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主題 | 舊主題>>
娛樂滿紛 26FUN » 閒情逸誌 » 【旅遊特區】介紹最新優惠 解答相關問題 肯分享實加分
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moiwa2.jpg

moiwa2.jpg (69.8 KB)
450 x 302 PIXEL下載

唔該樂樂兄!

[內容標題]                                [thread no.]
旅遊準備及應用資料                #33、34、35、36、45、54
旅遊幫助網址                         #55、56
日本簡介及所需資料                #41、42、43、44、46、60
                                             61、63、64、65

南韓簡介及所需資料                #66、62、53

台灣簡介及所需資料                #57、68--76、80--87
(包括台北、台東、宜籣、花蓮)
台灣捷運地圖住宿                   #77、78、79、88

絲綢之路簡介及所需資料          #37--40

(資料會不斷更新,有你既回覆等如對我既支持)
希望可以做到每一個國家有所需資料
峇厘島-背景資料

歷史
相信早在石器時代已有人類在峇厘島聚居,但他們幾乎沒有遺留任何文字記載。最早的文字記載始於1515年,當時爪哇(Java)復興伊斯蘭教,迫使麻喏巴歇帝國(Majapahit Empires)的印度教貴族逃亡到峇厘島。之後一直相安無事,直至荷蘭人來到這個島上。1846年,峇厘人跟荷蘭人發動了一場歷時很長的戰爭,最後荷蘭人佔領了峇厘島。峇厘島因此生靈塗炭,許多貴族家庭慘遭滅門之禍。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峇厘島又被日本人佔領。日本戰敗撤出後,印尼迅速宣佈脫離荷蘭的統治,高喊獨立。60年代,峇厘島是嬉皮士的天堂,而時至今日,它已成為有名的旅遊勝地。


宗教
雖然絕大多數印尼人都是回教徒,但印尼一直不願意把伊斯蘭教定為國教。而峇厘島居民就不信奉伊斯蘭教,據說早在公元十世紀,島上就開始有人信奉印度教,到了公元十五世紀,為了逃避伊斯蘭教的迫害,印尼的印度教貴族躲到這個島上。峇厘島的印度教跟印度的印度教有明顯的不同,它受萬物有靈論的影響很深。峇厘島的寺廟比房屋還要多,崇拜的方式也比較溫和友善。


人口
與印尼的多數地方一樣,峇厘島人口也非常稠密,約有三百萬人居於這裡,當中95%屬峇厘族人,他們同時也是印度教徒。這裡也存在等級制度,主要分兩個等級,每個等級之下還細分為一些小等級。據說現在等級制度已不再那麼重要,但人口的增長對這一個小島來說卻是個不小的問題。此外,這裡還住有少數華人、印度人及西方人。




氣候
峇厘島屬熱帶氣候,遊客全年都可以前來這裡觀光。遊覽的黃金季節為4月至10月,時值旱季,天氣較為涼爽。雨季則從10月至翌年3月,主要特點就是濕度高及驟雨頻密。但這裡全年的氣溫都徘徊在攝氏30度左右,因此不管你甚麼時候前來,都是恰宜的。


政治形勢
過去幾年,印尼經歷了多次政治、社會及經濟上的動盪。可以說,在實現真正民主的道路上遇到荊棘滿途。 1998年, 蘇哈托政權倒臺後出現的幾次社會動亂就是最明顯的例子。而峇厘島卻一直能做到置身事外,不捲入這些紛爭中。除峇厘島外,幾乎在印尼的每個地方都有旅遊警告。而在這裡從來沒有外國遊客遭受襲擊,而且這裡也沒有任何將發生動亂的跡象。


峇厘島及旅遊
由於峇厘島發生過一些令人不愉快的旅遊事件,加上澳洲人酗酒及島上過於商業化等因素影響,因此對某些遊客來說,他們可能不願意前來這裡渡假。儘管這當中有一些是事實,但那只不過是小部份個別現象。峇厘島的財政收入約有三分之一來自高度發達的旅遊業,但這並不意味著這裡處處都沾滿銅臭,古達海灘(Kuta Beach)不遠處就有個傳統的僻靜鄉村,而且峇厘島的文化好像並未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
峇厘島 > 旅遊備忘

簽證
澳洲、新西蘭、英國、加拿大及西歐各國的居民,一但進入印尼國境,即可享有60日的免簽證旅遊,當中還包括馬來西亞居民及日本居民。其他各國及地區的居民必須申請簽證後才能到印尼旅遊。


金錢問題
由於經常欺騙客戶,峇厘島的兌錢販子因而臭名遠播。這些販子會在數錢時落手腳,許多遊客糊裡糊塗就被騙了不少錢。因此,千萬緊記,一定要在兌錢後, 當著這些販子的面前,點清楚金錢數目。



宗教信仰
峇厘是有名的“神仙島”,整個島看來有時好像一座大寺廟。參觀寺廟時,你一定要表現謙恭,脫掉鞋子,輕聲講話,還要穿上適當的頭巾及紗龍裙(褲子也可以),這些你都可以在那裡租到。最後,峇厘人深信頭是靈魂之居所,因此隨便觸摸別人的頭部是一種不敬的行為。





小販
由於是旅遊旺地,因此峇厘有許多沿街叫賣的小販。這些小販經常攔著遊人叫賣,非常討厭,擺脫他們的最好辦法就是不要理會他們。他們一旦發現你想買他們的東西,他們就會對你糾纏不放。


毒品
熟悉峇厘島的人都知道,印尼政府對毒品的控制非常嚴格。見到有人使用毒品而不報告也是犯罪。此外,這裡經常會有搜查毒品的行動,也許你碰巧有機會看到。峇厘島比較寬鬆,但這裡絕不是荷蘭。
湖北地處長江中游,而省會武漢地處中國大陸中心點的,也是大陸陸上交通及水上運輸主要幹線的交會地區。
自古以來湖北即為兵家所必爭,三國時期為魏、蜀、吳逐鹿之地,也因此留下不少的著名古蹟,如在襄樊郊區的諸葛亮故居武侯祠、傳說中諸葛亮及劉備乘龍騰空而去的龍騰閣、天下第一名樓-黃鶴樓、蒲圻赤壁之戰的遺址……。

湖北的省會武漢是由武昌、漢口、漢陽合併而成的,是個不折不扣的現代化大都會,許多國外企業到此尋找商機,使得新、舊武漢還來不及重新規劃、整合,便已成為一個街道寬敞、人車擁擠、空氣污染嚴重的市區,所以過長江大橋有嚴格的交通管制,並規定計程車得依牌號分成單、雙日過橋,不過上、下班時間依舊受堵車之苦。雖然有座家喻戶曉的「黃鶴樓」,和古琴台、東湖等名勝,可是龐大的武漢市卻缺乏系統性的觀光導引,除了已經開發成熟的長江旅遊事業,因政府當局對市區觀光資源的開發著手較遲,所以許多建設正在施工當中,預計再過一、兩年才會稍具規模。

湖北還有一些別具特色的城鎮,比如土家族人的發祥地-長陽,有著尚未完全開發的美景,值得你來一探究竟並好好感受土家族特殊的風俗文化。另外還有襄樊的諸葛亮故居及道教聖地武當山……,都是來到湖北不能錯過的景點喔!


飛機



武漢
武漢現有兩個機場,即漢口王家墩機場和武昌天河機場。台北飛香港飛機每天有20班以上,航空公司包括國泰、華航、新加坡航空、泰航等。
港龍航空每星期三、五有班機往返香港與重慶之間,每星期一有班機往返香港與武漢之間,星期二至星期六則有班機往返香港與成都之間。

漢口王家墩機場服務台
:027-83620153

武昌天河機場服務台
:027-85818658




火車



武漢
從武漢搭乘火車可直達大陸各主要城市。武漢市區一等火車站有武昌、漢口、江岸、江岸西、武昌南等;二等火車站有漢陽、漢西、武昌北、武昌東等。
武昌火車站
:武昌中山路643號
:027-88071161

漢口火車站
:漢口金家墩
:027-85877894。


襄樊
襄樊位於襄渝、漢丹鐵路交會點,火車站位於樊城前進路上,每日有快車聯絡武漢、十偃,旅客可自武漢搭乘早上9點鐘的火車,下午約4點半可抵達襄樊。




巴士



襄樊
襄樊長途汽車客運站位於火車站前的中原路上,每日有許多班車聯絡境內各大城鎮,另有兩處小汽車站,樊城汽車站位於解放路,襄陽汽車站位於古城邊的東街。

交通概況



武漢
公車
武漢市區內公車線四通八達,各重要街道均有公車往返,並有部分公車通往近郊。乘坐公車實行一票制,電車票價為0.5元,公共汽車、專線車為1元,夏天專線空調車為2元。
計程車
計程車通過武漢長江大橋、長江二橋有特殊規定,分單、雙號過橋。每逢單日,車號尾數為單號的車輛可以通行;每逢雙日,則是車號尾數為雙號的車輛可以通行。遊人在招攬計程車時,記得選擇車號上車,以免攔錯車而必須繞道而行,白白浪費時間金錢。

襄樊
市內交通
襄樊共有22線公車,多以火車站為起點,幾乎都會路經樊城最熱鬧的人民廣場。除了公車,另有麵包車可利用。



武漢Wuhan
景點

由武昌、漢口、漢陽合併而成的武漢,是個不折不扣的現代化大都會,許多國外企業到此尋找商機,使得新、舊武漢還來不及重新規劃、整合,便已成為一個街道寬敞、人車擁擠、空氣污染嚴重的市區,所以過長江大橋有嚴格的交通管制,並規定計程車得依牌號分成單、雙日過橋,不過上、下班時間依舊受堵車之苦。

雖然有座家喻戶曉的「黃鶴樓」,和古琴台、東湖等名勝,可是龐大的武漢市卻缺乏系統性的觀光導引,除了已經開發成熟的長江旅遊事業,因政府當局對市區觀光資源的開發著手較遲,所以許多建設正在施工當中,預計再過一、兩年才會稍具規模。

武漢人不乏強悍的生命力,所以會為自保而排外,但也善於營造商機,懂得吸取外人的優點。如武漢市有許多公共工程是由外來人投資(如機場高速公路),這些投資者圖的是賺取本地人的過路費;所以武漢人如法炮製,在武當山投資興建登山索道,然後坐收每人70元的門票。武漢人的思維敏捷和絕不吃虧的性格由此可見一般。

地處中國大陸中心點的武漢,本身的確是個多元化的城市,它結合了文教區的武昌、商業發達的漢口,和製造業日趨沒落的漢陽等三大鎮;又位於漢水和長江激烈交匯處;市區內有2000年歷史的「長春觀」老建築,有三國時代的古戰場,又是「麥當勞」和「肯德雞」兩大現代外國速食連鎖店互別苗頭之地。

總之,來到武漢,先住進至少四星級的飯店(只要300多元人民幣),然後就可以開始體驗武漢的過去和現在,當然最不能錯過就是武漢小吃了。

武漢給人的第一印象真是「大而混亂」,得事先做功課掌握要點,才能深入武漢市的巷弄之內,體驗「老武漢」的原汁原味。


黃鶴樓
:位於武昌市蛇山黃鵠磯頭
:公車14、15、19、26、77、51、515、521各線可達。
:成人人民幣20元,兒童15元。
為了唐代詩人崔顥的「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日暮鄉關何處去,煙波江上使人愁。」一切皆幻滅之後所留下的黃鶴樓,卻讓歷朝歷代不斷地毀後重建,又屢建屢毀,而今更是穩坐武漢市觀光業的第一把交椅,不但勾起中國人心目中的古典浪漫懷想,更讓乘三峽遊輪而來的外國觀光旅客,絕不錯過這場對古老中國的驚豔,期待這樣的黃鶴樓「經驗」有浪漫的回憶!
天下江山第一樓
黃鶴樓始建於三國時代的吳大帝黃武2年(西元223年)。建樓的因緣有兩種說法:一是神話說,相傳有一名叫費禕的道士來到蛇山修鍊成仙後,便是乘著黃鶴飛天而去,後人對道士感念,便建黃鶴樓以紀念之;另一說是世俗的政治說,三國時當政者孫權為軍事考量,於是在蛇山建高樓以觀望長江和江岸上的敵情。

後者的說法雖稍嫌不浪漫,但甚是客觀。登上黃鶴樓後,便得以一覽無遺地眺望武漢三鎮和長江景色,不但在古代具有軍事價值,也是現代攝影取景的好所在。現在五樓瞭望廳外,還有一座軍用式的高倍望遠鏡,供旅客付費觀景用。

黃鶴樓名聲大噪,還是要歸功於崔顥的題詩,連大詩仙李白見了他的詩也只能大嘆:「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轉而去岳陽樓發揮他的詩情。因此黃鶴樓足以與後來的湖南岳陽樓,和江西滕王閣並列為江南三大名樓。以時序來說,它就是入門的匾額上所書的「江南第一樓」了。

黃鶴樓主樓的一樓大廳,便是以「白雲黃鶴」的巨大陶瓷壁畫為參觀主體,壁畫前放置了一個高台讓參觀者照相留念,一旁則是強迫攝影者付費的工作人員。二樓是複製工藝品販賣部,遊客可在此購買一些紀念品。三樓展示廳,將唐、宋、元、明、清各代所建的黃鶴樓模型一一呈現,可見黃鶴樓的建築規模一代比一代輝煌可觀,目前最新版的黃鶴樓,則是仿照清朝的模式,於1985年所重建。真正原始的木造黃鶴樓,反倒無跡可考了。

崔顥題詩園
為了增加觀光價值,「黃鶴樓公園」的現代建設也頗具規模。進門處的古代書法石刻碑廊,陳列有歷代碑刻23塊,聊備文人氣息,可惜旁邊緊鄰的小吃店、藝品店又極煞風景。

崔顥題詩園是近年來的新添景緻。由書法家沈鵬將崔顥的「黃鶴樓」題詩全文以草書書寫,再由趙樹同以浮雕型式作成一座寬8米高4米的「石照壁」大型浮雕立於詩園中。石照壁的石材來自四川省的黑色沙岩,不失古樸風味。詩園中另有奇石供觀賞,石鶴的塑像則富有現代藝術氣息。

除了主樓區宏偉的古典建築群和詩園之外,黃鶴樓公園園區還修建有山門、仙棗亭、石照亭等園林建築。此外,還保存有俗稱孔明燈的白塔(又稱勝相寶塔),塔高約9.3公尺,造型與北京的白塔相同。不過,大部份到此地的觀光客似乎只為衝著黃鶴樓而來,主樓以外的景區還是當地人比較有心,再花時間逐一遍覽。


長春觀
:位於武昌市武珞路、大東門附近
:公車、電車可至「大東門」站,計有39、66、12、72、108、703、710、501、503、510、519、536、719、708等多線公車。

長春觀是武漢市所保存最完整的道教建築,位於武昌武珞路上,現在也成為大陸政府所規劃保護的全國重點宮觀。長春觀創建於元朝,至今已有2000多的歷史。

「長春子」邱處機生於南宋末年,後跟隨道教全真派始祖王重陽學道,為道教全真七子之一。邱處機傳道時受到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的賞識,死後受元朝賜以「長春主教真人」的封號,全真弟子並為其建長春觀奉祀。

步入長春觀大門,即可見「長春真人」栩栩如生的塑像,令人忍不住上前一拜。長春觀在明、清兩代盛極一時,觀中修煉道士曾達數百人之眾,現今卻是一幅庭園寥落景像,只得從失修的古建築外觀上,窺得當年氣勢莊嚴恢宏的道觀規模。

長春觀是一大片紅牆黃瓦的道觀建築群,依左右對稱的動線分為三路,中路觀宇是目前重修最完整的部份,依山勢而上為靈官殿、太清殿、地步天機,再往上經「會仙橋」而至三皇殿,三皇殿中尚可見道士作法實況。

至於左右兩路的觀宇目前尚未對外開放,實礙於經費緣故未能重建完成。也許在經濟條件日益增進後,民眾對宗教信仰的心理需求逐漸加強,那麼長春觀恢復昔日香火鼎盛的景況便指日可待了。


武昌起義門
:位於武昌市起義街
:距離武昌火車站不遠,可搭10、22、32、33、34、39、43(環)、61、66、72、74、510、511、538、573、577等路公車至火車站下車後步行前往。
:3元
武昌起義門與我們一般觀光所去的「武昌革命紀念館」可是大大不同,後者所在的「紅樓」現在已成為商業性的補習學校,減損了「紀念」價值,倒是「武昌起義門」,也是武昌起義第一聲槍響處,仍可貴的保有武昌古城「中和門」的古典城門樣貌。
為紀念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在此發難,1912年就將原名「中和門」的古城樓改名「起義門」。樓上的紀念館陳列著古代武昌城的模型、史跡,及武昌區與武昌起義相關的紀念建築分佈圖。在這裡,會讓你不由得對著古城發出思古之幽情,也對中國人熟知的武昌起義史,能在它的原鄉受到悉心維護,而感到欣慰。

只是起義門所在並非繁華市區,城門前的小街道就叫「起義街」,僅有幾家小雜貨舖,想找家像樣的餐館,得走出小巷弄回到大街上。


中山大道
:漢口市中山大道
:24、505等路公車均行駛中山大道。
武漢最繁華的新市區、舊市集都集中在漢口的中山大道上,新舊融合的中山大道絕對值得細細品味。而且這裡幾乎是所有路線公車必經的主要幹道,交通非常方便。
佳麗廣場
中山大道上最新的路標當然就是「佳麗廣場」,有緊鄰的佳麗百貨和王府井百貨兩棟商業大樓矗立著,麥當勞和肯德雞雖相隔幾步,生意一樣座無虛席,以武漢人目前的消費能力,這些現代百貨公司和連鎖速食店只要開門就不愁沒生意做,根本不用擔心對門同行競爭。

與佳麗廣場隔中山大道對望的就是武漢的老商場,一長排類似上海租界時代的洋樓建築,使中山大道呈現另一番三○年代的歐式異國風味,這是武漢令人第一眼驚豔處,經過近年來的整修,這些白色外觀的歐式洋樓如今更是煥然一新。最醒目的一座完整的哥德式巨柱型建築,便是矗立在中山大道和南京路交界點上的「少年兒童圖書館」,充滿西洋建築的風味。

沿著中山大道一路步行瀏覽,不僅看到了經濟起飛的武漢,也同時窺見中、西歷史交流的萬花茼。

花樓街
與中山大道交錯的幾條街道,細細尋訪都很有來頭,像是「花樓街」如今已成擁擠的小市場,老舊矮黑的樓房,彷彿飽經滄桑、花容凋萎的老婦,若不經指點,怎知這就是古代名妓雲集的消魂風月街。不過,至少花樓街的街名比起台北的華西街更易辨認,讓人一聽隨即了然於心。

江漢路
位於中山大道上,江漢路口附近的「中國銀行」,不但是座哥德式歐式老建築,連名稱都維持和解放前相同。轉進「江漢路」後,則是全市最熱鬧的商店區,尤其它貫穿了沿江、中山和解放大道,目前江漢路正在進行施工中,市政府計畫將它修建成步行區,新的商店街徒步區預計今年10月可完工開放。


武漢大鐘樓
:位在漢口市沿江大道和江漢路交會處
:可搭9、503、507、523、546、563等路公車。
武漢大鐘樓位於江漢路和沿江大道的交匯口,與黃鶴樓同為武漢座標,鐘樓一響,武漢三鎮都能聽得到。不過現在鐘樓與江漢路步道工程正同時在進行整修,要等到今年10月才完工。自鐘樓往前約50公尺,就是搭乘長江遊輪下船處的「武漢客運港」,而鐘樓現在已成了武漢的海關大樓,值得欣賞的是它巍峨的尖塔式古建築造型。
沿江大道上一棟接一棟的歐式古建築,氣勢實不亞於中山大道,只是商業的密集度不大,反像年華老去的豔姬受到冷落般。


漢口老火車站
:位在漢口市京漢大道和車站路交會口
:搭548路公車在「大智路」站下車即可抵達
在京漢大道和車站路的交叉路口,矗立著一棟非常顯眼的荷蘭式紅瓦建築(應與淡水「紅毛城」年代相當),正是漢口老火車站,而車站路的由來,則是因為武漢最古老的火車站就在此路盡頭。
漢口的新火車站已經遷移到發展大道,原來的「京漢鐵路」也拆除了,留下這個老火車站徒具外殼,但是古老的西洋教堂式尖塔建築風韻猶存,卻令人留連不忍離去。

