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主題 | 舊主題>>
娛樂滿紛 26FUN » 吹水版 » [國家簡介]立陶宛
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國家簡介]立陶宛

立陶宛深受中歐文化潮流的影響,曾與鄰國波蘭同屬於龐大的帝國,立陶宛北起波羅的海,向南一直伸延至接近黑海。首都維爾紐斯是一個巴羅克風格的古城,亦是東歐最大的古城,被稱之為「新布拉格」。
; j+ `6 W% S& l: b7 `. ~
6 N5 |8 S* w  L; i. e" }立陶宛深受中歐文化潮流的影響,曾經與鄰國波蘭同屬於龐大帝國,立陶宛北起波羅的海,向南一直伸延至接近黑海。立陶宛人熱情開放,與鄰國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人相比,立陶宛人顯得我行我素,與其他國人有鮮明不同。立陶宛仍然有許多信奉羅馬天主教的信徒,使得他們與波羅的海沿岸的其他國家明顯的不同。
" {) Z% i9 W4 O& i$ D; a$ [+ n& g' p+ x
立陶宛面積不大,自然風光也不大突出,但吸引遊客的旅遊點倒也不少,例如有趣的庫羅尼安海峽 (Curonian Spit) 、不可思議的十字架山 (Hill of Crosses) 及歷史和活力之都維爾紐斯等。
EF小人物


一般資料
, {# P$ N% Z8 Q" K: H/ e9 C
# D/ ^  G3 {. z( o. u) N國家全名: 立陶宛共和國6 c* P& Z8 p4 |/ O$ x4 u
, s3 s0 w' n. P8 e$ n
地區: 65,200 平方公里$ V7 j2 p5 W, [/ i( ?

9 e# `( L8 H$ W. Y" O人口: 3.59 百万
; e2 r7 R. u8 r& K4 K
/ `2 R% q' _9 E+ R! |: a* r廣 告
& L3 d1 p& Q; C. J7 I  j首都: 維爾紐斯 (Vilnius)* I# V4 M7 O# Q' {+ b

7 Z3 j2 t/ a4 Q# o人种: 立陶宛人 (80.6%) 、俄羅斯人 (8.7%) 、波蘭人 (7%) ,白俄羅斯人 (1.6%) 。4 k; u1 \8 j2 x2 f$ f
: h: ~) r" k) e. ]% g8 D
語言: 立陶宛語, 俄語
3 R  R9 n& E  W/ h" _: N" l/ R3 h  ~8 A( G' j: X
宗教: 羅馬天主教、路德教、俄羅斯東正教、基督教、福音派新教、伊斯蘭教和猶太教. F! }8 f- I, Q7 I" Q4 w
- X; `, N$ B- z* Z
國家元首: 總統 瓦爾達斯‧阿達姆庫斯 (Valdas Adamkus)
. A! S! E" r) u( z% x: Z
+ U. W& H9 `" K. D8 O政府首腦: 總理 阿爾及爾達斯‧布拉藻斯卡斯 (Algirdas Brazauskas)
: r: q8 k+ ~$ P5 |) M國內生產總值: US$30.8
2 ^4 d5 z" M$ z9 G! A% \7 p5 H4 E" {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 US$8,400( m! D/ k3 S1 @8 i! M# A
* H1 ~4 ^& Z, [
年增長: 4.5%
/ ?6 c0 ^0 q* m. f6 @: Z
4 F3 W" B4 y* a1 W) g0 n0 g通貨膨脹: 5.1%
6 |5 p2 b* D. s, |# d- R! t
# o( ^: W% Q: g  W7 k* H) C主要工業: 石油提煉、造船業 (小船) 、傢俬製造、紡織業、食品加工、肥料、農業機械、電子零件和農業。1 s3 {9 d) v2 _+ ^( J$ `0 n
$ W" x7 Y, w% D8 z1 h
主要貿易伙伴: 俄羅斯、德國、白俄羅斯、拉脫維亞、烏克蘭、波蘭、丹麥、義大利和芬蘭。
6 C. k# U& F4 O9 O" K3 [; [
9 H& c* B0 V) \4 G: B/ `' ?歐盟成員: 否
; h# y' X$ W# L0 ^: }5 q' ~簽証: 大多數遊客只要停留時間不超過90天,就不需要拿簽證,如以下國家或地區的公民:歐盟成員國、波羅的海國家、澳洲、加拿大、日本、美國、安道爾共和國、阿根廷、波利維亞、巴西、汶萊、保加利亞、智利、哥斯達黎加、克羅地亞、薩爾瓦多、危地馬拉、洪都拉斯、香港特別行政區、冰島、以色列、韓國、列支敦士登、澳門特別行政區、馬來西亞、墨西哥、摩納哥、新西蘭、尼加拉瓜、挪威、巴拿馬、巴拉圭、羅馬尼亞、聖馬力諾、新加坡、瑞士、烏拉圭、梵蒂岡和委內瑞拉等。所有境外遊客都需要攜帶有效的護照。
: Z4 @- y/ E/ q/ {- o0 h0 Q7 U  n
時區: GMT/UTC +1& [2 H. V8 Y- M* p, \- T' E) U; ^
( W* L- F2 z- K/ t; f1 v+ a  C
電源: 220伏 ,50赫茲
; o5 p- |3 k+ q( s' Y
* s  y) b+ G+ p% \9 B# r9 O度量衡: 公制- V+ ?; I( y3 y3 |# z
- N7 B7 d3 ?3 T& T; z
7 m, t/ x$ x4 s8 |

