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主題 | 舊主題>>
娛樂滿紛 26FUN » Sports討論版 » sport板小知識
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怎樣才能提高投籃命中率

籃球是一項技術綜合性較強的運動項目,投籃得分的多少,決定著比賽的勝負。那麼,如何創造更多的得分機會,提高投籃的命中率,下面是在教學和訓練中的一些方法:
  一、加強規范化投籃動作的練習。投籃的動作有單手和雙手,不論採用哪種方式,都要嚴格地按規范化動作去做。培養和掌握投籃時的肌肉感覺是優先於一切的先決條件,這就應加大規范化投籃動作的練習,最終達到動力定型。
  二、提高身體的訓練程度。身體訓練程度是完成各種技術動作的基礎,對投籃命中率有明顯的影響。如身體訓練較差的隊員,運動量增大時,命中率就明顯下降。因此,應把投籃與身體訓練結合起來,在一定強度下限時限數投籃訓練,以便在緊張激烈的比賽中,有足夠的體力保証投籃命中率的穩定和提高。
  三、選擇良好的投籃時機、果斷出手。良好的投籃時機,是提高投籃命中率的關鍵,一次好的得分機會是靠個人和全隊配合來創造的,要善於捕捉投籃的時機。投籃者要觀察防守隊員的重心、位置、防距,一旦防守者失掉了正常的防位,不能干擾投籃時,或投籃者利用假動作誘使防守者失掉重心、位置和防距時,投籃者創造了投籃機會,果斷出手。利用全隊戰術創造出來的機會或利用攻防雙方出現暫時的時間差和空間差立即投籃。
  四、要有強烈的投籃欲望和自信心。強烈的投籃欲望和自信心是提高投籃命中率的前提,對投籃起著重要作用。在教學中要使投籃者得以全面鍛煉,掌握各種投籃技巧,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在平時應對學生多一些關心、幫助,多一些鼓勵和表揚,培養投籃者的自信心。
  五、加強全身協調性和出手動作穩定性的訓練。比賽中,常看到有些投籃者,在突然受到外力作用失去身體平衡時,仍能將球投進,這說明投籃者身體協調性好,在球出手的瞬間,身體和手是相對穩定的,投籃者的時空感強、手感好、自信心強,使整個投籃動作力量均勻、柔和,動作自然、連貫、流暢。
  六、選擇合適的投籃出手角度和球的飛行路線。據科學和實踐証明,球的出手角度影響著球的飛行路線,球的飛行路線一般有低弧線、中弧線和高弧線三種,一般以中弧線為最佳。但由於投籃距離的遠近,隊員身材的高矮和彈跳素質的不同,因而在投籃時,球的飛行路線也就有所不同,在訓練中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定。同時,穩定的心理因素也是至關重要的,學會自我調節和自我心理暗示,不要受裁判、場地、觀眾、氣氛和比分的影響,採取合理、果斷的行動進行投籃。
我是車仔迷
陳皮好殘忍,
見死不夠
中鋒原地向后投籃

一、運用時機:1、當中鋒球員背向球籃雙手接球時,在遇到對方緊逼防守情況下,可直接向后投籃出手;2、當中鋒球員背向球籃雙手持球時,已運用轉身投籃或跨步勾手投籃無從出手時,可選用原地向后投籃;3、當中鋒球員背向球籃持球時,可結合假動作,如利用上身左右虛晃或轉身假動作迷惑對方時,向后上方出手投籃。

二、動作方法:(以背向正對球籃為例)當中鋒隊員在禁區內落位,接到同伴的傳球后,兩腳前后或左右開立,兩膝微屈。當對方隊員在背后緊貼防守時,兩肘接球自然下垂,目視本方球籃的中點,兩臂向后上方伸展,雙手用力均勻的將球投出。

三、技術要點:中鋒隊員應以背部來感覺對方防守的情況,眼視本方球籃(假設兩球籃為一條線),根據自己所處對方球籃的距離和角度來估量自己投籃出手的力量和確定弧度。投籃時雙手用力要均勻,身體要協調一致。

四、優點:動作簡單易學、出手突然,投籃隱蔽不易封蓋,對方防不勝防,是“以小打大”、“以靈制大”的一種攻擊性很強的技術。

五、不足:投籃命中率不如面向球籃或側向球籃投籃高。需有意識地加強訓練。中鋒隊員背向球籃接球后應注意與同伙相互配合,尋找進攻機會和進攻手段,切勿為了表現自己而盲目運用背向球籃原地向后投籃。但相信“熟能生巧、巧能生智”,對向球籃原地向后投籃技術大家不防也試試。
我是車仔迷
陳皮好殘忍,
見死不夠
abcde1918
+2