昔日的火車道已經舖成寬敞的解放大道,幸而這個19世紀遺留下來的火車站,還被當作古董般收藏著,但是建築體的維護整修計畫尚欠積極落實。


老武漢-武漢舊市區
:位在漢口市中山大道、京漢大道、南京路、車站路幾條街圈限的範圍內。
:同「中山大道」,在「南京路」站下車步行前往。
和大陸著名的大城市一樣,武漢也正逐漸邁向現代化,市區的老房子見證著經濟的發展,雖然不如以往光鮮亮麗,但也有它輝煌的歷史,值得我們造訪。
埔義里
看過老火車站後,走出車站路,到中山大道上直接搭公車坐到「南京路」站下車,擁有「懷舊情結」的人,不妨逛逛南京路上的老房子。

在南京路下車後,走個幾步就可以看到「黃石路」的路牌,走進黃石路來到一個新舊對照的世界,左邊看到最顯著的現代建築物是「漢港大廈」,隔著馬路的對面就是老舊建築區,磚石拱門上斑駁地刻著「埔義里」,走進拱門就是武漢市最古老的集體住宅區。

埔義里建於清政府下台、國民政府初掌政權時,為了炒地皮而在南京路這一帶興建了大批的公寓洋樓。這些有防火巷區隔的公寓現時雖已老舊,當時興建時卻是中國最現代化的西洋式住宅建築,所以至今埔義里的住戶還是興緻勃勃地講述他們老房子的歷史。

保華街
出了輔義里所在的黃石路,左邊可見南京路,右方通往保華街,都有與輔義里同一時期興建的老房子。只是南、保兩條路上這批在20世紀初的老房子,現在大多在一樓店面經營服飾業,成為包裝新穎的商場;只是在武漢人眼中,這一片老房子地段也算記憶著一段歷史。


湖北廣播電視塔
:位於漢陽市武漢長江大橋橋頭邊
:搭乘64、10、61、501、507、554、703、706路公車至「漢陽橋頭站」。
:成人票白天20元、晚上(18:00-20:00)30元人民幣。
1986年峻工的「龜山電視塔」,位於漢陽的龜山,與武昌的蛇山隔長江相對,是觀賞武漢三鎮全景視野最優的地點。進入電視塔後搭乘特製觀景電梯,電梯門上方的數字會自動顯示你的海拔高度,由104米直升到219米。出了電梯先到旋轉餐廳,再上一層樓可至戶外的瞭望台。
從225米高度的瞭望平台展目,武漢三鎮的分界線在腳下歷歷分明:漢水和長江交匯處的暗潮洶湧,和兩江「清濁立見」的對比(長江都是黃泥);長江大橋1600多米的主橋和2000多米的長江二橋,都在此一覽無遺;漢口市區的確是個現代大樓林立的高密度人口集中地,最突出的建築就是佳麗廣場、太合廣場和世貿大廈三樓摩天大樓。

電視塔所在的龜山腳下也是個旅遊區,有「三國城」和「秦川閣」等古跡。為何不見「秦川歷歷漢陽樹」當中的「樹」的蹤跡?原來詩句中所謂的「樹」並不是真的樹身,而是因為漢水是歷代將上游木材運至下游的集散地,所以崔顥所形容的樹其實指的就是這些木材。



美食

武漢地區的人習慣把吃早餐說成「過早」,這其實也反應了武漢人的生活方式。武漢是中國內陸的交通重鎮,自明清以來即以商業發達著稱,商業交易注重時效,人們必須一大早趕到市集,因為來不及在家用餐,就在小吃店裡解決早餐,於是「過早」一詞從清朝道光年間沿用至今。武漢人早上一見面的問候語通常便是:「您『過早』了嗎?」

隨著武漢三鎮的商場面積擴大,「過早」的人口也逐漸增加,方便省時的小吃店不但生意興隆,而且口味趨向多元化,從而形成武漢地區兼具南北風味、花樣豐富的小吃特色,如油條、麵窩、水餃、湯包、豆皮、熱干麵、湯圓、牛肉細粉……應有盡有,這些小吃店雖然多是全日營業,但是賣早餐所得的營業額通常最為可觀。


熱干麵
武漢人「過早」中最大眾化的小吃就是熱干麵了。將煮過的麵濾去湯水後,再拌上麻油,就是一碗便宜又實惠的熱干麵,花兩、三塊錢就能填飽肚子,一般的小吃店都有賣這種簡便的麵食。
順便一提,所謂中國的「五大名麵」,就包括了武漢的熱干麵、山西的刀削麵、兩廣的伊府麵、四川的擔擔麵和北方的炸醬麵。


三鮮豆皮
三鮮豆皮是武漢人「過早」的另一種主食,也是民間的傳統小吃。做法是用綠豆、大米混合磨漿所製成的皮,包上糯米、肉丁等配料,再用油煎得外脆內軟,就可大功告成了,在煎的過程中,火候相當重要。而三鮮豆皮的「三鮮」是指餡內的鮮肉、鮮蛋、鮮蝦三味。
位於中山大道和大智路口的「老通城酒樓」,就是以三鮮豆皮為招牌菜,講究餡料調配細緻、豆皮煎得油而不膩,因此老通城又以「豆皮大王」而聞名。


四季美湯包
地址:中山大道898號
:6:30-21:30
基本上,在武漢擁有百年老店資格的小吃店,都會掛上「XX大王」的招牌,這些店面也的確家喻戶曉,別無分店。「湯包大王」的招牌就是在中山大道、江漢路口交界附近,離佳麗廣場不遠,其正名為「四季美湯包」,專門經營小籠湯包,口味有鮮肉、三鮮、香菇、蟹黃和其他多種變化,一籠12個8到10元人民幣不等,兩人吃了還撐。
像這些「XX大王」的食舖所在的地段都很熱門,價格也極為大眾化,主要還是國家經營的,管理方式也相當一致,從早上6:30營業到晚上9:30,進門吃東西得先買票券再領食物。


五芳齋酒樓
五芳齋的經營方式與豆皮大王、湯包大王一樣:樓下是小吃部,樓上則是可以點合菜的高級餐廳。「五芳齋」也是在中山大道上(鄰近與大智路的交會處,與「老通城」只隔條馬路),這裡賣的主要以江浙式的點心為主,入口處的幾塊匾額分別刻著「湯圓大王」、「粽子大王」、「甜糕大王」等字樣。到此的顧客更是人人手上一碗湯圓,一碗一元一角的寧波湯圓是此處的招牌,當中又以芝麻桂花湯圓最為出名。
除了湯圓外,五芳齋也有南、北綜合的小吃,如涼麵、道地的熱干麵、港式煲湯和各式麵食、包子等,樣式繁多,要樣樣品嘗,除了要有大胃口,也得有充裕的時間才行。


大排檔宵夜
緊鄰老通城酒樓旁的「吉慶街」一整條街道,是武漢地區最著名的「大排檔」式宵夜街,大排檔的場面很類似台灣的「辦桌」—搭上露天遮篷,排列起一張張的圓桌和板凳,一家人或親朋好友聚在一起,向店家點幾道炒菜和啤酒,大夥兒就無拘無束地吃喝起來。
據了解,露天大排檔的生意如此熱絡,主要因為武漢也是個「長江大火爐」,炎熱的氣候迫使人們習慣避開悶熱的屋子,闔家到戶外用餐。又有一說是,上班族下班後,通常會先在小吃店隨便填個肚子,到了八、九點鐘再和三、五好友共同叫合菜吃宵夜。

大排檔生意最旺的時候就是八、九點後直到凌晨,而且各商家之間的生意競爭相當激烈,有的打美女牌、有的苦纏爛打、有的強拉客人,也會欺侮外地人,如果想吃宵夜又不想吃虧,最好找當地的熟人一同前往。

其實露天的大排檔也比一般餐廳便宜,一桌12人份的合菜大約只要100多元就可吃飽,當然要高級菜色也可點200元、300元的合菜。

在熱鬧的吃吃喝喝當中,還有民間藝人在一旁唱小曲助興,這是大排檔的一個鮮明的特色,當然「點唱」必須另付小費。



住宿



晴川飯店
:漢陽洗馬長街88號
:027-84716688

璇宮飯店
:漢口江漢一路57號
:027-82810365
勝利飯店
:漢口四維路11號
:027-82722783
麗江飯店
:武昌體育館路1號
:027-87813668
江漢飯店
:漢口勝利街245號
:027-82811344
長江大酒店
:漢口解放大道539號
:027-83644874
中南大酒店
:武珞路149號
:027-87814284



長陽Changyang
景點



長陽
:自「武昌汽車站」搭乘開往長陽的長途巴士,每天有兩班車對開,武漢的出發時間是8:30和15:30,車程約為5個小時。
三峽地區的居民,除了漢人以外,幾乎清一色是土家族人。土家族人保有淳樸、本份、認命的天性,雖然生活多半清苦,但那與世無爭的曠達刻劃在土家族人臉上,讓汲汲營營的現代人看了,不覺有些自慚形穢。
土家族人被認為是傳說中遠古的巴人後裔,但現今還能不能從土家族人身上發現一些古代文化的遺跡?答案就藏在湖北省西南方的土家族自治縣—長陽,它就像一處恐龍考古區,一切「很久很久以前……」的原始謎團等待著有心人到訪解開。


長陽土家族自治縣
「長陽土家族自治縣」位於湖北省西南部,清江中、下游地帶,全縣人口43萬,其中47﹪為土家族人,其餘為漢人。這裡也是土家族人所公認的土家族發源地。不過,長陽的市區與一般現代化漢人城鎮無異,商店、餐館、旅舍應有盡有,要再深入土家族山寨,可以搭乘此地簡陋的中型巴士,或雇一輛小巴型的計程車(俗稱「打的」)。
傳說中土家族的祖先就是依清江維生,過著漁獵生活,傳說中的巴人則是誕生於清江旁的「武落鐘離山」。於是土家人追本溯源,認定清江孕育了土家族,武落鐘離山則是土家族的發祥地。這兩處風光也成了長陽觀光客的必遊行程。


清江
「清江百鳥湖旅遊區」是專門讓旅客乘船遊江的地方,自碼頭登上機動遊船,行駛至「武落鐘離山」約需兩個小時。清江水真正是清澈無比,過去的土家族人會直接飲用清江水。
至於清江兩岸的景緻應說是秀麗但缺乏變化,也許因為是旅遊區,只覺得乾淨清爽,草木還算茂盛,但比起雄偉的「三峽」,這兒不禁顯得單調無奇。

書上記載著:「清江兩岸坐落著大大小小的土家山寨,或依山傍水,或隱身峽谷,或於山嶺白雲深處……」怎麼完全不見土家山寨的蹤影?是時代不對了嗎?

長陽人的愛唱歌是出名的,所以有「八百里清江八百里歌」的形容。上一代的土家人還時興隔山隔水地提高嗓子唱「山歌」,連青年土家導遊都能唱上幾句,並興奮地說著小時候如何看父母輩們,在田野上隔著老遠距離,人人拉開嗓門互相對唱山歌的情景。現代的土家人肯定要壓抑那原始奔放的情感了。

不過還有一樣東西是沒失傳的,那就是「清江魚」。清澈的江水蘊育的魚群,其鮮美真是遠近馳名,連武漢市區內的人都不惜重金爭買絕無污染的清江魚,比較起來,「武昌魚」反倒失色不少。


隔河岩水庫
建設水庫調節水量,並發揮發電、水運和觀光事業的功能,是大陸現代化建設的政策主調。因此對於清江的水利開發也不例外,隔河岩水庫的建立,就如同三峽大壩和葛洲壩之於長江的功能,也是運用現代科技改善人民生活又一實例。而清江上的遊船觀光業發達,也要托福於隔河岩水庫的建成呢。

武落鐘離山
武落鐘離山位於長陽縣城西方30公里的清江南岸,海拔300公尺,四面環水、五峰並立,據「水經注」所載,土家先民第一位巴人即誕生於此地,而登山步道上的各景點典故也都環繞著古老的巴人傳說。
入山石碑記載,最早在此生活的巴人共有五大姓氏:巴、樊、譚、相、鄭,他們即為今日土家族的祖先;又有所謂這五氏生於武落鐘離山的「赤、黑兩穴」,其中巴氏生於赤穴,其他四氏生於黑穴,有穴洞可參觀之。

從山頂上的「石神台」爬上去,有一小段驚險的石階,但擋不住遊客的好奇,原來是一個小廟裡,供奉著兩個天然的巨型鵝卵石,傳說是古代巴人崇拜生殖器的遺跡。

「鹽女岩」宛如美麗的土家族少女,又傳說是巴人始祖廩君的妻子—鹽水女神的化身。「向王廟」前不斷放著鞭炮,說是拜神,不如說是商家光想賣鞭炮賺錢,天天得忍受這不斷的噪音,那個神明受得了?!

這個土家族發祥地遠近馳名,大陸內地的觀光客相當捧場,尤其武漢地區來的旅遊團不絕,每逢週休二日,長陽可是武漢人的渡假勝地呢。


吊腳樓
土家族的「吊腳樓」是攝影者心儀拍攝的傳統建築。根據書面資料記載:「清江兩岸座落大大小小的土家山寨……最引人矚目的是那一棟棟依山傍水的吊腳木樓,讓一座山寨就像一座立體的雕塑群,古樸、壯美。」這是多美的一幅景像!但誠如當地的土家族導遊所說:「現在的土家人漢化很深,老式的吊腳樓已經很難看到了,除非往深山裡去找,能不能找到還不知道」。
因此,雇車祈求一些運氣往深山裡出發是唯一選擇。沿著僅有的一條產業道路搜尋,路兩旁盡是田地和農舍,絕大多數土家族還是過著僅供糊口的農業生活,耐不住的年輕人都從山裡出走到大城鎮發展,這裡還維持著用牛耕作的人力式農業型態,這種人、牛相依的和諧悠閒景像,已經在我們的記憶中褪色很久了。

鄭家榜
:自長陽汽車站或市中心區搭9人座的小型公車駛往「鄭家榜」。因吊腳樓所在處目前並無明顯的指示標誌,可於「鄭家榜」下車後向當地居民詢問。
車子往山內深入,手機已經收不到外界任何訊號,散佈在田地之間的一幢幢農舍,不是較早期的黃土平房,就是較現代的鋼筋水泥牆,完全無異於漢人的農戶,應該說在長期的土、漢雜居下,長陽土家族的漢化程度已經非常徹底了,而這也突顯外來遊客入山的目的「過於浪漫」。

車行兩小時後來到「鄭家榜」,沒有指示標誌,唯一可以辨認的是隔著田地、對面兩座當地人稱為「葫蘆包」的山峰。沿途可見背著竹簍的土家族青年,不妨向他問問路,走過曲折的山路後,一座全木建造的精緻吊腳樓矗立眼前。

依山而建的土家族吊腳樓,是在平地上用木柱撐起,分上下兩層,上層通風、乾燥作為人們的居室,下層則為牲畜欄圈或堆放雜物。

這棟位於「鄭家榜」的吊腳樓是清朝的土家族秀才鄭珍三、鄭佩山兩兄弟所建,充分表現富裕人家蓋房子的講究:屋頂上裝飾著向天飛檐(只可惜那對「雙龍搶珠」已在文革時遭破壞),廊簷下還雕著鳳凰展翅、喜鵲落梅等圖樣,門頂有個太極圖,這些都在在顯示土家族的漢化很早;而吊腳樓上的曲廊欄杆更呈現出土家族的精緻文化品味,實不亞於漢人。

只是此樓的屋主因屬「大地主」階級,已於文革時期被逐,現在屋內所居住的幾戶人家都不姓鄭,但一談起吊腳樓的歷史,卻仍流露出屬於土家人的驕傲之情。

這幢吊腳樓應是土家族當中的建築極品,未能將之作妥善的古蹟規劃實在可惜。至於更原始的吊腳樓一般以茅草、杉樹皮或石板作為蓋頂,這樣的土家族山寨可能尚存於更為偏遠的山區,連長陽當地的土家族導遊都不能確定這些原始山寨的位置,可能要留待考古人類學家去發現了。


長陽土家文化村
:(0717)5322890/53311225
:文化村並無公共交通工具抵達,可於長陽市區搭「打的」前往。
傳統土家族人的生活面已無緣體會,土家族的文化面如今多少還保留在「土家族文化村」中,正式名稱為「長陽比茲卡民俗文化村」,座落於清江下游。
仿吊腳樓建築所蓋的文化活動中心,外觀古色古香,有三十幾間客房給旅客居住,可事先訂房,這是遊長陽的觀光客必到之地。1994年所成立的「長陽土家族民間藝術團」,每週五、六兩天固定在此處表演傳統的土家歌舞。

賓客抵達時,先會聽到鑼鼓、長號、鎖吶齊奏的土家族迎賓樂,土家族人的確是熱情好客的,表演節目的內容自然也是活潑生動,將土家族的文化和習俗表露無遺。

最特別的兩大習俗性節目便是「哭嫁」和「跳喪」,土家族女兒出嫁一定要「哭嫁」,過去不哭的姑娘不准出嫁。新娘出嫁時還需要有9個未婚女子陪著一同哭,叫做「陪十姊妹」,雖然形同陪嫁般,但要同時聚集這麼多位好姊妹幫忙哭,對現代人來說可是一大考驗。

「跳喪」又稱「祭向王」,向王是土家族人的祖先。土家族老人死後,子孫會以歌舞的方式祭祀向王,並對死者致意,這與一般人面對死亡時的哭哭啼啼形成了對比,更看得出土家人的達觀知命。

除了「哭嫁」和「跳喪」,長陽南曲「漁家樂」悠揚的樂聲,訴說著土家人清閒自在的生活情趣。「織錦姑娘」的內容,則在描述土家姑娘自十二、三歲就要開始學編織,用簡易的織布機親手織出傳統的土錦布料,土家語稱此紡織布為「西蘭卡普」,也就是花被面的意思。土家姑娘出嫁時,必須有親手編織的「西蘭卡普」作嫁妝。

「土家風采」的節目最具創意,表演者的服裝全部用土家族的農作物(如麻、高梁、玉米穗……)作設計的材料,而服裝型式則極富野性的現代感,不但露背、露胳膊、也露肚臍。最後「滿堂紅」粗曠豪放的樂音,暗示送客時間到了!



