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医生是你自己
> 钟南山院士首次公开 "养生经$]A?e&DWF> > > ":不熬夜、午睡、每顿必吃蔬果、跑步机摆床边再忙也要运动。y ^1h%o v-d
> > > Yg q l7s,l#q!v
> > > 他今年已经70岁了,然而穿起西装的身板仍然笔挺得像个年轻的小伙子。他很忙,但运动已经成为了他生活的一部分,他甚至把跑步机摆到了床边,
> > > 再忙也要在上面跑上10分钟。 2005年,他遭遇了人生最沉重的打击
> > > ――长年的劳累使他出现了小面积的心肌梗死,然而他却从这次挫折中领悟了另一种人生的道理:工作并非生活的全部,轻伤就要下火线 …… |U%BQScO
> > >
> > > 他,就是著名的呼吸道疾病专家、中华医学会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去年,当他作为多哈亚运火炬手,以矫健的奔跑姿势压轴出场的时候,无;f |c W~Sf
> > > 数市民发出惊叹:都70岁的人了,他为什么看起来就那么年轻?钟教授是怎么保养的,他怎么一点老态都没有?他有什么养生秘诀吗?z E6EJQ7\2KQ
> > >
> > > 日前,在一个由国际SOS救援中心和某金融机构联合举办的健康讲座上,钟南山首次向来自不同行业的企业家和白领精英公开了自己宝贵的养生心得+m9B-_:k%]j G-M&Tg7@
> > > 。他语重心长地告诫所有因为事业而忽视了健康的人们:"在影响健康的决定性因素中,遗传、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等因素都不是我们能够左右的,唯
> > > 有生活方式,我们可以自己选择,因此,我们应该记住,最好的医生是你自己。
> > > "
> > >
> > > 钟南山健康贴士
> `0o!jrgRm-p,^
> 作息:不熬夜,晚上 11:30 睡觉。 早上 7:00 起床。中午小睡半小时。%J:{a%u8pe}t$q
> 饮食:
> 不挑食,心脏手术后吃肉少了,动物油太多的食物也尽量少吃,不抽烟,不喝酒。每餐一定多吃蔬菜。最爱吃的食物:鱼和坚果。:Wc;O6Vc'?},r3p
> > > #B6s [mg%w@
> > > 心态:
> 以前脾气不太好,现在则更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了。0E.HeH*vEY
> l4ZZ0fqJWv
> 想要健康先选健康生活方式我今年70岁了,但有很多第一次见到我的人总是不相信我的年龄,都说 "你有那G ~"goA3{u-x ||,{
> 么老吗?
> "这里,涉及到了一个自然年龄和生理年龄的问题。所谓自然年龄,就是我们实际的年龄,例如我今年70岁。而生理年龄,就是你身体功能、形态等表现出来
> 的年龄。例如一个 30岁的人看起来像 40岁,那么
> 30岁是他的自然年龄,而40岁则可以理解为他的生理年龄了。而在中国,高收入人群老得特别快, 30~50 岁人,其自然年龄往往比生理年龄早T`0l g&Uw
> 10~13年。为什么会这样?我认为生活压力、精神压力和无规律的生活就是催人衰老的 "杀手" 。q4f3Wu;F@9|+O.m
> > >
> > > 能够影响健康的因素总的来说分为内因和外因。遗传是内因,它所起的作用大概占了
> > > 15%。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医疗条件和生活方式都属于外因,其中生活方式所产生的影响占的比例最大,达到65%。而生活方式与其他影响因
> > > 素最大的区别则在于,它是唯一可以由我们自己选择的因素,我们可以控制它、改变它,从而让自己生活得更健康。因此,通向健康、延缓衰老的道路
> > > ,第一步就应该从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做起。
> > > %T&{0Y@,~c@)d7|H
> > > 那么,什么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呢?按世界卫生组织总结的标准,健康有四大基石:心理平衡、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我认为应该再加一个my`UQ['M3o7s
> > > ,就是早防早治。~-@Yv0yU
> > >
> > > 生活有目标,长寿几率高
> 在所有"健康基石 "中,心理平衡是最重要的,也是很多成功人士最难做到的。 有一位著名的医学家曾经说过:"在所有对健康不利的因素中,最能使人短命的是不良情绪和恶劣的心境。这些情绪包括了忧虑、惧怕、贪求、怯懦、愤怒 ……"
> > >
> > > 这句话很有道理。大家也许不知道,我们人体每天其实都会产生3000多个癌细胞,但为什么并不是人人都会得癌症呢?这是因为,在我们身体里面*mhY(x-W1JefT{
> > > 有一种 "自然杀伤细胞",它们的职责就是专门攻击、消灭癌细胞。但有研究却发现了这样一个规律,如果一个人整天处在情绪低潮中的话,
> > > "自然杀伤细胞"的威力就会下降20%以上。换句话说,一个人如果整天心情不好、忧郁、焦虑,他对癌症的抵御能力就会大大降低。x3L{8bnt8[
> > > V\0]9m#Y}
> > > 那么,怎样才能保持心理平衡呢?我的经验是首先给自己的生活设立一个目标。英国有科学家在40~ 90岁的人群里做了一个
> > > 7年的追踪调查,在这一人群中,有 60%的人有明确的生活目标,被定为 A组;有5%的人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被定为 B 组;还有-b*s:Y~ ?"`a&}!w8]
> > > 35%的人对有没有生活目标不确定,被定为 C组。结果, 7年过去了,B组中有3000 人病死或者自杀,比 A组足足高了
> > > 1倍,而B组患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也比A组多了一倍。我想这个例子就是为什么要树立生活目标的最好证明。Ty0p.LwP'\ms D"iu
> > >
> > > 学会享受生活中的三种
> > > "快乐 "
> > > 我们还要掌握三种快乐的方法。
> > > 知足常乐。我想这并不难理解。我们的生活要有目标,并且执著地追求这个目标,但这并不代表要对自己苛求。因此,我们应该将目标设定在自己可达1E8Q#~xM_P/j|*F#a
> > > 到的范围内,更要欣赏自己已经取得的成就,学会肯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