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退伍軍人症是一種相當普通遍卻很嚴重的肺炎。病程由輕度咳嗽、低度發燒、急性進行性(rapidly progressive) 肺炎及昏迷(coma)。早期症狀包括身體不適、肌肉疼痛及輕微頭痛;後期症狀有高燒(可達40℃),接著乾咳、呼吸短促;其胃腸症狀包括嘔吐、下痢、噁心、腹痛。 f# ~' _; _% w2 {) U3 L( N 1 |8 g" w" t+ V, ^" i=' ?6 i K& h( J, G4 P' m: F: r
' Y4 i: p% q( K! o9 T
話說西元一九七六年一場美國賓州退伍軍人聚會後的大浩劫,讓世人慢慢揭開了退伍軍人症的神秘面紗。在那場浩劫中,二二一位退伍軍人有三十四人死於不明病原之肺炎,而從病患的肺部組織中,分離出一種相當特殊的細菌,命名為Legionella pneumophila,同時也發現它是過去一些不明原因呼吸道感染大流行的元凶。如今,隨著診斷工具的進步,也漸漸了解這細菌除了造成肺炎外,它亦可引起非肺炎的呼吸道感染(如Pontiac fever)及全身一些器官的感染,具有相當多樣化的臨床表現。# i% s. I% U, o8 D6 p
7 Y/ \0 z9 a( Y, K; Z 關於退伍軍人菌,它是一種喜氧的革蘭氏陰性桿菌,其為相當挑剔性的細菌,於一般培養基上無法生長,必須培養於特殊之培養基。目前退伍軍人菌至少有三十四種以上,其中大約有一半對人類具有致病性;而它們造成之感染症的臨床表現及對抗生素之感受性均類似,所以無法單獨由臨床表現來區分其亞型。$ I# q4 l% C7 y# n, ~( w
6 ?; n. J6 z+ N8 v9 ~ v 退伍軍人症雖然是世界性的疾病,但關於發生率研究之結果卻有相當的差異。在社區性肺炎方面,其發生率從1%到27%不等;但在嚴重的社區性肺炎中,退伍軍人症卻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至於院內肺炎方面,其發生率則從1%到40%不等。其時大部分的退伍軍人症都來自一般社區之感染,院內感染只佔一小部分。作者: toddcheong 時間: 2005-7-11 11:08 PM
肺炎黎架.....作者: kaixinren 時間: 2005-7-11 11:11 PM
談退伍軍人症(台湾) % M/ B) B! E/ |. e- T# f, f* s& [& e
酷暑來襲,人類正慶幸科技寵兒「空調系統」提供芸芸眾生清涼消暑的伊甸園;卻不知曾在美國造成二百二十一人急性肺炎之流行,並導致三十四名患者死亡而舉國震驚的「退伍軍人症」在台灣蠢蠢欲動悄悄流行。衛生署檢疫總所指出,今年退伍軍人症確定病例已有六十九名病例,且有一人死亡;去年才四十四名病例,前年同期只有六名病例,病例增加速度驚人,引爆疫情流行疑慮。 . l$ k t" n: t
0 e) `8 `5 S3 u$ y. ^) p
退伍軍人症於一九七六年首次在美國費城召開退伍軍 人協會會議,發生一次大規模的肺炎流行時被發現。根據 美國流行病學研究:退伍軍人症每年發病率約為每百萬人 口中有十二人,一般人都可能受到感染,但少見於二十歲 以下的人;如果感染此細菌,約有5%感染者會發病,感染 後致死率高達百分之廿。 7 ~& `- w9 w8 ^
( |0 y: Q- p" W# Y' `6 V一、台灣退伍軍人症的發展史 . m$ V! j! i0 x, `3 i$ v- W $ d0 d2 e3 o- e5 Y' D8 ^) X' g台灣早期對此病之認識不夠,常被當做一般肺炎誤診,民國七十八年首先自美日引進嗜肺退伍軍人菌之檢驗技術,八十二年曾發生醫院工作人員感染,導致腎衰竭而需長期洗腎;八十四年更有因本症死亡之病例,使本病更受台灣醫界的重視。 $ L9 t3 c! W3 T1 a2 N7 A2 a, E+ y: \0 C. [% s% |' o
二、退伍軍人症的流行病學 1 \! _4 F) w+ ^1 Y8 a1 l
7 O8 D& f) r! N, F; J7 W T# Z
退伍軍人桿菌普遍存在於有水的環境中,包括河川、池塘、水塔等;它在各種不同條件的環境中均可存活,例如 :它可在0~63℃ PH5.0~8.5之環境下存活;並對於氯可有相當程度的耐受性,在一般以氯處理過的自來水系統中仍然 可以存活。一般而言,與其散播到人體有密切關連的主要包括有空調系統之冷卻水塔,及室內之水供應系統(特別 是熱水供應系統)。 . m5 a( M1 p) {! k$ S
5 v& m; d' G0 T0 i: F
三、退伍軍人症的傳播途徑 4 L0 |- g4 P& n! `0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