2 m9 ?3 n# b' a* ^4 [: |- p: [1 l
: R" X* i% R% A& X夏、春兩季,即5月至9月,是一年中最主要的旅遊季節。大部分的外國遊客都集中在7月和8月抵達,中低檔的旅館和酒店通常都會爆滿。冬天,即11月至3月,最多只會下薄薄的雪,白晝也只有幾個小時。
EF小人物


歷史背景" c  l: \5 ~, _: l: x6 J

2 T9 P) }2 K5 f6 I現代立陶宛人的祖先據稱是波羅的海人,大約在公元前2千年就從歐洲的東南部遷移到今天的立陶宛。在12世紀,波羅的海人分裂成為不同的部族,他們都信奉自然宗教。立陶宛境內的兩大部族分別是西部的Samogitians和東部的Aukstaitiai。今天立陶宛西南部與波蘭接壤地帶居住的Yotvingians也屬於波羅的人,後來被立陶宛人和波蘭人同化。
: A1 I5 u# ]7 s9 h/ I& W13世紀中葉,Aukstaitiai部族的首領Mindaugas借助推行天主教的名義,曾短暫統一過立陶宛的所有部族。遭到異教徒的反抗之後,又被基督教徒征服,後來於1290年成了大公。他的哥哥蓋迪米納斯 (Gediminas) 大公在位期間 (1316至1341) ,趁著早期俄羅斯帝國衰落之機,向東南大大擴展了立陶宛的邊界。蓋迪米納斯的孫子約蓋拉 (Jogaila) 成為了天主教徒,於1386年娶了波蘭國的公主,從此開始了兩國長達4百年的聯合關係。Aukstaitiai於1387年受洗,Samogitians也於1413年受洗,使得立陶宛成為歐洲最後一個接受基督教的國家。16世紀末立陶宛在與波蘭的同盟關係中處於被支配的角色,特別是在1569年雙方簽定盧布林協議正式結盟之後。立陶宛貴族逐漸接受了波蘭文化和語言,立陶宛農民漸漸淪為農奴,兩國結盟後被稱為聯邦 (Rzeczpospolita) 。! u1 O5 I# _. y6 F6 t4 u
波蘭-立陶宛聯邦開始對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產生濃厚的興趣,有同樣想法還有瑞典,然而最可怕的要數沙俄的伊凡雷帝。伊凡於1558年開始了歷時25年的拉脫維亞戰爭,波蘭-立陶宛與瑞典經多年時間才趕走伊凡及其追隨者。1592年,信奉天主教的波蘭-立陶宛與信奉新教的瑞典之間的戰爭又開始了。瑞典取得了勝利,並割走了愛沙尼亞和今天拉脫維亞的大片土地,與此同時,波蘭-立陶宛與沙俄的衝突還在持續,沙俄最終還是入侵了波立王國,並兼併大片土地。17世紀,普魯士的崛起進一步削弱了波立王國,最終波立王國被沙俄、奧地利和普魯士瓜分。
2 E9 }" ^3 F0 d19世紀,立陶宛演變成了兩個波蘭小國,並反抗沙俄的統治,而立陶宛的農民直到1861年才得以解放。沙俄對天主教徒進行大肆迫害,從1864年始,立陶宛出版的書必須使用俄語字母,波蘭語出版物也遭到禁止。( P" ?' p# ^: i" T8 ?! v) D+ ?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佔領了立陶宛,1918年11月11日,德國投降,立陶宛建立了共和政府,但獨立的波蘭出現又一次讓立陶宛遭殃。波蘭部隊1919年佔領維爾鈕斯直到1939年。1920年,蘇俄與立陶宛當局簽訂了和平協定,承認了立陶宛的獨立地位。