美食

如果有機會到土家族作客,可以嘗嘗他們道地的烹調口味,不論是在長江沿岸的土家族,或是清江畔的土家族,都離不開土豆、臘肉、泡菜這幾道土家傳統美食……。


炕土豆
將整塊土豆(馬鈴薯)或切丁後烤得焦黃鬆軟,是每個土家族家庭都會用來待客的一道主菜,讓客人容易吃飽。另外,有時為變換口味,會將土豆丁直接油炸,這也算是炕土豆的一種。

土家香腸、臘肉
土家人除農作外,幾乎家家養豬,所以豬肉是主要肉食來源。為將肉品長久保存,最方便就是做成香腸、臘肉後曬乾。尤其土家人戶戶都長年曬著臘肉,讓肉自然風乾,作菜時可吃原味,或加上一些香料。「香樁臘肉」就是清江土家族的名菜。

土家泡菜
泡菜對一般人而言只是開味菜,但是對土家人而言,可是餐餐都不可缺少的,其他菜有沒有反倒無所謂。蔥、蒜、蘿蔔、各種根莖菜類,都可以用土家人特有的「酸水」做成泡菜,逢悶熱的春、夏季節,以此泡菜下飯格外開胃。

清江魚
完全零污染的清江魚,是長陽觀光客必嘗的一道菜,而且可依個人口味請店家烹調。清江魚也是武漢市市場上叫價最高的魚類,因為長江水域的污染,已經使零污染的好魚愈來愈少了。

土家特產
長陽地方的土家特產中,「艮山綠茶」喝起來清新爽口,價錢便宜;「清江扁魚干」油炸可食,遊客可買回家,吸收無污染的魚類鈣質。



襄樊Xiangfan
景點

湖北省出了武漢之後,最精華的旅遊圈幾乎都集中在西北部一帶,位於漢水的上游和中游,其行政區域便以十堰、襄樊為中心。襄樊市自古即為「南船北馬」的交通匯集要道,十堰的武當山更是遠近馳名,緊鄰的便是鄂西一大片的「神農架」原始森林保護區。在連綿不絕的山脈地形一氣呵成下,蘊育出臥虎藏龍的歷史故事或神仙事跡也就不足為奇了。

襄樊市是襄陽和樊城兩地的合稱,發源於陝西漢中的漢水,自襄陽和樊城之間穿越,直流到武漢匯入長江。

由於地處古代南北交通的要塞重鎮,襄樊今日的觀光景點便記錄了名人過客的足跡。如東漢末年,許多北方名士南下避亂襄陽,造就此地冠蓋雲集的繁盛景象。到了三國時代,更有諸葛亮遷居來到襄樊,在隆中建草蘆隱居,隨後劉備三顧茅蘆的故事更是流傳千古……

此外,著名的詩人、文學家,如李白、杜甫、孟浩然、歐陽修、蘇軾等人,也都曾在襄樊生活、遊歷過,踩著前人的足跡,應可讓在此停留的觀光客覺得不虛此行。


襄陽古城
:位在襄陽市中心
:可搭1、6、8、11、12、13、14路公車在西街、東街或南街下車。
位於漢水南岸的襄陽古城,現在只保留一小段作為歷史見證,高達8公尺的城牆的確壯觀,但是城牆上的非收門票區卻是髒亂不堪。城外的「西護城河」已成為收費的釣魚區,這條長達240公尺、以人工挖成的護城河,可是亞洲區最長的護城河。
臨漢門
登上襄陽城僅存的北門「臨漢門」,1700多年的城門親自見證過劉備當年逃走的景況。紀念館內陳列著歷朝歷代曾經發生在襄城的重要歷史戰事,從春秋、東漢、三國、西晉,到宋朝岳飛大戰蒙軍、明朝李自成攻克襄陽……真乃兵家必爭之地也。

自臨漢門沿著城牆向前行約100公尺處,即為子城牆「夫人城」,是紀念魏晉時代韓夫人代夫修城的一段歷史,彰顯著女人身處戰亂時代的護城情操。


襄陽仿古街
:位在襄陽古城臨漢門城門前
:同「襄陽古城」,下車後步行可達。
在臨漢門的城門前,現在建設了一長條的仿古商店街,古意盎然的街道宛如重現古襄陽的繁華面貌。
襄陽仿古街相當長,每隔一段就豎立一座仿古牌坊,但沿街的各商店卻是大同小異,沒有太大的特色,無非是賣些小吃、雜貨、飲料冰品類,與一般商家沒什麼兩樣。倒是有幾間賣黃酒的「酒家」,店內的巨大酒缸是比較有古意的。


綠影壁
:位於運動路與南街交會處附近的巷弄內
:可搭13、14路公車在南街下車。
遙想當年在外敵環伺下,襄陽城如何身繫一國的安危,襄陽王又是如何的權傾一時,而襄陽王府應有的氣勢格局是不是直逼上國君王?只可惜明代的襄陽王府,讓張獻忠一把火燒了,只留下王府前以青色綠石所雕砌的照壁「綠影壁」。
綠影壁建造於1440年,為仿木結構的無殿式四柱三樓一字型照壁,三堵壁兩連,壁上雕刻以龍為主的圖案,中間為雙龍搶珠,左右各為群龍舞於雲水間。不但刻工細緻,壁面所使用的綠泥片岩材料更是難得,被視為古代石刻的藝術瑰寶,有人甚至認為它的藝術價值高於北京的「九龍壁」(用琉璃燒製而成)。

今日襯托綠影壁的王府式建築和圍牆,都只是後人仿古新建的,格局也較原來縮小了十倍,整個庭院座落在遠離運動路大道的巷弄之內,不大明顯,不過距仿古商店街倒是不遠。


米公祠
:位於樊城的沿江西路上
:可搭13、17路公車在長虹大橋頭下車,步行到沿江西路。
北宋的大書法家米芾因曾長期隱居襄樊,又自號「襄陽漫士」,是令當地人引以為傲的名士。米芾不但在書法上自創一家,他用橫筆點墨畫雲山雨樹又自成一格,人稱「米家雲山」;因其性格不羈,而又有「米癲子」的別號。
米芾居住在樊城西南的「米家庵」,明朝時後人將之修建為「米公祠」,1866年重建,祠內庭園中的碑林保存有米芾書法帖的摹刻,以及黃庭堅、蔡襄、趙孟頫等著名書法家的碑刻及其他文物,即使歷經文革浩劫,幸有米家後代子孫將這些文物妥善收藏,才為襄樊留下這藝術性的一隅。

米公祠的庭園碑廊不失幽雅古風,可惜透露著維護乏力的落寞滄桑。


古隆中
:位在襄樊城西南郊13公里處
:自火車站搭512公車可達隆中
:20元人民幣,導覽人員費用80元
位於襄樊城西13公里的隆山,是諸葛亮年輕時(17至27歲間)居住的地方,現已規劃為整片極具特色的觀光景區。有導覽人員專門講解景區內各點的歷史典故,費用為80元,走完全程大約需兩個小時。
三顧茅蘆
「古隆中」的大門牌坊原為清朝時所建。入門後的參觀步道,即是沿著1700多年前劉備三顧茅蘆的路線。先經過「風荷亭」,亭旁的一小片田地為紀念諸葛亮昔日的「躬耕隴畝」,往前的「虹橋」是拜訪諸葛家必經之地。

過橋後走「三顧路」上山,路兩旁是大陸難得見到的茂密樟木林,自清康熙年間栽種至今。大陸的森林幾乎都已被破壞殆盡,「三顧堂」前能保有如此清幽蒼鬱的林相,還得歸功於諸葛先生以機智締造了傳奇性的偉大功績,令後人衷心敬畏而不敢冒犯。

羅貫中以四句話,就把古隆中的景致描述得極為透徹:「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廣而平坦,林不大而茂密。」

茅蘆的原址是千古難得的風水寶地,也因此讓明代的襄陽王據為己有,作為墓地之用,但襄王陵上的樹木始終長不直,後人笑說這是「鳩佔鵲巢」,可見其太自不量力了。真正的歷史原跡,便是「茅蘆」(今不復存)前那口1700多年來仍水源不絕的「六角井」,也象徵著先人智慧泉源的不朽吧。

至於「諸葛草堂」和其門前的馬車等,則是湖北電視台為拍攝「諸葛亮傳」時所搭建的真實佈景,戲劇拍完後即作為觀光一景。

漢諸葛丞相武侯祠
進入「漢諸葛丞相武侯祠」後,還要再買五元的門票,這個為紀念偉人事蹟的建築物也是建造於明朝嘉靖年間,收門票以「維護古蹟」為名義,庭園內一株400多歲的桂花樹倒是值回票價。

騰龍閣
古隆中的最後,也是最高點的「騰龍閣」是一座寶塔型建築,傳說諸葛亮與劉備在此乘龍騰空而去,登閣瞭望,隆山四周山勢如龍形環繞,「臥龍」之名其來有自。

登騰龍閣除了可以步行攀登石階外,還有乘坐滑道滑車的省力方式,門票30元,這種滑道的設計會讓人有速度上的剌激感,只是安全性並不令人十分放心,喜歡追求刺激的遊客或可一試。



武當山Mt. Wudang
景點



武當山
:自武漢到武當山循襄渝鐵路,每天一班夜臥的火車,晚上21:50出發,清晨6:50抵達武漢,剛好足夠時間睡一覺,但火車座位有限,須提早預約買票。不坐火車,可乘坐自十堰發車的長途巴士,每天都有很多班次,行程時間大約9個小時。

武當山索道-古人自山腳下步行登金頂,大約需走一天一夜,今日則可藉助現代的交通工具省去相當多的時間。首先從山下乘汽車約1.5小時到達海拔860公尺的「瓊台」,從這裡可搭乘索道纜車由後山直接上到1500公尺高處的金頂下方,如此登頂即省時又省力,但許多虔誠的信眾還是會步行登頂。武當山索道的建設也是一樁浩大的工程,特別引進了奧地利的技術,光是吊纜車的繩索即長達1509公尺,索道的全程乘坐時間需25分鐘,門票分上行45元人民幣,下行35元,買來回雙程為70元,兒童半價。
道教尊崇「道」為宇宙的本源與主宰者,而「道」的理論基礎是以「清靜為宗,虛無為體,柔弱為用」。要體驗如此抽象的真理,也許上一趟武當山可以「悟道」,或是輕鬆一點,以遊覽的心情去朝聖,也算是「參道」。

有人說:「天下名山佛佔盡」這倒是事實,唯武當山是由道觀所主宰,而成為道教第一名山。傳說是真武大帝修仙得道後來到此山,看上這塊福地,便與無量佛鬥智鬥法得勝而贏得了居留權。

武當山的各道觀所頂禮膜拜的神,以及環繞著各古蹟間的傳說,莫不是以真武大帝為中心,不但祂的「分身」無處不在,道法更是貫通古今。

武當山成為道教清修之地後,歷代到此修煉的名人包括唐代的呂純陽、五代的陳摶、宋代的寂然子、元代的張守清,以及明代赫赫有名的張三丰。

武當山北接秦嶺、南連巴山,綿延800餘里,有72峰、36岩、24澗、11洞、3潭、9泉,要一一盡覽並不容易。無論你是為何目的而來,上武當山的首件要事便是登「金頂」,其次是「南岩」和「紫霄宮」,以及位處山下的「玉虛宮」,各點的主題都離不開真武大帝。


「治世玄岳」牌坊
武當山有三處皇帝親自題字的地方:一是金殿上清康熙皇所題的「金光妙相」匾額;一是道光皇帝的「生天立地」匾額;再就是明朝嘉靖皇為武當山加封所立的這塊「治世玄岳」牌坊,建於「漢十公路」旁進入武當地區的要衝上。當地流傳著一句俗諺:「進入玄岳門,生命交給神。」
武當山的確是與神明打交道的好地方,只要不做虧心事,必定「上山有保佑,下山有福報」。


玉虛宮
武當山最大的宮觀並不是蓋在山上,而是建在山下人煙聚集處,即今日的「武當山經濟特區」內。也許就是因為少去了山林的遮掩,前人得以盡情地將玉虛宮仿造皇宮的格局大模大樣地建造,而後人欲將其毀損時也更為便利。就這樣,玉虛宮讓「闖王」李自成一把火燒了,今人只得從斷垣殘壁中憑弔昔日的鼎盛風貌……
根據資料顯示,「玉虛宮」原有的建築體達2200多間,前後崇台疊砌、軸線分明、佈局嚴謹,一派皇宮般的格局氣勢。今日還可從毀損的層層石階、精雕的石墩花紋、殘破建築物的佈局和「玉帶河」,恍若察覺到北京故宮的影子。傳說中,原來玉虛宮與故宮是在同一年建造,有人便附會玉虛宮與故宮是以同一份建築圖為根據。以明朝皇帝對真武大帝(又號「玉虛真人」)的尊崇備至,分享一份皇宮建築圖未嘗不可。

玉虛宮的災難不只是遭受祝融之災。1949年,玉虛宮整個主體建築又遭土石流淹沒,只剩下兩座全武當最大的「御碑亭」矗立原址,外來民眾在此地安家落戶,石龜成了兒童們的遊樂場。直到1993年,才將土石和居民移走,還了玉虛宮本來面目,現列為古蹟保護區,門票5元。


太子坡
太子坡是真武大帝未修成正道前所經之地,原來也是登金頂的必經之路。比較特別的是,進入太子殿前那段彎彎曲曲的山坡路,有四句話可以形容眼前這個景致:「一里四道門,九曲黃河牆,一柱十二樑,十里桂花香。」
所謂「一柱十二樑」指的是殿內的「五雲樓」,以唯一的支柱和十二根交叉的樑枋來支撐這座五層高的樓閣,五雲樓又是武當山古建築群中最高的一棟木構建築。


紫霄宮
武當山有許多格局輝煌的木造宮觀(包括玉虛宮)都被大火無情地焚毀,唯紫霄宮(建於1413年)完整保留至今,大殿上的樓閣飛檐、雕樑畫棟,展現出明朝木造建築的極致。所以武當山的三大建築特色表現:一為金頂的鎏金銅柱; 二為南岩石殿的巨石仿木結構;第三就是紫霄宮的原木建築。
龍虎殿
除了建材各具特色,規模各有不同之外,供奉真武大帝的宮觀都是依一定的動線模式設計,紫霄宮便是如此典型的格局:入門第一殿依例是左青龍、右白虎,由朱雀、玄武把守的「龍虎殿」;穿過龍虎殿後,一排石階依山勢往上建造,兩邊建築物對稱排列,依序是左右各一的「御碑亭」、供遊方道士掛單的「十方堂」,再往後即為真武祖師銅像端坐的「紫霄大殿」,大殿之後依例是「父母殿」,可見道教非常強調對孝道的重視。

武當劍法
紫霄宮背靠展旗峰、面對珠寶峰,聞名的武當拳、武當劍便是在此發跡。目前大陸的道教協會就設在紫霄宮中,因此宮內的道士對武當山各宮觀的狀況都瞭若指掌。每日下午六點在紫霄宮會有固定的法會舉行,也是開放給觀光客欣賞的。


南岩
武當山36岩中以「南岩」的景致最為優美,傳說真武大帝便是在此地得道升天的。建於懸崖峭壁山腰間的「南岩宮」,是取就地石材所建,遠望如整座宮殿鑲嵌於山壁之內,益增巧奪天工的神聖性。
車子到「烏鴉嶺停車場」,直接由此步上通往南岩的石階,雖有一段距離,還好階梯相當平緩,攀爬不難。從此處遙望對面的金頂,可清楚看見連綿的山峰都向「一柱擎天」的天柱峰俯首傾倒,這便是所謂的「萬山來朝」景象。

御碑亭
穿過南岩宮的售票亭,迎面即見傳說中仙人的「腳蹬老虎岩」,接著是兩座「御碑亭」,亭內是一隻大石龜背負著大石碑,碑上刻的無非是皇帝的聖旨及對道士的戒律。傳說烏龜曾救過朱元樟,龜又為龍王之子,明朝便讓烏龜負傳遞皇帝旨意之責。武當山到丹江口地區共建有12座這樣的「御碑亭」。

南岩宮始建於唐朝,歷經宋、元的續建,明朝更擴大重建,可惜除了石殿外,其他的木造宮殿已被大火燒毀,現有的建築都是新造的,不過仍看得出往昔具備的宏偉格局,尤其玉皇殿遺址,更是依稀顯示玉皇大帝的塑像何其高大雄偉,可惜原來的神像已被盜,現在只能看到一個粗製的替代品。

龍頭香爐
還是石殿內有看頭!造殿的石匠果然厲害,在殿前突出峭壁約1公尺處雕刻了一座「龍頭香爐」,龍頭更以精確的對角線,直與遠方天柱峰上的金頂遙遙相對,故曰在龍頭香爐燒香許願是最靈驗的。

古時曾有多人為在香爐上插香而失足掉下懸崖,清朝曾為此禁止信眾燒龍頭香,並在香爐兩旁裝設了護欄,以保人命安全。現在龍頭香爐也已經對民眾開放,但是為提高觀光收益,燒一柱龍頭香,索費100元人民幣,不過,看來願意花這麼高額費用許願的人並不多。既然「虛無」,何必以許願強求?龍頭香爐的設計驚險,也許就是警戒世人凡事不必強求。

導遊總會盡責地慫恿你上一柱龍頭香,並且告訴你「金頂簽、龍頭香」是武當山最靈驗的兩寶。此外,尚可參觀南岩石宮中的「兩儀殿」、「天乙真慶宮石殿」、「太子臥龍床」像,和「打金鐘」等。


「金頂」朝聖
真武大帝的「金殿」建於72峰當中最高的天柱峰頂,因此又稱「金頂」,每日登金頂朝聖的香客絡繹不絕。
武當山道觀的大規模修建是在明朝永樂年間。明成祖朱隸即位後,調集30多萬的軍民工匠在武當山大興土木興建宮觀,祀奉北方的真武大帝(朱隸自北方起兵奪得帝位),將武當山視為私人的皇家道院,並希望藉由宗教攏絡人心。

據說真武大帝高大的身材,圓圓的臉龐和披髮赤腳的形象,就是工匠被「暗示」依照永樂皇帝的模樣塑造出來的。這些史料也讓人在朝拜真武大帝時,不至於覺得神明遙不可及,在對武當山宮觀建築群的浩大工程,感到「不可思議」的同時,又覺得這不無可能。

「金頂」其實是依照宮殿式的格局建造出一座「紫禁城」,又稱作「皇城」,外圍厚實的城牆長達1500米,並有天門四座,登金頂的朝山者首先即在南天門扣關,進入南天門便象徵進入天闕。

南天門
南天門分成人門、鬼門、神門三道門,一般人就走右邊的人門,中央的神門是皇帝專用(今日唯為江澤民開放),左方的鬼門乍看只是一片牆壁,應該只有「另類」走的過,或是怕人走錯了才堵起來。

過南天門後先經「靈官殿」,火眼金睛的王靈官專門判人的善惡,祂的右邊就是張三丰的塑像。

九連蹬
登頂前的體力大考驗,就是得爬上陡峭曲折的「九連蹬」石階。因為登頂的不易,更確定人們信念的虔誠,而老弱婦孺的不辭艱辛也就不足為奇了。

終於登上金頂,來到供奉真武大帝的金殿,誠心一拜,以不負千里迢迢的一趟「道緣」。一旁的籤房排了長列的求籤信眾,想必結果很靈,而且抽的籤越好,付的錢越少,如果是上上籤只需付5元。

金殿又稱「太和殿」,「太和」也是道教的象徵。金殿四周圍有146根青銅製的護欄,都是遠從北京運來,整根組裝而成,可見工程之艱難精細。

在缺乏現代高科技交通工具的明朝,能在海拔1612.8公尺高的天柱峰頂,建造這樣規模的紫禁城和金殿,足見人類毅力和信仰的匪夷所思,並且見證了中國15世紀科技發展的最高水平。



美食

武當山原屬於十堰行政區,託武當山旅遊人潮的福,山下居住5萬人的市鎮已規劃為「武當山經濟特區」,受到政府的特別關愛。市區最熱鬧的地方就是配合觀光業所設計成的「仿古一條街」,早上是一般商店街,晚上就成了吃宵夜的夜市,但是價格比仿古街以外的餐館要貴,而且攤子上的東西不夠新鮮,衛生條件並不好。
中國旅遊--四川 Sichuan

四川省除了坐擁九寨溝、長江三峽、峨眉山等絕世美景外,還擁有悠久而迷人的歷史文化。從三國時代劉備在此建立蜀國開始,它就正式登上了中國歷史的舞台,時至唐代,寄寓四川的詩人杜甫與李白,也都曾為它寫下盪氣迴腸的詩篇。它那壯闊明媚的山水,從此便深深的印入每個中國人的腦海中。
杜詩:「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寫的是春到成都,花開滿城,春景壯麗無邊,成都西北的玉壘山浮雲興湧,古往今來,變化萬千;而「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寫的則是成都城外供奉諸葛亮的「武侯祠」,那鬱鬱森森的柏樹,就像諸葛武侯當年抑鬱不展的愁懷,令憑弔者唏噓扼腕。

李詩:「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寫的是長江三峽風光如畫,猿啼哀怨,而迅捷無比的江船,一日之間就可抵達兩百里外的江陵;而那「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的詩句,更把四川省那高山環繞,險峰迭起,大川奔流的封閉盆地地形,形容得淋漓盡致。

後蜀的風流國君孟昶,和他那「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的美麗皇后花蕊夫人,也為四川寫下了一則哀艷的傳奇。花蕊夫人喜歡芙蓉花,在成都遍植芙蓉,使它從此博得了「蓉城」的雅名,而孟昶最後因兵敗成了趙匡胤的俘虜,與花蕊夫人雙雙被擄到宋朝的京城開封,先後慘死於皇室之手。花蕊夫人曾在被擄去開封的路上填了半闕詞,詞云:「自離蜀道心將碎,離恨綿綿,春日如年,陌上時時聞杜鵑」,充分流露了她被迫去國離鄉的心酸。

「天府之國」的四川留給後世的傳奇,似乎總是充滿了憾恨與哀傷,就像它那常年灰沉沉的天空,大概是因為環境太富庶了,反易使主政者貪圖逸樂,而鬆弛了對侵略者的戒心吧!

