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3AH8f`h3AYL~-}
帝王之家真慘! [/quote][D#QjL6V T M;i
有慘有唔慘......D7L6IR!Eu
唔慘: 秦始皇, 漢武帝, 唐太宗, 明成祖, 康熙, 乾隆...
慘: 秦二世, 漢獻帝, 宋帝昊, 明思宗(崇幀), 宣統...j l3X_ C2wWsj
:cool: ****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 周恩來傳奇:去世時積蓄5100元
5\-_&} eD(^
本報記者 美國學者唐德剛教授認為,自有近代外交以來,中國出了“兩個半”外交家,周恩來總理就是其中的“一個”。 BGiAVp
關於1976年1月,聯合國總部“破例”給已故中國國務院總理周恩來降半旗的故事,雖然至今仍沒有一個確實的版本,然而圍繞周恩來總理去世所發生的一切卻成就了他另一個不朽的傳奇——
/n2IH5sFZ\i!k N.l*Wl|
1976年初的時候,與中國建交的國家只有103個,但卻有130個國家的党、政領導人發來唁電、唁函;幾乎所有重要國家的報紙、電臺都在第一時間播報了這一消息;更值得世人矚目的是,聯合國《旗典》中規定的哀悼領導人的降半旗儀式,第一次應用於一位現職去世的國家領導人,甚至突破了《旗典》中關於降半旗最多兩天的規定,一個星期時間聯合國總部上空沒有升起任何一個會員國的國旗……
9e#t[r%J0M+ax
顯然,對周恩來的認可超越了政見、超越了時空、超越了意識形態……早已不僅僅是“外交家”三個字所能夠承載的。 .C y0Qt!s |zh
%e V e l2k C1|? by5U
今天的人們並不確切地知道,總理去世後的傳奇是如何成就的;圍繞這位中國總理的去世,聯合國究竟討論了什麼;瓦爾德海姆那段動情講話究竟是怎樣的……但聯合國大會至少在兩點上達成共識:一是這個領導人為本國人民和全人類作出過巨大貢獻;二是他身後沒有留下遺產。這兩點,周恩來當之無愧。 eQ},pCc~
我們無法一一細數周恩來為這個國家作出的貢獻,但在老一代人心中,他是集聚了這個民族的無數優良品德的化身,是一個真正的共產黨員。人們知道他是一個好總理,從他的身上,人們知道什麼樣的官員才是“人民公僕”。 Kw8]oO*_)o1xO7P
對於這個世界,周恩來留下的典故也非常多,關於杜勒斯的拒絕握手的故事,在萬隆會議的睿智,至今在非洲偏遠的部落依然有人能發出“周恩來”三字的漢語發音……至少,他所宣導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至今仍被視為建立國際新秩序的可能選擇之一,也成為中國對於國際關係最大的貢獻。
至於他的遺產,今天這也已經不是秘密。
6J+?:k/c^~8y
據1976年總理去世後,負責整理周恩來和鄧穎超兩人工資收入和支出賬目的人回憶,周恩來的收入只有單一的工資和工資結餘存款所得的利息,別無進賬。而支出項目也主要集中在伙食費、黨費、房租費、訂閱報紙費、日用開支以及補助親屬和工作人員、捐贈等。 i/o'Eg9BJr |X@S`
6t0M2UOD
據統計,總理的工資是400.80元,鄧大姐的工資347.50元。從1958年到1976年,一共是161442.00元。用於補助親屬的36645.51元,補助工作人員和好友的共10218.67元,這兩項支出占兩人總收入的1/4。其中的主導思想,自己拿工資來補助,就可以減少國家的負擔。至於總理的積蓄,總理也曾立了規矩:凡是積蓄夠5000元,沒什麼用,就交黨費。就這樣,總共交了14000元。總理1976年1月份去世以後,兩個人總共才積蓄了5100元。所以說,兩位老人非常儉樸。 (KJNa h
'a0|B n sa)|$_
這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任總理去世時所留給這個世界的 ****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 ****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 ****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 ****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 ****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 ****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 關羽與三國絕色................H9IG"N K
~T7V v:z
這是我很早說 一下的人物,關羽和三國絕色
關羽不用說大家都知到是誰了,三國絕色呢??OI!}'g4i%hy d$q-i
貂嬋是否真有其人我也不大清楚,有關她的史料不多,只記載過一名歌女,名字也不是貂嬋.+vK3Gu$D/r`R
我個人認為三國絕色是杜氏 ,看看小弟找到的!
