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滿紛 26FUN's Archiver

magic 發表於 2007-3-5 08:07 PM

何文匯終於有反應 !!!!!!!!!!!!!

[size=4][color=Red]何文匯終於有反應[/color][/size]
4j[O'r)r B,l 0_ GG(Re#h D y0Z
王亭之收到署名「回頭是岸」的網民電郵,轉來一份資料。他將王亭之向何文匯質問的四個問題,上何文匯的網,請他答覆,終於收到「香港中文大學粵語研究中心」的一封電郵,代何文匯答。「回頭是岸」於是將全部資訊轉給王亭之,且呻氣曰:「所答不知所謂,完全答非所問。」
i(z$mV&ti{H z7f_\:cG#\ j
王亭之的問題,是問他,由秦漢至近代都有中州音傳入廣州,何以唯有北宋的《廣韻》才是「正音」?將《廣韻》轉讀為廣府話,有何標準?為甚麼前輩音韻學家,都先承認現存的廣府話,再作研究,偏偏何文匯卻可以不承認生活語言,凡與《廣韻》不合者即認為是錯音?廣府話的聲調,是否要跟一千年前的《廣韻》一律,不許改變?
q:sQr/g6w"c;l Z!N8e ?;bR*A
四條問題,那個「香中粵心」(用廣韻音來讀,即是「傷盡粵心」),真的是答到手忙腳亂。答文分三段 ──
X [ r)\4Q2x d 2u+}:Ae5fQ!~
第一段說,因為有「正音南移的現象」,所以「《廣韻》的切音是粵讀的依據」;第二段說,讀音「不能不以官訂韻書為標準」;第三段說,他們「作為教師」,主張要查「正音字典」尋找正讀。
K U&H4g`2lT;DB f-G"K9Bb4d*u3B&C/\
請看,有那一段文字是回答王亭之的問題?難怪何文匯自己不敢答,因為他已「傷盡粵心」!
0xi*_Y+ae b
G:wa,LEo$w
(i#C\4SY4P A [size=4][color=Red]何文匯間接招供[/color][/size]
Z*`f6| D3{n~,D 「香港中文大學粵語研究中心」(香中粵心)那班博士男女,提出「正音南移的現象」,支持用《廣韻》來正音,此答真的「傷盡粵心」,香港人納稅,用來養這個「中心」,真的欲哭無淚。
&J`Tg Ej"|
qLMZ ^ 既然稱為「正音南移的現象」,即是正音已經南移,亦即是說,如今廣府人說的,都已經是正音了,那麼,何以又有何文匯的「正音」呢?&eCgr5e9k_#[1d@

3IPM{y)[ 這樣問時,料想他們一定會如是回答:雖曾正音南移,可是時間久了,語音變讀,「習非勝是」(這是何文匯得意的造語),所以錯了,現在何文匯再把這些錯音改正過來。^Zb^(to6k

l%P.F$WM$Zxf 諾!照這樣說,即是自從有了一本《廣韻》之後,全中國各地的語音即不得更變,連平上去入、陰陽聲調都不得更改,九聲的廣府話是錯讀,要將九聲依《廣韻》併為五聲。
J4N H&BDX(j`5| T%K,P!]o#MoCC{
這不是謀殺廣府話是甚麼?如果給包大人坐堂,對此招供已足以用狗頭鍘來侍候。
PT2we|e#a8q $@V+pG1c[9S
語音不斷變化,依時而變、依地而變,此現象為古往今來的音韻學家所接受,亦從來沒有一個音韻學家,拿著一本古代的韻書,即便判決這個音錯,那個音錯,唯有「傷盡粵心」的人不學無術而作學術狀,才敢說「以官訂韻書為規範」這句胡塗話。
uuQea:W:Z q$I%g5Z O
傳媒聽清了,這即是何文匯的間接招供。@c;\(U;zdSc1b f

ai1B5y;~Nwv
9[;Gjy}4@ pH.v1Y [size=4][color=Red]何大人升堂[/color][/size]
#K a*h]Y 「香中粵心」代何文匯回答,還有一段奇文,可以共賞 ──
uRh+W'W5Jj4e
+wDaTY 「談讀音,先從嚴,掌握了標準,然後於嚴處論寬,以期照顧一些習非勝是的讀音,那就法與情都兼顧。」.Gv+}&hu
Y:^$uT(s"C'R-J
由此可見,何文匯的「正音」原來有如法官判案,從嚴從寬、法情兼顧,好一個青天大老爺。只可惜他判的不是棄妻另姘的陳世美,而是幾千萬廣府人講的語音。
%w&XW,Gu0R{
&mG;aA0rcc]&n 阿購、阿綜、阿糾、阿倡等一百幾十個語音,從嚴,殺了他們之後,叫阿救、阿眾、阿狗、阿唱一百幾十個無賴來冒名頂替。甚至,阿任、阿韋、阿仇都要殺,然後變成阿淫、阿圍、阿求等等。)j]3yU(cH
:y,m4X'E7UA7@
諾,狗頭鍘侍候,是謂從嚴。
-^9RLWIj bq;[[ {Z6m'j4s-r
不過,阿溝、阿奚、阿鳥就好彩,可以「嚴處從寬」,因為一郁動他們,「掌握了標準」就會變成粗口,青天大老爺不能不放他們一馬,否則課堂之上,老師學生齊齊哄亂。
Q~5s5E QRZ![]kt |+g-v9`Q;Y$~a&o
自古至今,亦唯有何文匯及其弟子,有膽用法官判案的立場來處理語音,而且居然強調「法與情都兼顧」。由此足見其視幾千萬廣府人如無物,視前輩學者如無物,視一千年來的廣府碩儒如無物。威武,何大人升堂。!g+bz|*J`6tH K({