但這種物產豐厚的環境和漫長的歷史,卻最適合孕育令人陶醉的休閒文化,其中最令人稱道的,莫過於被譽為「四絕」的川菜、川酒、川茶和川戲了!

川菜早以香辣夠勁而聞名中外,而「雲煙川酒」這句成語將四川酒和雲南煙並稱,可見其知名度與優越性。四川因天氣濕熱而產茶,茉莉花茶的薰製尤為神妙,而川劇中那噴火、滾燈和變臉的三大絕技,至今仍無人能識出個中奧祕,更別說是模仿了!

一般人由成都搭車北行往九寨溝,或是從重慶上船遊長江三峽,由於路途迢迢,遊客們通常會先在成都或重慶住上一晚,無形中給了大家見識這「四絕」的大好機會。當然,如果行程夠從容,可以早幾天到成都、重慶,好好的把川戲看個夠,並將四川美食一網「嘗」盡!


重慶的觀光巴士
:1元人民幣
:8:00-15:00,,每天有10個班車次。
在人民廣場看過水舞後,可以直接在「人民廣場」站搭乘市區的觀光巴士。重慶的觀光巴士設計相當古典,木質的車窗框,車頂上鑲著七彩琉璃式的花色,不過車體似嫌老舊。環市區沿路所停的站包括牛角沱、兩路口、較場口、五一路、人民廣場和火車站。

現地行程



小三峽一日遊
:遊小三峽的費用約人民幣100元,聯遊小小三峽的費用約人民幣135元。
:遊小三峽的時間約半天,聯遊小小三峽的往返時間將近1日。
:小小三峽水淺灘急,衣服容易被打濕,遊客可向當地小販購買塑膠褲套上,或準備一套輕便的衣服替換。
遊客遊小三峽或小小三峽,都需在長江濱的巫山縣巫山碼頭搭乘中型的馬達機動船進入大寧河。這行程由當地旅行社承接,巫山碼頭邊有許多「個體戶」專幫旅客找旅行社報名。
一般行程是遊客進入大寧河後,飛渡「龍門峽」、「巴霧峽」、「滴翠峽」,在東岸換乘柳葉舟,逆水進入馬渡河小小三峽,行過「三撐峽」、「秦王峽」、「長灘峽」抵達終點,到達終點後,遊客可搭原船返回馬渡河口,也可加付約人民幣60元換乘橡皮艇漂流回河口。




重慶 Chongqing
景點



桂園
:重慶市中山四路65號
:搭乘電車401、405路或公車103、104、105、108、111、112、115、215、216、217、412、421、481、801等路,到「上清寺」站下車,走幾步即可找到中山四路,「上清寺」是大站,有多路公車可達。
:8:30-17:00
重慶市區中有多處保留的遺址,是為紀念國、共兩黨在對日抗戰期間合作的歷史,雖然會以共產黨的部份作為重點,但仍然有國民黨遺留的痕跡。位於中山四路65號的「桂園」,就是1945年重慶談判時,國、共兩黨簽訂「雙十協定」的地方。
桂園是兩層的獨立式樓房,樓下是會議室和協定簽字處,二樓是毛澤東和周恩來休息處(未提到國民黨代表的待遇),庭園中兩棵桂樹是至今仍健在的「活」見證。而周恩來當時就住在附近不到200公尺的「周公館」,現在也是受到保護的國寶級文物單位。


曾家岩50號
:重慶市中山四路「周公館」
:搭乘電車401、405路或公車103、104、105、108、111、112、115、215、216、217、412、421、481、801等路,到「上清寺」站下車,走幾步即可找到中山四路,「上清寺」是大站,有多路公車可達。
:8:30-17:00
曾家岩50號同樣位於中山四路上,順著桂園走到街道盡頭處,就可以看到聳立的周恩來塑像,問路時說是「周公館」別人更容易懂。看到幾個日本團陸陸續續來到這棟不起眼的樓房參觀,原來也是感念周總理當年抗戰後的「網開一面」。
資料顯示,當年住在這個「八路軍重慶辦事處原址」的周恩來並不好過,他的右鄰是國民黨軍統局局長戴笠的公館,左鄰是國民黨的警察局,相信雙方都是「心有千千結」。登上周公館的後院陽台可是另有洞天,在這兒眺望嘉陵江往來的渡輪何其自在,不知「周總理」可曾享此閒情?後院有一直通嘉陵江的地道,倒是顯示緊張對峙中隨時必須棄甲潛逃的綢繆戒心。


紅岩村革命紀念館
:沙坪壩區化龍橋紅岩村13號
:公車104、215、216、217、219路可達
:8:30-17:00
撇開這裡也是「八路軍重慶辦事處原址」不談,紅岩村最為人津津樂道的,還是在國、共和談期間,兩黨人馬在此地所發生「同床異夢」的一段往事。
故事的主角是一棵大樹—「黃桷樹」,它界分了紅岩村內的兩個世界,來到大樹前,往右側的路上行走,是1945年時,以周恩來為代表的中共中央南方局所在,共黨許多高層幹部曾在此運籌帷幄,籌畫抗日和「革命」事宜,如今留下一棟外觀不失精緻古典的紀念性建築;從黃桷樹的左側往下走,則是當時周恩來同意租借給國民黨做為「國民黨參權大樓」的一整層會議式平房,外觀上不具特色,也沒有什麼可供參觀的。然而,大樹依然矗立原地,因著這段往事,又被稱作「陰陽樹」,也為這個風景區賺得不少門票費。

紅岩村位於紅岩村,距重慶市區有8公里遠,可從「上清寺」搭公車直達。「紅岩」的由來是因當地地質特色為紅色頁岩,此處新建的「紅岩革命紀念館」即為一座紅色的豪華大樓,將以宣導愛國教育為宗旨,目前尚未完工。


黃山蔣介石官邸
:黃山位於重慶市南區,屬於南山風景區範圍內
:乘公車384路可達或在上新街乘坐觀光索道或中巴車可達
:8:30-17:00
:人民幣10元
黃山蔣介石官邸座落於重慶南郊的黃山風景區中,就在通往「南山公園」的半山路上,黃山的奇峰幽谷和遍山松柏簇擁,果然是蔣公所偏好的幽居之所。
黃山原本屬於黃天階的私產,後售予國民政府作為蔣介石官邸,園區內幅員廣大,依地勢在山林間建築了多棟獨立式的木造別墅。進門後即是一段幽靜的林道,顯現出大陸一般風景區中難得的靜謐情致,也可見偉人的不凡品味。

作為蔣介石官邸的「雲岫樓」是一棟中西合壁的三層樓房,入內參觀者被要求穿上鞋套,這樣的細心維護方式很難得,也令人有點感動。蔣公的住所是一貫的簡單、素樸,連值班的警衛素養都高於一般人民解放軍,讓人不禁產生回到民國四、五十年代台北的錯覺。

蔣公官邸中所展示的宋美齡資料,是較受當地人注目的焦點,可見她在重慶人心目所保有的份量。原為黃天階別墅的「草亭」,現在是紀念「重慶大轟炸」的資料館,一幕幕日軍轟炸戰時陪都和人民置身水深火熱的景像,遠較我們從教科書中所學和電影中所見的更令人震撼。

宋美齡當時所居住的「松廳」,是更引人好奇的,可是到此的觀光客卻遍尋不著蔣夫人的居所,只聽管理人員輕描淡寫地說:「現在關閉了,不讓參觀。」間或傳來不大協調的卡拉OK聲,原來另一側的建築物已經成為共黨高幹的養老院。


南山公園
:南山風景區位於重慶長江南岸,北起銅鑼峽,南至金竹溝
:公車383、384路,或乘「南山觀景索道」可達
:8:30-17:00
從黃山乘巴士到南山公園不到10分鐘。「南山」之於重慶人的休閒價值,完全是陽明山之於台北人的翻版,連兩座山的年度「花季」都幾乎同步開始,只是花色的繁多上恐怕南山取勝。
南山位於長江南岸,隔江居住在市中心區的人們必須乘「長江索道」纜車過江。自「解放碑」循著鄒容路朝人民公園方向走,步行到新華路左轉,直走即可見到「長江索道」搭乘處,索道缺乏明顯的標示,但路人一問便知。對於日日與江水為伍的居民,索道比公共汽車重要多了。

渡江到南岸後,可以選擇搭乘登「南山索道」直上南山,或是乘坐車票2元的中型巴士,花約30分鐘上山。巴士駛離嘈雜市區進入蜿蜒的山路後,開始看到高級的別墅住宅區,和沿路類似土雞城的餐館林立。

對台灣遊客而言,到處懸掛的布旗標語顯示這座城市還是有「落後」台灣15年的鴻溝。不過,當巴士沿著環山公路緩慢駛向南山時,恍惚中如同置身仰德大道上,窗外景物又是如此似曾相識。

南山公園果然是市民們假日攜家帶眷休閒、野餐、拍照的好去處,門票10元,現在已不分國內、外人士,票價一致。入門處的「噴泉廣場」,又勾起人對陽明山公園噴泉的印象。「音樂廣場」提供了一處寬敞的露天表演空間,例假日(六、日)在表演舞台上的說唱、雜耍節目相當具號召力。

沿著賞花路線一路可逛「海棠園」、「櫻花園」、「桂花廣場」,還有「森林遊樂區」,另外也規劃了幾處餐飲區,可見整體公園的設計觀念很具國際水平,就是衛生間還差強人意。


南山一棵樹
南山公路上的「一棵樹」是觀賞重慶市夜景的最佳景點。「一棵樹」只是公路旁的地名,或是搭公車的下車站名,一問可知;類似於陽明山公路上的觀景點,每晚都聚集了許多熱戀中的青年男女到此約會,不過觀夜景可別錯過最後一班索道收班時間(大約10點半左右)。

人民廣場
「人民廣場」對重慶市民的功用就如同我們的中正紀念堂一般,乍看之下並不起眼,直到廣場上兩側噴泉齊發,樂音大作,精采的水舞伴隨中國式的交響樂、地方小調、流行音樂,完全是一場別開生面的視、聽饗宴。
水舞的表演時間是每晚固定時段,以及例假日的早上。坐在廣場上的露天吧檯點一杯飲料,觀賞免費水舞,是外國觀光客不會錯過的絕佳享受。


枇杷山公園、鵝嶺公園
如同香港的太平山,重慶的枇杷山公園和鵝嶺公園同為眺望山城夜景的最佳去處。枇杷山公園位在市中心中山二路的枇杷山上,海拔345公尺,登上最高點「紅星亭」可縱覽重慶市景,日夜皆美。位於長江一路的鵝嶺公園,腹背為嘉陵江、長江挾峙,山嶺險峻,登上瞰勝樓(兩江亭)俯瞰,眼底景緻氣勢非凡,堪稱一絕。


購物

重慶是中藥材的集散地,其中品質最好的枸杞、紅棗、黑棗是遠從寧夏運來的。在「寧夏枸杞專賣店」可以買到各式藥材,就在人民廣場附近的市場中,這家店是道地的回族人開的,回族小姐正如傳聞中一樣漂亮。其中「紫晶棗」是黑棗中的上品,還有各種口味的「八寶茶」以批發價供應。


寧夏枸杞專賣店
地址:在學田灣正街102號


住宿

重慶是目前中國旅遊的熱門地點之一,旅遊設施完善,重慶市內遍佈各大小飯店,無論你的預算多少,都有飯店能滿足你的需求。武漢近年來致力旅遊設施的建設,各星級旅館也是應有盡有;至於收費方面,三星級以上的飯店,一般收費約在人民幣300元以上,一、二星級飯店的收費則約在100至300元之間。


揚子江假日飯店
:南岸區南坪北路15號
:023-62803380

重慶賓館
:渝中區民生路235號
:023-63845888

人民賓館
:渝中區人民路173號
:023-63851421

重慶飯店
:渝中區新華路41號
:023-63846688

重慶大酒店
:沙坪壩區小龍坎新街84號
:023-65313195

銀河大酒店
:渝中區大同路49號
:023-63808585

霧都賓館
:渝中區上曾家岩24號
:023-63851788

西南大酒店
:南岸區南坪新街5號
:023-62802901

小天鵝賓館
:江北區建新北路78號
:023-67870600

白象賓館
:渝中區白象街18號
:023-63834640

渝州賓館
:渝中區大坪友誼路3號
:023-68811610


瞿塘峽 Qutang Gorge
景點

奉節的白帝城高居三峽群峰的龍頭處,俯臨的「夔門」臨江雄踞,峭壁上刻有「夔門天下雄」幾個大字,這兒就是瞿塘峽的西起點,長江即由此「門」,以「上有萬仞山,下有丈千水」的氣勢堂堂進入三峽。

白帝城
白帝城是古代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也是三國時劉備對諸葛亮的託孤之地,有許多歷史事蹟可供憑弔,此外,這兒也是留下歷朝詩詞名句的「詩城」,值得騷人墨客或自命風流者來此一遊。儘管白帝城高居山上,從江岸登城不易,不過待2009年長江大壩築成後,長江上升至175米的水位,即可讓江輪直達白帝城門,這座詩城也就不再寂寞了。
粉壁岩
中國古代文人愛好題字作詩的功夫,在三峽崖壁上展露無遺。歷代所累積在兩岸峭壁上的書法雕刻,真不負這片大自然山水畫廊的美意烘托。 在進入瞿塘峽的夔門南岸的「粉壁岩」,就刻滿了篆、隸、楷、行等各種字體的題刻,宛若石壁上的書法展覽。自客輪遙望粉壁石刻,最醒目的便有「瞿塘」二字和「夔門」二字,為正宗隸書古體。其他字體較大且令人矚目的尚有臨江石壁上的「夔門天下雄」和「偉哉夔門」等題刻。而在風箱峽附近的絕壁上,則有贊歎瞿塘峽棧道的8個題刻大字「天梯津埭」、「開辟奇功」。
風箱峽懸棺傳奇
瞿塘峽全長只有8公里,也是三峽中最窄、最險的一段,船行只消15分鐘就過了峽,留下令人意猶未盡的匆促感。其中令遊客最感好奇、也最遺憾的就是與「懸棺」擦身而過。 「風箱峽」入瞿塘峽後的第一峽,因船行急速,遊客們都不敢低頭,目光鎖定兩旁峭壁上隨時可能出現的古代「懸棺」。也就是傳說中古代居住在三峽的巴人(一說僰人),將其族人死後的棺木凌空懸架在長江兩岸峭壁上,欲使其身體風乾後,靈魂得以升天。 其中風箱峽是最早完整地發現懸棺的地點,只是完整的懸棺多已被各處的博物館蒐羅作為展覽之用(如「白帝城」便有懸棺展示廳),或是拿去研究,現在三峽還餘留的懸棺實在寥寥無幾,僅有的為保存起見,也是位於極高遠的岩壁上,即使遙望到了,也只是渺遠的一點,實在難以確定那是一塊突出的石岩,還是真的懸棺。 為了這層解不開的謎,船上的乘客不分中、外,一路上總是不時有人指著兩岸峭壁上的「不明發現物」問導遊:「那是不是懸棺?」
古棧道
「棧道」是三峽沿岸崖壁上時時可見的古早立體畫面,這恐怕也是我們與三峽的原始居民之間,最具體的時、空連繫了。 「棧道」是長江兩岸居民除了行船之外,為方便陸路上通行而以木塊在崖壁間所架設的道路,至今沿江的居民還是會在棧道上行走。對走慣大馬路的城市人來說,要行走在一邊峭壁、一邊深澗的狹窄棧道中,擁有超高膽量是基本條件。


酆都 Fengdu
景點

一般走下水的長江遊輪是在重慶登船,若遇水位不足時,船公司會安排快艇將旅客載往下一站的大碼頭「涪陵」登船。距重慶172公里處的「酆都」,便是隸屬於涪陵市的一縣,也是東行的長江遊輪在進入三峽之前必停的遊覽勝地。酆都的實際人口有7萬5千人,但是因為將「鬼文化」發揚的相當徹底,所以它又以「鬼城」、「幽都」而聞名。想要體驗所謂陰曹地府的幽冥世界是何景況,只需到酆都的「名山」上走一遭,或許能一解人們對前世、今世和來生的謎團,當然,這還得看你信不信了!


名山
上「名山」可乘坐索道纜車上山(人民幣20元),體力好的約步行20分鐘即可到達「陰曹地府」,即沿著半山腰至山頂所修建的整座「鬼城」。第一關來到「奈何橋」,如何過橋馬上考驗你是不是好人,還能考驗夫妻來世可否再續今生緣, 為難了人性,增加了情趣。
過了橋進廟裡馬上再拜「三世佛」,有分掌前世、今世、來世的三尊釋迦牟尼佛,佛像前每問一世的代價是10元人民幣,敢問來生的人可能需要絕大的勇氣,何況這又是一場交易。看看來自各國的旅行團中(德、美、法、台),只有台灣旅客有人駐足占卜。

陰曹地府
往前需登33級石階,比擬成佛經中的33重天,導遊會提醒你要一口氣登上去,不要回頭看,否則…… 登上之後猜猜玉皇大帝所留的石碑字中玄機,看了王母殿、無常殿後,就正式跨過「鬼門關」,進入「陰曹地府」了。依「鬼律」說法,鬼門關左右兩道門進出不得走同一門,而且左、右門的選擇決定了進出者未來的性別,姑妄聽之無從考證。

進入鬼門關後,便會踏上的「黃泉路」,兩側迎賓的是各種淒厲恐怖的惡鬼造像,大異於一般廟宇的仙佛迎賓場面,也許這會教那些做了虧心事的人頭皮發麻吧。

天子殿
最後的目的地是來到山頂的「天子殿」拜見陰天子閻羅王,殿內有四大判官、六大功曹、十大閻羅的塑像,不過最引人好奇的是陰天子的天子娘娘,幽居在大殿之後,原來閻羅王娶老婆也必須使用一求、二騙、三搶的手段,倒是一片癡心令我輩女子心動。有此一說,多看天子娘娘的嬌容者,可令女子增添美貌,比整形美容還持久,只可惜到鬼城一趟山高路遠,愛美確實不易。

天子殿兩側是十八層地獄的塑像虛擬實境,看生前作姦犯科的人死後如何被上刀山、下油鍋或活劈兩半……不過,這些嚴酷的示範是否具警戒作用,就端看遊客的「悟性」了。

遊「名山」大約2個小時即可結束。除了名山,酆都的另一處景區「雙桂山」是以園林藝術及歷史古蹟著稱,若時間允許也不妨順道前往參觀。

三峽大壩建成後,酆都縣城將會淹沒,名山則被淹至半山腰,鬼城的主體仍將保留,那時逛陰曹地府就更便利了。


巫峽 Wuxia Gorge
景點

船出瞿塘峽口後,經過一段平緩的寬谷地帶「大寧河寬谷」,隨即進入雲霧變幻莫測的三峽第二峽「巫峽」。

巫峽全長45公里,東抵湖北省巴東縣官渡口,重慶和湖北的省界從峽谷中段劃過,巫山縣便成為重慶市的最後一個縣城。

巫峽兩岸由石灰岩所堆疊的喀斯特地形,在此顯得格外岩峭峰奇,又經流水長期侵蝕後,形成無數的溝壑,溝壑綿延沉墜之處,對照出石壁的更為聳峻奇偉。曠古聞名的「巫山十二峰」就在這群奇岩之中現形。

進入巫峽中,更刺激而值得期待的事,當然就是乘坐縴夫拖曳的蘭舟,在小三峽或神農溪中漂流,享受三峽另一味原始幽奇的深度景觀。


巫山小三峽
巫山小三峽旅遊區拜三峽之賜,名氣與人氣兼具,水流湍急的大寧河「小三峽」和馬渡河「小小三峽」,連袂打造出巫山地區的精華旅遊點。
在巫峽西端注入長江的大寧河,發源於大巴山南麓,一路穿山越谷,迤邐出250公里的絕景,其中以「龍門峽」、「巴霧峽」、「滴翠峽」組成的「小三峽」佳景,更是名聞遐邇。