三國志 蜀書 關羽傳:曹公與劉備圍呂布于下邳,關羽啓公,布使秦宜祿行求救,乞娶其妻,公許之。臨破,又屢啓于公。公疑其有異色,先遣迎看,因自留之,羽心不自安。+EG%T@`P0F1A
三國志 魏書 明帝紀:(秦)朗父名宜祿,爲呂布使詣袁術,術妻以漢宗室女。其前妻杜氏留下邳。布之被圍,關羽屢請于太祖,求以杜氏爲妻,太祖疑其有色,及城陷,太祖見之,乃自納之。
pm#rm!r
上面說曹操和劉備去打呂布,關羽同曹操講秦宜祿替呂布向袁術求救兵,太過份,攻下呂布後把秦宜祿在下邳的妻子(杜氏) 給我,曹操答應,在攻下下邳前關羽又再三說及此事,曹操覺得奇怪,攻下下邳後先見一下杜氏 ,見過後就收為己用,關羽就開始驚.
從上面看杜氏必定是絕色,而當時杜氏應該是大肚的,一個有孕絕色.........
以曹操之愛才也會反口答應別人的事,而那人正是他最想收下的人關羽,但曹操反口卻因一名孕婦而起.
關羽以一個不成理由的理由在戰爭時去強佔人妻,如不是一個好色之徒,我想不到別的理由,曹操好色不用說,可是關羽........不過他沒跟隨備前是一個在家鄉逃出來的殺人犯,在這也可看到他不一定是什麼正直的人了.
三國志 魏書 明帝紀:(秦)朗随母氏畜于公宮,太祖甚愛之,每坐席,謂賓客曰:世有人愛假子如孤者乎?@ z:[B u4B
這裡說的是杜氏跟了曹操後的情況,秦朗是秦宜祿兒子,應該是杜氏跟了曹操後生的,曹操愛屋及烏,更對別人說 : 世有人愛假子如孤者乎?,可見曹對杜氏之寵愛,更証杜氏之美艷.&_;s._ IW$_6AX
ND3eLM x?
小第最後定論 三國第一美人 杜氏I*qbs Fh
關羽是好色之徒O'o)wbq E[5Q0~-O
Lw(Jf3H8F
還有關羽是否真的這麼忠義,不怕死!!!! 有興趣的版友去求証下一吧~h:Km:\aD2mLDe x
以上是個人見解,如有不對請指正.
