空 軍 的 F-22 「 猛 禽 」 戰 鬥 機 於 ○ 五 年 十 二 月 開 始 正 式 服 役 , 為 未 來 空 戰 裝 備掀 開 新 的 一 頁 。 F-22 戰 機 是 全 球 首 架 超 音 速 隱 形 戰 鬥 機 , 目 前 只 有 美 國 擁 有 這 種第 四 代 戰 機 , 它 的 雷 達 反 射 面 積 只 相 當 於 一 顆 金 屬 彈 珠 , 其 超 級 隱 身 能 力 足 夠 為 美軍 延 續 其 空 中 霸 王 地 位 , 主 要 任 務 包 括 參 與 巡 航 導 彈 防 禦 、 對 付 新 型 戰 機 及 現 代 地對 空 導 彈 等 , 軍 事 價 值 實 在 不 容 忽 視 。  X& N. e$ `) J+ z* ?6 D# e

; X" W: L! g: i. g( S" C% ^全 天 候 隱 形 攻 力 驚 人
1 o8 l$ x* L  G
, Y6 z* r& \1 v! K! ~  g  `F-22 戰 機 是 全 天 候 的 隱 形 戰 機 , 流 線 型 機 身 設 計 不 但 減 少 飛 行 時 的 阻 力 , 更 重 要是 減 低 雷 達 反 射 效 果 , 加 上 外 層 塗 上 吸 收 雷 達 物 料 , 令 F-22 戰 機 能 輕 易 逃 過 雷 達的 追 蹤 。 在 制 空 能 力 方 面 , F-22 戰 機 可 攜 多 達 八 枚 空 對 空 導 彈 , 並 有 先 進 的 航 空電 子 傳 感 系 統 , 大 大 提 高 飛 行 員 對 周 邊 環 境 的 認 知 能 力 , 攻 擊 時 可 先 發 制 人 。 此 外, 它 可 在 超 音 速 飛 行 的 情 況 下 精 確 投 擲 聯 合 攻 擊 彈 , 可 見 對 地 面 的 攻 擊 能 力 也 不 遜色 。 在 正 式 服 役 前 , F-22 戰 機 已 被 空 軍 機 師 形 容 為 最 完 美 的 空 中 戰 機 霸 王 。; F( M3 R+ V# w4 P. s% ]- a

% L+ Y! ~3 @7 ?2 D% \9 n" C  M  |" c目 前 , F-22 戰 機 部 署 在 美 國 本 土 的 四 個 空 軍 基 地 ︰ 維 珍 尼 亞 州 的 蘭 利 空 軍 基 地 、加 州 愛 德 華 茲 空 軍 基 地 、 內 華 達 州 內 利 斯 空 軍 基 地 及 佛 羅 里 達 州 廷 德 爾 空 軍 基 地 。不 過 , 國 防 部 正 考 慮 空 軍 提 出 在 關 島 部 署 的 建 議 。 關 島 是 美 國 屬 地 , 位 於 太 平 洋 北部 馬 里 亞 納 群 島 南 端 , 是 美 國 最 西 邊 的 領 土 。! `7 g( O  L- k0 F* ^. M( Y2 _

: ]' n1 _% e$ a# E5 C, s$ I/ h針 對 台 海 擬 進 駐 關 島
* R6 D- x' F) a
; K6 a/ Z. f+ g, j4 M關 島 處 於 西 太 平 洋 的 心 臟 位 置 , 距 台 灣 約 二 千五 百 公 里 , 距 日 本 約 二 千 四 百 公 里 , 比 夏 威 夷 距 離 朝 鮮 半 島 和 台 灣 海 峽 的 距 離 更 近, 美 國 空 軍 從 關 島 出 發 到 亞 洲 沿 海 所 需 的 時 間 比 從 本 土 出 發 快 十 四 個 小 時 , 因 此 關島 是 美 國 西 太 平 洋 區 軍 事 力 量 的 重 要 據 點 , 極 具 戰 略 價 值 。 當 地 的 安 德 森 空 軍 基 地的 設 施 完 備 , F-22 戰 機 進 駐 關 島 , 有 助 大 幅 提 升 美 軍 在 西 太 平 洋 地 區 的 作 戰 能 力, 足 以 應 付 東 亞 地 區 可 能 出 現 的 緊 張 局 勢 。
( R) N" @7 ^+ z  s2 \: i( Y! ^+ p+ D, i2 M$ O0 E* p/ J+ D
F-22 戰 機 的 超 卓 性 能 亦 吸 引 了 不 少 外 國 買 家 。 ○ 五 年 九 月 , 日 本 防 衛 廳 商 討 購 買 F-22 戰 機 , 準 備 取 代 F-4 戰 鬥 機 。 事 成 的 話 , 日 本 航 空 自 衛 隊 的 攻 擊 力 將 躍 升 至 更 高 層 次 , 也 會 為 亞 太 地 區 增 添 更 多 不 穩 定 因 素 。 9 w% q7 r7 _. b( y