小三峽全長約50公里,兩側夾峙險峻狹隘的峽谷,沖激出無數奇石、險灘,景色美不勝收,由於小三峽水流湍急,驚險度遠較三峽為高,以致遊過小三峽的遊客都有「更勝三峽」的好感,也因此造就了小三峽高居不墜的人氣。


龍門峽
遊客由巫山縣巫山碼頭登船,逆水轉進大寧河,迎入眼前的就是凌空跨岸的「龍門大橋」和雄偉的「龍門峽」。
全長3公里的龍門峽遍佈許多險灘,經過「青獅守門」、「熊貓洞」時,往往因船行速度過快而不知奇景已過,MOOK提醒你,記得留心注意西岸岸壁留有的石孔,這是珍貴的棧道遺跡,綿延達400多公里,相當罕見。


巴霧峽
船過東坪壩即進入「巴霧峽」範圍,長約10公里的巴霧峽又名「雙龍峽」,峽內怪石嶙峋,「馬歸山」、「龍進」、「虎出」、「觀音坐蓮台」、「八戒拜觀音」構築成精采的天然雕刻藝品,鬼斧神工,令人嘖嘖稱奇。

滴翠峽
從雙龍鎮到涂家壩這段距離,是小三峽中最秀麗的「滴翠峽」,處處是飛瀑美景,教人流連忘返。位於峽中的馬渡河口是「小小三峽」的起點,想嘗試更刺激活動的遊客,可以在此換乘小木船入峽再探奇景。

小小三峽
位於滴翠峽東岸的馬渡河,是大寧河的支流,細狹的河道區分為「三撐峽」、「秦王峽」、「長灘峽」小小三峽,峽內水勢流速激急,由馬渡河口逆水入峽,須靠人力拉縴、撐篙才能行船,久而久之,這吃力的拉縴工作反成了吸引遊客的一大特色,而隨著遊客日趨增多,原本赤裸著身子拉縴的縴夫,為顧觀瞻,穿起了衣褲,這反使得慕名而來的遊客興起了失落感。

金盔銀甲峽
江水向東流經巫山縣10公里處,可見黃褐色岩石的山頂,狀若武士頭盔,下方岩層片片又如武士鐵甲胄,故名「金盔銀甲峽」,「赤甲晴暉」可是三峽難得一見的奇景,附近還可見「箭穿洞」、「老鼠錯」等小景。

巫山十二峰
有人以「翻手為雲,覆手為雨」來形容巫山變幻難測的面貌,想在雲雨反覆蒸騰中一一細數十二峰的影像,當然是一項不可能的任務,先認名字罷:巫峽的北岸有聚仙、松巒、神女、朝雲、聖泉、登龍等六峰。「登龍峰」很像一個昂首的龍頭,山上六層石階則狀似向天空攀升;「朝雲峰」海拔1100公尺,傳說是每天早晨第一朵雲彩升起的地方,也是領略巫山雲的最理想地點;「神女峰」以其嫵媚而難以捉摸的姿容成為遊客的焦點,加上動人的神話故事,令人感受到巫峽迷濛中存在的靈氣;「聚仙峰」顧名思義,因狀似一把剪刀,又名「剪刀峰」;「聖泉峰」因山頂有常年湧流的甘泉而聞名;「松巒峰」在神女峰的東面,原山上茂密的古松今已不復存在。
巫峽南岸的六峰,在遊船上只能看到「飛鳳」、「翠屏」、「聚鶴」三峰,「飛鳳峰」遠望像一隻展翅欲飛的鳳凰,此峰的山腰處有一平台稱為「授書台」,相傳是神女瑤姬向夏禹傳授治水圖經的地方;「聚鶴峰」是傳說中的白鶴棲息地,「孔明碑」就在此峰下的峭壁上,可是據考察它與孔明並沒什麼關係,不過是古人題字的所在。總之,三峽處處是仙境,到此何妨自比神仙。

南岸另外三個峰「淨壇峰」、「起雲峰」、「上升峰」在船上無法看到,必須下船到青石鎮上才得以觀看。


大足 Dazu
景點

「大足石刻」位於重慶市西北方約170公里處,共有5萬多尊的石刻佛像,散佈處廣達40多處,主要集中在寶頂山和北山這兩地。大足石刻就像是永遠閃亮的北斗星,讓每一個來到重慶的遊客,都不願錯過朝拜聖地的機會,值得慶幸的是,歷經過文化大革命的浩劫之後,大足的佛教藝術能夠重新綻放光華,讓這個對神佛信仰淡漠的社會,有機會重拾虔誠、慈悲之心。精雕細刻的神佛,乃至法力無邊的「千手千眼」觀世音,正適時提醒著我們,重視精神的修行,為未來多增福報。


寶頂山
:可自重慶搭乘火車在「郵亭舖」下車,轉乘往大足的公車,行車時間約1小時。另外,也可在重慶朝東路的長途汽車站搭巴士,直達大足縣城,行車時間約5小時。
:大足石刻主要觀賞區域在寶頂山和北山,兩處門票分別為人民幣50元、35元。
:在寶頂山可以僱請當地的導遊解說員,而這些解說員分為三級,第一級80元、第二級60元、第三級50元,團體雇請解說員較划算。其實這裡的文字解說標示牌在大陸各風景點中算是最完整的,與導遊的解說相去不遠,更何況簡體字使用不多,容易閱讀,因此建議自行觀賞即可。
寶頂山的佛像群宏大莊嚴,色彩豐富,充分運用山勢地形,在岩壁上雕出一組組生動的佛經故事,刻工之精巧絕倫,令人嘆為觀止。 大足石刻的精華所在,便是寶頂山「大佛灣」的佛像群。這裡的佛像雕刻主要完成於南宋時期(公元1174~1252年間),由誠心禮佛的趙智鳳發願出資,集合了當代著名工匠們耗費畢生心力所完成,單看龕窟之間的巧妙相連,與岩形結構運用融合之精確,可見這群工匠們巧奪天工的手藝,這樣的科學精確性在我國古代的石窟營建中是絕無僅有的。
圓覺道場 
循著參觀路線,首先進入的「圓覺道場」,便是將建築科學的精確性融入佛像創作的代表。在一個高600公分、寬900公分,深1200公分的石窟中,完整展現了釋迦牟尼佛向12個菩薩說道的場景,窟內總共52尊的雕像完全是就地取材,而隱蔽式的排水道,則讓這個洞窟近800年來不受山泉的潮害,完整地保存了下來。可惜就因此窟的珍貴性,不准遊客攝影留念。

牧牛圖
「牧牛圖」以12組的連環故事,在岩壁上雕出「人心」(以牛作為象徵)從無知(被馴養)到自覺自在(人、牛相忘)的修行過程,很具禪意。「護法神龕」是在寬達1260公分的壁面上雕出33尊降魔羅漢,一來為護持此修行道,二來為降服魔障,清除人心中的七情六慾。「六道輪迴圖」展示人們前世今生的輪迴過程,從畜生道、人道到神道有一個漸進的演化過程,所以人若不修行,恐怕會「不進則退」、「每況愈下」!

華嚴三聖像
寶頂山3座高出8公尺的「華嚴三聖像」也是參觀焦點。最左側的文殊菩薩手上托著的寶塔高1.8公尺,重達500公斤,能以懸空的姿勢維持長達800年的時間,便是運用了極精確的力學原理。可見學佛者不見得會忽略科學的研究,有老祖宗可以為證。

臥佛與千手千眼觀音
大足石刻最具國際知名度的,還是長達31公尺的臥佛和「千手千眼」觀音。「釋迦牟尼盤涅像」的臥佛原以身長60公尺的比例所雕刻,表現出宏大而且安詳、寧靜的上半身形像,下半身則似隱入山壁深處,留予人無限的想像空間,是藝術創意的精妙之處。

至於「千手千眼」觀音造像,更是發揮極盡細微綿密的巧思成果,經過為佛像重上金裝的師傅計算,觀音確實有1007隻手和1007隻眼,而且每一隻手各有不同的手勢,其造型繁複多變,令人為之嘆服。希望他法力無邊,真正能保佑廣土眾民。

寶頂山摩崖造像的另一特色,是將儒、道思想融入於佛教之中,「父母恩恩重經變像」、「大方便佛報恩經變像」與「無量壽佛經變相」等等,都顯示當時的佛教思想也重視倫理觀和道教理念了。此外,寶頂也是繼雲岡和龍門石窟之後,保存最完善的第三大密教道場。


北山
:可自重慶搭乘火車在「郵亭舖」下車,轉乘往大足的公車,行車時間約1小時。另外,也可在重慶朝東路的長途汽車站搭巴士,直達大足縣城,行車時間約5小時。
:大足石刻主要觀賞區域在寶頂山和北山,兩處門票分別為人民幣50元、35元。
寶頂山群像因位處深山之內,加上人為保護,幾乎未受文革的波及,讓人感到慶幸。但隔鄰的北山卻因地勢平緩容易到達,逃不過紅衛兵的攻擊,大約有三分之一的佛像成了佛教文化的代罪羔羊,慘遭去頭毀身的命運,如今觀來,又是一頁浩劫滄桑。
北山石刻造像從唐朝時期即開始陸續建造,歷經晚唐、五代、兩宋各朝代,因此造型具多樣化特色。北山石刻的整體風格以細致精巧見長,造像眾多,呈個體化排列,沒有連續性的故事,但每個佛像的個性、氣質,仍表現無遺,如其中的普賢像便被譽為「東方維納斯」。

北山摩崖石窟整個呈現出如新月般的地形,窟中石像所居龕窟如蜂房般密集排列,各自有其編號,小型的佛像就「一個蘿蔔一個坑」地就位。被去頭的多是些分辨不出身份的眾神仙們,其中有些大型洞窟,還加了鐵欄杆隔絕人群,以保護這些珍貴的歷史遺產。

媚態觀音
北山石刻的代表作品當屬「媚態觀音」,石像身形嬌小,流露出俯首含顰的女子嬌羞狀,和裙帶輕揚的靈動感,超脫出佛像給人的刻板印象,被視為北山石刻之冠。

較為壯觀的石窟,如「水月觀音窟」的觀音與四大護法皆保存完整。「轉輪經藏窟」高105公分、寬496公分、深679公分,在有限空間內將佛像與轉動法輪雕刻得精緻細膩,被譽為「中國石窟藝術史上的一顆明珠」。其他「禁止攝影」的高價值性洞窟包括「五百羅漢窟」、「十三觀音變相」、「觀無量壽佛經變相」等。北山石刻的佛像共計有578尊,龕窟的編號自101到290號。其中以宋代時期的作品較受推崇,以「人物造型身材勻稱,情態高雅,纓絡蔽體,裙帶飄逸」的細緻表現見稱,可見世人在虔信佛法之外,還是不失美學鑑賞上的浪漫本色。
中國旅遊--蘇州Xuzhou

蘇州是中國南方一等繁榮富庶的地方,觀前街代表蘇州庶民文化的集大成,而蘇州的庭園和佛塔是江南的建築寶藏;如果要感受老蘇州的濃厚風韻,那麼盤門絕對不能錯過;虎丘有超越千年歷史的傳奇,包你聽了功力大增。最後,周庄的水鄉美景保證會讓你難忘。總之,遊江南不到蘇州,可是白來了一趟。


蘇州市區Xuzhou City
景點



觀前街
蘇州是中國南方一等繁榮富庶的地方,而觀前街是蘇州最熱鬧的地點,凝結了蘇州精緻的飲食文化與市井小民的生活智慧與民間傳奇,全新整修過的觀前街未曾留下歲月的故事,卻依然保留了百年老店的神話與風韻。
在中國南方,蘇州的觀前街、南京夫子廟、上海城隍廟合稱「江南三大遊樂之地」,「觀前街」之名取自「玄妙觀之前」,玄妙觀是一座宏偉氣派的道教寺廟,蘇州與道教的淵源深厚,上溯自吳越春秋時期,伍子胥建造蘇州城,即以風水八卦為依據。

西晉時期,道士李知常在蘇州建立「真慶道院」,這就是後來的玄妙觀,玄妙觀自晉朝開始,一直受到帝王的重視,特別是在宋徽宗時期,其香火之鼎盛,堪稱玄妙觀的全盛階段。

由於善男信女往來頻仍,玄妙觀前逐漸變成酒肆商家聚集之處,明清兩朝江南富裕繁榮,蘇州這個魚米之鄉尤為一等熱鬧之處,觀前街上360行樣樣齊全,而五湖四海的江湖藝人、雜記班子也在這裡成幫結社,在玄妙觀後劃地為營,用一道道的繩索圍起來,搭個大帳棚,門口吆喝一下,裡面喇叭鑼鼓齊響,各種踩高蹺、飛簷走壁、馬戲團等表演陸續上演,三清殿後面的空地還有飼養珍禽異獸為生的藝人。

同時,觀前街也出現許多名聞遐邇的餐廳與點心店,如采芝齋的梅醬糖、脆松糖,陸稿薦熟肉店的醬鴨、醬肉,以「松鼠桂魚」聞名的「松鶴樓」,「王四酒家」的「叫化雞」……,香火鼎盛的黃牆黛瓦、川流不息的人群、芳香四溢的餐館,烘托出一個紅塵的一等風流富貴之地,今日,觀前街依舊是蘇州城的商業區,不過,全是文革後整建的樣品,新穎而遼闊卻少了一點點老味道。


玄妙觀
:市中心觀前街
:1、101、102、8路
:7:30-18:00
「玄妙觀」取自道家祖師爺老子的「道德經」一書中「玄之又玄,眾妙之門」,一語,意指深奧又深奧,是洞悉萬物奧妙的門徑,玄妙觀的名稱正合老子所謂的「道」。
玄妙觀建築群的格局與規模與北京故宮相似,位置都處於古都的中軸線上,都是廣殿宏宇、重檐軒昂,均展現當時能工巧匠的高度智慧與才能,只是故宮是人間帝王的宮殿,而玄妙觀是天上神靈的宮闕。

主要欣賞的重點,有五開間的正山門、主殿—三清殿,及殿內的三天尊、老子像碑等,注意欣賞三清殿的屋頂,這是中國營造規則內最高級的「重檐歇山頂」,兩個屋頂與四個飛檐,極盡華麗繁複之能事,另外,環繞三清殿前石砌露台的石柱也是一景,石柱頭上的雕飾有「雙龍戲珠」、「鯉魚化龍」、「鹿飲東海」、「麒麟祝壽」等紋飾,可以讓你仔細品味中國建築工藝的細膩之處。

另一個「平凡中見偉大」的地方在觀前街上的碎石路,這是用蘇州特產的金山石(15厘米見方的小方石)砌成,層層密密、整整齊齊宛如美女之皓齒,蘇州匠人的精細處可見一斑。

蘇州香火最盛的並非佛教寺廟,而是道教的玄妙觀,玄妙觀居春秋吳宮舊址上,始建於晉咸寧年間(西元275-280),初名為真慶道觀,元朝至元年間(西元1335年)始題額「玄妙觀」。

玄妙觀的規模到了清朝康熙年間達到鼎盛,佔地約50餘畝,2、30座殿宇櫛比鱗次,形成一組全國數一數二的宏偉建築群,其格局分為中、東、西、北四路,玄妙觀是整體道觀的總稱,由許多配殿和其他附屬建築組成,位於中軸線上的建築都是最重要的,包括大門(正山門)、主殿(三清殿)、副殿(彌羅寶閣)。

東路建築是神州殿、太陽宮、天醫殿等14座配殿,西路建築則是有雷祖殿、觀音殿等7座配殿,殿與殿之間彼此仳連,北殿則是有簑衣真人殿、薩祖方丈殿組成,全部共計28座殿宇,從正山門兩旁環繞著八字型的黃照牆,整修後的黃照牆色澤異常鮮豔。

除了正殿外,玄妙觀自古即有「玄妙觀18景」的傳說,如「無字碑」、「麒麟照牆」……,但部分已經亡佚,或者,多是穿鑿附會之說,其中最美麗的莫過於春天桃花盛開的景緻,當時觀中植滿桃花,花落時分,觀前街遍地錦繡繽紛,蘇州文人雅士遂又稱其為「碎錦街」。


正山門
這座五開間的大殿是玄妙觀的大門,「山門」在寺院道觀裡代表紅塵與仙境的界限,門外是紅塵世界,進入山門後便是出塵入仙了,三門一般是三門並立,象徵「三解脫門」,即空門、無相門、無作門,故又稱為「三門」,這三個門通常蓋成殿堂式,所以稱為三門殿或山門殿,正山門與玄妙觀同時建於晉咸寧二年(276年),中間曾經過數度整修,是現在保留的古蹟中相當珍貴的宋代建築。

三清殿
進入正山門後,即是長長的御道,御道盡頭是玄妙觀主殿—三清殿,這是全中國絕無僅有的南宋建築,其氣勢之雄偉,只有北京故宮與山東曲阜大成殿差可比擬,1982年2月23日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一座九開間大殿堂,寬44公尺、深25公尺、高26公尺,佔地約1500平方公尺,最醒目的是向天空飛去的屋檐異常寬廣,給人氣象萬千的宏偉感覺。
殿內大廳由40根朱漆丹柱和30根八角形石柱撐起,柱頭處用斗拱結構將屋檐壓力分散開來,全部的樑木桁條都是用準頭嵌合進去,這是中國建築最神奇的一部份,完全不需要使用鐵釘。

三清殿前有一幅「妙一統元」的匾額是出自金兀朮的手筆,這幅匾額有一個有趣的傳說,由於年久失修,上面的筆跡逐漸模糊,特別是「一」,完全無法描繪,正在左右為難之際,一位路過的賣柴老農說讓他試試,說著便把草鞋脫下沾飽墨汁後,左右一畫竟然與原來的字跡一模一樣,眾人在驚嘆之餘詢問老農來歷,老農表示自己一字不識,只是平時在殿前看到這塊匾額時,覺得「一」字寫得格外氣派,下意識地模仿練習後,今日一試竟然一舉中的。

三清殿內供奉三尊金塑法身,這是道教最高層次的尊神,所謂「三清」即指道教三位最高神的合稱,中間是「玉清元始天尊」,東邊是「上清靈寶天尊」,西邊是太清道德天尊」,元始天尊是第一神,元始意指本原、開始,道教認為元始天尊是由始氣所化生,是天上寶君,居於天界最高的「清微天玉清仙境」,故稱為「玉清」,而其他的尊神都是元始天尊的化身,此稱為「一氣化三清」。

現在的三天尊並非晉朝的本尊,在文化大革命「破四舊」時,認為神祇佛像屬於「舊」的領域,因此三尊神像也難逃一劫慘遭破壞,甚至,香樟木的元始天尊首級付之一炬,直到1981年,市政府重新整修玄妙觀,三尊法身也予以再塑,特請蘇州市工藝美術研究所退休的神像專家周福民作技藝指導,把元始天尊2公尺高的頭安裝上去,作到尺度完全吻合、天衣無縫的境界。

元始天尊的塑像,都是左手虛拈、右手虛捧的造型,這象徵著天地未形、萬物未生,連元氣也未形成的渾沌狀態,亦稱無極。靈寶天尊則是雙手捧著一半黑、一半白的圓形陰陽鏡,象徵剛從無極狀態衍生出來的元氣──太極。

道德天尊由玄氣所生,塑像是手拿一把畫有陰陽鏡的扇子,象徵太極元氣以劃分出陰陽二氣,即太極時期的玄氣,傳說道德天尊脫胎於玄妙玉女體內,因為懷孕多年所以生下來時即滿頭白髮,故稱「老子」,其實老子是春秋時期的哲學家,道教學派的創始人,傳說中,他生於李樹下,故以「李」為姓,名「聃」,東漢時,張道陵創立道教,尊老子為祖師,稱「太上老君」。

殿內還保留了唐代吳道子所繪的「老君像石刻」,刻於宋寶慶元年(1225年),上面還有唐玄宗李隆基撰文,書法家顏真卿書寫的贊,這也是蘇州現存最早的圖像碑刻,線條流暢、洗鍊勁爽,吳道子是唐朝人物畫第一人,有「畫聖」之美名,原圖以書法表現,衣帶翩飛,顯得飄逸非凡,人稱「吳帶當風」。


