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 農民給香港人上的通識教育第一課
很值得大家深思的一篇文章。:oa+e Pc-Q["P9d3ajv%f OQ5N
[color=Blue][b]作者:文思慧c+K0nxc6j/o8R7_O'~
飯桌跟前起革命,腳下無泥偽抗爭
[/b][/color]
ro.}+Q$g E
[b]Q1:第三世界的農民抗議些甚麼?[/b]
C zc"J's#zQ L
答:一. 生計艱難`X]gdE [Q"D
二. 農耕文化--即植根於土地的文化--之喪失
市面上通常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d0q} b9Z-f
[b]Q2:為甚麼農民會生計艱難?難道他們自養自種還不夠吃和用嗎?[/b]7w~4Y4FR?9z
9A)? @)p+rt,vW {
答:首先,現時世上很難保持農村自足,農民會被促使去接受教育或送子女到學校接受教育,有病要到醫院去求醫,又要向化工集團買農藥及肥料等等,又要購置各種現代化用品以防自己被現代社會淘汰出局......這些,在在都要金錢;於是,農民就要種植一些經濟作物以賺取金錢,但亦同時跌入國際貿易的羅網,錢是愈賺愈不夠,連生計也賠上了。另一方面,國家需要農民生產低價原料去支援工業,以讓工業產品進軍國際市場,又需要農作物去養城市人、公務員及軍隊等等,還要推動農產品本身去在國際貿易中賺取外匯。種種剝削,都是以農民為目標﹗"Q5zQa1D#E
故此,要抗議世貿,也不能忘記抗議明知犧牲農民也要入世的各國政府。
DljGO&b
[b]!E,Q2AU"w\
Q3:有句流行口號:「貿易可以脫貧」;國際貿易不是可以增加選擇--農產品可銷往全球各地,拓展市場,難道這不是個最有惠於農民的出路嗎?[/b]5@)S2I%l-`&W6O/?1I
!W![;o-]n2xmo
答:農業為天下本,自古皆然。這裏的「天下」,是指本土之內,這裏的「本」,是指生活所依,文化所繫。今將農產品轉作商品,「市場」更是國際市場,不單是以經濟強國及跨國企業的利益去決定產品價格,農民所得更經多重中間剝削。再者,農產品是為遙遠國度的消費者的需求而種,根本無須符合本土的人、土地、生態的需要:工業化、密集單一及污染浪費的農耕畜牧成為主流。這又算是甚麼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