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帖子
- 6372
- 精華
- 0
- 威望
- 0
- 魅力
- 0
- 讚好
- 0
- 性別
- 女
|
264#
發表於 2005-12-15 03:21 PM
| 只看該作者
漢武帝與隋煬帝
# [+ t6 z0 G$ ]6 n人們常常認為漢武帝是一個強人,在他的管治下,漢朝好像搞得有聲有色,國威大震,四夷拜服。這只是一個假象,其實漢武帝只是生得逢時。為何這樣說?漢高祖劉邦立國後,取採所謂「與民休息」政策,即是不干預人民生活,漸漸地積存財富起來。到了漢武帝時,手頭上掌握了大量財產,於是這個二世祖便大花金錢,南征北討,最後雖然戰勝匈奴,但卻花光政府大量行政費用,更轉過頭來與大地主、大財主爭飯吃。而歷史就常常出現很多巧合,隋煬帝在很多地方都與漢武帝相似,他們同是二世祖,隋文帝時由於採取一系列有效的政策,於是積累大量財庫,到了煬帝時,他便大花金錢,開運河,南征北討,藉以滿足做皇帝的虛榮心,但是他卻不懂收手,不停向人民加壓,最後亦要面對滅亡的結局。漢武帝比他稍微高明,他知道闖了大禍,便立新的改革政策,一方面增加收入,二方面可轉移人民視線,並使到他們以為他愛民如子,其實內裏是什麼一回事,實在顯然易見。
6 j2 b D1 \" v/ e
8 v: t! R4 ~% Z2 R7 ?
$ }- H5 U; J3 \--------------------------------------------------------------------------------
: O) Z7 N: T1 `& ^" a+ n3 s/ A& i3 ^8 ^; h1 \1 C- K2 w; D2 z
皇帝權力的分散
' [7 J4 G% ^3 R
2 z6 L% o* ?: A# ~在中國歷史上,曾經出現過外戚、宧官、皇后、權臣等等專權的局面。這些現象的產生,主要是由於他們搶奪了皇帝應有的權力。在外戚方面,曾經發生過王莽篡漢、武則天篡唐等事件、更有呂后、慈禧太后等專權的情況出現,而大多數都是皇帝年幼,其權力漸漸落入這班狼虎之心的人手上。宧官專權方面出現在漢、唐、明等朝,他們的權力亦主要是來自信皇帝的信任。其後又有權臣的出現,如曹操、張居正、鰲拜等人。這些歷史人物的出現都是源於他們掌握了皇帝的權力,在君臣關係上,產生了逆轉或者不平衡的關係,臣大於君,朝廷上亦不乏趨炎附勢的人,當兩者結合為一,當權者勢必能要風得風,要雨得雨。歷史的循環秩序亦不外於此。* u$ V c0 |2 V2 n! |
: E/ i7 g; r9 w3 Z+ ]! R5 `
! m8 E2 y4 j! e/ N4 e% r b# q8 O
-------------------------------------------------------------------------------- q2 @% R+ F, X( N, M4 x2 q' Y
秦始皇是暴君? 5 [' w( L7 p K% |3 q( f
中國歷史上常常稱秦始皇為暴君,批評他好大喜功,殘暴不仁。我並不是要為秦始皇說甚麼好話,只是想藉此機會說些公道話。秦始皇以法治統治當時的中國,被人民批評他法政嚴苛。不過,讀歷史的人不應該只讀某一段時間的歷史,好像秦始皇採取法家思想治國,並不是從天而降,而是他偏坐西陲時已經實行,而且更令他走上霸主之路的靈丹妙藥,當一間企業穩步上升之時,行政總裁並不會突然來一個大轉變,秦始皇亦是例子之一,當他以高速的時間統一中國後,便順理成章地推廣他的法家思想,但是在六國的遺民當中,必然會有不滿法治統治的人,於是造成了互相之間的磨擦。至於好大喜功方面,秦始皇所做的正正是他所必要作的事情。他的「車同軌,書同文」、開馳道,都是時勢所趨。在一個大版圖的國家裏,若然存在不同語言,不同生活標準的人,對於政府的運作會造成一定的困難,在管理角度來看,只有將中國所有人民平面化,所有人都擁有共同的標準,這便可較易推行政府的政策。秦始皇在統一六國後,版圖以及國家人口都倍增,於是便要重新整理政府的各項標準,不過,由於推行政策過於急進,以致弄巧反拙,反成為暴君。% J5 D( b9 W0 B
