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佛教與俗語 [打印本頁]

作者: bengrace50    時間: 2005-6-17 05:25 PM     標題: 佛教與俗語

佛教與俗語

佛教自東漢明帝永平十年傳入中土,至今已有一千九百三十多年。在這悠長的歷史中,不僅影響國人的宗教思想及文化,更且融入民間生活之中。直至今日,我們日常所用的名詞口語,有不少是源自佛教或在早期曾被佛教典籍所引用的。

別具隻眼
顧名思義,別具隻眼就是比常人多了一隻眼。指的是「色究竟天」的天主摩醯首羅(Mahesvara)豎生在額上的一隻「天眼」。大智度論卷二︰「摩醯首羅天,秦言大自在。百臂三目騎白牛。」所指的是第三隻眼即是天眼。大智度論卷六說︰「天眼」所見,自地及下地六道中眾生諸物,若近若遠,若粗若細,諸莫不能照。今用以比喻具有獨特的眼光和見解。

求人不如求己
《文子.上德》有句︰「怨人不如自怨,求諸人不如求諸己」宋.張端義《貴耳集》︰「宋孝宗幸靈隱,見觀音像手持數珠,問曰︰「何用?」僧淨輝對曰︰「唸觀世音菩薩。」。問︰「自唸則甚?」對曰︰「求人不如求己」。』
另在蘇軾《問答錄》亦有一類似的紀載,蘇東坡與佛印禪師同遊杭州寺院。東坡見大殿上觀世音菩薩手持唸珠,便問佛印觀世音手持唸珠何用,佛印隨口答道「唸觀世音菩薩」。
東坡一聽,知機會來了,正好難為一下佛印,便問︰「彼自是觀音,自誦其號,未審何為?」佛印不愧是佛印,機鋒過人,不慌不忙地答道︰「求人不如求己」。

報應
佛教講因果。有謂︰「行善得善報,行惡得惡報」,如行放生,布施,梵行等善業則因種善因而招感善報;反之如殺生、偷盜、邪淫等惡業,即因種惡因而招感惡報方面。今俗語常說之報應,多用於行惡因而招感惡報方面。

拋磚引玉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趙州東院從稔禪師》:大眾晚參。師云︰「今夜答話去也,有解問者出來」時有一僧便出禮拜。稔曰︰「比來拋磚引玉,卻得個墼子(磚坯)」意謂原本自己拋出一塊磚是想引出一塊玉來。卻不料引出一塊磚坯,後引為謙詞,比喻自己先發表粗淺的文章詞句,不成熟的意見等,以引出別人的佳作或高見。

抖擻
抖擻,形容手舉物而振拂狀。梵語「頭陀」(dhuta)即譯為「抖擻」故亦是「頭陀」之異名也。
「抖擻」是從譬喻而得名。如衣物上附有塵埃,抖擻一下,即可去掉,修頭陀行者能斷除對飲食、衣服、住處等貪著煩惱,就像去掉衣服上的塵埃一樣,為頭陀行。如《法苑珠林》卷一○一卷中說︰「西云頭陀,此云抖擻,能行此法,即能抖擻煩惱,去離貪著。如衣抖擻,能去灰塵?」
頭陀於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十二種修行規定,即十二頭陀行︰(一)在阿蘭若處,離世人居處而住於安靜之所。(二)常行乞食。(三)次第乞食,乞食時不分貧富之家,而沿門托敭。(四)受一食法,一日一食。(五)節量食,指不過食,即敭中只受一團飯。(六)中後不得飲漿,中食之後,不再飲漿。(七)著衲衣,穿著廢棄布所作之襤褸衣。(八)但三衣,除三衣外無多餘之衣,(九)塚間住,住於墓地。(十)樹下止。(十一)露地坐,於露天之地。(十二)但坐不臥,即常坐不臥。
抖擻一詞,引用為振作奮發義。如《續傳燈錄‧清滿禪師》︰「昨日熱,今日寒,抖擻精神著力看」。

電光石火
閃電之電,燧石之火,起滅迅速,一切事物變滅無常似之,故多取之為喻。
《心地觀經》卷一︰「猶如夢幻與泡影,亦如朝露與電光」。唐代敦煌變文《無常經講經文》︰「人生一世,如石火電光,豈能久住。」《五燈會元‧保福從展禪師》︰「此事如擊石火,似閃電光」。