狀王宋世傑
[color=Red][size=99][b]狀王宋世傑[/b][/size][/color][size=4]宋世傑,字俊臣,大同市人。1873年生於城內貧民家中。世傑之父宋安,是清軍綠營軍中的廚師。宋世傑自幼家境貧寒,只讀過幾年私塾,12歲時跟隨父親宋安學習武術。後來又拜師傅侯全亮學習刀、槍、劍、戟等兵器和摔、打、擒、拿等拳路。因其天資聰明,成績優秀,很受師傅器重。學業期滿之後,便收徒弟,專門以教授武術為生。
J iPV5qe
\.gja'J mDQW sZ
YtKZ8| ZDpJ~
宋世傑平日為人性情豪爽,專愛結交英雄豪傑,打抱人間不平。目睹清朝政府腐敗無能,民不聊生,心中無比憤慨,因他經常痛罵貪官污吏,雖曾多次遭受當局逮捕和刁難,但仍然不屈不撓,致使官府深感“頭疼”。因此,被稱之為“二麻煩”。但他在人民群眾心目之中,卻有很高威望,甚至在京包鐵路沿線也享有盛名。
Ch#E!x*Px9s:a
1910年,宋世傑參加了同盟會。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以後,11月30日夜晚12點,宋世傑與同盟會負責人李國華率領眾人埋伏在大同總鎮署門外,親又點燃訊號(麻炮),以土槍等武器猛攻總兵署衙門。大同總兵王得勝聞聲喪膽不戰而逃,其餘部將見勢不妙,也都紛紛繳械投降。
)U8aCk;I
.o/{(h9Xn{@R
12月1日早晨,大同革命黨人聚議,組織大同軍政府,公推宋世傑為軍事統帥,並授予他“虎賁將軍”稱號,並兼任“虎賁馬隊”隊長。為了維持城鄉秩序,他經常帶兵在城內巡邏,最遠還到口泉一帶,發現流氓匪類趁火打劫者,立即率兵鎮壓。因此,使得大同地區在辛亥革命後,秩序非常安定,深受各界人士之讚揚。;Bjfl+mK
*BA'XCj_ tx
全國南北議和以後,閻錫山劫奪了山西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為了鞏固其統治地位,竭力勾結袁世凱,大肆出賣同盟會員。派孔庚為大同鎮守使,張樹幟為騎兵團團長,奪掉了宋世傑“虎賁馬隊”隊長的兵權,降為第三營營長,又指示親信張樹幟監視宋的行動。張見宋正大光明無空可鑽,只好收買流氓土匪二貓虎、三鐵腿等人誣告宋世傑“強佔馬匹”、“私存煙土”,將宋世傑逮捕入獄。事後,宋委與眾多朋友多方設法營救,張樹幟惟恐引起變故,急速于1914年6月,綁赴大同市小校場殺害,宋終年41歲。當時在場圍觀者很多,目睹宋世傑慘遭殺害,無不表示憤慨。ro-zAsK
L7uT9lwfZ$LE
Xi7g A$o1|+f*]
宋世傑犧牲後,其子宋武(其兄宋世清之次子過繼給世傑)不滿周歲,由於群眾熱情營救,未遭張樹幟殺害。長大成人後,深受家庭影響,早年便參加了革命,化名李波。1945年12月受葉劍英、聶榮臻派遣,到大同擔任中共首席代表,與國民黨代表、美國代表進行停戰談判。談判雖然處境艱難,但李波在每次談判中,均能義正辭嚴,有理有節地反駁對方種種謬論,取得了決定性勝利。解放以後,李波擔任天津警備區副司令員,後調北京軍區任副參謀長。1966年“十年動亂時期”,不幸被“四人幫”迫害致死。1978年5月平反昭雪,在八寶山公墓禮堂召開追悼大會,耿飆、楊勇、薄一波、余秋裏等中央領導人以及李波在大同的侄兒宋憲章等親屬,均前往弔唁致哀,骨灰盒安放在八寶山公墓。[/size]
廣東四大訟師“扭計祖宗”
