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mmy’s Kitchen殖民味道 董建華三代B18開餐
在Jimmy's Kitchen(簡稱JK)中環店的大廳中心,有一張五人座的圓桌子,桌號是B18。由前特首董建華的父親——「船王」董浩雲開始,已是董家「御用」的桌子,沉澱着董家三代人的回憶。開業於1928年的JK,是上一代香港人的西餐回憶、是一種優越感、是一種身份象徵。本土意識抬頭,西餐文化亦隨時代轉變,殖民時代遺下的貴族氣氛只成追憶,食物和服務可堪舊夢。那種獨有的殖民地氣味,讓人緬懷過往的美好時光。上一代的香港,西餐廳消費高得要命。客人大多以外國人為主,中國人只佔約兩三成,也只限政要人士和商界大人物。餐廳只有英文餐牌,客人也悉心打扮,是源自對餐廳的一份尊重。「以前客人很講究衣着,男士穿西裝、女士穿cocktail dress才踏進餐廳門口。用膳也至少用上兩小時,視此為一種享受。」任職達39年的部長賀國樑(Martin)回憶道。JK有不少熟客是橫跨兩三代的,滋長出一代傳一代的莫名親切感。食家唯靈曾說:「Jimmy's Kitchen給我真正吃西餐的享受,這份感覺由回憶建構而來的。你們不是常客,沒有回憶,感覺便不一樣。」
逾半世紀歷史 人變味道不變 時代轉變,現在穿牛仔褲也可赴會,老牌西餐廳不再高高在上,普遍人也消費得起。Martin嘆口氣說:「現在客人普遍都沒耐性,滾水淥腳食完便走。最好一坐下來,便立刻上菜,吃完結賬便走人,跟從前的飲食文化是兩回事。」人變,但菜式和做法,86年以來幾乎從沒改變。翻看以前的餐牌,只是菜式數量較以前減少,很多招牌菜,如炸魚薯條和洋葱湯等仍被保留。雖然是老牌西餐廳,但其實JK的菜式有中式和東南亞式,是所謂的「海派」西菜。「很難說是哪個國家的菜式。像雞皇飯源自俄羅斯,50、60年代香港很流行俄羅斯餐館,貪其價錢便宜、份量又夠大,菜式亦因此而生。」Martin說。招牌菜還有源自印度的馬德里乾咖喱,幾十年來捧場客不絕。「以前有很多英軍來幫襯,當中有不少是印度人,刻意設有咖喱菜式。可是這個馬德里乾咖喱不是跟足印度傳統做法,辣度減輕了,最大分別是沒加椰油,是英式咖喱的味道。」
當侍應須考試 飲食界木人巷 除了食物質素外,服務佳也是老牌西餐廳的基本條件。「以前入JK做侍應,要過五關斬六將。最基本條件是英文好,其次要有熟人介紹,接着還有一連串考試。對食物菜式的認知和餐桌知識統統缺一不可,好像摺餐巾技巧、刀叉擺放距離大約是7至7.5寸,都有一定標準。」Martin道。訴說當年,源自上海的JK,輾轉來到香港開分店。由廚房到樓面全部是上海人班子, Martin亦是上海幫之一。可是凡事總有例外,另一餐廳部長黃焯仁(David)是當時少有的廣東人。1976年經親戚介紹加入JK,由於沒有樓面經驗,所以便由低做起當Bread Boy。Bread Boy這職銜,是舊日才有,甚麼也要做,儼如大打雜般。「以前除了聘請員工的質素要求高,內部升職也嚴謹。當時做了七年Bread Boy才升任侍應,真是得來不易。」David說。如此嚴謹的要求,恐怕在現今的餐廳難以復見。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pplement/food/art/20140604/18741828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