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轉貼]古典妖怪:貓妖現形記 [打印本頁]

作者: leeyanta    時間: 2005-8-7 11:52 AM     標題: [轉貼]古典妖怪:貓妖現形記

小時候曾經看過一則故事,話說一戶有錢人家,酒窖裡的酒無緣無故地減少,像是被人偷喝了似的,但是家中的壯丁無論怎麼找,也找不出到底是誰偷喝酒,有天晚上在眾人熟睡時,忽然聽見巨大的鼾聲,在燭光的映照下,日式的格子門上忽然出現了巨大的貓影,開門一看,居然有一隻巨大的貓身上披著老女僕的衣服,喝得醉醺醺,倒在榻榻米上呼呼大睡,原來是家中的貓妖把老女僕吃掉後,變成她的模樣,潛伏在家中伺機偷喝酒,只因為喝過頭了,才會現出原形來。那時,覺得這個故事很有意思,就把它改編成話劇,在說話課上表演給班上的同學看,獲得熱烈的迴響,因為貓妖恐怖的造型,和繪聲繪影的傳說,很容易在小小的心靈裡留下深刻的印象。

恐怖推理小說鼻祖愛倫坡曾經寫過一則精采的短篇,描述一隻被殺害後陰魂不散的黑貓,如何透過詭異的神祕力量,揭發男主人殺妻的始末,坦承自己所犯下的罪行。電影《駭客任務》裡有段基奴李維飾演的尼歐,和夥伴們一同走在廢棄大樓的樓梯間,看見同一隻黑貓兩次從房間經過的情節,同伴莫菲斯說那是訊息不穩定所造成的既視現象(deja vu),但接下來他們馬上面臨被同伴出賣,陷入無路可出、腹背受敵的窘境。

黑貓出現,代表著不祥的預兆,對貓的想像,西洋、日本都有精采的故事。


關於貓的文獻記載
日本的奈良時代,為了避免老鼠肆虐,咬壞那些好不容易從中國傳來的佛經,於是貓也隨著佛經引進日本。聽說在鎌倉時代著名的金澤文庫(類似藏經閣),為了保存典籍,也從宋朝引進一批貓來看管,老鼠才不敢猖獗。在文獻方面,有關貓的記載,最早出現在《日本靈異記》的說話(注),描述一隻貓死後產下的胎兒竟然變成人的故事。從平安時代開始,貓被當作寵物飼養,因此在女性文學《枕草子》及《源氏物語》都有出現貓的蹤影。

日本人為什麼喜歡養貓?
當時只有少數有錢人和獵人才養得起狗,養貓的人口則是不分貧富貴賤,幾乎遍布社會的各個階層。而且,相對於養在戶外的狗兒來說,飼養在家中的貓,感覺上似乎與人之間的距離更為親近。

然而,即使貓很貼近人的生活,但是貓的瞳孔,在白天和夜晚,會有縮小、放大的微妙變成,還有牠的表情和動作,經常給人一種神祕或者嫌惡的感覺。不像狗兒那麼容易被馴服,不管是家貓也好,流浪貓也好,一旦遭遇到危險,或是突然歇斯底里起來,貓就會受到本能的驅使,顯露出殘暴的野性,教人不敢掉以輕心。

杜絕鼠患的妙用
縱使如此,人們還是習慣在家中養貓以杜絕鼠患。因為怕老鼠會破壞辛苦栽種的農作物,把倉庫裡囤積的穀物或是織布用的蠶繭吃掉,甚至成為傳播病菌的媒介,對於農民而言,貓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隨著養蠶事業的普及,許多農家也紛紛養貓蔚為流行。江戶時代,有人開始向養蠶的農家兜售貓畫,有些地方因為貓很難弄到手,乾脆就買下一幅貓畫,施以驅除老鼠的符咒貼在出入口的牆上,據說同樣能夠杜絕鼠患。真有這麼神奇嗎?不禁佩服古人的想像力,居然想到把貓當作門神來崇拜。

當時還流傳著一個很有名叫做「貓寺」的故事,話說在一間古老的寺廟裡,住持遭到長期潛伏在寺內一隻巨鼠的攻擊,後來他所飼養的貓和畫中的貓一起合力將巨鼠擊退。這個故事顯示了貓畫的效用,因此在貓畫師之間流傳甚廣,為人津津樂道,後來這個故事被小泉八雲改編成「畫貓的男孩」。

貓妖的特徵
貓妖是上了年紀的老貓,通常以老太婆的形象顯現,身體大約是人類體型的一倍,大隻的貓妖甚至可以長得像小牛一般大小,尾巴在末端分叉為二,漢字寫成「貓股」或「貓又」(ねこまた),意即「貓妖」或「貓怪」。所以,為了防止老貓變成貓妖,便把仔貓的尾端切掉,只留下短短的根部,這樣一來,就不怕到時候貓尾巴分岔,變成貓妖在家中作祟了。