自古官大民小、官爺民子,廣東老人家有句口頭禪︰“生不入官門,死不入地獄”,未見官已先打三十大板,若非有秀才功名在身,青天老公祖在上,草頭民弱都要跪得個七暈八素的,目不識丁者還要找人代寫訟紙,如此深邃的衙門大堂,就有了訟師的出現了。hT4MY7vv"~
訟師者代寫狀紙,口若懸河于公堂之上,有良心者為民申冤,無恥者就與官勾結,欺壓百姓。于是就有了民間不朽的傳奇︰“廣東四大訟師”。 @e:h[JV?7I3zK
人稱“鐵嘴銅牙,扭盡六壬”,手搖白紙扇,把那堂堂七品縣官問得個啞口無言,貧苦弱勢的老百姓就是因為有了這“四大訟師”才有可能挽回他們應得的那小小公道。這“四大訟師”分別就是大名鼎鼎的“陳夢吉”、“方唐鏡”、“何淡如”和“劉華東”。v ?'C8S V+MPp
NBQGxB~/OA0SzR
排名首位的非這位萬世“扭計祖宗”陳夢吉公莫屬了。粵語“扭計”之意十分傳神︰扭盡六壬、足智多謀,死能回生,攣(彎)能使直,黑為之白,白為之黑。“扭計”、“扭計”,就是扭盡渾身解數,點子層出不窮。後來這“扭計”在粵語的多年發展之下也引申了很多意思,例如說小孩子頑皮耍鬧也叫“扭計”。
這位廣東民間第一狀師敢稱“扭計祖宗”,其功力與智慧已被嶺南民間視之為神了。
“陳夢吉”相傳為清代廣東順德陳村人士,傳說自幼經歷已十分傳奇,剛出生時竟然不哭不鬧,家人都以為天生聾啞,後經高人教化,其過人天賦、才華橫溢漸漸顯露。後來在廣州城成為傳誦一時的“扭計祖宗”、“橋王之王”。
i*d{!}PR%Wox5i
此“橋”字在粵語中就是“點子”之意,越聰明機靈之人想的辦法就越多,古怪刁鑽、希奇古怪,往往出人意表。“陳夢吉”的傳說中不乏這位祖宗級大師的經典故事,由于他的點子之妙之多冠絕羊城,他自然也就被譽為“橋王之王”了。1vZ$C$k9PKx e
#Wkl:p llou!q Xd
我曾听老家廣州鄉間的老人家說道,“陳夢吉”公的處世哲學就是“使天下人信之,必使先自信”,他對“信”的理解就是“騙”,在公堂上要駁倒青天大老爺和悠悠眾口,就是要所有人都認為自己講的就是真理,一萬個正確,就算自己講的是太陽從西邊出來,也要說得天花亂墜,人人俯首拜服。而要“使天下人信之”,就必須連自己都相信太陽是從西邊出來的。總之到最後自己說的自己怎麼都相信,恐怕很快也會得精神病了。若非有這“扭計祖宗”的天縱聰明,恐怕其他人不能輕易辦到。S gMV:o4l
廣東民間傳說中的“方唐鏡”與“陳夢吉”乃是死對頭,前者乃衙門刁鑽師爺,平時自命足智多謀,作為官老爺的“白紙扇”,與訟師陳夢吉少不免就有交鋒了。粵語黑白殘片的“陳夢吉”系列就有很多這樣優秀的品目,兩人的斗智奇謀,觀眾看時既覺得“屎橋師爺”的精明惡毒,又被聰明機靈的“橋王之忘”所折服。二人的對決就像高深的圍棋布局,絲絲入扣,連環穿心,差之毫厘,就滿盤皆輸。已故的優秀粵語黑白電影大師張英就出演過“方唐鏡”,幼年時曾有幸觀看其重播,至今回味無窮。
另外一位大訟師劉華東也是頗有傳奇色彩,名振嶺南的粵劇會社“八和會館”傳說中與他也有一段淵源。| ^%`9P,x|?
6H"E4[)v;|TY*N
擱筆至此,下次再續。 【珍貴的歷史】蔣家私房照
+w&WP1Z$MR4e"Z$s%T
蔣家---在中國歷史上一直有爭議的一個偉大的家族.雖然,在成王敗寇的年代裏,作為一個落寞的家族,漸漸的遠離大陸的這片土地.但是,蔣家維護中國統一,拒絕任何人搞台獨,這樣大義秉然的精神,另人肅然起敬!