江南名園
拙政園
:市區東北角北寺塔路
:巴士2、3路拙政園下車
:7:30-17:30
:30元
拙政園佔地約4公頃,水域面積就佔了5分之3,藉由水道的串聯,形成全園各個景點既獨立又依附的關係,並且營造出許多詩意般的境界,夏日碧綠嫩紅的荷花挨著「留聽閣」,等待雨天的殘荷雨聲,而淡雅的清香恰恰隨著南風飄入「三十六鴛鴦館」的雕花窗櫺內。
拙政園區分為東園、中園、西園,不同的園區有不同的旨趣(注意喔!這可是中國文人的雅興),首先,拙政園的背景是明代正德年間(1509-1513)一位對政治失望的監察御史王獻臣棄官返鄉後所建,取名「拙政園」是借「灌園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是亦拙者之為政」,表彰崇尚無為而治的政治態度,所以你可以理解拙政園內,為何瀰漫著文人的恬淡致遠,卻掩飾不了些微對朝政的不滿與嘲諷。

東園林木蓊鬱、花木扶疏,欣賞東園之妙,要將園內的景物與園外矗立的北寺塔考慮進去,這是中國園林藝術中「借景」的運用之最,西園則是後來才由清朝的張履謙擴建的,又稱「張式補園」,裡面的最吸引人的是「盆景園」,蒐藏了大大小小的盆栽,從比人還高的榕樹到手掌大小的小楓樹都有,造型相當典雅。


中園—遠香堂
中園的建築都是臨水而建,水域環繞四周,穿插著假山、長廊,整個園林儼然是漂浮在水面上的,把水鄉澤國的溫柔韻緻收攬在一起,十餘座亭閣式樣都是不同造型,屬於明代園林氣派的翹楚。
中園內主要的建築是「遠香堂」,取「香遠益清」之意,因為距離北邊池中的荷花距離較遠,遠香堂聳立在青石台基上,四周廊廡環繞,堂中四壁都是透空的長玻璃窗,可以觀賞四邊的風景,所以又稱「四面廳」,門旁一幅對聯寫著「良會機忘新政拙」「名園且做故鄉看」,遠香堂四周綠蔭蔽日,可以想像夏日午後,這位辭官的王大人坐在裡面,一邊品茗,一邊聞著荷花的清香,日子可是逍遙的很呢。

如果你覺得遠香堂的花香若有似無,你可以再靠近一點,在荷花池中有一座「荷風四面亭」,可以完全坐擁荷香。

遠香堂對面由土堆堆成的小島,各有一個涼亭隱藏在花木叢中,一個是「雪香雲蔚」,一個是「待霜亭」,顧名思義,就是賞花乘涼之處。

遠香堂左後方有一座飛渡池水的廊橋--「小飛虹」,是江南園林唯一的創意之作,站在橋上可以觀賞到「苔侵石岸綠、水漾落花紅」。


十八曼陀羅花館與三十六鴛鴦館
這是西側的主廳建築,有別於遠香堂的隱士風格,這裡是一個四方廳,由館內中央一座銀杏木雕刻的玻璃屏風,隔成南北廳,南是「十八曼陀羅花館」與北是「三十六鴛鴦館」,這裡是園林主人宴客、看戲的地方,特色是建築的四角都有「耳室」,這是給戲曲藝人化妝更衣的地方,同時,這裡也是欣賞中、西園兩邊景緻最佳的地點。



留園
:市西閶門外留園路
:5號巴士留園下車
:8:00-17:30
:14元
留園建於明代嘉靖年間,清乾隆年間由劉恕所得,他再擴建後名為「寒碧山莊」,不過,外面的人都稱「劉園」,直到光緒年間,數度移轉後,改名為「留園」。
留園面積約2公頃,是蘇州大型古典園林之一,分中、東、西、北四個景區,這四個景區以曲廊作為聯絡,廊長700公尺,走在廊下可以從不同的角度欣賞留園內的造景,而且,曲廊的牆壁上都有名家書法的拓碑,如明代書法家文徵明,稱為「留園法帖」,在園林裡陳列名家書畫是江南園林的一大特色,表示主人的品味與風雅,留園與拙政園不同之處,在於拙政園善用水道,而留園的建築別具一格。


中區—涵碧山房
涵碧山房是中區的主廳,廳前寬敞,碧綠幽深的池水種植荷花,幾株老樹婀娜的枝枒向池中伸展而去,取名「涵碧」是源之於宋朝文學家朱熹詩句「一水方涵碧,千林已變紅」,亦在襯托環繞這座廳堂的山水林木,涵碧山房內部陳列雅致通風,夏日午後,荷花盛開時,南風送爽,極為宜人,所以又稱為「荷花廳」。
與涵碧山房比鄰而居的是西北邊的「聞木樨香軒」,這是另一種賞花的境地,四周山石聳立,植滿桂花,秋天金桂盛開時分,甜膩的芬芳從林木深處滲出,你可以想見留園主人夏日斜臥在涵碧山房內,遠眺碧綠池水中的荷花亭亭,深秋則隱居在聞木樨香軒內飲茶、賞金桂。


東區—五峰仙館
相對於中區的依山傍水,東區以建築群取勝,所有的廳堂廊廡都極為豪華壯麗,其中最大的房間是五峰仙館,又稱「楠木館」,同時,也是蘇州園林中最大的廳室,當然,裡面的建材、家具都是珍貴的楠木所製,廳前還佈置了「12生肖」的峰石,江南庭園喜歡陳列奇石,特別是擺設在廳堂前玩賞,模擬大自然的奇山異水是庭園設計的精華,也由於廳前的峰石峻峭,擷取詩仙李白詩句「廬山東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因此這座廳堂稱「五峰仙館」。
五峰仙館旁的「林泉耆碩之館」也是建築一絕,仔細品味館中的門窗、掛燈等雕刻,極為精緻細膩、玲瓏剔透,而且,廳堂中間有銀杏木精雕而成的月宮門洞屏風,將館隔成南北兩廳,北廳雕樑畫柱,南廳樸素簡單,因為兩廳結構與陳設不同,故又稱「鴛鴦廳」,與五峰仙館並列江南建築之最。


留園三峰—冠雲峰
鴛鴦廳前有三座留園之寶「留園三峰」—冠雲峰、瑞雲峰、岫雲峰,相傳這是宋代遺傳的珍貴太湖石「花石網」,原為帝王所得,在運送途中掉落太湖之中,因此流落民間,冠雲峰(中間那個)高約6.5公尺、重約5噸,符合江南峰石的審美標準「皺、透、漏、瘦」的四項原則。

北區—又一村
北區又是另一種況味了,這裡是一片寬闊的月季園,花枝爛漫、清香撲鼻,往西抵達「又一村」,名稱取之於「山窮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當然,就是指在華麗的廳堂、曲折的小徑後,又出現一個新的天地,呈現相當迷人的田園情趣,這是留園別具一格的設計,在北區一隅保留一方小小的村野景色。



獅子林
:市區園林路獅子林巷
:巴士2、3號拙政園下車
:7:30-17:30
:12元
獅子林與佛教關係極為深遠,建於元朝至正二年(1342年),是元代的高僧天如禪師為紀念其授業恩師—中峰和尚(宋代的國師)而建,當時,天如禪師是在浙江天目山獅子岩聽道,而且,在佛教中稱佛陀說法為「獅子吼」,佛陀座位是「獅子座」,為表彰該園與佛教的淵源,天如禪師並在園中佈置許多如獅形山峰,稱為「獅子林」。
獅子林佔地約1公頃,略成長方形的格局,大致上,以東南方多山,西北方多水,而中間池水與峰石相映襯為主要景緻。

獅子林最大的特色是由太湖石堆疊的石林洞壑,一入其中,如入迷宮,一般稱為「桃園十八景」,只是小小的石林區,你一定不相信,只要走進去就一定要走完全程才出得來,明明亭台水榭就在咫尺,但是你就是出不去,而且,整體設計最精妙之處,在於每次你從黑暗的洞壑中「爬出來」,眼前就是一幅不同角度的林園風光,這種計算精確的設計簡直令人嘆為觀止。

獅子林是元代建築的經典代表作,乾隆皇帝在遊歷之後,以「獅子林圖卷」先後在北京長春園、承德避暑山莊各仿建一座獅子林,這座園林不僅讓清朝的皇帝一見傾心,當代建築大師貝聿銘童年住在蘇州,這座獅子林即是他常常玩樂的場所,該園精巧細膩的設計與豐富的空間感遂成大師一生的設計中最深遠的影響。


東園—燕譽堂
燕譽堂是全園的主廳,為園主宴客的場所,清朝乾隆皇帝即曾經是座上嘉賓。
燕譽堂分為前後兩廳,封建時代,男賓與女賓需要分開,於是前廳由男主人款待男賓,後廳由女主人款待女賓,因此前廳通常較為華麗宏偉,後廳則簡單雅致,這種宴客廳的模式,是所有江南建築的共同點。

在燕譽堂北邊有一個「小方廳」,廳名「園涉成趣」,廳前有「息盧」、「安隱」的雕刻,庭內有湖石、花台、小樹等自成一個獨立的空間,最特別的是,廳前由太湖石堆成一座石峰,形體俯仰多變,石峰上似乎隱隱有9隻小獅子,所以又稱「九獅峰」。


北園—真趣亭
從入口處進入後,橫越池水的對面即是北園,北園涵蓋了「揖峰指柏軒」、「古五松園」、「荷花廳」、「真趣亭」,從名稱即可知道,這裡是純粹讓園主悠閒遊覽之處,充滿了蘇州富足之家的雅趣,五松園內因五棵大古松而得名,古松盤根虯枝、亭亭如蓋,旁邊還有一座見山樓,因為可以望見窗外的假山,從晉朝詩人陶淵明的詩句「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發想,所以稱為見山樓。荷花廳是為夏日賞荷設計的。
最著名的「真趣亭」,在荷花廳的西北邊,矗立在荷花池邊,亭內金碧輝黃、雕樑畫棟,樑柱、屏風、群版上繪製著花卉、人物等圖樣,亭下還有一座石舫停靠,這是仿北京頤和園的石舫而製,亭內的匾額上題著「真趣」二字,是當年乾隆皇帝來訪時的賞園心得。

真趣亭旁是「疏香暗影樓」、「問梅閣」,這是欣賞冬梅的地方,從整體的佈置,可以想見園主極喜愛梅花,不過解釋這些典故,要從西邊的「問梅閣」開始,問梅閣中種植梅花,而且,格內的窗紋、器具、地面皆成梅花形,連屏風圖案都是取材於梅花,閣名是借南宋詩人李俊「借問梅花堂上月,不知別後幾時圓」,因而,才有「疏香暗影樓」,因為從這座樓的窗戶推開,恰巧可看見問梅閣綻放的艷紅梅花,而宋代詩人林和靖的詩不是說了嗎?「疏影橫越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剛好描述了眼前這一幅景象。



北寺塔
:人民路北寺塔路口
:巴士7號盤門下車
:8:00-17:00
:7元
佛塔是江南的另一項建築寶藏,聳立在柳綠桃紅、雨霧迷濛的尖頂八角磚塔是溫柔水鄉的獨特魅力,北寺塔是北宋遺物,兀自保留許多五代至北宋的珍貴佛教古物,塔後的梅園是另一項名勝,寒冬時,冷梅清香傲霜雪,與千年古剎相得益彰。
北寺塔建於三國時代赤烏年間(238-251年間),為吳王孫權所建,是孫權之母捐出自宅而建的佛塔,初名「通玄寺」,五代末又稱為「報恩塔」,寺內原由梁朝僧人正慧建築為11層塔,北宋時改為9層,但是金兵入侵時摧毀,現在看到的塔身是南宋紹興23年(1153年)由僧人大圓募資重建的,此後,歷代又多加增修。

北寺塔呈八角形,9層樓,為磚木結構格樓閣式佛塔,聳然秀立,為江南第一名塔,佔地1.2畝、塔高76公尺,塔身結構相當堅固,由外廊、內廊、塔心組合而成,塔頂的剎柱貫穿8、9層樓。

北寺塔內廊設置有木梯,可以層層攀高,沿著外廊可以憑靠在欄杆上,鳥瞰蘇州的大好風光,北寺塔建築之精巧與偉大之處,絲毫不遜於義大利的名塔—比薩斜塔。


楠木觀音殿
觀音殿是塔外著名的古建築之一,於明代萬曆年間(1612年)重建,整個殿廳都是由楠木所建,古稱「楠木觀音殿」,殿內一片沉醞、寧靜的氣氛,觀音大士的塑像相當美麗,你可以進來朝拜。
觀音殿旁有一幅漆雕畫廊,稱為「盛世滋生圖」,是清朝徐揚所畫,繪製清乾隆盛世的紅塵風華,由12塊畫卷構成,長約32公尺、高12公尺,現在看到的漆雕是1986年蘇州漆廠重製的,是當時為慶祝蘇州建城2500年的活動。

另外,值得推薦的是塔後的梅園,像是遺落的秘密後花園,梅園裡假山與梅樹穿插著,如果適植梅花綻放,更是美不勝收,梅園深處有一間閣樓,廳內有宋朝林甫山的詠梅詩。

同時,這間閣樓會舉辦一些雕刻展覽,雖然外表看起來似乎沒有什麼樂趣(大多數的地方都是如此),但是,仔細觀賞之後,卻會發現都是相當珍貴的東西,例如,青田石雕展的作品或是唐三彩的燒窯,常會讓你大吃一驚,感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虎丘
:閶門外西北約3.5公里的山塘街
:7:30-17:30
:30元
:巴士5號在虎丘下車
蘇東坡說,到蘇州不遊虎丘,誠乃憾事,虎丘記載了蘇州的歷史,從春秋時代發跡,歷經文人雅士的歌頌與修建,承載了千古的傳聞軼事,有超越千年歷史的虎丘塔、名匠的鑄劍、天下第三甘甜的泉水……,交織成虎丘不能錯過的傳奇。
虎丘原名海涌山,春秋時期為吳國行宮的所在,因山形如蹲虎,又傳聞夫差埋葬於此後三天,有白虎盤據其上,故改稱「虎丘」,迄今已有2400餘年歷史了,全部面積約20公頃,高36公尺,整個地區林木幽深,清泉穿流,隱藏了許多故事。

有「吳中第一勝」之稱的虎丘,能夠在擁有天堂般美景的姑蘇奪魁,可以想見虎丘的驚人魅力,春秋時代吳王夫差葬在此處,秦始皇曾登丘攬勝,西楚霸王項羽率領8000子弟兵起兵抗秦,寫下虎丘英雄的詩篇,至唐代詩人白居易任蘇州刺史時,鑿山引水修建虎丘,讓虎丘沾染文人雅士的氣息,從此虎丘之美傳唱不絕,古人形容虎丘有「九宜」,即宜月、宜雪、宜雨、宜湮、宜春曉、宜秋爽、宜落木、宜夕陽。

在過度的商業活動干擾下,或許,今日的虎丘已不若昔日之美,但是在虎丘遺跡上憑弔追憶曾經的風華,或許,你還找得到那一種穿透歲月的感動。


斷樑殿
進入虎丘首先要踏過一座花崗岩石橋,從橋上可以看到兩岸垂柳,過了橋就是斷樑殿,這座殿建於元朝約1338年,迄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了,這座建築堪稱中國建築的一項奇蹟,因為整座建築沒有用到一根鐵釘,全部都是用木準咬合的,計算之精準令人嘆為觀止,稱為「斷樑」是因為正殿的正樑並非用全木,而是由兩根木頭組成的。

試劍石
沿著斷樑殿前的石階拾級而上,兩旁有一些寫著血紅大字的「名勝」,其中有一塊巨石,石頭中間有一道深長的裂縫,據說,這是當年吳國著名的名劍師干將、莫邪夫妻將鑄成的雌雄雙劍獻給吳王闔閭,他在此初試劍峰,因而留下如此劍痕,如果傳聞屬實,這對傳說中的雌雄雙劍還真是銳利不可擋,站在此處遙想當年青峰出鞘時,凜冽的劍光以石破天驚之勢劃開堅石,四周一片震驚的呼聲,完全符合武俠小說的情節。

真娘墓

繼續往上走,山路邊有一座小小的墓碑,上面刻著「真娘墓」,或許你會感到相當陌生,但是虎丘的「真娘墓」與杭州西湖畔蘇東坡之妹「蘇小小之墓」可是南北齊名。
傳說中,真娘本姓胡,唐末人,幼年父母雙亡,便流落蘇州青樓中,但是卻仍守身如玉,而且,琴棋書畫、詩詞歌賦樣樣精通(中國傳奇中的青樓女子都是很聰明的),因此,贏得蘇州風流雅士的推崇。但一位富家公子不知真娘的貞烈個性,以重金要求留宿,老鴇貪財答應,真娘在百般無奈之下懸樑自盡,富家公子後悔莫及,將真娘厚葬在這虎丘之上。


千人石
石階的盡頭是一片廣場,那兒有一塊由南向北傾斜的巨型盤石,約有1、2畝大小,呈赭紅色、寸草不生、岩面坎坷,據說,當年闔閭動用千人造墓,為了不使消息外洩,完工後便將工匠全數誘殺於此,鮮紅的血跡染紅石頭,因此變成紅色千人石。千人石是虎丘的中心,四周隆起,東、南兩側蒼松翠柏濃密掩映,而西、北兩邊則是亭台樓閣逶迤而下。
從白蓮池到雲岩寺共有53級石階,俗稱「五十三參」,這是取自佛家語的「五十三餐,參參見佛」,爬樓梯的時候,你真的可以在五十三個石街上,看到雲岩寺殿內的釋迦牟尼像,果然參參見佛。

在千人石下有一個白蓮池,池中的石頭稱「點頭石」,據說,晉代高僧—生公在這裡講經時,連池中的石頭都點頭稱是,故得名。


第三泉
在千人石的西邊,有一道清冽的水池,相傳當年唐代的品茶名家—陸羽曾到此評定,陸羽認為此泉的水質甘冽、味甜質厚,為天下第三好的泉水。(第一泉在鎮江、第二泉在無錫、第四泉在丹陽、第五泉在揚州。)

劍池
「虎丘劍池」是這裡最句號召力的名勝,相傳,闔閭在此造了劍池,讓天下名劍陪葬,包括在武俠小說中被傳頌的名劍如「魚腸」、「專諸」等3千把,劍池位在峭壁下的一灣清泉,從「別有洞天」的圓洞穿過後,可以看到池水在岩壁濃綠的青苔下,呈現神秘的氣息,劍池寬45公尺、深6公尺,不知道是否因為傳說加強了它的光彩,總覺得劍池的水特別的閃爍逼人,彷彿那些絕世名劍的劍芒正在水底發光。
除此之外,劍池另一個名聞遐邇的地方是題字,進去劍池前,有一塊石頭上寫著「虎丘劍池」四個大字,筆力遒勁、筆跡圓潤渾厚,原來是唐代書法大家—顏真卿所寫,劍池二字的下方就是吳王闔閭埋葬的地方,而劍池上方「風豁雲泉」則是宋代書法大家—米芾所寫。


虎丘塔
世界著名的虎丘塔是雲岩寺的塔,所以又稱「岩寺塔」,該塔建於五代後周顯德六年(959年),距今約1千年了,塔高47.5公尺,成8角形,共有7層樓,是一座磚身木檐的閣樓式佛塔,根據地方誌記載,隋文帝就曾經在此建塔,不過那是一座木塔,後來的虎丘塔就是依這座木塔建造的,而虎丘塔歷經多次的戰火兵燹,現在已經呈現很自然的斑駁破舊跡象。
最神奇的是,虎丘塔是一座斜塔,據初步測量,塔頂部中心點距塔中心垂直線已達2.34公尺,斜度為2.48度,因此被稱為「中國的比薩斜塔」。略為安慰的是,中國也像義大利一般想盡辦辦法搶救虎丘塔,近年來使用排險加固工程,已經讓虎丘塔不再繼續傾斜。

