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運動員是東亞運大贏家
[url=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091212/3/fmfq.html]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091212/3/fmfq.html[/url]連番高潮過後,東亞運動會將於今夜落幕。曲終人散,收穫最豐富的,是本港的運動員,不但獎牌數目像三級跳打破歷屆紀錄,而且在競技場上的集體拼搏表現受到市民前所未有的關注,尤其香港足球隊昨晚歷史性奪東亞運金牌,更令全港球迷歡騰,為本港體育事業的發展打下強心針。
東亞運尚未開始時,社會已經開始談論本港應否申請主辦二○一九年的亞洲運動會,一圓回歸初期申辦亞運破碎了的夢。由比賽規模至運動員水平,東亞運都遠遠比不上亞運。當初本港申辦亞運會失敗,才退而求其次,繼[url=]澳門
[/url]之後主辦東亞運動會。從今次主辦的經驗和成績來看,這一步未必如主辦亞運般風光,但作為起步,至少是踏實的嘗試。當初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累積經驗總勝光說不做
本港首次主辦國際綜合型運動會,由售票安排到賽場設施,並非盡善盡美,足證舉辦活動經驗仍有不足。有關方面正好從這些地方總結經驗,為日後主辦更大型項目打好基礎,更應避免好高鶩遠、一步登天的思維,以防引發脫腳災難。
本港是否有能力辦好亞運,還待各方研究評估和充分討論,也可以考慮先申辦其他大型的綜合項目運動會,例如全國運動會,作為申辦亞運的最後準備。作為大型綜合體育競技主辦地區,替本港帶來的好處,今次東亞運已顯示出來,除了促進旅遊消費、提升國際形象等附帶收益,最大的好處,反而是真正落手落腳推動體育,尤其對本地運動員的激勵,實際效果相當突出。
本地運動員在今次運動會,無論是金牌和其他獎牌總數,都遠超歷屆,主要靠大家苦練拼搏,以及一些體育強國安排新秀練兵,而本港享受主場之利,身為主辦地區,可以在比賽項目上增加本身強項,包括上屆所無的桌球、滑浪風帆、單車、七人欖球和壁球等比賽,所起的作用也不容忽視,當中壁球隊更一圓盡攬七面金牌的夢想。
在運動會的過程中,香港足球隊昨晚締造歷史,憑互射十二碼,以總比數五比三力挫[url=]日本
[/url],奪得歷來首次在大型綜合運動會足球項目冠軍,創造傳奇一刻。市民又可近距離見證單車手為本港奪得今屆運動會第一金、女子乒乓球團體賽又難得打贏國家隊奪冠、泳手破本港紀錄、舉重出現零的突破,期間不少市民熱烈地為運動員打氣,再三感謝他們為港人帶來欣喜。
過去本港運動員赴內地和海外參加國際綜合大賽,既無主場之利,亦無啦啦隊打氣,支持他們的本港市民,甚至未必能夠在電視機前觀看賽事,遑論大家互動。今次是本港傳媒破天荒騰出比國家隊更多的時間和篇幅,去報道本港運動員的參賽表現,而現場觀眾的鼓舞,也令本港參賽選手不再感到孤寂。由於東亞運水準比較接近,增加了賽事的緊張程度,這個效果也是事前意料不到的。
主場做舞台齊展示身手
由於資源投入和規模,今次本港的嘉年華氣氛當然無法和京奧相比,但過去一個多星期,本港運動員首次集體成為國際大賽舞台的主角,凝聚港人的焦點,贏取港人的認同,對運動員來說,沒有鼓勵比主場觀眾的支持更重要。
香港是商業社會,過往對文娛藝術以至體育運動的重視不足,近年在社會富裕和價值觀念多元化的改變下,對體育的認同明顯增多,但如何促進社會的投入,以至協助運動員獲得支持,依然苦無良計。今次舉辦東亞運,實際地為運動員提供了展示身手的舞台,值得高興的是,本港運動員在市民面前普遍有良好表現,拿出了值得驕傲的成績,所以無論有無獎牌,他們都是今次東亞運的大贏家。 香港有d運動都幾好 主場之利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