葉落歸根
「樹高千尺,葉落歸根」樹葉總是凋落在它的根旁。《六祖壇經‧付囑品》記載︰六祖惠能大師將入涅槃時,曾對弟子說想回新州老家。弟子們苦苦挽留。六祖說︰「諸佛出現,猶示涅槃。有來必去,理亦常然。吾此形骸,歸必有所。」又對門人說︰「葉落歸根,來時無口。」故此李漢魂先生曾於一九三四年八月,於曹溪南華寺撰書一聯︰「衣砵真傳,明心見性。菩提無樹,葉落歸根。」又《五燈會元‧雙泉寬禪師法嗣》︰「問︰葉落歸根時如何?師曰︰一歲一榮枯。」
今引以形容客居他鄉多年的人,終要回到本鄉本土的心願與歸宿。

心領神會

指不必明言,心中已經領悟明白。原作「心融神會。《五燈會元‧石霜園禪師法嗣》?「禪師乃宵遁端州九峰,恍若舊遊。眷不忍去。遂落髮。每閱經,心融神會。」又《續燈錄》卷九︰「入室扣請,心融神會。」

放逸
梵語Pramada。心所(心的作用)之一種。略稱逸。唯識百法之一。為放縱慾望而不精勤修習諸善的精神狀態。後亦有以之形容豪放不如「意氣放逸,旁若無人。」

恩愛
於父母妻子之間互相執著之情愛,世人沉溺其中,不得解脫。唯有捨棄恩愛,趨入佛道,度化父母六親眾生,方為真正之報恩。
圓覺經︰「一切眾生,從無始際,由有種種恩愛貪慾,故有輪迴。」又說︰「輪迴愛為本」。又《法苑珠林》卷二十二︰「流轉三界中,恩愛不能脫;棄恩入無為,真實報恩者。」

雪上加霜
原是禪語,伊禪謂太陽和尚,雪上更加霜。語本於《景德傳燈錄》卷八︰「師云︰汝只顧瞻前,不解顧後。伊云︰雪上更加霜。」後用雪上加霜比喻災禍連接而來,一再受到損害,煩惱中又添出新煩惱。

演說
梵語Nirdesa。其本義是指佛菩薩為眾生說法。亦指一般講者集眾而對之講說佛法。
「演說」一詞常見於諸經典中,如《無量壽經》之「宣暢演說」。《大寶積經‧被甲莊嚴會》說︰「(佛)能為世導師,映蔽人天眾,演說無所畏。」《金剛頂經》之︰「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八十華嚴》卷六︰「依於一實理,演說諸法相。」後引為就某一個專題而向聽眾發表見解,闡明事理。亦稱作演講。

冤冤相報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多有緣的關係。這緣不僅是今生而是「豎窮三世,橫遍十方」的因果宿緣關係。所以施恩者結善緣。結冤者得惡報或怨憎會苦。冤冤相報語本《敦煌變文集‧廬山遠公語》︰「若不今生猛斷卻,冤家相報幾時休。」因此吾人最重要是做到以德報冤,才能將冤冤相報的因果的連鎖打斷,得到自由自在。

雷聲大,雨點小
《景德傅燈錄‧大法眼文益禪師》載︰有僧問︰「從上宗乘事如何履踐?」文益答道︰「雷聲甚大,雨點全無。」此是機鋒話,姑且臆測。提問的僧人與文益開頭侃侃而談的是本來具足,不假他求的宗乘事,可是到最後,僧人還是拘泥於「他求」的枝節上。後俗語以雷聲大雨點小形容開頭很有氣勢,卻無了下文或無甚結果。

翻譯
佛教源於印度,隨著教義之跨越國界民族傳播,佛教經典亦被譯成不同的語言文字。故此在我國「翻譯」一詞的原義,即專指譯經。「翻」與「翻譯」各詞的廣泛應用,出現於漢地譯經發達之時期。如北周廋信《奉和法筵應詔》詩︰「佛影胡人記,經文漢語翻。」《高僧傳‧譯經下》︰「先沙門法顯於師子國得〈律〉梵本,未被翻譯,而法顯遷化。」宋‧法雲《翻譯名義集》卷一謂︰夫翻譯者,謂翻梵天之語,轉成漢地之言,言雖似別,義則大同?
在中國的佛經翻譯時期上,有「古譯」,「舊譯」及「新譯」之分。
漢末安世高,支婁迦讖等譯本,號為古譯。之後出現了以鳩摩羅什、覺賢、真諦等為代表的「舊譯」和玄奘,義淨為代表之「新譯」,形成了翻譯史上空前的盛況,並總結出一系列的經驗與規約。如安世高的「五失本,三不易」,玄奘的「五不翻」,彥琮的「八備十條」等。
每譯一經大致要經過「譯主、筆受、度語,證梵、潤文、證義、總勘」等程序,可見其譯經作風之謹嚴,即使今時,亦遠所不及。