虎丘塔下面有表演場地,下午常安排有蘇州評彈的表演,可以好好地在此消磨一個下午,順便欣賞虎丘夕照。



盤門三景
:蘇州城西南隅
:8:00-17:00
:15元(三景共用一張門票)
:巴士7號盤門下車
靠近古運河的盤門是老蘇州風韻最濃厚的地方,舟楫往返、楊柳依依,特別是晨曦、夕照時分美得令人屏息,在努力與國際社會快速接軌的蘇州,瞥見一點點古老幽遠的遺跡總是令人驚喜。
盤門三景是指蘇州城西南方的舊城池,包括盤門、吳門橋、瑞光塔,如果你對於幻想中粉牆黛瓦的蘇州感到有些破滅(蘇州新建的部分實在太多了),或許你仍然可以在盤門的城池、石橋、河畔垂柳裡,看到屬於蘇州的溫婉柔媚。


盤門
盤門是蘇州僅存完整的水路城門古蹟,也是春秋時代吳國闔閭大城的八門之一,這裡也曾經是吳國與越國的交戰地點(引發後來越國文種獻西施給吳王的諸多歷史),盤門是中國典型的水陸甕城建築,也就是古運河與水陸重門構成一個口小腹大、四周筆直的結構,這樣的城門利於攻守,一方面敵人很難登上城門,另一方面,城門上可以佈置重兵,可以看出來數千年前,中國的軍事與建築策略已經相當高深了。
現在這座堅實的城牆是元代時重建的,並歷經明、清二代的整修,裡面仍然保留許多簡單的攻防工具,還有觀察敵情的城垛,不過,現在最大的用途跟軍事完全沒有關係,登上盤門舊城牆,是欣賞蘇州風情的最佳地點,可以看到蘇州城外的護城河在陽光下閃爍著,水上人家撐篙欸乃而過,兩岸楊柳依依,柳枝輕輕地拂掠過水波,還可以清楚看見三景之二的吳門橋與瑞光塔,盤門旁有伍相府,即吳國伍子胥的府邸。


吳門橋
吳門橋建於北宋元豐7年(1084年),姑蘇繁榮數千年,而位於水陸交通樞紐的吳門橋也沾光不少,但是這座橋在北宋末年毀於戰火之中,南宋時重建,現在的橋身則是清朝同治年間修復的,造型極為簡單素樸而典雅,也是現今蘇州人來往的重要樞紐,由於橋面細窄,僅容徒步或單車通過,正因為如此,才保留無限懷舊的氣氛。吳門橋附近有一些市集,販賣簡單的手工藝品。
吳門橋橫跨蘇州城外的古運河,是現存的單孔石橋中最高的,橋身高高隆起,中間有孔讓舟楫通過,橋身細長而呈弧狀,猶如懸掛在古運河上的一道彩虹。


瑞光塔
從盤門可以遙望的瑞光塔是北宋初期的遺物,這座8角7層樓的磚造佛塔,保存了唐宋多層塔的風格與結構,塔身結構是由外壁、迴廊、塔心組成,由下層逐步往上逐層收縮,塔身的輪廓微呈曲線,瑞光塔本身即是寶藏,更離奇的是,裡面常常突然出現珍貴無比的文物,例如,1963年,從第一層塔壁發現木佛兩尊,第三層塔心發現一尊石佛,1978年4月又發現五代至北宋的觀音、如來銅造像、木刻印刷、經卷100多卷。

悲劇的軍事奇才—伍子胥
在蘇州有伍子胥之墓,也有伍相府,蘇州人對於伍子胥的敬重,非但由於他是本地人,伍子胥的軍事謀略與際遇也充滿戲劇性的迷人色彩,這位快意恩仇的梟雄一生起伏,行事作風引人側目,卻也不失為一位大開大闔的人物。
出亡
根據史記的敘述,伍子胥的故事要從楚平王替他的兒子─太子建往秦國娶親開始講起。太子建有兩個老師,伍子胥的父親伍奢擔任太傅,另外一位費無忌擔任少傅,費無忌為了討好楚平王,便建議這位好色的楚平王:「秦女絕美,王可自取,而更為太子取婦」,就是要楚平王搶了未來的媳婦。從此父子相互猜忌,最後太子建出亡,楚平亡大怒,牽連伍子胥一家人,楚王殺掉伍奢,伍子胥懷抱著殺父之仇開始流亡各國。

過昭關
伍子胥沿江東下,一心想投奔吳國,經過陳國時,再往下走便是通吳的大江了。可是這中間險要地帶昭關有重兵把守,盤詰得很緊,伍子胥躊躇猶疑、心亂如麻,寢食不安,竟然在一夜之間,髮鬚全部變白,因而順利改裝過關。

蘆中義士
伍子胥在江邊無船可渡,正在擔心後面追兵時,忽有一漁舟出現,漁翁迎伍子胥上船,輕輕一點槳,小舟飄然而去。漁翁說,我夢到有顆亮星掉到舟內,知道有異人要來,果然不出所料。伍子胥告訴他姓名後,漁翁忙把小舟繫在楊柳樹下,入村為伍子胥找食物。

伍子胥心想「人心難測」,忙隱入蘆花叢中。一會兒,漁翁端來一碗肉嫩湯鮮的鮑魚羹。伍子胥吃飽後,取出七星寶劍相贈。漁翁笑笑說:「楚王有令,捉到你賜五萬石,我都不要那在乎此?」伍子胥千恩萬謝後,又一再叮嚀漁翁:「如有追兵,勿洩天機。」漁翁仰天長歎:「啊,我有恩於你還懷疑我,不如一死好讓你放心!」乃投江而死,令伍子胥悲痛不已。

鞭屍
伍子胥與同樣流亡的太子建的兒子勝一起投奔到吳國後,順利扶佐吳國的公子光取得吳國國君之位(吳王闔廬)。並籌設大計讓吳王闔廬舉兵攻陷楚國,但是伍子胥攻入楚國國都郢城時,殺父仇人楚平王早已去世,於是伍子胥便掘開楚平王之墓,把他屍體拉出來,用鞭子抽打三百下。

賜死
伍子胥繼續輔佐吳王之子夫差成為一代英主,並擊潰越國,但是,夫差落入越王句踐的詭計並惑於西施的美色,伍子胥疾言直諫夫差,卻屢勸不聽,兩人關係急速惡化,最後,夫差賜他寶劍自盡,嘴巴很硬的伍子胥告訴夫差,將他的眼睛掛在城門上,因為他要看著越國大軍如何攻陷吳國,而伍子胥的詛咒終於變成事實。



美食

中國人最常說「富過三代,才知吃穿」,蘇州就是典型的代表,地處魚米之鄉,穀物、野菜豐富,加上瀕臨太湖,新鮮腴美的湖魚蝦蟹供應不絕,蘇州本身的優越條件,再配合千年的富裕悠閒,終於讓蘇州料理獨霸一方。

從蘇州料理,可以看到中華文化千年來的精華,把悠閒雅致的生活情趣發揮到極處時的那一種考究,從選料、烹調到配色,都是極為精細的,特別是蘇州物產豐富佔了很大的優勢,選料要求時令最新鮮,烹調強調保留原汁原味,特別的是,蘇州菜在處理上稍微偏甜,另外,茶點極為多樣化,各種南瓜餅、雲片糕、松子糖都是名產,蘇州的采芝齋迄今仍然甜透中國人的心。


常熟王四酒家
:太監弄23號
:5227277
:11:00-13:00/17:30-20:00
:消費額度40-50人民幣
王四酒家供應的料理原是常熟一帶的食物,後來經過蘇州的洗禮,變成供應改良後接近蘇州菜的餐廳,王四酒家的招牌菜是「叫化雞」「桂花血糯」等菜餚,口味較為濃厚,多用糯米,所以,較為粘膩,不過,材料實在而且份量驚人。
叫化雞
叫化雞又稱為「煨雞」,如果你是金庸小說的愛好者,絕對不會錯過黃蓉就是以一隻芳香撲鼻的叫化雞將叫化子的頭頭-洪七公給吸引過來的,當時,黃蓉的處理還稍嫌簡陋,已經讓老饕級的洪七公口水直流了,而王四酒家的叫化雞可是講究多了。

先將雞挖去內臟,放入干貝、開洋(小蝦仁)、火腿片、糯米、栗子等材料,用荷葉裹著,再糊上一層泥土,放在火上燒烤,如果你點了這道菜,服務小姐親自推了剛剛烤熟的機到你面前來,拿一隻小槌子當場敲碎外面那層泥土,解開荷葉,於是夾雜著荷葉纖嫩清香與肉汁的腴美豐潤的濃香正隨著氤醞的白煙撲鼻而來。

這道菜約可4-5人食用,雖然入口滑嫩,不過,略帶甜味的雞肉可能很快就讓你覺得飽足了。

冬菇銀魚羹
從春秋戰國時期,太湖即產銀魚,在清朝康熙年間,銀魚被列為貢品(給皇帝家族食用的),於是,「太湖銀魚」與梅鱭、白蟹並稱「太湖三寶」。

銀魚身型細細長長,顏色淡白,軟骨無麟,肉質鮮嫩,營養豐富,含有蛋白質,脂肪、鈣、磷等多樣營養成分,蘇州靠近太湖,有多樣以銀魚烹調的料理方式,如銀魚炒蛋、芙蓉銀魚、銀魚丸子等,你不妨多嘗試。

王四酒家這道冬菇銀魚羹異常鮮甜,採自當地原產的冬菇與銀魚,將來自泥土的甜味包裹在勾芡之中。


松鶴樓
:觀前街141號
:5244922
:11:00-13:00/17:00-20:00
:消費額度100人民幣
松鶴樓是正宗蘇幫菜餐廳,成立於清乾隆22年(1757),據說,當年乾隆下江南時,曾經在這裡用過餐,從此聲名響遍大將南北,烹飪手法是以燉、煨、爆為主,強調保持素材的原汁原味,將蘇州料理選料嚴謹、製作精細、因才施藝、四季有別的特色展露無遺,這家松鶴樓的裝潢與名氣倒也是觀前街屬一屬二的氣派,當然價格也是獨一無二的昂貴。
在松鶴樓用餐最大的噱頭,就是服務生會用長嘴壺表演上茶,將滾燙的熱水分毫不差地(當然難免失誤)灌注到你的磁杯中,八寶茶是裡面乘有陳皮、紅棗、杭白菊、山楂、龍井茶、冰糖等中藥的養生茶,據說,可以清涼解毒、明目養顏、養肝補腎……其好處族繁不及備載。

松鼠桂魚
松鼠桂魚這道菜是松鶴樓的招牌菜,當年的輝煌名氣來自於廚師精湛的刀藝,廚師將桂魚魚身交擦批成細細的稜型,淋上滾燙的熱油炸熟之後,一片片的魚肉豎起,宛如松鼠的鼠毛,加上桂魚尖尖的魚嘴,像松鼠的頭型,除了造型奇特之外,松鶴樓的桂魚強調新鮮肥美,價格依造桂魚的重量而定,一尾足夠2人吃的桂魚約140元人民幣,點菜的服務員會告訴你,也有冷凍的桂魚較便宜,不過,她一定會鼓動如簧之舌告訴你「當然是吃新鮮的好嘛」,烹飪之前,服務生還會將桂魚拎過來讓你驗明正身。

碧螺蝦仁
碧螺蝦仁是把當地著名的產品結合的典型,碧螺春茶是蘇州一絕,加上當地盛產的河蝦,絕對夠份量,碧螺春茶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產地在洞庭湖東邊一帶,原有一個不甚雅致的名稱「嚇煞人香」,讚美那種罕有的清香會讓人震驚,後來,康熙皇帝在品嘗之後,為她賜名「碧螺春」,碧螺春採自茶樹枝頭最鮮嫩的頂端—一芽一葉製成,松鶴樓這道名菜與蝦仁炒拌,將那帶著花果芬芳的茶葉香揉入蝦仁之中,不過先提醒你,口味稍鹹,吃不慣的人就放棄吧!


得月樓
:太監弄27號
:5238940
:11:00-14:00/16:30-20:30
:消費額度40-50人民幣
得月樓是間佈置甚為古色古香的閣樓建築,創於明朝嘉靖年間,不過原來的雕樑畫棟已經不存在了,現在的建築是仿過去的風格重建的,得月樓也是精擅烹調蘇幫料理,號稱色香味俱全,不管如何,記得點一道飯後甜點—南瓜餅,熱酥鬆軟,極為可口,會為你這一餐畫下完美的結束。
紅糟鴨舌
紅糟是紅麴(麴是用來釀酒的菌母),把梗米煮成飯,拌上麴母,讓它發熱,冷卻後洒水再讓它發熱,反覆多次後變成紅麴,中國人喜歡用紅糟來當調味的素材,會增添一點點酸甜的口感,例如紅糟肉、紅糟魚等,鴨舌是相當脆嫩的,醃浸紅糟的甘味,另有一番風味,是相當開胃的前菜。


上海老正興菜館
:太監弄19號
:5225357
:11:00-13:00/17:30-24:00
:消費額度30-40人民幣
在窗明几淨的上海老正興飯館用餐是一種享受,雪白的磁磚地板與赭紅的原木餐桌,彷彿在蘇州富豪之家用膳,最特別的是老正興的菜量比其他的餐廳都來的多,簡直可以用一盆盆來形容,絕對謹記!不要點太多菜,免得罪惡感太重。
老正興的菜色較為複雜多變,有蘇州熱愛的醬鴨醬肉等醃製的肉品,也有扁尖、酸菜等別處的料理風格,而川魚的料理更是一絕,味道普遍略甜,「料實在味可口」是老正興相當迷人的特色。

醬鴨
既然到了蘇州,肯定要試試醬鴨,醬鴨是由精選的膘肥大鴨子,用紅曲、冰糖等醬料塗滿鴨皮,再經過燒烤,讓甜味滲入皮肉之中,而且咬勁十足,沾著特製的醬汁,食之口香酥。


觀前街
觀前街繁榮了好幾個世紀,有幾家老字號的店舖在此屹立不搖,最後變成一種傳奇,店舖的名字變成中國人最美麗的幻想,采芝齋的「粽子糖」、「軟松糖」,黃天源的「糖油龍頭山芋」,不知道是不是太過美味了,不是人間所能擁有,所以衍生出許多不可考的神話,文化大革命破四舊時期,這些老店曾經遭受破壞,現在你看到的光鮮亮麗、現代乾淨的賣場都是重新整修過的,芝麻薄片、軟松糖也使用透明塑膠盒包裝,雖然稍嫌不夠精細但依然可口。

采芝齋
:觀前街91號
:9:00-21:00
采芝齋是蘇州糖果的代表,那些軟松糖、玫瑰醬、脆皮糖是古老中國精緻生活的象徵,其實,采芝齋能名揚四海,不僅是糖果好吃,聽說,還能治病呢。
清朝同治九年(1870年)河南人金蔭芝以500個銅板的資本,購置了熬糖爐子、小銅鍋、青石台、剪刀等簡陋的工具及少量的糖果原料,就在觀前街73號吳世興茶葉店門口擺起攤子,當場熬糖、剪糖,因為剪出來的糖形似粽子,故又稱粽子糖,後來生意越來越好,金蔭芝攢了點錢就頂下原來72號采芝齋古董店,開始大張旗鼓地自產自銷蘇式糖果和炒貨,另外又加上蘇式蜜餞,生意也越來越興旺。

傳說在清光緒年間,慈禧太后久病不癒,蘇州名醫曹淹奉旨治病,除了開立處方外,還把采芝齋貝母糖供奉給慈禧太后助藥,沒想到慈禧太后病情開始好轉,也使采芝齋的貝母糖變成「貢糖」,從此采芝齋的名號更是紅遍大江南北。

金蔭芝去世前為避免將來子孫在經營權上起紛爭,立下遺囑明確指定采芝齋的招牌所有權人是第三代長孫,所以其他人要開立分店只能用別的名字。

采芝齋最落魄的時候是在文化大革命時期,連那面「貢糖」的金字招牌都被拆掉,不過,1953年後,采芝齋就開始恢復舊日光彩,甚至,1954年周恩來參加日內瓦會議時,都以采芝齋的脆松糖、輕松糖、軟松糖招待國際貴賓。


采芝齋共有一百一十多種產品,分為三大類,一是糖果類,有玫醬糖、脆松糖、軟松糖、薄皮糖、玫瑰醬等,二是炒貨類,有香草西瓜子、玫瑰西瓜子等,三是清水蜜餞類,有白糖楊梅乾、玫瑰半梅等。最大的特色是以花果入味,玫瑰可去淤止痛、核桃補氣養血、西瓜子生津潤肺、山渣降低血壓,材料都是精挑細選、產工精細。


糕團黃天源
:觀前街86號
:9:00-21:00
蘇州人嗜吃甜糯食物,而且逢年過節都要互贈吉祥喜慶禮品,表示祝賀之意,黃天源的糕團就是相當受到歡迎的禮品。
黃天源糕團創設於清朝道光元年(1821年),本來是賣粽子的攤販,後來生意逐漸興旺後,供應品種漸次增加,包括五色湯團、桂粉湯團、鹹味豬油糕、糖油山芋等,中間因經營不善易手給外姓人,逐漸擴大經營店面,並且供應時令糕團。

除了老蘇州的風味之外,黃天源也從西方的蛋糕造型引發靈感,設計許多西式的糕團,現在,黃天源供應的糕團達200多種,每天提供60餘種新鮮的食品,分店遍及北京、上海、南京、安徽、新疆等地區。

黃天源的糕團種類繁多,最著名的是過年用的「糖年糕」,黃天源的糖年糕有大至幾斤一方塊,也有一斤分成十幾塊,還有一種「糖元寶」,糖元寶買回去後,舖上紅色的剪紙,搭配紅桔等水果,除夕夜放在床前台上,供上紅燭息香(不點燃),這就是「守歲」,為來年的平安財運祈福。

另外,蘇州人注重過節,節日時喜歡互贈禮物(從這點可以看出蘇州人細緻的生活品味),老年人祝壽有「壽團」、「壽糕」,新娘子出閣有「蜜糕」、「舖床團子」,小孩子滿月和週歲有「剃頭團子」、「週歲團子」,入學有「扁團子」、喬遷有「定勝糕」等。

黃天源糕團與采芝齋的糖果是蘇州傳統食品的代表。從黃天源不同時令供應的食品,可以略為了解蘇州豐富而精緻的文化。
正月初一:糖年糕∕豬油年糕/糕湯圓子
正月十五:糖湯團子
二月初二:油煎年糕
三月清明節:青團子
四月十四:神仙糕
五月初五:各色粽子
六月:綠豆糕∕薄荷糕∕米楓糕
七月十五:豇豆糕
八月十五:糖芋蘆∕糖油山芋∕焐熟藕
九月初九:重陽糕
十月:南瓜團子
十一月冬至:冬至團子
十二月:各式年糕


醬肉陸稿薦
:觀前街8號
:9:00-21:00
醬肉陸稿薦是一家醬肉專賣店,外觀看起來是一家乾淨整齊的現代商店,常常都是門庭若市,裡面的售貨人員穿著白色的工作服,一排醬肉掛在前面,按公克計費。
這家陸稿薦醬肉的風光源自於一段傳奇,陸家醬肉舖創於康熙2年(西元1663年),原本只是一家極普通的商店,在某年4月14日「亂神仙」前夕(據說,是神仙下凡的日子),陸家肉舖來了一位衣衫襤褸的乞丐,背著條破草蓆,手托著一個破陶缽,乞求在陸家借宿,陸老闆看他可憐,讓他在灶前休息。

第二天一早,乞丐不告而別,只留下那條破草蓆與陶缽,夥計正準備起火,順手把草蓆塞入灶內,不料,草蓆一起火立刻香味四溢,外面路人紛紛驚呼「啊!哪裡來的香味?」,陸老闆一眼看到陶缽疊起成「呂」字(呂洞賓),腦筋轉得快想到「遇到神仙啦」,立刻把未燒完的草蓆收起,以後每天抽出一根稻草放入灶中,使滷出來的醬肉莫不芬芳撲鼻,而陸家肉舖的名聲也愈發流傳深遠。

不過,不管是不是神仙的恩賜,陸家肉舖可不是僅靠流言而淵遠流長的,肉食品的原料都是上等豬肉,僅挑「湖豬」與常州「洛豬」,這兩地的豬隻皮細而薄,肥瘦均勻,是製作熟肉的上等原料,另外,醬鴨也是精挑4~5斤重的「樓門大麻鴨」,並且延請醬肉名師不斷地改進,終於創造出「皮薄、麥黃色、膘白、精肉紅」的超級醬肉--五香醬肉。