;Uc8k9r/PX0`4Z 附和他的傳媒,由「傷盡粵心」的回郵,未知可因而明辨是非否?請同情一下給何大人審判的廣府話。

阿感 發表於 2007-3-5 10:13 PM

不單止對讀音的理解有問題,就是連一個普通的題問都不能理解
%X3d B+ou:u 還是牠們以為這樣狗扯的回答就可以蒙蔽大眾

bigfish 發表於 2007-3-6 01:13 AM

究竟有咩事?
8TXO_)yFS 點解我完全聽唔明? 係咪正字問題?

magic 發表於 2007-3-6 10:48 AM

[quote]Originally posted by [i]bigfish[/i] at 2007-3-6 01:13 AM:[w(g0D3l
究竟有咩事?R:Q^-v*|F+`r\
點解我完全聽唔明? 係咪正字問題? [/quote]yes..
_w"k jU p-D,a Y\ 近十幾年..有位何文匯先生及其學生..提出用一本宋代的韻書做粵語正音〔TVB就是跟了他〕..抹煞了好多其他廣東話的亦是正確的發音,因政府及傳媒之盲從,就引起了其他人的不滿...
K2Ho6xg:K#B [size=6][color=Red]總結...何文匯先生及其學生不能盡信[/color][/size]

magic 發表於 2007-3-7 11:59 AM

[size=6][color=Red]抗議違反正音原則 [/color][/size]
5?^5lA2P NBYD1d .T/Y)ha` I
關於古音與今音,趙元任說:「可是有時候啊,古時候通行的韻書,像《切韻》、《廣韻》、《集韻》之類,差不多跟全國多數省份裏的讀法不同。所以從前我在那個委員會編訂國音的時候,就覺得我們對,而《廣韻》錯了。」
4P;F"Kp%?0[ N/V;TI6oN3p
他舉出一些例子來證明韻書錯,於此不須徵引,但只想指出一點,牽涉到原則,趙元任分明是先承認了現存的語音,然後才否定韻書的古音。這才是音韻學家的正確原則。:n3Jq0aM-J![)@$?

F)~A[1q`7} 如今擾亂廣府音的人則不然,根據一千年前的洛陽音來否定現存的廣府音。如果他們對,那麼,趙元任他們整個編訂國語正音的委員會就錯了,也即是說,如今全部講國語的人都發錯音,不只我們說廣府話的人。"h%a%[%\a6Cu] C

/Dl3]'r4w 更由於「全國多數省份」發的音,不同韻書的音,那麼當依從韻書反切時,全國多數省份的人便又都發錯音了。
kJ rUA:iS t Ha*^`xK}
全國皆錯,只有報新聞的幾個人發音準確,有沒有這個理由?Bxv*i9t7|
m&m)R _P _%N2K W)Z*S
當然沒有。真實的情形是,他們用錯了正音的原則。他們是先否定現存的語音,然後才在韻書中找一個音來代替。由此生活語言即受損害,弄到語音混亂。UDd.m9Y E*AA

.o Cl$_ a \,L8a\v 抗議他們的人,請上網([url]www.cantoneseculture.com[/url]),按一按掣,將抗議信交給他們。4E.Cwg}I TQ
^6L_+LW3|
加拿大多倫多星島日報
5y%{Q8Q9PX(r 2007年1月10日:fight:

magic 發表於 2007-3-7 12:28 PM

[size=4][color=Red]廣府人都說「搶購」,你卻偏偏要說「搶救」,把「收購」,變成「收夠」這就是語音混亂。[/color][/size]
sM)O+i ly,QAl [size=5][color=Red]何文匯不但對網上文章拒不作答,對廣州學者提到不能「正音」的文章亦從不作答,這根本不是學者應有的態度。[/color][/size][ u9`1k$E
{gKiO!~5jP ^$G
由暨南大學主催的[size=5][color=Red]「國際粵方言研討會」,舉行過八屆,何文匯一次也沒有參加,當然也從未在研討會上發表過論文,該會的論文,亦從未有一篇用何文匯的說法作為參考資料,由此可知何文匯的「病毒音」根本上不得學術盤台,他只是依香港電台為靠山以蠱惑傳媒、依教統局為靠山以欺凌教師學生。[/color][/size]
K~Z z E5^H5p[ 香港報新聞諸君若能平心反思,用回廣府人接受的語音報新聞,觀眾一定為之鼓掌,因為這不是意氣之爭,而是正確與謬誤之辨,是廣府話受尊重與受侮辱的分野。
yc [9p~&Bg ....[原文是說加國...現改之為hk...一樣通..:mad:]
N&FPR+HI%yqg'cb t%IN@]
[[i] Last edited by magic on 2007-3-7 at 12:29 PM [/i]]

頁: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7.0.0  © 2001-2009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