仲有Sport板飛機區 索女運動員、PE學生妹等緊你(新圖非附件~免分~)
abcde1918
+2

仲有Sport板飛機區 索女運動員、PE學生妹等緊你(新圖非附件~免分~)
教你撤滑步防守

撤滑步防守是一項攻擊性較強的防守移動技術,當對方企圖從防守者餓前方或某一方向突破時,防守者利用撤滑步控制對方,強佔有利位置,破壞其突破路線。


撤滑步的關鍵是:撤步的步幅和步速,撤步的方向和后續滑步的步頻,以及身體重心的控制。撤步的步幅要大,步速要快,以達到領先強佔位置(撤步要強在對方跨出的前腳的稍前方),控制並破壞對方突破路線的目的。

為了加大撤步的步幅,撤步動作應以髖關節為轉動點,使骨盆繞一側髖關節的垂直軸作側向轉動,增大第一步的步幅,同時撤步腿的大腿在充分外展的基礎上伴以適度旋外,以增大撤步的步幅。撤步的方向要根據對手的情況而定,一般控制在與突破路線成45度角的方向,角度過大,容易造成阻擋犯規,角度過小,控制不住對手,使撤滑步變成了后撤步。后續滑步的步頻要快,后續步要快速蹬地,並伴有一定程度的碾轉,在撤步腳著地瞬間,要快速跟隨,向移動方向滑動,並保持防守的基本姿勢,以保証后續防守移動的機動性和靈活性。撤滑步時要保持屈膝,上體稍前傾的身體姿勢,不能因為撤步而上體后傾,以致失去對身體平衡的控制。

在后續滑步時,不能並腿,以免身體重心在滑動中有較大的上下起伏,影響滑動速度。 採用撤滑步防守時,絕對不允許對方直線突向籃圈方向,至少應該迫使其沿籃圈在地面投影點的40—50度角的斜側方向突擊

防守的技巧
防止對方運球過人,我在指導初學者都是這樣建議,一是先弄清楚對手習慣手是那一隻手;二是,防守時就站在對手習慣手那一側,如此一來對手在,不是經過苦練非習慣手運球下,他就比較難以從非習慣手運球過人;三是,防守時不要被對手原地運球(應說耍球)所迷惑,眼睛注視對手腰部(眼睛余光注意腳),對手腰部動你才動,這樣就不會被對手動作迷惑而被騙。

四是防守時身體重心要降低,大部分運球過人第一步都是關鍵,假如第一步跟的上,就不會被過人了,而,相對的防守者若身體重心太高,第一步啟動跟隨就慢;五是,對手運球時,絕大部分的人被過主因是,想要去抄球,抄球動做一出現,身體重心就失去,對方就有機可乘,這和武俠小說所敘述的道理一致。

大部分防守者的問題是,距離持球或運球者距離太遠,所以對手才有「空間」甩球,這是你自己的問題;因為正常防守來說,對手持球或運球情形,你應該採取對球施壓(pressure the ball),那麼,你要了解的是,對球施壓動作標准應該是距離對手隻能一手之隔,也就是你應該可以輕易的摸到對手的身體這樣的「近距離」,甚至於現代籃球要求對球施壓標准應該是,你的身體要和對手身體有所接觸這樣的標准,那,如此一來對手還有「空間」耍球嗎?

原地摸高很低和防守好不好應該沒有關系(我沒看過文獻),但是,我看過文獻是,原地摸高很差的,他的敏捷性和爆發力都較差,所以,原地摸高很差的,隻有移位可能較慢而已。

滑步,所謂滑步(slide),是指以防守動作做橫向左、右,或斜前、斜后移動,不讓對手持續運球前進稱之。以往左滑步為例,雙腳打開比肩略寬,左腳不動,右腳前腳掌做往左方用力滑至距離左腳約50公分位置(距離過小身體會站起,距離過大移位太慢),在右腳著地瞬間,左腳稍轉向左用力往左邊滑出,此雙腳動作在約一秒完成,如此循環。滑步時雙腳不能交叉,身體不可上下起伏為原則,並隨時保持重心在兩腳之間。用途:進攻時在禁區低位的空手走位要球、防守動作等。

