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 義大利--威尼斯游記[+]
威尼斯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水鄉澤國,整個城市由117座小島組成,約150條運河交織其中,由四百多座橋連接這群小島,整座城式內幾乎沒有路上交通工具 〈除了進出威尼斯的巴士及火車外),但水上交通工具就不勝凡舉了。坐著船觀看岸邊景色,雄偉壯麗的建築讓人目不暇給,在聖馬可玻羅廣場下船,彎彎曲曲的小巷通往無數個驚喜,走在古老的石頭路上到處逛,逛累了找家Cafe 喝咖啡歇歇腳,午後聽場歌劇,雖然完全不懂舞台上賣力的表演者唱些甚麼,但光是表演者的裝飾、優美的歌聲及歌劇院的氣氛就值回票價了。喜愛美術的人也可以逛逛美術館,偏好手藝的也可搭船到Murano島〈以世界有名的手工玻璃著名〉或Burano島〈以手工雷絲著名〉
個人認為威尼斯最好的旅遊方法就是到處逛,迷路了也沒關係,往聖馬可玻羅廣場的路標隨路可見,順著那些牌子走很快就可以找到聖馬可玻羅廣場了,以它為地標不論搭船或步行都不難找到。但是有一點非常重要,到威尼斯玩一定要放慢腳步仔細的品嘗這城市的悠閒氣氛,千萬不要走馬看花趕東趕西,太浪費了!!
[[i] Last edited by william303 on 2005-7-28 at 01:27 AM [/i]] :cool::cool::cool: 多謝分享!
[意大利之旅]威尼斯
久聞威尼斯「嘆息橋」的大名,來到威尼斯,自然要見識一下。未遊威尼斯前,看到一些報章介紹「嘆息橋」,都拍攝了「嘆息橋」的照片。來到威尼斯,才知有些報導搞錯,誤把「里奧多橋」(Ponte del Rialto)當作「嘆息橋」(Ponte del Sospiri)。
里奧多橋是浪漫與商業結合,而「嘆息橋」,不但毫無美感,簡直醜陋。
這座又短又小的石橋,巴洛克風格,建於一六00年,高高懸在兩棟樓宇間,一邊是當年的總督府,白色的大理石還刻著圖案,配襯以拱形花窗;另一邊是石造樓房,方形窗口全是粗粗的鐵柵,據說是當年的監獄,監獄之外有審訊室,其旁邊且有候審室。
所謂「嘆息橋」,是指犯人被判罪後押到刑場必經之橋,幾乎密封,僅有一格格的小窗櫺讓犯人看外面的人間何世,然後劊子手會迅速用刑,或絞死或殺頭,將屍體拋入停在橋下的船中,再運往大海餵魚。
因為經常有死囚經過此橋時不由自主地發出嘆息之聲,故稱為「嘆息橋」。
但如果死囚家人買通獄吏,花錢購屍掩埋,便可免遭魚食。而在行刑前片刻,橋下來往的船夫,經常聽到死囚臨刑前不由自由發出嘆息之聲,那一聲嘆息是永別俗世,今日怎會變成「浪漫」的代號?
聽說因為戀人們嘆息橋下接吻就可以天長地久,典故來自一九七九年的電影《情定日落橋》(A Little Romance),在這裡取景,男女主角在橋下接吻。從死前的「永別」,竟變成愛情的「不朽」,帶有點反諷的意味。
也許死囚的嘆息,太悲情殘酷,過於寫實,不適合威尼斯浪漫水都的風格,看不過眼的導演,便以恆久愛情包裝,給予世人無限的想像。在電影《情定日落橋》中那對無猜的小情侶,乘坐著貢多拉小船,在波光瀲灩的河面上輕輕搖曳,為了向彼此承諾心中那份摯愛,在夕陽飾暉、橋下擁吻的一幕,在人們心中留下了「浪漫」的印記。
梁詠琪之歌,《情定日落橋》,開首便唱:
「握你的手/暖我心窩/為什麼愛情世界寒冷太多/;時光小舟/蜿蜒飄流/誰知幸福會遇多少風波/;面對日落,想起以後,會不會此刻擁抱只是煙火…」
小橋,流水,小舟,日落,擁抱,接吻,幾組意象相連,確是很易形成「浪漫」feel。
其他關於大運河︰變化多端的大動脈 、 坐貢多拉聽船歌 、 美麗的里奧多橋 、 嘆息橋那一聲嘆息
佛羅里安咖啡老店對面的Quadri Cafe,也常是高朋滿座,當然都以遊客居多。
佛羅里安咖啡老店於一七二0年開張,有不少著名的造訪者。
在眾多威尼斯食品中,威尼斯咖啡在歐洲的咖啡史,享有老大哥的地位。
公元六世紀,先由伊索比亞的牧羊人發現紅色咖啡的果實,到十一世紀,阿拉伯商人盛行飲咖啡,十三世紀時,以阿拉伯為中心的伊斯蘭教利用烘焙和研磨生豆的方法飲用咖啡。
公元十五世紀,伊斯坦堡和大馬士革出現世界最早的咖啡店,顧客經常光臨品嚐咖啡之餘,還玩西洋棋和撲克牌。十六世紀,咖啡以「阿拉伯酒」的名義,經由威尼斯逐漸傳入歐洲。
歐洲人飲咖啡之風,是十七世紀由威尼斯商人在各地經商中漸次傳開,在威尼斯出現了歐洲第一家的咖啡店叫「波的葛」(Bottegadel)。數十年後,釋放濃香的咖啡店招牌,紛紛在倫敦、巴黎和維也納相繼懸起。
十八世紀的歐洲文化,愛飲咖啡,稱咖啡為「知識分子飲料」,咖啡被認為豈止提神,而且具備治病能力,甚至是「萬應靈丹」。在威尼斯聖馬可廣場的佛羅里安咖啡館(Cafe Florian),一直以來是意大利咖啡店的表表者。
佛羅里安咖啡老店門前的風琴手,充滿威尼斯風情。
佛羅里安咖啡老店的咖啡是否香濃,見仁見智,但它的大名不在咖啡,而是作為一間文人咖啡館,是騷人墨客的聚會地點。
早在十八世紀,歐洲的大都市已有文學及藝術的咖啡館,全盛時期則是在二十世紀前半葉。詩人、畫家、音樂家、建築師、演員及記者都有屬於「他們自己」的咖啡店,咖啡店是他們休息的地方,也是消息交換及工作的地方。在煙霧彌漫的無憂氣氛下及吵雜的交談聲中,咖啡店裡有人組織藝術家協會,有人撰寫劇作、編輯期刊或寫詩。咖啡店有各種刺激藝術家靈感的作用。
佛羅里安咖啡老店於一七二0年開張,著名造訪者,便有德國大文豪歌德,英國詩人拜倫,法國思想家盧梭,美國作家海明威以及意大利情聖、風流作家卡薩諾瓦(Casanova)等。
根據歷史記載,拜倫在二十歲已週遊歐洲各國,在拜訪意大利期間,曾參加意大利燒炭黨的鬥爭;而歌德則在三十七歲期間遊意大利,續寫他的《浮士德》。究竟威尼斯的佛羅里安咖啡館有無給他們以靈感?旅遊威尼斯時不妨來這裡呷一口咖啡,感受一下。 i have been to there this summer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