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50樣經典小食 (續)
[img]http://www.tcstreet.com/Book/daily/50/21a.jpg[/img]21鹹甜有致 - 麥芽糖夾餅五六十年代的香港,貧窮小孩的家庭零食是用筷子往手掌般大的小瓦缸挑一圈麥芽糖,夾兩塊餅乾來吃。近十多年都不見有小朋友吃這種小吃。
找到淘大商場這檔麥芽糖夾餅,是太平梳打餅款式,這小檔開了15年,太平梳打鹹香有致,配合麥芽糖的甜,鬆脆餅乾又有黐牙的糖漿,懷舊的甜美驟至。
[img]http://www.tcstreet.com/Book/daily/50/22a.jpg[/img]22睇戲前必掃 - 鹵味
童年時看電影,入場前必掃一兩串。做法是將生腸、魷魚、雞腎、雞腳等烚熟,染上紅色素,切起串好就賣。沒秘訣沒難度,好或壞取決於新鮮。
新興美食老闆劉生,由於邊檔做到開鋪,30年專攻鹵味,所有材料即日整即日賣,從不隔夜。這的雞腎和雞腳取自火雞,size比別家大,而且雞腳不新鮮會爛皮。新鮮,點都好食!
[img]http://www.tcstreet.com/Book/daily/50/23a.jpg[/img]23永不過時老餅 - 老婆餅
清末年間有個種冬瓜的農夫,因旱災失收而把妻子賣給大戶人家。他用賣老婆換來的錢做生意。並鑽研出以冬瓜茸做餅餡。命名為老婆餅。不料其後老婆餅賺大錢,更贖回他的妻子,此是老婆餅的由來。
據以賣老婆餅馳名的老牌餅家恆香負責人鄭小姐稱,老婆餅無論散賣或嫁女用,銷量都名列榜首。香的老婆餅如此出名,原因是酥皮鬆化,拿在手已即刻散成碎片,冬瓜茸餡入口甘美香滑。
現時恆香平均每天賣出二萬五千個,證明老餅並未過時。
[img]http://www.tcstreet.com/Book/daily/50/24a.jpg[/img]24白粥最佳配搭 - 油炸鬼
油炸鬼可追溯至中國宋朝,民間痛恨秦檜害死岳飛,故取下油鍋落地獄炸之的意義,由於忌諱「檜」字,便以同音「鬼」字代替。而油炸鬼多以兩油條並列,意謂秦檜夫妻二人。
有廿年歷史的林泰興有位做了四十年,專做油炸鬼的吳師傅。他表示油炸鬼做得好,最重要是掌握麵粉、筋粉和發粉的比例。這的油炸鬼外層香脆,內卻煙韌彈牙。加上林泰興的油炸鬼每天早上六點一直不斷出爐到晚市,新鮮香脆當然留住了不少客人的心。
[img]http://www.tcstreet.com/Book/daily/50/25a.jpg[/img]25煙韌軟熟 - 糖不甩
糖不甩,顧名思義就是黏糖不會甩掉的東西。跟湯圓一樣,有甜蜜的意思,從前大多在過冬、團年才吃。現在有些糖水店都有糖不甩供應,卻做不到鬆軟香糯的要求,很多時還一粒粒全黏在一起,難分難解。
玉葉賣了過百年糖不甩。之所以做得煙韌,全靠搓粉過程中加入溫水,不過負責人李小姐就話溫度幾高就不便透露。
玉葉的糖不甩上撒滿白芝麻、椰蓉和砂糖,分量多得差點掩蓋整碟,讓每一粒糖不甩都足以黏上,口感更豐富。
[img]http://www.tcstreet.com/Book/daily/50/26a.jpg[/img]26奶味香濃 - 富豪軟雪糕
孩童時最愛聽到「叮叮叮鈴」的雪糕車聲,一聽便知有雪糕食。富豪軟雪糕33年來都只供應雲呢單一味道。
雪糕做得特別香滑,原因是選用美國優質的牛油奶粉和雲呢油。雪糕每日在沙田廠房做成雪糕漿,再送到雪糕車,保證日日新鮮。
[img]http://www.tcstreet.com/Book/daily/50/27a.jpg[/img]27改良版 - 狗仔粉
狗仔粉是六七十年代的街頭小食。當時經濟環境差,順德人以熱水開粘米粉搓成條狀的「粉」來填肚。由於粉條尖頭尖尾,像唐狗尾巴,故稱為「狗仔粉」。
傳統狗仔粉將麵粉糰批成條狀放下落湯去,湯較「杰身」,口感像吃「糊仔」。所以有些店已以爽口彈牙的銀針粉取代之。像老香港就有這款變種狗仔粉吃,而其他材料就跟足原著如肉碎、蝦米冬菇等。
[img]http://www.tcstreet.com/Book/daily/50/28a.jpg[/img]28日日新鮮即製 - 花生糖
花生糖原是潮州的民間小食。後來超市及士多出現已包裝的花生糖,漸漸便取代了這種街頭小食。
99年頭,街頭又開始興起此小食,率先發起的是合興隆的黃偉江師傅,他認為包裝的花生糖以豬油做糖,糖多、花生少,糖較硬身,隨時咬崩牙,面又有防腐劑。他於是以健康為原則,每天即做即賣來適應日漸講求健康的市場。果然,開檔便生意滔滔,現時每天平均仍可賣出二百條花生糖。
黃師傅做的花生糖勁多花生,不太甜口,軟度適中。糖種類有椰絲花生糖、黑芝麻花生糖、花生酥、花生條等,款式多多,由於不含防腐劑,黃師傅提議要在一星期內吃掉。
[img]http://www.tcstreet.com/Book/daily/50/29a.jpg[/img]29高檔下午茶 - 西多士
時光倒流五十年,吃西多都是件高尚的事。「陣時酒店大餐廳先有西多,後來做法流傳出,茶檔先開始跟住做,不過價錢較貴。」蘭芳園老闆林生說。
這種由法蘭西多士傳來的小吃,來到香港有兩個版本,一個是以咖醬做餡,蘸滿蛋漿炸香,再拌牛油食。另一個則是無餡多士,蘸蛋炸後跟牛油煉奶同吃。
由1952年鐵皮檔開始,蘭芳園兩款都有得食,但以前者較出名。咖醬特別千挑萬選才選到現用的「蛋柳醬」,蘸麵包的蛋汁也用美國蛋和中國蛋溝成,取前者夠色後者夠味。用的麵包是九龍城老餅店鳳香園的貨色。這的西多特別鬆軟香口,而且咖餡一切下洶湧而出,不加任何糖膠已甜夠味。
[img]http://www.tcstreet.com/Book/daily/50/30a.jpg[/img]30戰時小食 - 炸兩
廣州於1940年淪陷,在廣州泮塘鄉有家小茶居名「嚼荷仙館」,點心師傅為應付當時的物資短缺,便想出讓食客花最少錢,但同時可吃到腸粉及油炸鬼兩款美食,創造了炸。就是將隔夜油炸鬼,用熱辣辣的腸粉包起來,一出竟大受歡迎,後亦流傳至香港。
林泰興的油炸鬼是即炸,包的腸粉也是即做,最精彩是腸粉由自磨米漿做,用舊米碌磨成,有米香,很滑身。吃炸時蘸較貴價的淘大金標豉油,更顯惹味。 好东西.继续支持 我未食過狗仔粉...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