2 t" A0 ~. r' e( I) \9 H
4 t5 I; Q+ {$ C& e) `/ M--------------------------------------------------------------------------------
5 W2 M( m7 } Y, H王莽何以會失敗 $ M8 F+ l; @9 i" y" ~5 Z Y
中國歷史評論者常常將成功等同叻人,失敗等同白痴。王莽就常常被人視為白痴、無能之人,其實這只是一個錯誤的觀念。王莽的失敗,並不等同於他是一個沒有智慧的政治人物,為何這樣說?王莽的新朝是他一手弄出來的,他曾當過大司馬大司空,形同丞相,攀上政治的顛峰。這樣的政治人物,難道是一個平庸無能的人可以做得成嗎?王莽必定具有高超的政治手腕、政治才能才可以搶奪漢室江山,正如曹操一般,並非白痴、無能之人。他之所以被定性為白痴之人,只是歷史家常常強調他的失敗之處,正如清朝末帝溥儀一樣,既然一個經常失敗的人,當然會被人看低一線,但應該思考一下他的失敗是否歸咎於他的無能,是否與環境、時勢、人事等所影響,這才是讀歷史的人應該注意的地方,而不應該只表面地評價人物。
, M3 V( [% g5 J2 f* E3 Q
1 p: p" i3 E1 z' G論文內文+ _# }1 k4 k A4 _/ Z/ @4 Y
4 u1 t) p% H: O" l& _( |0 {8 x; k6 q: c- t# \
--------------------------------------------------------------------------------
2 D, F3 S$ Q& i- i9 C3 X唐太宗貞觀之治反思 1 L0 ]. d5 V! G0 C
我並不是想攻擊唐太宗,只是想弄清唐太宗在歷史上的真面目。唐太宗所發動的「玄武門之變」乃是眾所皆知,不需再費筆墨。我想講的主要是貞觀之治這個歷史誤解。貞觀之治被眾多歷史家所讚譽,稱讚這時期政治清明,國家富足。但是,這些並非唐太宗之功勞。首先,國家富強並非唐太宗之功,而應該是隋文帝之功。相比隋朝的國家行政部門,唐代大致上沿襲隋朝。還記得隋朝只有幾十年的國祚,隋文帝更開創「開皇之治」的盛世,而貞觀之治只是開皇之治的延續。若你是一間企業公司的老闆,當你收購了一間年賺過億的公司,你亦會沿用這套管理技巧,而唐太宗正是新上任的老闆,沿用隋文帝這個舊老闆的計來管理自己的公司,簡直是不費吹灰之力。再者,在政治清明方面,唐初出現了一個魏徵,他幾乎是中國歷史上頂撞過皇帝而沒有被殺死的文官。唐太宗之所以不殺他,理由很簡單,就是他只是在演一場戲,一場演給廣大臣民的一場戲,以表明他是不殺言官的好皇帝,藉以淡化他殺兄殺弟的醜行,這才會被歷史學家譽為政治清明的一個時期。- d& Y( g! m5 V1 ]+ F
* K, ?5 z0 P0 x ?+ Z
4 T* o5 z0 m7 v/ _- l/ a" I--------------------------------------------------------------------------------- f( m/ Z- E/ @$ M5 }
辛亥革命的意見 2 D) L% R, u7 U$ l, i% `7 X
孫中山先生被喻為國父,被中國人所推崇,認為他開創了新中國的面貌。我十分同意孫中山先生是一個有才幹的人,但辛亥革命的成功並不是那麼順理成章的。武昌起義的成功,正好是清朝各地方政府沒有加以阻止所致的。當時,孫中山先生身在海外,並未能親身策劃起義,加上起義只是事出突然,其實,可想而知其實力並不可能強大,同盟會與清朝的實力當然有一定的距離,在這強弱不均的情況下,也能開創新的局面,這其中的關鍵在於清朝已不能最號令地方政府,地府政府與同盟會之間亦有互惠互利的因素,當武昌起義之時,各地政府紛紛獨立,目的顯然易見,就是乘亂世稱霸中原,這令致清朝政府疲於奔命。因此,若孫中山先生的辛亥革命沒有這些因素的幫助下,極可能像白蓮教等民變被朝廷被消滅,新的中國有可能要推遲一段時間或是會產生另一種政治模式。; n/ `9 G* Z4 b0 g+ Q
" w4 x! X8 k$ y/ ~+ K0 l& C: Z
* ^- M+ H0 l# I6 k# X s- ?