「五香醬肉」是一絕,另外,皮紅帶甜、香嫩可口的「秘製醬鴨」也很迷人,還會淋上由紅曲、冰糖熬製的醬汁,值得一提的是蘇州的傳統時令產品「醬汁肉」,這雖然是普遍的蘇州菜餚,不過,陸家的醬汁肉可了不起了,用肥瘦均勻的肉條切成一小方塊,加入紅曲、砂糖、香料熬煮,端出來的醬汁肉色若櫻桃,入口即化。陸家出品的醬肉中以醬鴨為上,醬肉次之。


醃臘生春陽
醃臘生春陽這家火腿肉專賣店創於清同治期間,向來以批發正宗的浙江東陽火腿著稱,生春陽的火腿講究醃工、形狀,上櫃出售前,一定會經過嚴格的品管措施,把油污雜質洗乾淨,修去肉面與肥膘上的「哈頭」,然後分檔出售,生春陽的火腿向來以肥瘦適宜、蹄白筋長、皮薄肉細、色澤悅目著稱。
首屈一指的當然是生春陽的火腿肉,標榜浙江正統的火腿可是中國料理裡的名菜,另外,別錯過依時令推出的冬季「家鄉肉」與夏季「風肉」,家鄉肉是初醃的腿肉,算是火腿的初級製品,而風肉是取自豬隻的方肉(硬膘)醃製而成,家鄉肉與風肉口味與火腿相近,但是價格便宜許多。


糕餅稻香村
:觀前街37號
:9:00~21:00
沒錯!「稻香村」是出自於紅樓夢裡的名字,因為當時的店主非常喜歡看紅樓夢,又想到茶食糕餅都是以稻麥為原料,所以取名為稻香村。
這家茶食專賣店的成立時間已是久遠不可考,可以確定是超過百年的老店舖,是相當經典的蘇式細點,提供的食品非常豐富,包括蘇式茶食、糖果、炒貨、青鹽蜜餞等,根據不同的時令提供新鮮食品,例如:春天是「大方糕」、「松子黃千糕」、「酒釀餅」,夏季供應「冰雪酥」、「葷素綠豆糕」、「夏酥糖」,秋季當然是蘇式月餅囉,冬季則有「鮮肉餃」、「芙蓉酥」、「馬蹄糕」、「糖年糕」、「芝麻酥糖」等。

在眾多的甜食中,稻香村最受推崇的是月餅,有蘇式月餅的精華—重油糖多,入口鬆酥易化,口味有玫瑰、豆沙、甘菜、椒鹽等。

月餅中的佼佼者是—清水玫瑰,這是用上等白糖、嫣紅玫瑰花加上豬油製成的,比起其他用餅更為清爽可口,另外有一種比月餅大而扁的餅稱為「月宮餅」,甜月餅中以棗泥最好吃,鹽的還有火腿、蔥油、鮮肉三種,最好是剛出爐時吃,不但皮酥,而且汁香味腴。


茶食葉受和
茶食葉受和的創立與稻香村有密切的關係,創始人葉鴻年,清光緒年間人,是浙江籍的有錢商人,有一天遊歷至蘇州,素聞稻香村的甜食極為美味,於是在稻香村購買10幾個茶食充飢,但是稻香村的生意實在太好了,夥計又狗眼看人低,先為購買多的客戶服務,葉鴻年在旁邊等了大半天之後,忍不住罵了店員,店員應了他一句「要快,自己去開一家店啊」。
葉鴻年一氣之下悻悻然走出去,旁觀一位夥計跟著他出來,對他說要自己開一家這種店倒也不難,我可以幫你,葉鴻年為賭這一口氣便答應了,於是這條熱鬧的觀前街又多了一家茶食店,葉鴻年本來就是有錢人,在有錢好辦事的原則下,過不了幾年,這家茶食店的名聲與旁邊的稻香村立即不分上下。

取名「受和」是葉鴻年想自己受了氣才開這家店,所以一定要讓顧客感受到和氣的服務,因此「葉受和」產生了。葉受和的茶食也是以蘇式茶食為主,後來才又加入了寧波家鄉的口味。

招牌點心有小方糕、雲片糕、四色片糕(玫瑰、杏仁、松花、苔菜)、嬰兒代乳糕等,後來的產品如豆酥糖、芙蓉酥等也很傑出。


周庄Chou Village
景點



周庄
:巴士會抵達周庄外的終點站,從巴士終點站走入周庄古鎮約20分鐘。
:周庄是一個極小的城鎮,用走路即可逛完,你可以從上海或蘇州搭巴士前往,從蘇州出發約1小時車程,一天班次約4班。
:在周庄古鎮入口處,有旅遊單位服務櫃檯販售參觀連票,一張票35元,可參觀周庄內的所有景點,但如果你不是每一個地點都進去,並不須購買連票。
周庄位於江蘇崑山縣,是標準的「水鄉澤國」,四周湖泊環繞、水道縱橫,處處可見水鄉女子搖著撐篙,划船劃開碧綠的水面,從石橋下穿梭而過,而粉牆黛瓦的建築、油菜花田的田野風光更是漫佈在江蘇偏遠的鎮集之間。
周庄建鎮於11世紀的北宋,當時有一名周迪功郎的官員篤信佛教,便捨宅為寺,並捐地200餘畝,因為「功德」做的很大,所以這個地方就被稱為「周庄」,慢慢地發展成水鄉小鎮,迄今約有900餘年的歷史。

周庄是一個迷你的典型水鄉澤國,因驚人的美麗而聞名,保留了非常完整的城鎮格局,全鎮有一半以上是明清時期的建築,建築前門是街道,後門是水道,街衢巷弄蜿蜒狹常,曬衣桿上掛著衣服彷彿萬國旗飄揚在街道上方,街道相對的兩家人打開窗戶就可以直接對話,行走其間彷彿墜落另一個時空。

錯綜複雜的水道網住周庄的所有建築,造型各異的石橋是唯一的聯繫管道,每一個石橋旁都是人群的聚集地,周庄人家與觀光客散落在橋畔聊天、喫茶、拍照、洗衣……,有人讚美周庄是「黃山集中國山之美,周庄集中國水鄉之美」,能夠在中國有這樣的評語,大概已經是最高的評價了。

走在周庄的水道巷弄間還有一項特殊的發現,就是常會有電影或電視劇在這裡取景,這個傳統的水鄉曝光度極高,除了大陸的中央電視台、上海電視台喜歡在這裡拍攝,香港、台灣、日本都極為青睞周庄的特殊風情,包括日本玉女宮澤理惠的「西遊記」、張藝謀的名片「搖阿搖!搖到外婆橋」、中央電視台大戲「胡雪嚴」、讓張曼玉一炮而紅的「阮玲玉」,以及台灣連續劇「新白娘子傳奇」。


江南第一富豪沈萬三
到周庄不能不認識沈萬三,周庄最豪華的府邸是「沈廳」,最好吃的菜餚是「萬三酥蹄」,最好吃的甜點是「萬三糕」,沈萬三幾乎與周庄的美景齊名,他的傳奇與周庄的景緻相互輝印,不知道是誰烘托了誰。
沈萬三,名富,字仲榮,俗稱「萬三」,因為萬三是指萬戶之中的三秀,簡而言之,就是有錢人的另一個文雅的稱謂。

元朝中葉時,沈萬三之父沈佑從浙江遷居至周庄,沈家原本即是殷實之家,擁有龐大的土地,靠著屯墾累積財富,但是,光是靠著土地是無法富甲一方的。沈萬三是一個傑出的「經營之神」,他為元朝一位鉅富—陸道源理財賺進大把鈔票,陸道源去世時把遺產分成兩份,其中一位獲利者即是沈萬三。

有了這些雄厚的背景,沈萬三開始把事業重點移轉到海外貿易,將江南出產的絲綢、茶葉、陶器、手工藝品銷售海外,他的經商重鎮遍佈蘇州、南京等水陸要塞,並興建豪華的府邸,沈萬三的機運加上理財天份,讓他在很短的時間內成為「資聚萬萬,田產遍於天下」,而其立足的周庄也隨之繁榮,所以,地方誌稱「周庄從村落而變為鎮,實為沈萬三父子之功」。

沈萬三的「江南第一首富」頭銜讓皇帝朱元璋都眼紅了,沈家的繁榮盛況在朱明王朝迅速殞落,終至家破人亡。

沈萬三協助朱元璋抗元成功,並資助建都南京三分之一的經費,不過沈萬三犯了一個非常嚴重的錯誤,他請求去犒軍,讓朱元璋震怒不已,朱元璋說,一個匹夫竟然想犒軍(只有皇帝才有資格獎賞軍士),真是一個亂民,應該殺掉,還好皇后在旁邊緩頰,於是,沈萬三保住性命但被發配雲南,而他的女婿也被遠謫邊疆,甚至還株連周庄鎮民,這一次沉重的打擊,終於讓沈家走向敗亡之路。

即使已經讓沈萬三一蹶不振了,但朱元璋並沒有忘記沈家曾經富貴逼人(很符合朱元璋一貫的作為),沈萬三的孫子、女婿80餘人陸續因為田賦、謀反之類的罪名被抄斬,如今,沈萬三的傳奇只能在周庄的巷弄舊宅中,尋得一絲絲的痕跡了。


沈廳
沈廳位於富安橋東邊的南市街上,七進五門樓,大小一百多間房屋,分布在100公尺長的中軸線兩邊,佔地2000多平方公尺。
不過這座府邸並非沈萬三時期所建,而是到了清朝乾隆年間(1742年),沈萬三的後代沈本仁建成的,這位沈本仁青少年時期很叛逆,不務正業、結交一些酒肉朋友,卻在他父親過世後,突然洗新革面開始努力經營農業,或許是因為沈家遺傳的獨特經營天份吧,沈本仁很快地成為周庄的鉅富,因此才得建立如此宏偉的宅院。

沈廳共分為三部分,前部是水牆門、河埠,供家人「泊船」、洗衣等,中部是牆門樓、茶廳、正廳,作為接送賓客、辦理婚喪大事,及家族議事的地方,後部則是大堂樓、小堂樓、後廳屋,一般生活起居的處所,整個結構非常典型而完整,從層層的廳堂走入,可以清楚地勾勒出清代的生活方式,整個廳堂是典型的「前廳後堂」的建築格局。


松茂堂
沈廳整個廳堂的中間是松茂堂居中,佔地170平方公尺,正廳面闊11公尺,廳前有小庭院,兩旁有次間房,並且有二樓,可以與前後廂房互通,廳內的樑柱粗大,樑頂刻有「蟒龍」、「麒麟」、「飛鶴」、「舞鳳」四種吉祥圖騰,廳內懸掛的匾額寫著「松茂廳」三個泥金大字,這是清代南通籍狀元張謇所寫。

朝正廳
朝正廳最值得推薦的是它的雕刻門樓,這是沈廳五個門樓中最為宏偉的一個,高達6公尺,屋頂是磚飛檐,檐角高高翹起,門樓正中有塊匾額刻有「濃厚流光」,匾額四周還刻著極為細緻的「紅梅迎春」浮雕,在這塊小小磚板上鐫刻著人物、走獸、亭台樓閣等圖案,包括「西廂記」、「狀元騎白馬」等,不但人物神態各異,而且栩栩如生,是磚雕中的極品之作。

四功床
從松茂堂登上二樓的廂房,這裡有許多展覽,例如,名人名畫的陳列、攝影集、出土的古器、陶器、明清的瓷器等,不過,推薦你欣賞沈家的一張珍貴木床,這張木床全部由香樟木與紅木所構成,即使歷經4、500年,依然可以嗅到香樟木散發出濃郁的清香,這張床由木頭接榫而成,沒有用到一根釘子,床的框架上縷刻著鳳凰求伴、麒麟求子的圖案,還有36組戲文。

富安橋
周庄最耐人尋味的就是橫跨在水巷上的石橋,共保留了元、明、清三代的石橋14座。富安橋建於元朝,是單孔拱橋,中間歷經兩次修建,橋長17.4公尺,寬3.8公尺,跨度6.6公尺,原來是青石,後來改成花崗岩。
橋上有五塊江南一代罕見的武康石,較長的一塊在橋東,以作為行人坐歇的欄杆石,一塊作為橋階,其他較短的三塊作為西橋橋墩,武康石來自浙江德清縣的山崖間,石面佈滿細小的蜂窩眼,顏色深赭,不易磨損,歷經數百年的風霜雨打依然保持原狀。

據說,沈萬三遇難後,他的弟弟沈萬四為保平安,便斥資修建富安橋,希望藉著回饋鄉里來避免發配邊疆的厄運,取名「富安」就是他主觀的希望。


張廳
張廳原名怡順堂,位於北市街雙橋之南,為明代開國功臣中山王徐達之第徐逵後裔所建,清初賣給某張姓人士,改為玉燕堂,俗稱張廳。
進門後的兩旁是廂房樓,樓下有落地長窗,樓上有短窗,大廳旁有一條幽暗深黑的長弄,足有20公尺長,走到弄底時,你會乍見在綠樹掩映下出現一灣細長的小河,小河的名稱是「箸涇」,從屋內流貫而出,在小河的中段有一方小水池,這是供船交會或掉頭的地方。

臨河人家的後窗設有「吳王靠」,又稱為「美人靠」,這是一種木稜式的拉杆,可以憑欄而坐,河畔有攬船石(泊船用的)。


雙橋
雙橋是由一座石拱橋加上一座石樑橋組成的,因為銀子濱與北市河在這裡交會成十字,河上的石橋便連在一起,形成一個有轉折而別致的設計。橋面是一橫一豎,橋洞是一方一圓,石拱橋東端有石階引橋,橋階深入街弄,石樑橋平架在銀子濱口,而橋洞都可以容納小船通過。
這兩座橋建於明朝萬曆年間(1573-1619年),也曾經多次整修。

1984年,一位在美國紐約留學的中國學生陳逸飛,在紐約舉辦一次個展,展出的畫廊是美國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長阿曼德‧哈默所屬的畫廊—哈默畫廊,陳逸飛共展出38幅油畫。

這次展覽引起美國藝術界極大迴響,除了陳逸飛以油畫與中國水墨畫結合的手法極為創新之外,畫中所呈現夢幻般小橋流水的江南景色,更是讓外國人大為驚艷,其中有一幅名為「故鄉的回憶」的畫作,正是以雙橋為素材,將雙橋獨特的造型與河面倒影,與岸邊的建築描繪得宛如現場重現,也使周庄的美麗展露無疑。

當年11月,阿曼德‧哈默訪問中國時,特別將這幅「故鄉的回憶」當禮物送給鄧小平,一時間傳為佳話。

一個努力的新秀藝術家用自己的方式,把故鄉之美呈現在世人眼前,對於周庄而言,這個意義是非比尋常的。


葉楚倫故居
葉楚倫故居位於鎮中心的西灣街上,是一座三開門、五進深的古宅邸,這裡是國民黨元老、文化、新聞界知名人士葉楚倫的出生地,葉楚倫家學淵源,曾祖父葉杏江是清朝的官員,祖父葉厚甫無意於仕途,於是經商發財,後來家道中落,不過,在這座深邃的清代民居裡,依然可以感覺到文人的閒適與品味,廳內的樑柱雕飾著彩繪的「丹鳳朝陽」、「劉海戰蟾」等隋唐戰文圖案,廳內掛滿名人的書畫,葉楚倫本身即是文化界重要人物,自是相交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同時,葉楚倫自己的親筆書信、手稿,文筆犀利酣暢,可見這位資深老報人的文采。
在葉楚倫故居中,有許多他生平的著作與遺物,其中,有兩件掛在玻璃櫥窗後的皮襖、馬褂,這是有一段典故的。葉楚倫在革命成功之後,於上海與于右任、戴季陶、邵立子等人成立「民立報」,報業的經營非常艱辛,常常付不出第二天的印刷費,有一天,葉楚倫夫婦已經身無分文,只好把自己的衣服拿去典當,也就是現在展出的這兩件衣服。


迷樓
迷樓位於貞豐橋畔,是周庄最知名的酒肆,背後曾經有一段風雅有趣的歷史。這間酒樓原名「德記酒店」,店主李鎮江原籍鎮江,清光緒年間攜妻子來到周庄,老年始得一女,名喚「阿金」,夫妻寵若長上明珠。
阿金長得極為美貌,但因為抗拒纏足,所以在鄉里間有一個「大腳觀音」的綽號,雖然求親者絡繹不絕,但大腳觀音卻仍在酒館幫忙招呼。

因有美人坐檯,這家德記酒店生意更是異常興隆,加上當時周庄是重要的商埠集鎮,貞豐樓更是鎮內水陸要津,附近商店毗連、商賈聚集,於是德記酒店內日日門庭若市。

然而,單純只是生意興隆是無法名垂千古的。1920年12月,一群江南才子們聚集於此,包括柳應子,與該地詩社「南社」成員陳去病、王大覺、費公直等十餘人,連續四次在這家酒館裡聚會,喝到盡興之處,這群文人詩興大發,決定以周庄秀麗絕倫的景緻、阿金姑娘的風采,與膾炙人口的佳餚吟詩。

後來這場突發的詩興,成為當地的一時佳話,其中一句「酒不醉人人自醉,風景宜人亦迷人」,將德記酒樓從此變成「迷樓」。後來柳應子為紀錄這一場歲末隆冬的風雲際會,便紀錄下當晚的詩詞,出版了一本「迷樓集」,於是,迷樓的名聲更是流傳不絕,今日,只要爬上迷樓的二樓,還看得到當年的舊觀,彷彿,隔著花窗,貞豐橋下的舟楫、景物都未曾改變。
唔好意思呢個List update d,唔該樂樂兄!

[內容標題]                                [thread no.]
旅遊準備及應用資料                #33、34、35、36、45、54
旅遊幫助網址                         #55、56
日本簡介及所需資料                #41、42、43、44、46、60
                                             61、63、64、65

南韓簡介及所需資料                #66、62、53

台灣簡介及所需資料                #57、68--76、80--87
(包括台北、台東、宜籣、花蓮)
台灣捷運地圖住宿                   #77、78、79、88

中國簡介及所需資料                #37--40、108--110
(包括絲綢之路、湖北、四川、蘇州)

印尼簡介及所需資料                #106--107
(包括峇里島)

菲律賓簡介及所需資料             #90、93
(包括長灘島)(資料多謝 iori719提供)

帛琉簡介及所需資料                #102--103
(資料會不斷更新,有你既回覆等如對我既支持)
希望可以做到每一個國家有所需資料
唔好意思呢個List update d,唔該樂樂兄!

[內容標題]                                [thread no.]
旅遊準備及應用資料                #33、34、35、36、45、54
旅遊幫助網址                         #55、56
日本簡介及所需資料                #41、42、43、44、46、60
                                             61、63、64、65

南韓簡介及所需資料                #66、62、53

台灣簡介及所需資料                #57、68--76、80--87
(包括台北、台東、宜籣、花蓮)
台灣捷運地圖住宿                   #77、78、79、88

中國簡介及所需資料                #37--40、108--110
(包括絲綢之路、湖北、四川、蘇州)

印尼簡介及所需資料                #106--107
(包括峇里島)

菲律賓簡介及所需資料             #90、93
(包括長灘島)(資料多謝 iori719提供)

帛琉簡介及所需資料                #102--103


(資料會不斷更新,有你既回覆等如對我既支持)
希望可以做到每一個國家有所需資料

旅行問題一問[已答 ... #2]

我唔想跟旅行團去travel.
(1)請問7月8月份旅行機票是不是會貴d?
(2)訂機票時要預備什麼? 是否一定要confirm幾時去幾時返? passport no? price?
(3)訂機票要預早多少天訂最好?臨近旅行前2星期買機票會唔會太遲而買唔到?
(4)去旅行社買機票還是去航空公司買?有不同嗎?

thxthxthx for your answers and opinion

[ Last edited by 月月鳥 on 2005-6-9 at 05:31 PM ]
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新主題 | 舊主題>>
娛樂滿紛 26FUN » 閒情逸誌 » 【旅遊特區】介紹最新優惠 解答相關問題 肯分享實加分

重要聲明:26fun.com為一個討論區服務網站。本網站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26fun.com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26fun.com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