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完全自殺手冊The Complete Manual of Suicide(節錄)(18禁)(不喜勿入) [打印本頁] 作者: kingtong 時間: 2005-7-24 09:11 AM 標題: 完全自殺手冊The Complete Manual of Suicide(節錄)(18禁)(不喜勿入)
這本書的內容看久了會極不舒服...../ j8 J. m# ]) c n {- f. n
0 {% u) N8 W V. a8 B4 G
而且文字中還有類似催眠的效果..... 2 F- C& Z0 X' Z7 \3 u , h( J( q9 a: z; @' T1 j# G0 a* z再此節錄其中比較正常的一段......7 ~% C$ E, D! |5 z6 Q$ ~2 C
/ q" v4 K D: C/ `' Z) \
各位如果看了不舒服的話就別往下看了8 T) B' R1 J9 D" d
! |' Z' w; w. v, G # Q* X) Q0 T- c K8 q(1) Taking Medicines 藥物) l# O$ `" Y5 D8 }% h. ?4 m2 @1 ?
5 h8 h- J/ W% n; `2 t痛苦 ----- # P2 O: A$ E! z F; b( ~! |- i麻煩 ▼▼▼▼▼ 0 z: d) q5 |+ `/ _( u! Y
死狀 ▼▽▽▽▽ % Z8 J( E4 i0 S! q牽連 ▼▽▽▽▽ 2 b) v1 s0 H; z2 n衝擊 ▼▽▽▽▽ 4 E% d( W4 ~2 D; T {致死度 ▼▽▽▽▽ ( J2 F. S1 T. n% v R1 \9 k; c3 v) V& d+ ^
如果能成功的話,吃藥是最佳的自殺手段。不過自殺未遂的情況很多,及準備時間過度費時是一大問題,痛苦的程度因藥物不同而異。 : g) `1 y; }5 T桌上散放著紅、黃、藍等各種顏色漂亮的膠囊和藥片,或是一小堆雪白的粉末。當把這些吞服下去的時候會慢慢地睡著了,而且再也不會醒過來。這是在平靜睡眠延長線上的死亡,也是最理想的自殺手段,而且是只有透過藥物才有可能實現的手段。 - p0 ]2 h6 |# L6 |' u! E% @" S' t. E某種藥物會控制頭腦。腦部是擔負人體之自我組織性的系統控制裝置。不論是呼吸功能或心臟跳動等,凡是維持系統用的功能全部都是由大腦控制的。在此要說明的是,透過藥物使這一控制裝置逐漸失去協調,而用來破壞整個「自我」體系的技術。這也可以說是一種自己動手進行的腦葉切除手術的方法。 6 q/ U- M5 V. Z) d2 Z2 N; ?3 p9 a/ R, ], q% v0 i1 N
不會致命的藥不算是藥 % K9 z2 |) K7 K# b! `9 S
不論什麼藥物,基本上都有「會產生作用的量」和「中毒量」及「致死量」。也有專家說,「不會致死的藥不算是藥。」不管什麼藥都有致死的可能。只不過是作用量和致死量之間的差距較大,要達到致死量就必須吞服相當大的量,比較難掌握罷了。現在的藥物,這種差距都放寬了,換句話說是安全藥物。這裡要介紹的,是差距較小的。 0 l" ^% y& t3 R; B# A* F
不過,此問題就在於「致死量」。本書所述藥物服用量的標準,是各種文獻所載不同藥物的致死量,但也因文獻而各有不同,幅度相差也很大。同時,致死量又因個人的體質以及是否經常服藥而大有差異,因此,也有雖大大超量服用卻被救活,而服用少量的卻死亡的例子。 , V$ D0 n- X! ^; w本來應決定生與死界限的「致死量」,卻有因劑量不同、幅度參差、因人而異而未能致死的情況。於是有的研究工作者就說,真的想死的話就服用致死量的三倍吧。這樣一來,致死量已經不是表示「致死的量」了。本書暫且將最少量與最大量之間作為「致死服用量」(未特別註明的均為成人服用量),這也只是大體的標準。這種致死量的含糊不清不但表明了生與死的模糊界限,也是使藥物自殺產生困難的最大原因。 ) X2 ~ U" P: h3 Q; C
不過,這裡還要再囉嗦幾句。僅僅把手腕割開一道口子是絕不會死去的,但這裡所舉出的藥物,服用了就真的會死去。如果只是想體驗一下自殺的滋味(這也並不是壞事),還是在手腕上割開一道口子較好。 6 A {& e* A* r' w8 M' r- p- W%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