--------------------------------------------------------------------------------
0 v& i8 z- ]1 s8 t$ A4 m' A x% q當代的帝皇政治
6 o/ N' [4 ^/ @- o' D9 V6 v! D當代的新中國,由共產黨管治已達半個世紀。雖然西方思想在清末已漸入中國,但直至現在的中國仍然走不出帝皇政治的管理模式。在一個電視節目中,主題係介紹中國國家副主席胡錦濤怎樣走上其青雲路。主持人更強調胡能成為國家副主席主要其為低調,要做到好似唔見左人咁。其實這種人治模式是中國二千幾年的政治模式。想被人睇得起,就要得到掌權者的信任,即使是封為太子,亦有一天被倒下來。主持人說中了一句話,就是一天胡未成為國家主席,中國的前景仍可能出現翻天覆地的情況。這正正是皇帝傳位太子,其他皇爺仍可謀朝篡位。中國一日處於這種不穩定的政治模式,一日仍未可安居樂業,因為國家沒有機制限制繼任者以及掌權者,現在的中國政治,只是歷史的延續,帝皇的時代。
) r- `! D$ o+ D6 `' Y# f$ A- T! b% m& {* r* v7 x/ a+ Y
" v0 }0 M5 J. F/ N--------------------------------------------------------------------------------
& [: R) ?( t- L. A& `為何中國歷史上宧官沒有當上皇帝? : `8 v9 f8 j4 f
在中國歷史上,十之有九都是由男性作為當權者,而十分之一則是在唐朝出現了一位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她就是武則天。總觀中國的歷史,當皇帝的權力被分散、削弱之時,在他身邊的人物定必冒出來佔領這個位置。不過,最有趣的情況竟出現了,就是在皇帝的身邊,則使擁有軍政財大權的人卻一次也沒有出現篡奪帝國的事件 ─ 他就是宧官。在歷史上只看到宧官曾殺害皇帝,但卻沒有出現宧官出掌皇帝的人。我曾經問過一些人,他們都認為由於宧官是閹人,不能登大雅之堂,因此便不能登上皇位。我並不相信這是真正的原因,武則天身為女人,也能登上皇位,這意味著對傳統中國的男尊女卑觀念的扭曲,若由身為一個半男不女的人登上皇位,又有何不可。況且只要大權掌握在手,便不需害怕別人的加害,這是中國政治遊戲的法則。我們可以想想,一個擁有大權的人不登上帝位,這可以說是 "不為也,非不能也"。為何宧官不願當上帝位呢?或者可從身份問題思考一下。當宧官成為皇帝,他便要從黑暗的政治環境躍上成為眾人攻擊的目標。宧官所持的原本是皇帝的支持,當發生一切事情之時,可拿皇帝作檔箭排,若將自己成為檔箭排,便極可能被亂箭死。宧官不願出任皇帝,很有可能是他們認為操控一個人比操控整個朝廷大臣更為容易,若皇帝對己稍有疑心,便可易帝,再次選出一個合心意的順從者,這種生存之道便是宧官一直行之已久的法則,因此可以想到,即使到明朝魏忠延雖自封為九千歲,儼如明朝天子,但仍不篡明自立,就是因為他這種影子身份可令他做事稱心如意,拿著個免死金牌可令臣下以及皇帝忌憚他七分,因此,我相信中國歷史上沒有宧官當上皇帝,並非只是閹人那麼簡單,而且應有更深層的原因。" ~5 V- B% Q8 `. Z2 L" B% `
" y( H* P. D- `" B/ ^
$ l& k2 {1 G) L9 m2 Q7 p5 w--------------------------------------------------------------------------------
8 Q1 F, G% O$ W2 h宋朝不弱
