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文匯大博士教授搞出來的「正音」其實即是搞「統讀」
睇完王亭之此文至講..thx/ @# E" F+ v: W1 U7 X0 d
////////////////////////////
/ h' Y! S v; ^# t* i" d$ O4 ^" t" |9 B
何博士教授的立場
9 c; P# ~2 }. f7 x/ s; f
2 P. h! J ^. y8 q# { Z
6 a% A( B! I6 M. ?+ N5 J3 s% V$ }9 h何文匯大博士教授搞出來的「正音」,其實即是搞「統讀」,所以他出版了一本《粵音正讀字彙》。「正讀」者,「統讀」之謂也,只是他不能像「國家語委」那麼權威,所以才客氣一點,不稱為「粵音統讀」,改稱為「粵音正讀」。0 v- C) Y3 G- x+ Y; ]
6 [5 Q1 _7 z$ e7 _/ `% x
在《粵音正讀字彙》中有一篇《後記》,那可能是他唯一關於音韻學的學術著作。在這篇文章中,他說明自己的「正讀」原則:「先以《廣韻》系統的切語為基礎,再以古今音變為脈絡,為自己定下指引」。
S" a4 ?0 M4 ?+ G) w4 u+ o; ]9 Y! l8 v' R& L8 w) }
所謂「古今音變脈絡」,無非根據前人的研究,討論「古無輕唇音」、「古無舌上音」、「喻三歸匣」等等。3 m' u, p' k' L4 N* {
7 R! {0 m7 D! Z& i8 T% A- h' d他怎樣處理這些前人的研究呢?他認為:「語音自古至今都因發音偏差而不斷產生變化」。所以,古代沒有輕唇音、舌上音,如今廣府話有了,那只是「偏差」而已,這是他的基本立場。換言之,廣府話有九聲而非五聲,那多出來的四個聲其實都是「偏差」,所以何大博士教授就有時接受這些「偏差」,有時則不接受(例如「綜援」他一定要讀為「眾援。」)。3 j+ _# p; s c" L; w! k( }
將「統讀」的原則用於方言,而認為方言根本偏差,實在很大膽。所以,如今這些大膽現象已造成混亂,弄到「國家語委」要提出警告。0 U& J2 P2 t8 y- j$ j2 _+ ?
6 j& s9 V2 B' X8 Y加拿大多倫多星島日報0 m8 J" r) t# ^4 Y
2006年9月6日0 _7 y% S4 i5 s% C9 a, l
' Y; h& y b" ^+ y, t# f& h
...請XX出來回應下...
# b* T" R& a2 P4 }* t1 x. F% m4 Y' F& I, `..別一味恃有傳媒撐腰!!!...四圍洗人腦!!!thx
9 ^2 N9 J3 B7 l- H' H* s# U
/ E- T6 U& m! |. b9 k8 j* `# Q; p3 Q[ Last edited by magic on 2007-1-30 at 12:49 P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