+ J* y7 s8 v/ Z/ F: g& [- D& l. ]立陶宛1926年發生了政變,從1929年開始由Antanas Smetona統治,他採取了與義大利的墨索裡尼相似的獨裁路線。1939年8月23日,納粹德國與蘇聯簽定了莫洛托夫-里賓特洛甫條約,將立陶宛置於納粹的統治之下。由於立陶宛拒絕加入納粹陣營進攻波蘭,因此立陶宛又轉向了蘇聯一邊。1939年10月,蘇聯紅軍進入立陶宛東部,立陶宛重新獲得了維爾鈕斯,與此同時,德國入侵了立陶宛西部。1940年,立陶宛處於紅軍的佔領之下,共產黨在政府中當權,立陶宛也成了蘇聯的一個加盟共和國。1941年,希特勒攻入立陶宛,在他佔領期間,幾乎所有的猶太人都遭受了迫害。1944年底,蘇聯紅軍重新佔領了立陶宛,這狀況一直持續到1980年代末,立陶宛真正走上獨立的意義。
4 q( M2 a3 W% Q( d3 h1 X" D米哈伊戈巴契夫 (Mikhail Gorbachev) 的開放和 改革政策直接導致了改革運動組織Sajudis的產生,Sajudis帶領波羅的海國家走上了爭取獨立的道路。在1989年蘇聯杜馬人民代表選舉中,Sajudis贏得了立陶宛42個席位中的30個席位。12月份,立陶宛共產黨從蘇聯共產黨分裂出去,這一大膽的舉動預示著蘇聯解體的開始,立陶宛成了蘇聯第一個讓非共產黨黨派合法化的加盟共和國。1990年2月,Sajudis在議會選舉中獲得了絕對多數,3月11日,宣佈立陶宛為獨立的共和國。
% e% b) {( E1 |' Z" g4 ~' i莫斯科頻繁調動部隊作為威脅,同時對立陶宛進行經濟封鎖,Sajudis領導人維陶塔斯蘭茨貝爾吉斯 (Vytautas Landsbergis) 作出妥協,同意推遲1百天宣佈獨立,以換取立陶宛政府與蘇聯政府之間的和平談判。然而,莫斯科的強硬派佔了上風,1991年1月,蘇聯部隊開進維爾紐斯,佔領了戰略部位,在對電視塔和電視城的轟炸造成了13人死亡。8月19日莫斯科發生了針對戈巴卓夫的政變,政局出現了急劇變化。西方國家承認了立陶宛的獨立地位,蘇聯隨後也於9月6日予以承認。1991年9月17日,立陶宛加入聯合國,獲得了主權國家的地位。
' O8 s, F+ Q9 b* m& b4 V1998年初,瓦爾達斯阿達姆庫斯 (Valdas Adamkus) 當選為總統之後,維爾紐斯曾經作為猶太人聚居區的優勢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阿達姆庫斯當選前大部分時間在美國芝加哥度過,擔任美國環保署的資深政策專家。同時,立陶宛全力爭取加入北約和歐盟兩大組織。在歐盟的壓力下,立陶宛著手關閉蘇聯時期的核電廠,該發電廠提供了立陶宛百份之七十的電力。8 B. j' W( w& X, u
2003年,羅蘭達斯派克薩斯 (Rolandas Paksas) 當選為總統,未滿一年就因涉嫌與俄羅斯犯罪集團有聯繫而被趕下台。2004年初,立陶宛正式加入北約和歐盟,同年6月,阿達姆庫斯選舉獲勝,開始第二任總統任期。
EF小人物


