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nk: 6](images/default/star_level1.gif) ![Rank: 6](images/default/star_level1.gif) ![Rank: 6](images/default/star_level1.gif) ![Rank: 6](images/default/star_level1.gif) ![Rank: 6](images/default/star_level1.gif) ![Rank: 6](images/default/star_level1.gif)
- 帖子
- 47777
- 精華
- 0
- 威望
- 352
- 魅力
- 47980
- 讚好
- 197
|
144875#
發表於 2017-7-24 05:29 PM
| 只看該作者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wVRdsLoMDs
今次首先講既就係步鎗 ...
故事一開始是講1887年法軍一個士兵 , 逃到德軍軍營之中 ,
他本來並無任之處 , 但他卻身上的法軍步鎗要價二萬 ...
當年德國剛配傋了最先進的黑火藥鎗--毛瑟1871 ,
但這支法軍步鎗 , 彈速道達音速的兩倍 , 在射程 彈道 殺傷力
都遠遠超過毛瑟1871 !!!
這是勒貝爾M1886 , 採用最新技術--無煙火藥 ,
它發放出來的能量 , 是黑火藥的三倍 ... 德國發現之後 ,
希望盡速開發 , 但在研發毛瑟1871己經大量投入資金的毛瑟公司 ,
卻拒絕這種革新 ... 在沒毛瑟公司之下發開的M88 ,
但就啟用後不久 , 便有多起炸鏜事件 , 就在德國國被排擠 ,
最後卻賣力給中國 ...
中國到太平天國 , 為了增加戰力 , 購買了一種米尼彈燧發鎗 ...
早期的圓形彈精度不高 , 也容易卡在鎗管 ;
19世紀法國人米尼 , 發明了一種錐形彈 , 大大增加了射程 ,
太平軍也因此大敗清軍 ... 那時清軍的軍購之中 ,
也買入毛瑟1871 , 毛瑟1871是一種後鏜鎗 , 就是現代的 "子彈"
把火藥和彈結合在一起 ... 而毛瑟1871是第一種 ,
用金屬彈殼的步鎗
當時中國己經迷信毛瑟品牌 , M88卻謊稱自己是最新的毛瑟步鎗
... M88賣了給中國之後 , 一直到二戰都是中國軍方主力 ...
而毛瑟公司之後開發的毛瑟98 , 它的旋轉後拉式鎗機 ,
是後世所有手動鎗機步鎗的原形 ...
而在東方 , 日本在甲午中雖然獲戰 , 但其沒有彈倉的村田13 ,
只能打一鎗 裝一發 , 卻明顯感到對中方毛瑟1871的劣勢 ...
日本改進出來的30式 , 在日俄戰爭中首次啟用 ,
而日本在甲午戰爭中 , 以集群衝鋒戰 , 也就是先分散 再集中 ,
打敗了有毛瑟1871的清軍 , 日本因此也認為今次會一樣 ...
的確 , 日本的30式做成了俄軍大量死亡 ,
但俄軍的防禦工事 , 卻並非單一戰壕 , 而是有鐵絲網 障礙物
地雷 暗堡等組成的立體防禦 , 而還有馬克沁重機鎗
而到了一戰 , 戰壕體系己經發展成三層 , 而在重機鎗掃射下 ,
更出現了數公里的無人區 ... 當時就拖住了主攻的德軍 ,
德軍就以小部隊先行突擊對方通訊 , 之後大部隊才進攻 ,
但因為鎗身過長而不是很方便 ...
而英軍則發展出短步鎗概念 , 只有1.13米 ,
而且外置彈夾存在多一部的子彈 , 令其成為當時射速最快的步鎗
... 而英軍的坦克 , 則完全告示了戰壕戰的終結
而跟隨坦克進軍的步鎗 , 統計後認為最有效射程是400米 ,
而不是原射程的600-800米 ... 各國也自此 , 把步鎗都進行改短 ,
但日本卻不敢興趣 ; 他們新換裝的38式有1.275米 ,
而巨獨創的防塵蓋 , 也就是著名的 "三八大蓋" ...
長步鎗是基於要塞理論而建立 , 但另一方面 , 加上刺刀的38式 ,
足足有1.7米 , 卻成了白刃戰的巨大優勢 ...
日本也是世上唯一如此看重白刃戰的國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