: ~2 a- S0 |1 x在中學時代,中國歷史教科書常常形容宋朝是一個「積弱」的國家。但是,實際上並不是如此的。雖然宋朝開國時的版圖比唐代相去甚遠,而且在國際形勢上,宋朝又要面對遼、金、蒙古等外族威脅,更不再如唐代在國際間有絕對優勢。不過,就版圖而言,宋代雖然土地減少了,但富裕的土地仍然掌握在手,熟悉中國地理的人就會知道在中國以北以西的土地都是比較貧瘠的,生活水平很落後,縱使漢、唐擁有這塊土地,只是用作彰顯國威,其實際用途不大,失去這些土地對國家的軍政、經濟能力沒有很大的影響。其次,宋代的國祚是眾多朝代最長以及最隱定的。宋代國祚長達三百幾年,中間並未曾中斷過,即使南宋偏安,國家的規模仍沒有多大改變,這是其中一個證明。再者,宋朝的經濟發展亦達到頂峰。手工業、陶瓷業、船運業等等在宋朝都有長足的發展,不信的話,可以拿《清明上河圖》看一看便了解當時汴京的繁華現象。這種盛世現象,又何來是弱的表現呢?又例如宋代期間發展的理學,在學術思想史中佔著重要的地位,在這種開放的政治環境底下,社會的發展穩定向上,由此可見,宋朝的弱並不如想象那麼差的,若果一個衰弱的國家,又怎能存活了三百多年,當中一定有其個人之處,若果宋代能處於一個和平的國際環境,我相信它的發展或者會更好更進步。1 }) b5 ^7 X9 A) f- k
* ~# p# k) S" i) u
) O6 @, D' |/ z% G--------------------------------------------------------------------------------- R1 z% W5 T; X8 \7 H! g! N
春秋戰國與三國時期 9 [5 G) G$ z) M
中國歷史上,經常出現很多相似的歷史階段,即是所謂「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中國歷史就是一個一個的循環。春秋戰國時期就正與三國時期十分相似。我所說的相似不單只是分裂的局面,而是人才的鼎盛。春秋戰國所出現的名人,如孔子、孟子、荀子、莊子等等等等,多到數不勝數。而三國時期更是無人不知了,單計曹操、劉備以及孫權三人已經令後人傳頌千古了。這兩個時期為何能產生如此多的才學之士,主要是因為政治環境開明,君主或者掌權者能隨意起用人才,只要個人懷有見識,在這兩個時期都不愁出路。或者有人會問,為何這兩個時期與其他各朝代末的亂世會有不同呢?我猜想主要原因是在這個大歷史中,出現了小歷史,即是出現民間寫史的情況。春秋戰國是根據兩本歷史書命名,三國歷史觀更被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所影響,這些民間書藉令這段歷史更為人熟悉,更為引人入勝,中國文學的某些歷史觀在很多時候會反過來影響人對歷史的觀感。而這些書藉由於是民間所寫,因此政治教化意味不重,而傳奇性質相對較多,所以春秋戰國與三國時期都彌漫著一種浪漫的色彩,為人津津樂道。
7 L7 Y! U% Z) z8 ~& s* \& _# ~+ ~ n1 h- q
9 {8 o1 N0 O, y. u% H: b--------------------------------------------------------------------------------" J% }2 k# X3 I4 j$ a+ d
探討唐代貞觀之治 2 S8 E) W( P+ x: r: h
歷史學家很多時都贊許唐初的政治,並喻為貞觀之治。我們讀歷史,要靠自己的眼,自己的腦袋分析問題,切勿盡信歷史學家的觀點。很多書本認為唐初能有貞觀之治,全靠唐太宗領導有方,差點將他封為聖人。其實事實並不是這麼簡單。唐初的盛世,我個人認為主要是唐太宗生得逢時,撇除策動玄武門之變以外,其管理政事的手法真是十分簡單,就是甚麼也不做,全盤跟隨前代的作法去做。我們可回想唐朝以前,還有個隋朝。隋朝雖然國祚很短,只有幾十年的時間,但卻為唐代下打了穩固的基礎。隋代在政制、經濟以及基建方面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政策,政制方面有三省六部制、科舉制,府兵制等,經濟方面則有租庸調制,基建方面則開鑿了南北交的運河,可將南方過剩物資運往中央,以南之經濟養西北兵馬;這些美學設計曾一度令隋朝掌握具大財富。當唐代取而代之後,新的管理者沒有理由否決這些措施,我們可以看到唐代的政治大體是隋代的延續,因此,唐代的貞觀之治可以說是隋代開皇之治的延續。唐太宗本身亦是一個具有政治頭腦的人,他不會沒想過這些事情的,而他除了沿用這些措施外,只需用心營造一個開明的政治環境,這樣配合天時、地理以及人和,唐太宗又怎會不成功呢。
