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帖子
- 47768
- 精華
- 0
- 威望
- 352
- 魅力
- 47970
- 讚好
- 197
|
145025#
發表於 2018-11-17 04:07 PM
| 只看該作者
有無人唸過 , 清朝既敗亡係由鄉村底層社會開始崩壞???
"土豪劣紳" 係中國filter_198係80年前 , 推翻舊中國政府時常用的革命詞匯
係印象中都窮人的惡棍 , 而且至少係幾百年來都是一樣 ...
但有無人唸過 "土豪劣紳" 都有一個劣化的過程???
首先是取消科舉制 ... 科舉制其實是和宋代開始確立的士紳社會好大關係
基本上 , 士人和鄉紳是一體兩面的東西 , 可以是士人因為功名 ,
辭官後被納入鄉下的士紳群體 ; 也可以是有經濟能力的鄉紳 ,
支持子弟考取功名 , 成為士人 ... 清末取消了科舉制 , 斷絕了上升之路
土豪就只有在土地上壓榨出利潤
但係中國現代史 , 原因可能仲有兩個 :
第一個是產業全球化問題 , 第二個是中國城市化問題
在中國古代社會 , 鄉紳不僅是富有者 , 也是文化擁有者 , 還是道德領袖
他們和農民是共生關係 , 為什麼到了中國現代史上 , 變成了對抗關係???
我們想象一下 , 王家租種了士紳張老爺家的土地 , 給國家交完皇糧 ,
再給張老爺家交租 , 剩下的糧食剛剛夠一家 ... 但農耕經濟波動性不小 ,
解決方案有二 , 第一搞點家庭手工業 ... 古代有個傳統叫 "男耕女織"
可以說明 , 民間手工業其實係散落於普遍農戶 ...
可是近代中國國門打開 , 洋貨涌入 , 土布喪失了競爭力第一條生計就被斷
第二是社會關繫上 ... 就是士紳和農民之間的熟人關系 ,
正常年景我當然要交租 , 但是遇到年景不好 , 都要餓肚子活不下去 ,
紳士可能會主動免去一部分租 , 甚至送給佃戶一點糧食 , 幫他們度過災年
但近代社會伴隨著城市化 , 城市生活質量大幅度超越鄉村 ,
士紳開始搬到城裡居住 , 在城裡買房 , 把孩子送進洋學堂接受新式教育
鄉下的田產是他們主要的收入來源 , 就是托人去代管 ,
就叫二地主吧 ... 這批人也要收入 , 和包稅商一樣就在農民身上再收一點
第二就是他們很少考慮鄉親情感因素 ... 所以一到災年 ,
士紳和農民就成了生存上的矛盾 , 就是因為失去了處理問題的彈性和人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