文化特色% H: w# `& K+ X1 V- X; H: |

/ H2 P5 y5 K0 s+ N- O2 \! {三個波羅的海國家中,立陶宛人在種族血統方面是比較純正的,現在的立陶宛人是由波羅的海部族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立陶宛藉猶太人的聚居地是波羅的海國家中最大的,因為19世紀和20世紀初的一些政治和經濟原因,以及二次大戰的爆發,令大批猶太人移居到立陶宛。立陶宛人與生俱來的性格使他們喜歡群居,注重與其他人的交往,也很熱情和情緒化。頭腦冷靜和理智的愛沙尼亞人和拉脫維亞人認為立陶宛人是非常衝動,不愛規則和討厭深思熟慮,更是難以捉摸的。1980年代末和1990年代初的獨立運動,更反映出立陶宛人與其他兩個鄰國人民的不同。在立陶宛,人民抗爭是浪漫、勇敢、更是義無反顧的,至少有20人因此而犧牲性命。但在愛沙尼亞,抗爭是循序漸進的,經過精密計算,沒有流血衝突。難怪有人會不客氣地說:「愛沙尼亞人願意為自由而死,但也要等到立陶宛人死光了才開始。」
/ F' ?; t/ K( G7 F) y- B. Z立陶宛語是印歐語系波羅的海分支遺留下的兩種語言之一。立陶宛西部地區操低立陶宛語,其他地區則說高立陶宛語。天主教代表立陶宛社會中的保守力量,主導是考那斯大主教。俄羅斯東正教在立陶宛也有大量信徒,另外東正教的一個派別舊禮儀派 (Old Believers) ,從17世紀開始受到東正教國教派別的不斷迫害。異教徒在立陶宛也有自己生存的空間,以羅繆凡運動最為出名。他們不時在維爾紐斯、考那斯及海外立陶宛人居住的區域舉行集會,目的是恢復立陶宛古代的精神追求和民俗的傳統。
( ^2 K6 r% h* T# j% [( c7 o) {$ A立陶宛第一部主要的著作是詩歌季節 (Metai) ,由Kristijonas Donelaitis創作,描繪了18世紀農奴的生活情況。約拿斯麥克利斯 (Jonas Maciulis) ,又名邁阿尼斯 (Maironis) ,被視為立陶宛現代文學的奠基者,他主要的著作是20世紀初所寫的一些詩歌。另外,有幾名著名的波蘭作家,其中包括1980年諾貝爾獎得主切斯瓦夫米沃什 (Czeslaw Milosz) ,他們的故鄉也是在立陶宛。( X6 ~" C; @$ E+ l6 x
立陶宛有一種很有意思的民間藝術,就是木頭十字架、太陽和風標等的木雕藝術品,和聖人的頭像,立陶宛人會將這些藝術品放在十字路口、墓地、村內的廣場或重要活動的現場等。蘇聯統治時期,嚴格禁止進行這項手工藝,然而位於希奧利艾 (Siauliai) 附近的十字架山卻可以奇蹟地保留下來。
EF小人物


觀光娛樂2 ^- L( H0 u9 _2 ?  m! U
& N4 _7 g1 o$ S, u; ?+ W
全國最盛大的文化活動是每五年舉辦一次的國家音樂節,今年正好是舉行的日子。參加人數通常都會超過10萬,來自波羅的海沿岸國家的幾百個樂隊也會參加。仲夏慶典也是立陶宛的節慶之一,6月23日是慶典的高潮,據說這天晚上非比尋常的魔力會出現。波羅的海民俗音樂節在波羅的海國家的首都巡迴舉辦,1999年7月曾在立陶宛舉行。
' ]/ B/ A- E& t& l- S
7 x% W- z2 Y. _6 T/ S7 d) C* v! Y! v
7 \: [. b, h& t8 A; a, e) i2 B
其他比較流行的文化活動包括有在撒塔湖 (Lake Sartai) 舉行的賽馬節,一般舉行在二月份的第一個星期六;3月4日的聖凱西米日 (St Casimir Day) ,是立陶宛的守護神日;4月份的國際爵士樂節,吸引著世界頂尖音樂家抵達考那斯 (Kaunas) ;為期一星期的生活戲劇節,每年5月在維爾紐斯舉行,雲集時下藝術界前衛的作品。維爾紐斯還會在7月舉辦為期一星期的夏季音樂節,期間的活動包括街頭話劇、舞蹈、戴面具遊行和在古城 (Old Town) 舉行的手工藝品展覽等。此外,還有9月中旬為期三天的維爾紐斯城市節,在劇院、音樂廳及街頭都有演出。11月2日的萬聖節 (Velines) ,立陶宛人會以參觀墓地的方式對死者表示紀念。
/ n5 J9 h/ T& E1 ^! ^5 u" J1 q( Z$ Z$ ?

