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作) 談「和諧」與「被和諧」
[i=s] 本帖最後由 打狗棒 於 2012-6-23 02:09 AM 編輯 [/i]Z }*|OQfg8v\)j"e"e2O
[size=4]不知道從何時開始, 「和諧」兩字由形容詞變成了動詞? 由古至今, 「和諧」勻解作日常生活中, 人與人之間相處融合, 互相幫助, 互補不足, 互利互惠後的一片祥和氣氛。唐李商隱《雜纂》: "諸婦和諧,不嫌麤辣。” ;《詩·周南·關雎》"關關雎鳩“ 漢鄭玄箋: "後妃說樂君子之德, 無不和諧。", 真正的「和諧」出發點是建基於人們的自發性, 沒有強加, 沒有威逼, 更沒有刀槍和酷刑相脅。自中 共掌權後, 不但消滅了源遠流長的繁體字, 更厲害的, 就是發明了許多舊詞新解, 其中表表者, 就是 「和諧」兩字。這年頭, 大家都在談論「被和諧」, 人被和諧, 言論被和諧, 連微博也被和諧, 究竟 「被和諧」的人和物, 是否真的和諧了? 答案肯定是: 不![/size]6r?I7y^5C
[size=4] [/size]
[size=4]據報導, 二0一二年度, 全國公共安全開支(即一般所說的維穩費)達七千多億元人民幣, 相比國防開支預算的六千多億元還要多, 意味着, [/size]中 共 [size=4]已經奉行「先安內, 後攘外」的政策。八九六四後, [/size]中 共 [size=4]有感民怨持續升溫, 既不願意推行政治改革, 亦不甘心任由人民經常所謂「聚眾鬧事」, 所以將矛頭指向人民, 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武裝力量皆調撥資源, 不惜任何代價, 盼將民怨消滅於萌芽階段, 不求有功, 但求穩定, 「穩定」的意思就是[/size]中 共 [size=4]政權的穩定, 至於人民生活穩定與否, 則不在[/size]中 共 [size=4]考慮之列。[/size]中 共 [size=4]自改革開放以來, 自我感覺良好, 統治人民如養畜生般, 覺得只要管吃管喝, 人民就不該對黨國心存抱怨, 將吃飯權與人權掛勾, 意思是: "黨國給你們吃香喝辣的, 可是你們別觸動到黨國的神經線, 否則跟你們沒完......"。[/s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