蔣介石的哭泣 1i*Q4jla
有別於官方照片中高高在上的英姿,蔣介石面容哀慟。1937年,在革命元老朱培德上將的葬禮上,蔣介石對這位於北伐、剿共期間盡心盡力的老將感傷不已。H'cW"A d3LNp
[img]http://image2.sina.com.cn/book/linweidong/sifangzhao/A-04.jpg[/img] 近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皇帝
NK{r{3\q8DH
[大中华佛国](1947----1953,1983)'\!W;G&}1Ry6?U
先主石顶武 1947----1953 图谋叛乱,被人民政府处决。t\N2V,OC&tu:R
后主石金鑫 1983 石顶武之子,1983年在农民“丞相”李丕瑞的“辅佐”下登基,于湖南醴陵农村复国,旋被县公安局镇压-A_kbx F@cs!Q
d8x5Yc^lk |
[道德金门皇帝]
丁兴来(盲人) 1981----1990 地处大别山,创道德金门教,然后称帝,封了"正宫娘娘""西宫娘娘""宰相"等21个人,赐"仙印"41枚.由于交通闭塞,直到称帝后十年才被发现并被乡政府处理4c^s/l-x_2^!P
[中原皇清国]7?o ]!u!~$j
正皇帝张清安 1982#rO qg`*f*r
副皇帝廖桂堂 1982 以皇清为年号.地处大巴山。
张清安刻“玉玺”,设“后宫”,分封“丞相,文武百官”,“颁布《天律森吏》”,打算定都巴中县,把巴 中川剧团大楼当皇宫,甚至写好了准备(通过邮局)寄到台湾的册封蒋介石为“威国王”的“谕旨”,还决定要“御驾亲征”,结果还没出师,就被县公安局给灭了$S8oc&b&{/s
[圣朝国]
1980----1982 林文勇,地处大巴山仪陇山区,被县公安局镇压;gKFK6U
〔玉皇大帝〕
1982年地处大巴山的曹家元自称玉皇大帝,旋灭
〔皇帝〕
1980年地处大巴山的朱仕强自称皇帝,仅七日即被村书记带人灭了
[大圣王朝](1986----1988)
女皇晁正坤 1986----1988 地处胶东半岛。行巫术、招童男、建“后宫”,后被县人民政府镇压。
[万顺天国] (1990----1992)`ofab vN
李成福 1990----1992 地处豫西。自建安民党、万李起义军,自称唐朝后裔,妄图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方式复辟唐朝帝制,定都西安。后被乡派出所3名干警捏灭
〔其它〕0Zzs/SSf
姓名不详,登基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起因是反对计划生育政策。于是在农村立国,称皇帝,调动大军(数百人似乎),杀入县城,攻陷县医院,俘全部医生、女护士,将所有计划生育用品搜出并销毁。后人民解放军迅速发动反击并围困了县医院,皇帝率军顽强抵抗后兵败被俘。本应判该皇帝死刑。念其无知,判处无期 世界上最後一次的騎兵衝鋒zx g-Rgx W
在1941年,由蘇聯調過來的蒙古騎兵作了一次十分愚蠢的行為,就是用以往騎兵的戰術--------衝鋒!!x9Gr v L&Q H0u
面對著德軍的坦克,重機槍同飛機大砲,佢地仍勇敢地衝到德軍陣地。結果,全部蒙古騎兵被消滅,佢地連一個德軍的一條頭髮都掂唔到。這一次視為騎兵最後的一次衝鋒,自此後,騎兵宣告永遠消失了。 [轉貼]从曹真和刘封的不同结局看曹操和刘备的为人 \1Q7e)K_#\+IZ
曹真是曹操的义子,刘封是刘备的义子,但二人的结局却完全不同。 M V*c/g%q@6CXSg