無所畏

梵語Vaisaradya,又作無畏,即無所怖畏之意。謂佛於大眾中說法時具有無所怖畏之自信,心常泰然而勇猛安穩。有四:
一、一切智無所畏,佛於大眾中明言我為一切智人而無畏心也。
二、漏盡無所畏,佛於大眾中明言我斷盡一切煩惱而無畏心也。
三、說障道無畏,佛於大眾中說惑業等諸障法而無畏心也。
四、說盡苦道而無所畏,佛於大眾中說戒定慧等諸盡苦之正道而無畏心也。 見智度論二十法界次第下之下。
此外佛、菩薩皆有四無畏。
佛之四無畏即:
諸法現等覺無畏,一切漏盡無畏,障法不虛決定授記無畏,為證一切具足出道如性無畏。
菩薩之四無畏:
能持無畏、知根無畏、決疑無畏、答報無畏。
今俗語稱無所畏含「沒有問題」之意。

皆大歡喜

佛經結尾時常用之語句,謂聞法大眾,得無上益,故大眾同喜《法華經.普賢菩薩勸發品》:「一切大會,皆大歡喜,受持佛語,作禮而去」。《金剛般若波羅密經》:「佛說是經已,長老須菩提.....,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其他如維摩詰經、無量壽經、藥師如來本願功德經,結尾時都有皆大歡喜一詞。後泛指大家都很高興,尤指一件事物,原對各方面有利害衝突之問題,因得到圓滿解決,大家都感到很滿意。

圓滿

梵語paripurna。周遍充足,無所缺減之意《輔行記》卷二之一說:「圓名圓融圓滿義,又圓者全也」。《四教儀》卷一說:「圓以不偏為義」。若指十八圓滿而言,稱十八圓滿,或十八具足;謂諸佛(報身佛)所受用之國土,具足十八種功德事,即:顯色圓滿、形色圓滿、分量圓滿、方所圓滿、因圓滿、果圓滿、主圓滿、輔翼圓滿、眷屬圓滿、住持圓滿、事業圓滿、攝益圓滿、無畏圓滿、住處圓滿、路圓滿、乘圓滿、門圓滿、依持圓滿等。另於瑜伽師地論卷八十五,舉出善說法毘奈耶中具有行圓滿、果圓滿、師圓滿等三種圓滿。
  又天台宗解釋圓教之圓體,有圓融、圓滿二義。十界三千之諸法,一如一體,謂為圓融。十界三千之諸法,條然具足,謂為圓滿。圓融為空諦,圓滿為俗諦。
   《華嚴經》卷五十五:「爾時,如來知諸眾生應受化者,而為演說圓滿因緣修多羅。」又說:「顯自在力,演說圓滿經」。此外,一次佛事,法會順利結束,也稱為「圓滿」,或稱功德圓滿。也形容一件事情完滿無缺,十分美滿。

無惡不作

原作﹃無惡不造﹄,見《百喻經詐言死馬喻》:「世間之人亦復如是,自言善好,修行慈心,不食酒肉。然殺害眾生,加諸毒楚,妄自稱善,無惡不造」。謂壞事做盡。

無立錐地

喻赤貧無寸土地。始出於《呂氏春秋.為欲》:「夫無欲者,其視為天子也,與為輿隸同;其視有天下也,與無立錐之地同」傳燈錄:「去年貧,未是貧;今年貧,始是貧。去年無立錐之地,今年錐也無。」

無風起浪


原為禪語。唐.希運《黃檗斷際禪師宛陵錄》:「達摩西來,無風起浪;世尊拈花,一場敗缺。」又《景德傳燈錄》卷二十六,「僧問道堅:『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洋瀾左里,無風浪起」。今用以形容無端生出是非來。

看風使哩

亦作看風使帆,原禪師語,意為隨緣,對機。語本《五燈會元》卷十六「看風使帆,正是隨波逐浪。截斷眾流,未免依前滲漏」。這是法云法秀禪師上堂開示的法語,法秀屬雲門宗門下,該宗祖師文偃有「雲門三句」,名噪叢林,即「函蓋乾坤句、截斷眾流句,隨波逐浪句」。看風使帆是解釋上述三句中之「隨波逐浪句」的。後變為相機行事,更變為「看風轉舵」比喻順著勢頭行事,或俗語之轉,變成貶詞了。

