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帖子
- 9804
- 精華
- 1
- 威望
- 2393
- 魅力
- 23
- 讚好
- 0
|
23#
發表於 2007-4-7 04:37 PM
| 只看該作者
測驗來源0 L- c8 r, K1 Z
本測驗係修訂自英國J. C. Raven 所編的瑞文氏彩色圖形補充測驗(Raven'
9 S7 J! D: t* D& gs Colored Progressive Matrices Test 簡稱CPM )。$ T) S) ^) k% a+ b* o( d/ s
2 Q! z* ^7 s: q5 c/ Z- N
測驗內容 \7 [, R& d2 P$ w3 P; b
Raven 原編有 瑞文氏 非文字推理測驗(Raven's Standard Progressive
$ ^/ B. J0 O" HMatrices Test 簡稱SPM 或PM)。 SPM有六十題,分為A.B.C.D.E.等五組,每組& K% a$ o) l; G/ Q" q
有十二題。Raven 原以為此測驗可適用於六歲至成人整個範圍,但隨後發現結果
# q Z' m4 k. t* X- T# c. f並不如理想,因而向下延伸發展了CPM 。CPM 包括SPM 的A、B兩組並有介於其中$ E8 T) x9 T) n6 a" Z' [
的Ab組,每組亦為十二題,共三十六題。故施測CPM 時,若受試覺得很簡單,可4 v& a. ^' _: ~
給予再做SPM 的C.D.E 三組,核計個人分數時,可略去Ab組的得分,以A.B.C.D.
6 e/ o8 a! y. q: A% d% |) pE.的分數,對照常模即可。2 g$ }, y2 s3 E3 ], k
7 d2 _& I! F4 P: g
1.瑞文氏測驗屬於非語文智力測驗,一般而言,與語文測驗相比,非語文測驗受到過去學習經驗和文化刺激的影響較少,因此較可測量學生的真正學習潛能。尤其是瑞文氏測驗被認為可評量受試者抽象能力和概念形成能力,可視為比西或魏氏等智力測驗的一種輔助工具。
, w7 \7 E2 o6 \% W8 @" D! @1 i/ Q: C- {
2.瑞文氏測驗的使用方法簡易,所費時間不多,可以團體方式或個別方式測驗,評方標準客觀而明確,並無模稜兩可之處。' d$ `$ K1 Q, Q, B h/ c0 _8 ^
# ~4 C. J7 [- p% @/ U- F: D y
3.在臨床診斷上,有經驗的主試可由受試的反應中(以個別方式實施之),觀察到受試的反應心向,思考方式以及耐心、合作性、固執性等。
0 Q1 W8 O. f/ Z( |( U. H
8 V# k) l6 ^5 L; l3 G1 C5 Q; }4.根據國內研究結果,如果以瑞文氏測驗作為智力評量的工具,在小學階段,前段(一至三年級)以使用CPM為宜,後段(四至六年級)以使用SPM為宜。
& _( G) d3 Y7 K2 @- m. i |0 q9 M
利用本測驗來評估兒童的心智能力概況,將得分最高和最低的兒童,另用其他測驗來驗證結果,這樣在時間上較經濟,而教師也能對其班上兒童智力的情況,得到大概的印象。' X$ W. v( Y- F* \9 J ?- `% _5 c
0 Q" H! _- S$ v& H9 K
本測驗雖為測量智力,但其結果卻更近於知覺能力,而非智力本身。而且,我們只能測量受試做對或做錯的數目,而很難得知他在答題的過程中是如何思考,如何解答,如何答對或答錯的心理歷程。
" f& U; T/ P2 @: x9 F* {& n+ C
- T4 N! K% G* N0 O h# j4 b. Y一般臨床上使用的心理測驗較具信效度的例如:# U4 d. g+ f) { P* _7 r, a
( M7 X6 u8 ^( r1 q/ a8 u
魏氏智力測驗、
0 D) }7 T# {+ r7 ]" T6 _7 I; N# |瑞文氏智力測驗、
. k* `; c5 G; V8 F! l畫人測驗、+ i# D9 i6 Z- {: @3 d
屋樹人測驗、
) `- a- I# L e5 }) F: h& ]6 Y! c* P主題統覺測驗、5 i# B3 V: t% d% B% D% g. I3 a5 T% i
羅夏克墨漬測驗、5 g5 A0 S# L- R2 T! C% \0 N0 I& F
班達視動測驗、2 w8 C; C' E( ^4 f* B' \8 h) c
柯氏性格量表、
# T& x5 L9 B& J! p( l& T, F! E# O健康性格習慣量表、
- n6 ?4 l/ K, f' K# R! g, q( p6 k' [明尼蘇達多向度性格量表等,以及一些神經心理測驗。
, Z# m- P$ ?1 R# k( r7 `( H* ^" @8 X* Z0 {- |
[ Last edited by playbr2 on 2007-4-7 at 04:42 P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