) O% Z1 W2 y) @, n7 ^& p5 {5 m; R  ?5 J5 z  g
滑雪、溜冰和雪橇是冬季流行的運動項目,立陶宛東部的奧克斯黛蒂雅 (Aukstaitija) 國家公園是最好的滑雪場,也是玩獨木舟的好去處,不妨將此加入旅程的一部分,裝備可於公園的旅遊中心租借。西岸吸引大量觀鳥一族前來顧光,例如庫爾斯 (Curonian) 礁湖以東的維特 (Vente) 小鎮就是鳥類保護區中心。
9 F2 K- ?7 z4 p8 I! w7 v
6 y" `; A! A* m; p; j
+ A- e; h  o2 m/ y

* G' O6 o6 E) Y! m4 S維紐爾斯的漁夫俱樂部為遊客提供有關釣魚方面的諮詢服務,並負責安排維紐爾斯市的垂釣活動行程。嚴冬季節,凍封的庫爾斯河河面上的冰上垂釣活動是十分流行的。此外,維紐爾斯還提供跳傘和 熱氣球等活動。租用單車是非常方便的,因為立陶宛絕大部分的地區都是地勢平坦,所以,這樣為用單車遊覽立陶宛提供了天然有利的條件。
EF小人物


Druskininkai
$ z; C1 ?& ^( l6 E& P; S: {: I: _. R
含豐富礦物質的溫泉是這裡的特產,而使用溫泉作醫療作用的傳統始於19世紀。Druskininkai也是現代雕塑藝術大師雅克裡普希茨 (Jacques Lipchitz) 的出生地,也是著名浪漫主義畫家和作曲家MK‧Ciurlionis的故鄉。
4 v' w1 h$ \$ Z5 p( }
0 e1 q+ g, C2 o2 E2 t
, S5 U, w" k1 z帕蘭加 (Palanga)2 \0 A3 g' N1 F& \! t1 l7 |2 b
! T  j  Y+ {, Y( a) B0 z* Y: t
帕蘭加小城冬天的寧靜與夏天的喧囂和熱鬧形成鮮明對比,在夏天,帕蘭加是立陶宛主要的海灘渡假聖地,擁有長長的海灘和長滿松樹的沙丘,還有一所植物公園,其中玫瑰園是尤其出名的。據稱這裡有一座小山是異教徒的聖地,此外還有一座非常不錯的琥珀博物館。
3 V. M( M% d6 S6 d& R! p
; W  c4 T2 C2 B) n庫羅尼安海峽 (Curonian Spit). y% `) j9 q4 c5 P" b! k
* E1 s' Y/ \' T' ?6 p/ N
庫羅尼安海峽代表了典型的波羅的海風情,新鮮的空氣和翠綠的松林是立陶宛波羅的海岸的主要風景。沿岸地區有四個居住區,距離波羅的海的距離只有幾公里。
4 ?0 ?  \! C% O. r+ P! I! O8 K! @2 C+ x
這塊由給海水分隔開長98公里的沙洲,就像絲帶一般飄浮在波羅的海的岸邊,沙洲上佈滿沙丘、松林,有麋鹿、鹿、和野豬出落。在這裡,你可以品嘗到庫爾斯式的新鮮燻魚,租用雪橇和小船,或者嘗試冰上垂釣,當然還可以喝到純正的伏特加。

' \; ?/ |2 h  b, o  b  N$ m. E: _9 v" i# f" }) G# v/ G6 t, c
維紐爾斯
( D, G, O2 }$ \6 _; `* \
' U5 r2 F" n6 N0 ~! S受到聚居在立陶宛的猶太人影響,立陶宛首都具有與眾不同的國際化氣息,而且維紐爾斯亦受到中歐及西歐文化巨大的影響,這一切使維紐爾斯成為東歐最大的城市之一。' b) V# ^2 a1 Y0 ]9 Z9 p
1 j9 f( E8 S/ r$ I/ Z9 y; h; x
維紐爾斯在波蘭17世紀的「黃金時代」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到了19世紀,維紐爾斯更是一座重要的猶太人城市。上個世紀,德國、波蘭和俄羅斯分別在維紐爾斯產生了極其重要的影響。二次大戰後,維紐爾斯亦在立陶宛的獨立過程中發揮了重大作用。
; ]7 E  D* K; D$ I$ t0 v

