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山海經》是一部什麼性質的書
《山海經》曆來被認為是中國古代的一部怪書。全書分“山經”和“海經”兩部分:前者有《五藏山經》五篇;后者有《海外經》四篇,《海內經》五篇,《大荒經》四篇,共13篇。這樣一部體系龐大、內容豐富的書,它究竟為何而作,屬於什麼性質,應歸入何種門類呢?班固在《漢書·藝文志》中,按劉歆《七略》的分類,把《山海經》置於“術數略”的“形法家”。他們認為,此書是“大舉九州之勢”而求其“貴賤吉凶”,類似后世講究“風水”的迷信之書。這種分類,不夠確切,故后世多不取。
有一種流行的觀點認為,它是專記怪誕的神話故事的。司馬遷在《史記·大宛列傳贊》中說。“《山海經》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首先指出其書的志怪性質。明代胡應麟在《四部正訛》中進一步論道:“《山海經》,古今語怪之祖”。現代學者中也有主張它是記神話傳說的。如《大荒西經》中的女鍋,《大荒北經》中的夸父追回,《北山經》中的精衛填海,此外還有許多山神、海神、河神、水神、火神、風神、雨神、旱神,以及日月之神等等。
另一種較有影響的觀點,認為它是一部巫術之書、記祭祀的禮書和方土之書。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中稱:“《山海經》……蓋古之巫書也”。巫在古代是宗教領相,是溝通人和神的,一切祈禱鬼神的活動都由他來管理。《山海經》中記方位、山川、道里,是因為祭祀神靈的需要。其中《海外西經》還記:“登葆山,群巫所從上下也”。《大荒西經》又記:“靈山。……十巫從此昇降”。至於《海經》中所記海外殊方異域、神人所居、怪物所在,則是秦漢間鼓吹神仙之術的方土的奇談。
自東漢明帝引見水利專家王景,“賜景《山海經》、《河渠書》、《禹貢圖》”(后漢書·王景傳》),此后不少人就認為它是一部實用的地理書。隋唐史書的各種《經籍志》、《藝文志》,都把它列入“地理類”。近世的許多學者,也都相信它是一部既有科學內容、又雜有巫術迷信成分的地理志,它記述了各個地區的山脈、河流,以及草木、鳥獸、礦藏等特產。
然而清代紀昀等編纂《四庫全書》,把《山海經》又歸入“子部小說類異聞之屬”。他們在《提要》中認為,’此書“道里山川,率難考據,案以耳目所及,百不一真,諸家並以為地理書之冠,亦為未允。核實定名,實則小說之最古者爾”。此說一出,又引起不少人反對,因為它畢竟不是小說作品。
還有一種觀點,認為《山海經》原是根據圖畫所作的說明。南宋朱熹指出:“《山海經》記諸異物飛走之類,多雲‘東向’,或雲‘東首’,疑本依圖畫而述之”。其后,胡應麟、楊慎、畢沅等學者都從其說。觀書中有些文字,如“叔均方耕”、“長臂人兩手各操一魚”,確實是依圖述說。不過,現在所見的《山海經圖》都是后人根據經文繪制的。那末,原先的古圖究竟有那些?是否整部書都有古圖?它所據的古圖來自何方?流傳至何時散失?現在尚不得而知。
至於《山海經》的作者和成書年代,曆來也說法紛紜。西漢劉歆校定時稱其“出於唐、虞之際”,為禹、益所著。東漢時趙曄、王充都信從之。但書中有許多禹以后的事跡,以及秦漢時的郡縣名。現代學者一般認為,《山經》的成書較早,約在戰國初期;而《海經》的寫作則要晚至秦或漢初。它可能是綜合各種口頭傳說材料,陸續編成。
是志怪的神話,還是實用的地理書?是巫祝所記的祭禮,還是奇土所編的小說?《山海經》的原圖有多少,流傳的來龍去脈如何?它的作者又是什麼人,成書於什麼時代?這些問題,都值得進一步去認真探討。 thank you for your article
this 山海經 is really interesting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