阻絕步,所謂阻絕(deny)步,即不給你防守對象接獲傳球,對球做出阻斷,絕不讓對手接到球而移動身體的步法之意。動作以模擬球在防守者左側,身體背向球,左手彎曲舉起,手掌心朝球以免欲抄球時受傷,手掌約與頭同高度,右手曲肘。雙眼模擬看球看人,重心保持在兩腳間,左腳在上右腳在下。前進時右腳尖用力往上蹬,左腳稍提起滑出。相反,后退時右腳稍提起滑往后,左腳尖用力往下方蹬,右手彎曲舉起,左手曲肘。用途:防守時阻斷對方接球動作
我是車仔迷
陳皮好殘忍,
見死不夠
淺談運球過人要領

爆發力、重心與身體抗壓,是運球過人要領

 當接球后,如何在原地運球過程去切入、過人的問題,被Allen Iverson一再以爆發力詮釋后,大部分喜愛籃球的年輕人,卻都忽略了本質上需求的,而誤以為「運球」才是重點,其實不論是剛接獲傳球或者已經運球過程中的過人,都要掌握自身爆發力、防守者重心位置、自身身體抗壓性等三個問題,亦即您運球后,有沒有辦法--一、利用爆發力啟動去過人;二、掌握對手身體重心偏差而過人;三、身體抗壓性要足等,此三者是必須的。

『爆發力是泉源』

不論是Iverson或者Tracy McGrady、甚至Steve Francis等這些在NBA裡運球過人算是頂尖高手中,你仔細觀察后應該不難看出,他們在運球過人,「主要」還是那個第一步的爆發力;亦即重點在於,爆發力運球過對手,不論你是採用跨下運球、換手運球、背后運球、轉身運球皆然,當你運球的第一步「已經」過了對手,后續當然是加速度持續前進,如此而運球過人。

這裡大家不可迷惑、忘本的是,不論採用那一種運球,當你第一步「快」過對手時,對手隻能「頂、拱、阻擋」而已;也就是,你原地換手運球也好、原地跨下運球依然、甚或轉身運球再跨下運球都是一樣,你決定要過對手的「第一步」是重點,第一步的爆發力能否快於對手才是重點。

『視對手身體重心而過』

其次,在我指導球員於「過人」這要領裡頭,不論是接獲傳球或已經運球過程皆然,我都這樣敘述與要求,發覺對手「身體重心」偏向后,馬上向他的另一邊強行切過;亦即,例如你若採用原地換手運球也好、原地跨下運球依然、甚或轉身運球再跨下運球都是一樣,當發現防守者身體重心偏向東,此時除了「第一步」快速之外,方向是「向西」。

這個視對手身體重心而過的要點,從原地運球或原地換手運球也好,甚至原地跨下運球都一樣,目的隻是在「觀察、等待、甚至騙取」防守者身體重心的傾斜一邊,而尋求運球過人的「路徑」;也就是,那些運球都是尋求防守者重心失去、欺騙對手防守重心而已。

『身體抗壓性要足』

當運球者爆發力充足的抓住第一步「過人」之后,運球者是否能夠把握自身身體「佔據」有利前進路徑,是最后運球過人的關鍵;也就是當運球者抓住第一步方向之后,是閃避對手的「繞走」,還是徹頭徹尾的「直線運球過人」!假如是后者,那是極大可能和對手有身體接觸,那此時即是運球者的身體重心夠低、體重充足的硬擠過人!

因此,當運球者擁有很好的爆發力,也掌握了第一步啟動的方向,最后的身體抗壓性就變成是否能夠「運球過人」的關鍵;也就是,有些善於運球者,雖然擁有爆發力、擁有足以迷惑對手身體重心的運球技巧,可是卻不能掌握「身體重心低、體重足的硬擠過人」,身體抗壓性差,久而久之就變成運球「繞對手」而過,非運球過人了!

『抓住重點』

最后再提醒的是,不論你採取任何運球,當你已經在運球之中,若能掌握爆發力、第一步方向、身體抗壓性夠,什麼由換手運球連接轉身運球過人,或者跨下運球連接背后運球過人等等,都是「殊途同歸」,都是爆發力、第一步方向、身體抗壓三個要訣。
我是車仔迷
陳皮好殘忍,
見死不夠
 乒乓球1890年首次出現在英國,當時是一項貴族運動。國際乒聯1926年成立,並舉行了首屆世界錦標賽。

  乒乓球運動經曆了幾個發展階段。上世紀50年代,日本選手創造了直拍握法,並佔據了乒壇霸主地位。之後,直拍技術被中國選手發揚光大並一直稱雄世界直到80年代中期。80年代中後期,中國的乒乓球發展陷入低穀,來自歐洲的瑞典男隊開始崛起,並在1989年、1991年和1993年連續三次奪得世乒賽的男團冠軍。從90年代末期開始,中國男乒再度崛起,在1999年和2001年重新奪回了男團斯維思林杯。

