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weqweqwe 發表於 2006-4-26 04:58 AM
****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
qweqweqwe 發表於 2006-4-26 04:59 AM
****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
qweqweqwe 發表於 2006-4-26 05:00 AM
****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
qweqweqwe 發表於 2006-4-26 05:01 AM
****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
qweqweqwe 發表於 2006-4-26 05:02 AM
****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
qweqweqwe 發表於 2006-4-26 05:04 AM
****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
qweqweqwe 發表於 2006-4-26 05:14 AM
****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
qweqweqwe 發表於 2006-4-26 05:15 AM
****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
qweqweqwe 發表於 2006-4-27 09:06 AM
****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
qweqweqwe 發表於 2006-4-28 06:01 AM
****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
155220 發表於 2006-4-29 07:58 AM
薩爾滸之戰,是李如松與努爾哈赤兩兄弟的對決,最後李如松得以生還,是否努爾哈赤顧念兄弟情?
O.VY9RZ9o
y4FS6`)UON
薩爾滸之戰也是明朝的火器與清朝的冷兵器對決,明軍擁有強大的火力卻以大敗告終,雖然最終努爾哈赤死在袁崇煥的炮火下,但還是導致清朝對火器的輕視,影響不可謂不大。
!hz0v&s/o/x\
8n?@*lN5o
--------------
(f!C1Y:\$f8EwJ
"qL k/Z2C,FF3GG!Q
關外遼東第一局:薩爾滸大戰
];YNqatf e'G
2004年12月15日10:52 作者:秦大路
a
m ` L#V^`H
1v/v#fA%R
上策伐謀,中設險,垂關百二。
,_7Pa8^od$dN'P$P
憑高望,烽連堠接,豈雲難恃?
"Xl,i.j/K;Vx
怪在帷中疏遠略,軍囂帥債先披靡。
Upn8m
H2Is5L)zh
等閒間,送卻舊江山,無堅壘。
iRd
x(mW{
嗟紅粉,隨胡騎,盻金繒,歸胡地。
;S6^jqo-yhX
剩征夫殘血,沙場猶漬。
$Cqh)rn'JwQ
淚落源閨飛怨雨,魂迷遠道空成祟。
5Q6g/nS2RYu7i
想當年方召亦何如,無人似。
X(m!}%M
e(h&i3p*rF1_
──《滿江紅》(明)陸雲支
'Bu
z-L&_ XN4f
wj(g O?
這首《滿江紅》,寫於明末萬曆年間。這首詞非大家手筆,算不得詞類精品,流傳也不廣,但其中悲愴憤鬱之情令人感慨。據說此詞的背景是西元1619年明朝大軍與後金八旗軍在遼東發生的一場大規模的戰役──薩爾滸戰役。「怪在帷中疏遠略,軍囂帥債先披靡」兩句,寫的是薩爾滸戰役中明軍統帥的指揮失度。由於「疏遠略」的明軍主帥犯了輕敵、冒進等一系列主觀錯誤,使明軍遭受了一場百年未遇的慘敗。
1fZ
QG:Vbb1b(Mc!x
4rq-YV+V$IA$u
三百多年後的毛澤東曾經指出,戰爭的勝負不僅取決於作戰雙方的軍事、政治、經濟、自然諸條件,而且還取決於雙方的主觀指導能力。[1] 事實上,當時明朝的軍事、政治、經濟、自然諸條件是優於後金的,但由於指揮員缺乏出色的主觀指導能力,最終導致了無法挽回的敗局。相反,征戰一生的努爾哈赤採取了正確的戰略戰術,一戰奠定了後金軍事強國的地位。
Z*C8\Fu*o
g4Fq4Q:e
]~7N
這只是明軍一系列失敗的開端。一般地,歷史上把薩爾滸戰役看做為明與後金戰爭的揭幕戰。對於明朝而言,薩爾滸戰役雖不至一戰而覆國,但帝國的噩夢真正開始了。此戰後明朝在遼東的軍事部署由進攻轉入防禦,遼東地區陷入數十年的爭戰中。在這場長期戰爭中,明軍負多勝少,最終徹底丟掉了遼東,「等閒間,送卻舊江山,無堅壘」。長期的戰爭徹底拖跨了明帝國的政治和經濟體系,成為明帝國滅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W'mJ\
P2[m!P!^
#AQ*H3SP9kZ
遼東乃京師左臂,有著極為重要的戰略地位。由於張居正時代的俺答封貢徹底消除了北部蒙古各部落的威脅,遼東就成為明朝邊事戰略體系的重中之重。做為京師最重要的戰略緩衝地,遼東若落入後金手中,明朝就只剩下山海關一處險關,京師便會岌岌可危。
zX1f(A.C7ATk
8UM_JeOWx
遼東大地,沃野千里,物產豐富,是元末明初以來漢人、女真人、韃靼人等各族共同的棲生之地。這片土地在明朝的主長城之外,屬於明朝的邊外轄區。整個遼東在疆域上具有相當的完整性,只允許有一個軍事強權存在,而不可能為明朝與後金所共用。因此,隨著後金的迅速崛起,當時遼東的歷史發展趨勢是,要麼繼續為明朝統治,要麼為後金吞併。
gf.w4I q{oy
x6MY2j7{\*b5d&p
深受漢文化影響的努爾哈赤比他那些落後的族人們在思想上更具前瞻性,在行動上更具侵略性。建立後金國後,努爾哈赤已按捺不住自己的萬丈雄心,他野心勃勃地要為女真人爭奪更廣闊的生存空間,要帶領女真人走出世居的蠻荒之地,與遠遠領先於女真的先進文明去碰撞、去交鋒。這場交鋒註定是你死我活的。要達到這個目的,只有一個選擇,那就是:向大明宣戰。
#GZ
uM bB5T
努爾哈赤的決定在當時相當冒險。因為他所面對的明朝,是一個有著巨大疆域的帝國。無論是政治經濟發展水平還是軍事實力,明朝都遠遠超過剛剛擺脫部落生存模式的後金國。
(M(K#J D VRc$\N8S
wj;tR'v q0rZBU-Q7{
自古以來,兩國相爭,師出無名者必會在戰略上失掉先機。努爾哈赤很清楚這一點,因此他於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以祭天誓師的方式提出了七大恨。七大恨極力渲染愛新覺羅家族及女真部落所受的欺凌和壓迫,將明朝斥之為不仁不義,試圖在日益緊張的民族關係上佔據主動。七大恨激發了滿族對漢族的民族主義仇恨,這種仇恨對明末清初的滿漢對立起到了至為關鍵的影響作用。直到皇太極時代,皇太極還曾與袁崇煥下書,痛切地陳詞七大恨,後被袁崇煥回書委婉的一一駁斥。皇太極後來木刻揭榜「七大恨」,做為供滿人世代觀瞻的國寶級「神物」。
x`2W$lwT#X7qw4|j3V,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