/ E( u- b+ j  _3 p5 q, \& Bboy boy買番架玩啦~~~0 e; K: n. C2 K/ D+ I+ A

. U) K0 U' D6 c[ Last edited by coolala2005 on 2006-1-13 at 08:49 PM ]

F-22 001.jpg

F-22 001.jpg (39.3 KB)
506 x 590 PIXEL下載

F-22 002.jpg

F-22 002.jpg (45.3 KB)
590 x 443 PIXEL下載

F-22 003.jpg

F-22 003.jpg (42.4 KB)
590 x 443 PIXEL下載

F-22 004.jpg

F-22 004.jpg (42.1 KB)
590 x 371 PIXEL下載

F-22 005.jpg

F-22 005.jpg (42.1 KB)
590 x 310 PIXEL下載

F-22 006.jpg

F-22 006.jpg (44.3 KB)
590 x 359 PIXEL下載

<<end>>
! C- r7 ~( p6 o! X( f
% `! k3 I0 U* j8 @: y' C& yhttp://www.stunkworks.com/gallery/f-22/f-22_013.jpg0 G* M2 u# Y  Y, q& ^: E

5 z2 X8 p  Y. ?; G[ Last edited by coolala2005 on 2006-1-13 at 08:31 PM ]

F-22 007.jpg

F-22 007.jpg (43 KB)
590 x 346 PIXEL下載

F-22 008.jpg

F-22 008.jpg (44.4 KB)
590 x 359 PIXEL下載

F-22 009.jpg

F-22 009.jpg (47.1 KB)
590 x 330 PIXEL下載

M1型步槍一般又稱M1葛蘭德 (Garand)步梒,是一種半自動步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M1是美軍第一線部隊的主力半自動步槍,因此美國從1941年12月開始大量進行生產,總計一共生產了大約400萬把左右。
4 Z2 h# i9 ?" e( M6 ?; T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美國將大量殘留下來的M1提供給西方各國使用,因此許多國家在當時都以這種M1步槍來武裝自己的軍隊,但是後來隨著突擊步槍的發展使得M1漸漸顯得老舊,因此目前許多國家已經不再使用這種步槍,只有少部分國家目前仍然持續將這種步槍作為軍用武器。
7 n2 {2 @$ H6 T0 b" r. x        M1是世界上最早大量提供給步兵使用的一種半自動步槍。在結構方面,是利用瓦斯壓力的致動機構以及旋轉式槍機閉鎖系統的組合。就特色來說,鋼製的裝填彈夾具有8發的子彈容量,並且可以直接裝填在槍機容納部內,成為彈匣的代用品,如果能夠熟悉這種裝填方式的話,便可以很快完成再裝填的動作,而使用過後的裝填彈夾會自動被排出外面。
: ^: L0 J* X/ U8 S2 n: M. v       擔任M1開發工作的是春田兵工廠 (Spring Field Armory)的約翰.葛爾德(John C. Garand)先生。在1928年進行開發之初,是採用點276(7mm)口徑設計,使用的彈藥則是彼德生步槍所用的子彈。到了1932年,將囗徑修改為美國陸軍的制式7.62mmx63囗徑,於是在1936年成為美國陸軍的制式步槍。但是,這種具有複雜結構的半自動步槍,遲遲沒有進行量產的準備,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才於1941年12月量產成功。/ K' V: o, [# S: R+ k
       雖然M1的重量有點重,可說是缺點之一,但是就半自動步槍而言,M1相當值得信賴,命中率也不錯。然而,正因為M1性能極為卓越,使得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遲遲未將突擊步槍列入制式裝備,而是將M1加以改良,發展出一種具有射擊模式選擇的步槍,結果完成了M14型步槍這種失敗的作品。分析其中的原因,在於美國只是單純地將突擊步槍視為半自動步槍的延伸,而不知道其實應該視為衝鋒槍的延伸才對。
. [# ]; U- u" L8 U* s. }8 E/ e! o- t, l
US M1 Garand) q. D: k+ a5 v
口徑 -  7.62x63mm . N/ P. E+ J) h. ^$ R0 W
全長 - 1106mm
. V  {- ~# T; ~0 o/ A# k! N4 Q槍管長 - 610mm " W0 l0 p( d0 e
全重 - 4300g
+ z9 p! G6 p& f' M* Q彈匣容量 - 8  
/ p' ^" F  N& G6 `3 V. v
6 Q" B" W6 l' z/ Z6 v% f  P2 zUS M1 Carbine
. K3 G; d" {; P- E% P0 R口徑 -  7.62x33mm # a! ?( g- ^! n. c+ Q
全長 - 904mm ( v. C$ F- _  b! U# a; [2 r/ }
槍管長 - 458mm
0 ^6 h; I4 L2 @4 `5 Z全重 - 2360g
, l9 p3 n% p  h) s7 Q1 m' D彈匣容量 - 30

1.jpg

1.jpg (14.8 KB)
550 x 144 PIXEL下載

2.jpg

2.jpg (14.5 KB)
550 x 142 PIXEL下載

.

