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帖子
- 447
- 精華
- 0
- 威望
- 10
- 魅力
- 0
- 讚好
- 0
|
5#
發表於 2006-5-7 08:37 PM
| 只看該作者
一名大陸遊客筆下的香港人; g4 B. k$ L8 p9 ]- E h! |0 @- i
. P' c! ]9 o2 u' f- f: Z# U
香港人的虛與實 % t9 _/ `/ I- ?
& N, S& U% y0 T: _6 T& }( s
# C6 K; @% I. P* _5 M0 B1 y; u
今年春,有機會與夫君一起游了一趟香港。說到觀光,這個彈丸之地,人稠地貴,人多於景,實在沒有什麼可看的,既沒有咱西域「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宏偉寬廣氣勢,更沒有江南水鄉山煙籠霧罩小橋流水的意境,更缺乏「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名山大川匯聚的大氣磅礡之勢,也就看看林立的高樓與奢靡的生活氣息帶給人的虛華之感吧,香港這個繁華之都,夢想之都,總讓人與醉生夢死、紙醉金迷這些物慾享受之類的詞聯繫起來,但在香港幾日,通過街頭所見及導遊介紹,卻深感:香港人既是虛的,也是實的。
3 x3 l. `; D9 J) F
! ^4 H! m9 j5 u4 z 香港人迷信,廟宇裡都是香火鼎盛,在黃大仙廟裡,我看到善男信女們都十分虔誠,還有不少年輕人,讓我不由想起在廣東時看到家家戶戶都奉有神像,而且傳統的節日如鬼節什麼的人們都要在村口或者自家的神衾前舉辦一些祭奠或者紀念儀式,這種與海相鄰的地方早些年多以漁業為生,一葉小舟在海上漂泊,變數太多,死生不定,人們於是是希望有神來保佑,比如媽祖就是漁民的保護神,幾百年來被漁民們供奉,香火不斷,至今流傳。香港這個曾經隸屬東莞的小漁村,與廣東一衣帶水,受南粵影響也在情理之中,其實如果你認為這種迷信只是傳統,務實的香港人也信虛的神那就不對了,香港人求財不求神,求神較不功利的目標也是家人平安、老公高昇、早生貴子等等。信仰之虛與信念之實是緊密結合的。7 O* i( _+ H- X
; \/ P/ D/ b+ K( \# h, Y/ ~2 O 香港人一直實行西方民主模式,崇尚言論自由,街道上四處可見宣傳法輪功的人員,還免費發放書籍和光碟,楊小姐提醒我們:可以聽可以看,但千萬不要拿宣傳品,否則出境會有麻煩,回去還影響前途,她說:「我們香港人什麼功都不練,只練一個功,錢功!只有能掙來錢才是真正的功夫!」她的現實讓我吃驚,可也大開眼界,她說這些法輪功宣傳者多不是香港本地人,是美國人雇的人做宣傳的,資金由美國出,他們才會免費發宣傳品,我們才恍然大悟。在香港天上不會掉餡餅 只有自己努力奮鬥才是實在的,才是安身立命的保障。這點上說,香港人是十分務實的。
3 u9 S0 L2 _1 k- A& D; o
+ o1 _: @/ Y+ |& Q* H 香港是個發展極為迅速的自由港,工作生活節奏很快,港人工作生活態度也極務實。由於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一百多年英國這個老牌帝國主義國家的管理,不管它的經濟結構是否合理,它的繁榮卻是有目共睹的,工作生活節奏也是很快的。導遊楊小姐告訴我們,香港人工作都很拚命,主要目的之一是為早日擁有自己的房子。因為經濟的帶動,香港地價飛漲,早已不是「寸土寸金」,而是「寸土寸鑽」了,打工族買房是一件終身的事業,香港人也不像內地人說「買房」,而是「供樓」,因為以香港地價之高,幾乎沒有人可以當即買下一套公寓,按揭買房才是實際首選。為了付清高額的貸款,很多香港人都打幾份工,導遊楊小姐就說自己這樣帶團參觀已經好幾個月沒有好好休息了,但她還在努力。/ }$ h' k9 }8 j# u
0 h7 w5 {8 z, }' ]( f l 香港人這樣拚命掙錢,花費起來卻不節約,他們追求名牌,崇拜時尚,在香港這個「購物天堂」,物質的豐富足以令任何人感覺到自己永遠是窮人,但只要手頭有錢,他們就會「大肆揮霍」,香港人儲蓄觀念很淡,這也可能是快節奏的生活使人對未來沒有多少安全感吧。在交完貸款後,即使餓著肚子,年輕的女孩子也會用幾個月的薪水去買進口時裝、化妝品和高檔首飾,男人尤其年輕男人就更注意名牌,否則會被人看不起。穿進口名牌服裝,戴高檔名表,身邊再有漂亮女明星作伴是香港男人的生活夢想。看香港務實拚命的工作態度和這樣不切實際虛浮的消費觀真令人感歎,可我想,就是這種追求更好更高物質生活的動力才推動了香港人充分發揮自己的體力與智力極限,從而推動了香港經濟的快速發展吧。% h+ v: G, W# P7 t& S