2 d6 S/ v* y1 V4 }" l6 D; h A# f4 U y4 }/ V- F! E! o& q) d
, y6 B3 C8 m6 N' D9 p$ [# c! d z--------------------------------------------------------------------------------
5 ?( z; Z# ^, J7 V3 l" `1 S" Y! U/ o隋煬帝好大喜功的原因
b. O1 G" f+ i5 q9 Y$ O' h首先大家要清楚地知道,一個人想買屋買樓,首要的條件就是他擁有財富,沒有財富甚麼事也做不成。隋煬帝亦是如此。追塑隋朝開國之初,由於隋文帝實行有效的政策,令致國家收入增加,生活富足。國家的財富不斷積累。當隋煬帝繼位後,他面對的就是如何為財富找出路,只將金錢財帛放在保險箱並不是一個好辦法,最好的方法就是以金錢換取個人所需。作為一國之君,名譽、地位是十分重要的。當一個擁有財富的君主,便代表著有他會採取進一步行動,情況有如漢武帝。征戰、基建以及玩樂成為資金的出路。隋煬帝的揮霍主要是隋文帝積累財富的結果,即使隋煬帝有如文帝般節約,後代君主定必會大花金錢。不過,只是隋煬帝所用的力度稍為過猛,最後動搖了國本,走上滅亡之路,總結而論,隋煬帝的好大喜功若沒有客觀環境的支持,未必成事。
: G; M" \5 [" l
L" \# ` Y5 T; {* y5 M- O9 B" A6 E" I% h
--------------------------------------------------------------------------------
. [2 h5 K+ f! J. F) g' U2 `文官系統與軍官系統的分別
0 L' W$ I, u" Q: Q中國至漢朝開始,傾向採用儒家思想治國,讀書人透過考試系統進入官僚體系,而考試內容多以儒家思想為基礎,因此,仕人(讀書人)漸漸地受到忠君愛國的思想薰陶。這種意識形態十分重要,與軍人的意識形態產生差異。軍人並不是讀書人,他們作為軍人,目的是要捍衛國家,對抗外敵。作為一位君主,他會比較相信文人是因為讀書人有忠君的思想。相反,軍人主要是愛國,如以南宋岳飛為例,他是典型的愛國軍人,他的精忠報國傳頌千古,但愛國並不等於忠君,兩者是有輕微的差別,君主對於一個失去控制的軍人必定殺之而後快,縱使如岳飛般能擊退金人,是一位民族英雄,也不能幸免。文人能易被君主所駕馭,因為他們權力的來源源於君主。而軍人卻易成為君主的敵人,因為他們可透過由下而上的軍隊關係藉以鞏固勢力,更有可能與君主成平等敵對的地位。因此,在中國歷史上,文官系統往往是主流派,軍人系統則往往被忽視,甚至遭到敵視,這就是文官與軍官地位差別的原因。) i* G8 g' [: Z5 ?2 }) \
0 j4 |1 e& p2 X1 r* u/ Y9 R2 d" e
--------------------------------------------------------------------------------9 G. y5 b8 i5 K9 t1 v e6 q
/ \, ?) f3 s" E* D2 z" }
論諸葛亮的過失
" }- H5 A+ T ^8 d1 `8 E( L' @3 ?2 |5 @* d- {