戰力不可小視的中國空軍轟六型中程轟炸機

  2005年12月25日,一航西飛當年批生產的最後一架飛豹伴隨著發動機的轟鳴聲,昂首刺向藍天。至此,全年批生產試飛任務基本告捷,一航西飛試飛站創出了全年試飛與轉場架數最多、當年批生產飛機年內全部達到開飛狀態的兩項新紀錄。; M8 F. ]. L2 N) J- l( A; m* S+ d0 ^
  一航西飛飛機分公司副經理、試飛站站長竇毅海說:“能夠創造這樣的紀錄,關鍵在於我們實施了優化流程和專案團隊的新舉措。”
  p4 c2 m/ B0 ?, S+ |  流程是試飛站管理變革的切入點。一架飛機從總裝交接、質量復查、設備通電、各系統試驗、試車、開飛、用戶驗收到轉場等試飛全過程包括了兩百多道工序,再加上數百、上千項的各類更改,理不清頭緒往往會忙而無序,甚至一個小小的差錯,都有可能釀成難以想像的後果。在歷時半年多的時間裏,試飛站組織專人對飛機試飛的每一個流程進行認真的梳理,合併、壓縮和刪減不必要的環節,逐步形成了一套標準化的操作規範,並輔之以不同機種典型故障的排故操作規範,使整個試飛工作建立起了一個規範的流程和準則。, C. S( M  ~9 k  t" }4 M
  2005年四季度,一套基於OA系統的試飛站資訊管理系統首次在全站投入運行,隨時可以查閱的試飛生產平衡圖、不同機種試飛進展的動態表及時地反映著每架飛機進展的節點、故障、排故、軍檢、轉場等相關資訊,及時的資訊、統一的資料為調度、生產、工藝和檢驗等各部門的工作帶來了便捷。
5 X" b4 J6 t" Y2 h  “飛機試飛階段大量的臨時更改,往往給正常的工作增加了許多額外的工作量,為了確保數百項的更改全部到位,避免因為忙亂而造成的疏漏,我們將各類更改納入系統管理,大大提高了專案進展的追蹤性和效率。”試飛站技術室主任田哲說。
1 i2 m2 I2 {9 l5 W  在試飛站技術室,每天各機種主管技術人員將新的更改輸入系統。與此同時,調度、生產和檢驗人員依據技術部門的資料進行安排和檢查,實行閉環管理,使得更改專案控制變得更加規範而有效。
/ C" {+ ?; p+ n: ?# c* i0 C  竇毅海站長說:“操作規範的制定和流程的優化主要是明確我們應該做什麼,項目團隊的建立則著重是提高
. `% r9 t+ s8 O7 [1 y, @9 \* M, Y( o
: V0 x' A6 c  \# O% C9 g- }執行力,解決如何做得更好、更有效的問題。”, w) Z" l) z" b1 P; z5 j
  專案團隊管理是將工藝技術、生產調度、機務大隊和檢驗有關人員組成一個團隊,按試飛操作規範和工作流程根據每架飛機技術狀態和需要貫徹的各項工藝指令,協調進度、明確措施、解決問題,以及驗證結果的一種全新的管理方法,是流程管理在生產環節的延伸。
( k, y; G" j! I9 D) }$ v  團隊方法的引入,使試飛站員工的觀念逐步發生了變化,各部門人員為了確保飛機試飛交付這一共同的目標凝聚在一起。技術、調度、檢驗等管理人員主動為現場作業人員服務,大量新的工藝方法和技術的改進,有效地縮短了試飛週期。同時,科學的指揮調度和新的檢驗方法的實施也為提高效率創造了條件。一大隊隊長惠少勇感慨地說:“現在雖然工作緊張,但忙中有序,更注重工作的實效。”
# }; l' z) a+ r( V# |9 w( C  管理的變革帶來了高效率、高質量的工作,提升了飛機試飛的整體能力。2005年12月15日,轟六批生產飛機試飛任務全面告捷。12月中旬,10架某重點型號飛機試飛節點順利實現。12月25日,某型機最後兩架機順利開飛。

我空軍最新裝備的改型飛豹戰鬥轟炸機.jpg

我空軍最新裝備的改型飛豹戰鬥轟炸機.jpg (31.5 KB)
450 x 312 PIXEL下載

戰力不可小視的中國空軍轟六型中程轟炸機.jpg

戰力不可小視的中國空軍轟六型中程轟炸機.jpg (30.8 KB)
450 x 302 PIXEL下載

網上身份誰不『機密』?
LAST CHECKED ON 7-FEB-2006
各位,I AM BCAK!!!
愛情就像離境大堂,可喜可悲,帶你到另一個世界......
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新主題 | 舊主題>>
娛樂滿紛 26FUN » 吹水版 » kaixinren雪仔的『軍事版』- 歡迎交流~[+左, BOY]

重要聲明:26fun.com為一個討論區服務網站。本網站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26fun.com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26fun.com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