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世界之旅]耶路撒冷[+]
自一九四八年至一九六七年,哭牆落在約旦手中,猶太人不容許到哭牆禱告。哭牆無人哭達十九年。一九六七年的六日戰爭中,猶太人自約旦手中收復哭牆。猶太人湧到哭牆喜極而泣,所以又稱作「歡樂之牆」。耶路撒冷的哭牆,是以色列國魂的象徵,吸引世界各地的遊客到來參觀,也吸引無數基督徒到來禱告。哭牆,成為名勝古蹟,來以色列的,例必一遊。但這只是一面牆,有甚麼好看呢?除非是教徒,才要摸一摸牆,作個祈禱。
過去,被放逐在外的猶太人回到耶路撒冷,都會在「哭牆」祈禱哭訴流亡的苦難。 (Photo: Itamar Grinberg)
所謂「哭牆」應叫「西牆」,希伯來文是Hakotel。只因放逐在外的猶太人回到耶路撒冷,在此牆祈禱時哭訴流亡的苦難,遂被人叫做「哭牆」。
這道牆的來歷,須回顧歷史。公元前五百多年,巴比倫人攻佔耶路撒冷,所羅門王興建的「第一聖殿」付諸一炬,數以萬計的猶太人被擄至巴比倫當奴隸。五十年後,波斯帝國消滅巴比倫,猶太人返回故土,用二十年在原址重建聖殿,但其後又為羅馬將軍龐貝所毀。
公元前十九年,大希律王在聖殿山興建新的聖殿,是為「第二聖殿」。但八十多年後因猶太人叛亂,耶路撒冷被羅馬大軍夷為平地,聖殿被毀。如今所見的「哭牆」,是聖殿廢墟的西牆,深埋地下,其後猶太人藉口支持聖殿山平台的基地以防塌陷,用石塊加高,築成今日的一面大牆。但遊客如仔細觀察,哭牆下面和上面的石塊有大小之分,下面十一層的巨石才是希律王建「第二聖殿」時所使用的原始建築材料。
哭牆廣場是男女分隔,以免男教徒祈禱時分心。
今日的「哭牆」,已成為當年聖殿留下的唯一遺跡,象徵了聖殿的化身,因此成為了猶太教徒最神聖的祈禱聖地。對我們這些非教徒來說,看到那些頭戴圓邊黑色帽,身穿黑大衣、黑長褲和黑皮靴,手捧希伯來文《聖經》的猶太教信徒,口中唸唸有詞,如泣如訴,身體左搖右擺,難免覺得他們「撞邪」。
令筆者最感興趣的,反而是哭牆廣場是男女分隔,北部是男性教徒的祈禱處,南部則是女性教徒的範圍。有這個必要嗎?我問我的猶太導遊。
「絕對有此必要﹗」他答道︰「若男女一同祈禱,那麼男教徒見到美女,例必偷偷望,再難專心祈禱了﹗」
我不知他所說的是否當真,如果他沒有騙我,那麼猶太教倒是對性心理甚有研究,能夠體諒到男性的本能,對神對人,也能兩面照顧!
[[i] Last edited by william303 on 2005-9-3 at 10:48 PM [/i]]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