摩登

梵語Matanga,俱稱摩登伽。是古印度旃陀羅種賤民男性之通稱。女性稱為摩登祇(Matangi)。此類賤民以掃街為業。佛經中一有部摩登女經,謂阿難持砵乞水,遇摩登女,女悅阿難,告母:「非阿難不嫁」。母請阿難赴宴,具述女意。阿難道:「我持戒,不畜妻。」欲辭去。母以邪術蠱咒威逼阿難。阿難方窘迫間,佛持神咒救阿難出。明日,女復追阿難。佛示以人身不淨等法,女悔悟。後成正果。楞嚴經亦以阿難遇摩登女為一經之緣起。
  近代借用「摩登」一詞為英語Modern之音譯。為時髦或流行之意。

味如嚼蠟
《楞嚴經》卷八:「我無欲心,應汝行事。於橫陳時。味如嚼蠟。」謂修行人清心寡欲,淡於世味。後世以喻事物或文章之寡淡無味,了無意趣。

入流

梵文Srota-apanna,音譯為窣路多阿半那或作須陀洹。意譯舊為入流,新譯作預流。小乘四果的第一果,謂初聖入人之流。《金剛經.一相無相分》:「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舊官制引用,九品以內謂之流內。九品以外謂之流外;從流外以入流內,謂之入流。今市井俗語形容水準及資格未及一般標準之人或事。

不因一事,不長一智


禪語,亦作「不經一事,不長一智」。宋.釋惟白《續傳燈錄》卷二:「僧云:不因一事,不長一智。」宋.悟明《聯燈會要》卷十八:「老趙州十八以上便解破家散宅,徒為戲論,雖然如是,不因一事,不長一智」。

拖泥帶水

喻糾纏不清,亦曰「和泥合水」。碧巖錄:「道個佛字,拖泥帶水。道個禪字,滿面漸惶。」《五燈會元》卷十四:「惺惺底筑著磕著,懵懂底和泥合水」,後用拖泥帶水形容做事不爽快,不簡潔。

相對

「相對」原作「相待」。《註維摩結經》卷二僧肇註曰:「諸法相待生,猶長短比而形」。指一切有為法皆自他對立,藉之以存在。如長短、東西、有無、是非、淨穢、生死等,彼此相待相倚而存立。 又如色境待眼根而為色境,眼根待色境而為眼根。《仁王般若波羅密經.教化品》中說:「相待假法,一切名相待,亦名不定相待。如五色等法,有無一切等法,一切法皆緣成,假成眾生,俱時因果,異時因果,三世善惡,一切幻化,是幻諦眾生」。

絕對

「絕對」原作「絕待」。一切萬法,從現象界之觀點而言,存在著長與短、大與小、東與西、有與無、是與非、乃至淨與穢、迷與悟、生與死之對立狀態,佛教稱之為相對、相待;然若自平等真實之立場觀之,則諸法實相,自然法爾,真實一際,本無千差萬別之相對性質。法性、法相既同為一實之義,有無、真俗亦兩兩平等不二。此一真如平等之法界,自是超越,泯絕各種兩端相對立場之分別見解,故稱絕對。

曇花一現

曇花,即優曇花、優曇砵花。比喻事物之不常見或存在之短暫為曇花一現。法華經卷一:「佛告舍利弗,如是妙法,諸佛如來,時乃說之,如優曇砵華,時一現耳」。

一剎那

梵語Ksana 時間極短暫,謂之一剎那,《楞嚴經》卷二:「沉思諦觀。剎那剎那。念念之間,不得停往。故知我身,終從變滅。」《大唐西域記.印度總述》解釋:「時極短者,謂剎那也。」據《仁王護國般若經》卷上載,一念為九十剎那,一剎那中有九百生滅。又《俱舍論》卷十二:「何等名為一剎那量?眾緣和合,法得自體頃,或有動法,行度一極微,對法諸師說,如壯士一疾彈指頃,六十五剎那,如是名為一剎那量」。例中說有一移動之物體,以現在比喻說,如一列火車,經過一分子的距離,所需之時間之短速。因此,一剎那是極短之時間。




歡迎光臨 娛樂滿紛 26FUN (http://26fun.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