2 {+ p& I* K8 [+ R( E) r! h+ w特拉凱 (Trakai)+ b. H8 |9 F0 V/ s, d+ o

- ?6 l3 J8 J( e; g3 B' B; g這曾經是立陶宛古老的首都,今天是一座安靜的小鎮,擁有湖泊和小島的迷人鄉村。小鎮絕大部分是位於半島上的,古老的小木屋也分散在半島之上,而絕大多數的小木屋都是由聖經派信徒 (Karaites) 建造的。聖經派源於巴格達、是信奉摩西十戒的猶太教信徒。
EF小人物


交通網絡; ?/ _. J# A7 I
" D1 j  g7 C& K+ @3 c2 `3 z
巴士和火車是最方便的交通工具,這兩種交通工具幾乎能抵達任何地方。雖然乘坐巴士速度較快,車費也相對便宜,但火車的票價其實也並不昂貴,如乘坐普通等座位,1百公里的路程就只需十數元。自己駕車旅行也是相當不錯的,因為立陶宛的公路情況很好,交通也不太擁擠,距離也並不遠。最好是能夠帶著自己的汽車隨行,因為在立陶宛租車是非常昂貴的。在公路行車時要記得靠右,法律規定酒後駕車是嚴格禁止的。踏單車旅行在立陶宛還不是很流行,但因為立陶宛地勢相當平坦,而且交通並不擁擠,國家本來也不是很大,所以騎單車也是一個不錯的旅遊方式。9 r: H, ^( G9 l; d9 O

' A; F3 n  {1 t) h( K8 g
* C" W, f9 A& ~
5 Q" H) _' P$ R" Y7 G- l維紐爾斯和考那斯與絕大多數的歐洲首都之間都有航班定期往來,但立陶宛與北美、澳洲和亞洲國家就沒有直飛的航線。維紐爾斯機場是位於市中心5公里以南的Kirtimai城區,而考那斯機場就位於古城以北10公里外。
0 ?- A* g$ R" d1 q7 m# p從白俄羅斯、丹麥、芬蘭、法國、德國、挪威、波蘭、俄羅斯和瑞典都有直達維紐爾斯的直航巴士。雖然乘坐巴士是相當便宜,但舒適度就不大理想。波蘭、白俄羅斯和立陶宛之間的公路交通情況特別糟糕,司機可能在Ogrodniki、波蘭和Lazdijai邊境檢查站排隊達四天才可以通過。立陶宛邊境的士兵極其冷漠,他們連在護照上蓋章都顯得極不耐煩,更別說面帶微笑了。
: X$ \4 l" A% |" w( o0 Y. ~
' L/ _7 K2 }( t2 B
  y2 `4 C0 V! ~6 [
從柏林開往聖彼德堡的火車途經維紐爾斯,如果來自波蘭,你可以先從華沙乘坐直達考那斯的火車,然後選擇其中一種交通工具前往維紐爾斯。從華沙直達維紐爾斯的火車會途經白俄羅斯,因此須持有白俄羅斯的過境簽證。波蘭跟愛沙尼亞之間的波羅的海快車在立陶宛有三個停車站。西岸的克萊佩達 (Klaipeda) 與丹麥的奧爾胡斯 (rhus) ,斐特烈西亞 (Fredericia) 與丹麥的哥本哈根,基爾 (Kiel) 與德國的穆克蘭港 (Mukran) 和英國哈里奇港 (Harwich) 之間都有輪船定期往來。
EF小人物


bn799_1.jpg

bn799_1.jpg (22.5 KB)
400 x 300 PIXEL下載

bn1097_38.jpg

bn1097_38.jpg (19.2 KB)
400 x 300 PIXEL下載

bn1200_44.jpg

bn1200_44.jpg (29.6 KB)
400 x 300 PIXEL下載

bn2687_15.jpg

bn2687_15.jpg (11.7 KB)
400 x 300 PIXEL下載

EF小人物


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新主題 | 舊主題>>
娛樂滿紛 26FUN » 吹水版 » [國家簡介]立陶宛

重要聲明:26fun.com為一個討論區服務網站。本網站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26fun.com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26fun.com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