曹真字子丹,太祖族子也。太祖起兵,真父邵募徒众,为州郡所杀。魏略曰:真本姓秦,养曹氏。或云其父伯南夙与太祖善。兴平末,袁术部党与太祖攻劫,太祖出,为寇所追,走入秦氏,伯南开门受之。寇问太祖所在,答云:“我是也。”遂害之。由此太祖思其功,故变其姓。魏书曰:邵以忠笃有才智,为太祖所亲信。初平中,太祖兴义兵,邵募徒众,从太祖周旋。时豫州刺史黄琬欲害太祖,太祖避之而邵独遇害。太祖哀真少孤,收养与诸子同,使与文帝共止。常猎,为虎所逐,顾射虎,应声而倒。太祖壮其鸷勇,使将虎豹骑。讨灵丘贼,拔之,封灵寿亭侯。以偏将军将兵击刘备别将於下辩,破之,拜中坚将军。从至长安,领中领军。是时,夏侯渊没於阳平,太祖忧之。以真为征蜀护军,督徐晃等破刘备别将高详於阳平。太祖自至汉中,拔出诸军,使真至武都迎曹洪等还屯陈仓。文帝即王位,以真为镇西将军,假节都督雍、凉州诸军事。录前后功,进封东乡侯。张进等反於酒泉,真遣费曜讨破之,斩进等。黄初三年还京都,以真为上军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假节钺。与夏侯尚等征孙权,击牛渚屯,破之。转拜中军大将军,加给事中。七年,文帝寝疾,真与陈群、司马宣王等受遗诏辅政。明帝即位,进封邵陵侯,臣松之案:真父名邵。封邵陵侯,若非书误,则事不可论。迁大将军。 0U%?6Y"V;e"q(y]
可以看出,曹操对曹真就像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而曹真对魏国一直忠心耿耿,在魏国官至军委副主席,位及人臣,为曹魏立下大功。 *W*Lk0v3r+[8}
刘封者,本罗侯寇氏之子,长沙刘氏之甥也。先主至荆州,以未有继嗣,养封为子。及先主入蜀,自葭萌还攻刘璋,时封年二十馀,有武艺,气力过人,将兵俱与诸葛亮、张飞等溯流西上,所在战克。益州既定,以封为副军中郎将。古戎饕初,刘璋遣扶风孟达副法正,各将兵二千人,使迎先主,先主因令达并领其众,留屯江陵。蜀平后,以达为宜都太守。建安二十四年,命达从秭归北攻房陵,房陵太守蒯祺为达兵所害。达将进攻上庸,先主阴恐达难独任,乃遣封自汉中乘沔水下统达军,与达会上庸。上庸太守申耽举众降,遣妻子及宗族诣成都。先主加耽征北将军,领上庸太守员乡侯如故,以耽弟仪为建信将军、西城太守,迁封为副军将军。自关羽围樊城、襄阳,连呼封、达,令发兵自助。封、达辞以山郡初附,未可动摇,不承羽命。会羽覆败,先主恨之。又封与达忿争不和,封寻夺达鼓吹。达既惧罪,又忿恚封,遂表辞先主,率所领降魏。封既至,先主责封之侵陵达,又不救羽。诸葛亮虑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劝先主因此除之。於是赐封死,使自裁。封叹曰:“恨不用孟子度之言!”先主为之流涕。
刘封能力不差,不够忠心吗?几十年跟着大耳鞍前马后的征战沙场,在刘大耳最困难的时候没有投奔曹操,还不够忠心吗?刘封为刘备这个根本就没有把他当儿子看的所谓的“父亲”付出的还不够吗?可最后刘封得到了什么,被自己效忠了一辈子的所谓的“父亲”封死!仅仅是因为诸葛某人的一句话。曹真的能力可比刘封强多了,可贾诩不会对曹操说什么“曹真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望大王先除之”,有人说曹丕要强于阿斗,可就算阿斗是某些人说的废物,不是还有那位所谓“英明伟大”的诸葛亮吗?难道驾驭不了一个小小的刘封.可见刘封完全是死于蜀国内部的权力斗争。
有时候在想,如果刘封能够不死幷如同曹真那样担任蜀国的大将军,刘封主军,诸葛亮主政,二人互相牵制,互相制衡,蜀国就不会形成一切诸葛亮说了算的一言堂。蜀国情况会好一些,坚持的时间会长些。也许就不会有那么多空费财力的北伐,蜀国老百姓的生活会好过一些。 #NWC9H8h
如果刘封不该杀,那就是刘备诸葛亮之流为了自己的私利在滥杀无辜。如果刘封该杀,那就是刘封不忠于刘备,刘备连自己义子都不忠于他,刘备做人不是很失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