具有可怕魔力的貓妖,在吃早飯之前,會以人聲說話,有時再將人吃掉後,轉化成此人的肉體伺機尋找下一個獵物,很像科幻電影裡常見的「異形」。通常貓妖只攻擊牠怨恨的人,但是如果遇到性情更凶狠、手段更殘暴的貓精,只要一看到人,就不分青紅皂白,一律加以傷害。類似恐怖片《咒怨》裡那隻被男主人(佐伯剛雄)凌虐致死的黑貓,彷彿積聚了被殺害的妻(伽椰子)、兒子(佐伯俊雄)的怨念,每當有人被咒怨纏上之時,就會聽見黑貓的叫聲,那是自陰間傳來索命的聲音,淒厲慘絕,令人不寒而慄。

家中養的老貓常會有在年歲將屆之時會突然離家消失蹤影、不知去向的情況。如果有人狠心把老貓殺了,死靈很可能會附著在屍體身上,伺機尋仇。所以在沖繩一帶,人們有將死貓吊在樹上的習慣,這點近似臺灣民間「死貓吊樹頭」的陋習。

有關貓的禁忌
民間也有貓死後,變成了為眾人治病的藥師佛的傳說,名為「貓藥師」。但是,不論好貓、壞貓,人們咸信貓既會使用咒術,也會幻化成人形,所以上了年紀的老貓,很可能被惡靈附身,變成貓妖害人。

和西方一樣,日本民間咸信一旦貓從死者的身上跨過,就會復活。為了避免貓和死者有所接觸,會在死者的枕邊放一把刀。

傳說貓會綁著頭巾,用後腳站立,一邊跳著舞一邊將屍體盜走,所以舉行葬體之前,會把貓寄放在鄰居家,或者關進自家的儲藏室,等到儀式結束才放出來。日本人認為走在路上,如果看見貓從路旁橫越而過,會走霉運;但如果不小心殺掉貓,恐會招來橫禍。足見東西方對於貓的恐懼心理,幾乎如出一轍。

貓騷動事件
貓是一種相當執著的動物,民間流傳著無數貓妖攻擊人類的傳聞,尤其是鎌倉時代以後,藤原定家的《名月記》與吉田兼好的《徒然草》所記載的怪貓騷動事件最有名,其中以「鍋島貓騷動」、「有馬貓騷動」、「岡崎貓騷動」為代表。當然,貓幻化成人之後,雖然有的貓妖會危害人類,但是有的貓妖也會幫助人類。所以貓在民間故事裡的角色,大致分成「貓騷動」(報仇)與「貓報恩」兩大故事典型。

大正時代,名劇作家鶴屋南北在創作《東海道四谷怪談》的兩年後,有一天他所飼養的貓蹲在一幅殺生石的錦繪旁(上頭繪有妖狐玉藻前身穿十二單衣的女官姿態),突然靈感乍現,一氣呵成寫出了著名的〈岡崎貓騷動〉的狂言劇本,成為怪貓物語的濫觴。

另一個著名的故事「鍋島貓騷動」,背後隱藏了一個真實的政治事件。位於佐賀地方的大名鍋島藩(握有兵權的軍閥兼地方首長)由於害怕幕府介入干涉其內政,因而編造出「鍋島貓騷動」的故事(即貓妖肆虐導致全家慘死),想藉苦肉計造謠來動搖民心,瀨川如皐根據此一事件寫成了劇本《花野嵯峨貓魔稿》公開上演,使得「鍋島貓騷動」的故事,轟動一時,此後改編作品多不勝數。

「有馬貓騷動」的故事,則是兼具了報仇與報恩的兩種類型,原本安靜的老貓,突然像獅子一樣迅猛,直撲敵人巢穴咬斷對方的頸項。類似《忠臣藏》為主公效忠的志士,不惜性命也要替自己的恩人報仇。到了明治十三年,由河竹默阿彌寫成了劇本《有馬染相撲浴衣》之後,便廣為流傳。有興趣的朋友不妨參考渡邊雅子的漫畫作品《獨眼貓怪談》(尖端出版)。

注:說話,是日本民間的口傳文學,有別於宮廷文學,平安時代初期,以《日本靈異記》為代表,蒐羅了許多民間傳說。後來又有《日本感靈錄》其內容為神明靈驗的見證錄,是當時有關佛教的說話集代表作品。

[ Last edited by leeyanta on 2005-8-7 at 11:54 AM ]




歡迎光臨 娛樂滿紛 26FUN (http://26fun.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