  乒乓球1988年首次進入奧運會,之後有了長足的發展,成為參與人數最多的體育運動項目之一,國際乒聯下目前已經有超過187個協會成員。

  國際乒聯近年來對乒乓球比賽的規則做了很大修改,“小球改大球”、“21分制改11分制”、“無遮擋發球”等一系列改革縮小了選手間的實力差距,增加了對抗性和比賽的偶然性。為了避免出現一個國家和地區壟斷奧運會冠亞軍,國際乒聯規定在奧運會雙打比賽中,來自同一協會的兩對選手必須分在同一半區。這樣,出現在雙打決賽賽場上的將是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兩對選手,比賽也將更具懸念。

  奧運會乒乓球比賽設男女單打和男女雙打四個單項,男女各86名選手參賽,其中單打各64人,雙打32對。每個國家/地區最多只能有男女單打各3人、雙打各兩對選手參賽。比賽采用7局4勝每局11分單敗淘汰制。

  乒乓球是中國的國球,中國的乒乓球運動在近年來的大賽中戰績顯赫。2003年第47屆世乒賽上,中國隊取得了除男單以外的其他6項冠軍,年底的國際乒聯巡回賽上更是包攬了全部四項冠軍。在2000年悉尼奧運會上,中國選手也囊括了全部四枚金牌。

  在本屆奧運會上,中國選手馬琳、王勵勤、王楠、張怡寧仍然是四枚金牌的最有力爭奪者。他們的主要競爭對手有德國的波爾、奧地利的施拉格、白俄羅斯的薩姆索諾夫和東道主選手格林卡等。

  奧運項目:

  男子:單打 雙打

  女子:單打 雙打

  乒乓球運動裏程碑

  19世紀

  乒乓球的發明

  1952年

  在孟買的世界錦標賽上,日本選手首次使用橡膠面的球拍,引起了轟動。

  1952年

  日本人佐藤博治成為第一個贏得世界冠軍的亞洲選手,這次冠軍預示著日後亞洲人對這項運動的主宰。

  1954年

  亞洲選手,特別是中國和日本選手使用了由南斯拉夫人發明的直拍握法。當時,流行的握拍方法是匈牙利著名選手辛捷士-巴那使用的傳統握拍法。

  1971年

  這一年的4月13日,美國乒乓球隊到北京和中國隊進行了比賽,他們最後以1比13輸給東道主,但這次比賽開通了中美兩國的外交關系。

  1981年

  乒乓球作為奧運項目得到國際奧委會承認,盡管在此之前從未以表演項目在奧運會出現過。

  1988年

  乒乓球比賽在漢城第一次正式出現在奧運會上。

  2001年

  為了增強比賽的激烈程度,每局分數從原來的21分縮減為11分,11平後領先2分者獲勝,比賽也從原來的5局3勝制改為7局4勝制。

  乒乓球運動明星人物

  辛捷士-巴納(匈牙利/英國)

  神奇的紀錄!23項世界冠軍頭銜。包括5項單打冠軍。在1930至1935年間,他僅僅被同胞兼雙打搭檔薩巴多斯擊敗過一回。

  鄧亞萍(中國)

  最偉大的女子乒乓球運動員。雖然身高僅有1米52,她卻是有史以來最出色的女子乒乓球選手,獲得1992和1996年奧運冠軍,以及1991、1995和1997年三次世界冠軍。

  瓦爾德內爾(瑞典)

  天才選手!獲得了1992年奧運會男單冠軍和2000年奧運會亞軍。這位瑞典人同時也擁有1989和1997年的世界冠軍頭銜,是乒乓球史上幾位最偉大的球員之一。 除了贏得過個人冠軍,他還具有雙打方面的天賦,在團體比賽中也有出色的表現。
EF小人物


射擊運動起源於軍事和狩獵活動。射擊比賽主要分成手槍、氣槍、飛碟和移動靶比賽四大項。1896年首屆奧運會只有三個射擊項目,但到了2000年悉尼奧運會射擊已經增加到了17個項目。射擊運動與其它項目相比,其對人的體力要求並不是很高,射擊運動的難度就在於身處一片槍聲的嘈雜中,在心理非常緊張的情況下,還必須穩定心神,集中精力瞄准靶心。

  射擊項目按照槍支和射擊方法可分為步槍項目、手槍項目、飛碟和移動靶項目四大類:

  手槍項目分為慢射、速射兩類。慢射一般是60發子彈,射擊距離50米,靶的10環直徑較小,在以小時計算的規定時間內將60發子彈射完,以環數多少排名次。這個項目是手槍項目中射擊距離最遠、要求精度最高的項目,也是難度較大的項目。這個項目射手采用立姿,一手持槍。