9 c# T5 P- P6 X( m( X! B# a9 b7 P: J4 g- o. p 在談論住房時,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導遊小組問起誰家房子超過100平方米時,老公說我家房子有120平方米而且還是複式樓房,獨門獨院,楊小姐露出真誠的艷羨神色:「帥哥,你的房子如果建在香港,你早已經是身家百萬的鑽石「王老五」了,追你的姑娘可以從港島排到九龍呢。 」也沒管這個「鑽石王老五」身邊一直還有個我在。
( v" c. R( n5 O/ y2 ?2 Y/ @$ P0 L* N7 l' {- p+ l+ ]) U- W
香港女人並不美,除了那些光彩照人的明星,在街道上實在很難看到幾個真正的美女,而且個個黑瘦單薄,高挑的不多,讓看慣了北方高大豐滿美女的新疆人實在失望。雖說不美,可她們都很重視自己的形象,很知道享受,前面也說了,她們會用高檔化妝品高檔時裝來犒勞自己的辛苦。生活中她們喜歡穿著很隨意的便服,一件恤衫,一條仔褲,一雙波鞋(旅遊鞋),什麼年紀的女人都可以穿得很自在。你可不要以為這些服飾都像內地商品一樣是水貨或者地攤貨,它們也許都是身份不菲的進品商檔貨呢。楊小姐讓我們猜她隨身「小破包」的價格,看著LV的標誌,也沒有嚇倒我們這些新疆人,誰不知道路易威登?有人底氣十足地叫「20!」(這是小西門的價格),楊小姐說:「20只許你摸一下,你們不要小瞧它,1000多元呢。」後來聊天中我們得知,她老公做生意破產後正在重新創業,現在兩人生活並不富裕,她這樣奢侈是不是過分?她說:「沒什麼了,香港人的觀念就是能花大錢的人才能掙大錢。」這種態度是務實還是務虛真讓人得好好辯證地想一想了。4 m/ G( Z8 b$ I$ E
D) I) C) ~. \ 像其它地方的女人一樣,香港女人懼怕別人說老。導遊楊小姐一直不肯告訴我們她的實際年齡,她總說「在香港,問女孩子年紀是不禮貌的。」習慣了香港人把女人都稱靚妹,男人都稱帥哥,我對她不再年輕自稱小姐的事實也略去不計。可一次她在聊天中說自己1964年出生,一個調皮的新疆男孩立即接口說「都41了!」楊小姐裝作慍怒地說:「誰說我40了?在香港,女孩子過了18歲就永遠都是18歲。」車上人都笑了,這個導遊小姐大學時讀的中文,有比較深的文化功底,一路聽她講述,我們才得以發現現象之下更真實的香港,實在讓人受益非淺。她年輕、積極的生活態度給我們留下極深刻的印象。
2 O: w% K2 k; {% v3 a3 A
: w; A0 B1 i. q a! z7 j7 N! K 對上班族女人來說,職場的競爭使她們特別重視外在形象,為了追求最完美的形象,香港女人都會化妝才出門,而且喜歡戴首飾,(香港的首飾加工在世界上也是有名的)除非到80多歲實在沒有勁了才不化妝,可首飾還是要戴的。「這種永遠年輕的精神氣是自己給自己的。」楊小姐這樣說。
& q5 U( S6 M' k& Q, Y% h% F! }/ Z4 H7 W0 Z, _1 S9 X6 B- B) \6 \8 [
把年紀玩虛,把精神玩實,香港女人保持年輕這一手著實令人佩服。, b- q6 q5 \. W0 [6 u
- [. g, K& A3 M# a$ A! V: A4 a 在香港也就是匆匆幾天的時間,以上所見只能算是對香港生活的一瞥,我想人心是同一的,在香港人務實與務虛的態度裡,我們可以看出一樣的追求:那就是更美好好的生活前景。
" t" Y8 O: J* p9 N- g& }. H5 z6 d
3 D& w% z' i/ s9 k3 @6 k. p
4 a6 C& I$ \9 P2 w
1 z+ [% ?. E+ P) d$ ~5 a/ }! g# w
5 v) T- u; q- |1 |$ Q4 e$ A8 t# ?# I
1 k8 y. Z+ a* k. W, N V
3 C9 z; U+ J8 `+ B
, `4 i/ p7 t) f. j' _: z" b9 K! `, S# i9 t; Q$ x' A: k
5 f- o- O _# o# D! F
! i- i: F& L/ j. v7 L$ g5 F& T: @轉一轉碼 俾一些睇簡體字慢的人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