諸葛亮被稱為一個政治天才,我並不否認這點,因為他能夠為劉備開創了"蜀國"。但是,他亦是蜀國滅亡的一個因素。當一個國家領袖,並不是一件易事,而且必須要與其他幕僚通力合作,諸葛亮並沒有好好地做到這點,我地可以發現蜀國愈到後來便沒有人才可供國家所使用。四川的人口在當時不下幾十萬,若果諸葛亮有長線的眼光,並不只是以為霸業一定要落在自己的手上,蜀國的命運未必會走到如此的。諸葛亮又曾六次征伐魏國,令至國家元氣大傷。這些舉動都可見諸葛亮並沒有長遠的眼光,只是希望能在他有生之年完成大業,這種英雄主義不值得學習。當他死後,蜀國便大失方寸,這可證一個國家並不可以以一人為基石,應該作多元化發展,培養自己的幕僚,就正如香港特區首長般,採高官問責制來鞏固自己的幕僚,諸葛亮於此當有過失。1 T! o0 P1 T4 b2 }5 f
) @% R2 ?7 ~" ^2 \6 S/ h# L
; ~6 X( a& a+ k5 U" M+ W
--------------------------------------------------------------------------------' E' W- T; H) D! B i1 c" x
中國為何要重農抑商?
4 ]! n0 f/ h1 E) k中國以農立國,農民的人口佔全中國人口超過八成,人口比例非常之大,因此重視農業亦是必然的。不過更重要的是由於農民須要依靠土地為生,農民雖然有流動性,但土地卻不能隨農民而移動,這種非機動性對政府非常重要,因為政府可以有效地向農民收取國家收入,而且更可有穩定的收入,對於一個龐大的國家來說,是必須的。而且,農民可產生糧食,生產力很強,政府可直接向農民徵收糧食,減少中途折算的問題。此外,農民依附土地,政府便可容易整理戶藉策,更可徵召軍隊,因此這種農耕社會對於政府行政管理十分方便。相反,商人地位經常處在低位。由於商人與儒家思想有矛盾,商人不被讀書人所歡迎。「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商人財才等同於小人,在朝的讀書人當然對此不滿,當國家經濟出現問題時,政府便順理成章地從商人手中拿走財富。再者,商人的生產力低,但卻擁有很豐厚的財富,這自然會被群眾當成焦點來攻擊,因此抑商的情況是可以理解的。( _; X" `" U+ ^+ n( f
- j7 b; z- j0 o. h7 w1 M
4 U9 o8 a6 b; e' L v" ^( `5 V8 [# k
-------------------------------------------------------------------------------- X% A* ^ L3 L* P" h
蒙古與滿清之別 + @7 \/ N$ N# I0 t* p
中學歷史書通常都將這兩個時代進行比較,我也試試進行前人的工作吧。蒙古與滿清都是外族成功入主中國的部族,但是兩者間卻出現了很大的分別。很多教科書都會提到蒙古是「馬上得天下,馬上失天下」,而滿清就漢化好深,所以國祚可以有成二百幾年。這些歷史學家只是看到「史實」,而沒有解答他們為甚麼會有這些不同的舉動。這點是非常重要的。中國人將蒙古統治中國的時期稱為元朝,把視線只放在中國土地上。其實,中國只是蒙古其中一個侵略地而已。在蒙古人的意識裏,只有戰鬥,他們賴以生存的目標就是消滅敵人,因此,蒙古人的根沒有放在中國的土地上,更不能談及開發中國吧。而滿清則相反,雖然它亦是外族,但他們的目標很清楚,就是入主中原。當他們入主中原以後,將他們在東北的根也搬進了中原,成為他們的家,因此,中國的興衰實在是滿清的興衰。滿洲人只有採取漢化的工作才可安心在這片樂土過日子,與蒙古東奔西走的思想折而不同。這種思想才可解釋為何蒙古人的國祚短,而滿洲人國祚長,重點在於,你有沒有當這個是你的「家」?
9 M/ k% u8 I$ L3 [3 g C1 L; @( [( I6 l5 K/ \( c6 _, O
( i7 @. }" c" 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