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時事] 高錕試新藥病情好轉 高太指丈夫返港後話多偶發小脾氣 [打印本頁]

作者: gt2686    時間: 2010-4-8 07:56 AM     標題: 高錕試新藥病情好轉 高太指丈夫返港後話多偶發小脾氣

【明報專訊】「光纖之父」高錕和太太黃美芸訪港約兩個月期間頻頻出席公開場合,對重遊故地表現得興奮雀躍、精神奕奕。黃美芸離港前接受中大校友雜誌專訪時,更首次透露丈夫病情改善的喜訊。她說高錕利用總值約500萬港元[url=]諾貝爾獎
* F6 n0 H  h; @  ~' p[/url]金試用[url=]美國
: ?+ k- M  W# d$ W- J[/url]新藥療程,提升免疫力及修補記憶,療效「頗為明顯」,笑說丈夫返港後「話特別多」、「偶然發小脾氣,足見病情好轉」。
3 J9 V$ ?" b- |) M0 T: P提升免疫力修補記憶: J$ S/ a. ~* N5 B7 u/ ?
高錕和黃美芸在港兩個月期間出席約10場公開活動,除中大高錕成就展開幕禮及參與高錕獎學金步行籌款外,又重訪母校聖若瑟書院和參觀[url=]老人癡呆症4 _. g; {+ s# g0 K$ J. S
[/url]中心等。高錕在公開場合一直表現輕鬆和精神奕奕,不時向學生和公眾揮手和保持笑容,私下亦有與故友交談,但甚少公開談話。
& g, X- A' ?9 p% l7 X- s1 h% a+ K高錕夫婦上月底離港前,接受中大校友事務處刊物《中大校友》專訪,她透露,高錕在港期間精神改善,笑言﹕「故地重遊,回到中學聖若瑟書院,他眼望球場,戀戀不捨。返回中大,也特別感覺高興,話也特別多了。」
0 i* T  v+ C  l7 n" r; V稱或涉家族遺傳6 S% J) T3 a$ @0 j% F
原來高錕病况好轉與使用新藥有關,黃美芸透露,高錕的癡呆症可能涉家族遺傳,其老父高君湘於85歲病發,高錕則在70歲確診,至今7年。高錕在08年赴美接受治療,但當時美國認可藥物的成效仍然有限,近來新藥才改從提升免疫力,以及修補記憶功能入手。5 H2 z9 F+ p9 k; _% Z$ p
高太直言,高錕正試用新藥,成效頗為明顯,他在港時亦定期到專為紓緩老人癡呆症病人的耆智園,參加活動及療程,包括做運動健身、打乒乓球及寫書法。她笑說﹕「(高錕)偶然發小脾氣,足見病情好轉。」
9 F; ~+ h" O" U8 j/ N憂學者易患癡呆 醫生﹕沒根據
! p' A2 P1 @4 k: Q" t0 j, a. K黃美芸坦言,「新藥進入試驗階段,價格極為昂貴,實在難以負擔。後來獲諾貝爾獎金,才再繼續療程。」據諾貝爾獎資料,高錕在今次奪獎,可獲分約70萬[url=]美元1 ^! ~/ V/ ~8 U/ q1 D% s" V
[/url]。(約550萬港元)獎金。此外,高錕睡眠不太好,需要「24小時形影不離」,日常照顧也壓力沉重。. l  d7 d1 Q! g: S4 y
黃美芸又稱,在美國專治高錕的醫生,也同時照顧幾位諾貝爾獎得主,她認為,「學者每天過度集中用腦的某部分,思考非常狹窄的問題,其他部分缺乏活動,所以人須作多方面思考」。她擔心腦部過分專注的學者,患老人癡呆症機會較高。
3 K* h( {6 ^+ s  f6 n4 T- C不過,香港老年癡呆症協會主席、醫生吳義銘則認為,高太的推斷未有科學根據,教育水平高的人,例如學者、研究人員,他們一般經常思考,腦部運作較靈活,退化的機會較目不識丁的人慢,「除非好病態的專注才會令腦部運作失衡」,但他強調生活應保持平衡,發展多元化興趣。5 d( \4 T, C3 N& `
吳義銘認為高錕不是典型遺傳性老人癡呆症患者,因為典型遺傳病者發病年齡較早,大約40歲左右已見徵狀,但高錕在70歲時才病;不過他也不排除高錕受遺傳影響。
9 O+ u$ [5 y- R+ q3 u# u$ Y6 C
/ `! g( V1 J3 q. ^唉,有時候,老人癡呆症並不是一面倒那麼衰。




歡迎光臨 娛樂滿紛 26FUN (http://26fun.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