  速射距離一般25米,60發子彈,每5發子彈一組,每組射擊時間分別為8秒、6秒和4秒。速射靶由電子遙控。比賽時,射手握槍的手臂下垂成預備姿式,目標出現後舉槍射擊。這裡面,4秒1組的射擊最難,特別是第一槍最為重要,用時要盡量短,給後面4槍創造機會。

  步槍射擊項目比較多,有多種距離和臥姿、立姿、跪姿等三種射擊姿式。步槍項目的共同特點是射擊時間長、速度慢、精度高,要打好幾個小時,人們稱它為“射擊馬拉松”。

  飛碟射擊也叫泥鴿射擊,早期就是以活鴿子作為射擊目標的。後來以泥制鴿代替活鴿,所以有了這個名稱。飛碟有多向、雙向等幾種,近來又出現了雙多向,主要是根據拋碟機拋射碟靶的方向、位置不同而區分。飛碟在空中飛行的時間不長,感覺和經驗顯得很重要。一般飛碟比賽都要射200個靶。

  移動靶比賽以小口徑步槍立姿向距離10米的移動靶射擊。移動靶多為跑動的豬靶,故又稱跑豬靶。早期移動靶安裝在滑車上,靠人工帶動後的慣性前移,現多為電子操縱。僅設男子項目,1900年起被列為奧運會比賽項目。

  中國隊奧運形勢:射擊曆來是中國代表團的強項,中國的第一枚奧運金牌就是在射擊比賽中獲得的。本次雅典奧運會中國射擊隊兵強馬壯,在比賽中摘金奪銀應該不算難事。

  奧運會比賽設項:

  男子比賽:10米氣步槍,50米氣步槍,50米步槍臥射,10米氣手槍,25米手槍速射,50米手槍,10米移動靶,多向飛碟,雙多向飛碟,雙向飛碟;

  女子比賽:10氣步槍,50米步槍,10米氣手槍,25米手槍,多向飛碟,雙多向飛碟,雙向飛碟。

  射擊運動裏程碑

  1410年:誕生了世界上第一家火槍公司。

  1710年:固定靶射擊在美國流行開來。

  1814年:英國比賽開始射擊飛鴿。

  1858年:塞穆爾-高爾特發明了手槍氣動裝置。同年瑞典誕生了世界上第一家射擊協會,最早的射擊規則成文。

  1880年:英國比賽中開始射擊磁鴿。

  1888年:克萊爾為自動武器注冊專利。

  1896年:射擊項目步入殿堂。除1904年聖路易斯奧運會和1928年阿姆斯特丹奧運會外,射擊一直是曆屆奧運會的保留項目。

  1968年:女子射擊運動員首次在奧運賽場亮相。當時沒有女子射擊的規則,因此男女混合進行比賽。

  1984年:女子射擊作為獨立的項目出現在奧運賽場,包括:運動手槍,小口徑步槍和氣步槍。

  射擊運動明星人物

  奧斯卡-斯萬(瑞典)

  射擊老將。1912年,他在64歲的高齡還榮獲了當年奧運會鹿靶射擊團體塞的金牌,成為當時世界上年齡最大的奧運金牌獲得者。1920年當他72歲高齡時還獲得了雙管槍團體賽的銀牌,這使他成為世界上年齡最大的奧運獎牌獲得者。其子阿爾福雷德青出於藍,打破了父親的成績記錄。

  科洛雷-塔克斯(匈牙利)

  1938年贏得世錦賽手槍團體冠軍。之後一次偶然的榴彈爆炸事件使他失去了右手。但他毫不氣餒,苦練左手持槍,並在1948和1952年的奧運會上蟬聯了手槍速射項目的冠軍。

  張山(中國)

  名副其實的冠軍。1992年的巴塞隆拿奧運會,是射擊項目最後一次實行男女混合比賽。但即使如此,這位巾幗英雄還是挫敗了所有男選手,一舉贏得了雙向飛碟比賽的金牌。她是奧運曆史上唯一一位獲得男女混合射擊比賽金牌的女運動員。
EF小人物


abcde1918+2

仲有Sport板飛機區 索女運動員、PE學生妹等緊你(新圖非附件~免分~)
abcde1918+2

仲有Sport板飛機區 索女運動員、PE學生妹等緊你(新圖非附件~免分~)
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新主題 | 舊主題>>
娛樂滿紛 26FUN » Sports討論版 » sport板小知識

重要聲明:26fun.com為一個討論區服務網站。本網站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26fun.com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26fun.com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