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帖子
- 1819
- 精華
- 0
- 威望
- 269
- 魅力
- 0
- 讚好
- 0
- 性別
- 男
|
1#
發表於 2007-3-7 12:07 PM
| 只看該作者
韋基舜 反 何文滙的 所謂正音
讀書音與話音( b, y9 Z4 |5 ]- v
. `' r* {2 {0 S3 n" a6 J$ G% \作者: 韋基舜
. ^; Q+ |6 x! A, L+ m& Y: H0 y' T5 e. F8 q/ g% j
原載: 《成報》〈吾土吾情〉2007年2月25日
3 I$ G/ } i4 N1 {
$ D s. [" I( e/ o1 ]( K! n# S
$ c. R: g" H- {$ a6 v$ w' O C--------------------------------------------------------------------------------7 ` q0 d& Q! b+ F) t
8 s( h# b8 F! O/ Z
春節前,收到粵語文化傳播協會出版的《廣府話救亡》,此書引領以望久矣。8 i3 U3 w8 b7 \1 P( x$ M
; ~0 G+ \* N1 b% |1 O; `1 |3 i
此文執筆為年初三「赤口」,屬學術討論,百無禁忌。, _0 H; i& ^6 m8 }: @; H* M8 ?; e
3 k, A4 Y8 x5 o3 P
記得電視台在教人讀粵正音節目中,批評姓「韋」的人一直不知自己的姓氏之應讀「維」音。在此,我不便借用別人的文章斥其非,讀者不妨找《廣府話救亡》看看,到底「韋」的廣府話正音為何。5 f4 ^! U0 r6 V
專有名詞的發音,如世襲姓氏及沿用已久的地名,無庸再標奇立異另音。簡單如「大嶼(漁)山」,難道學者要逼公眾讀作「大嶼(聚)山」嗎﹗春光明媚,若說去「大聚山」郊遊,難有人知此「山」在香港何方。又例如「深圳」的「圳」音「振」,但字典音「酬」或「川」,若是「去深圳」講成「去深酬」,別人難明所指。多年來,「政府忠告市民」一語,學者逼人講「政府忠『菊』市民」。但是,平時慣講「警告」「報告」仍不會有人講作「警菊」「報菊」。「告」之所以讀作「菊」音,只是讀書音而已。
& l: G) F4 V! U9 K) f/ e
& f6 i' x7 ~( h# @, y9 L" O學者教人讀正音,因為有資源及電視台地盤,乃屬「有你講冇人講」之「一言堂」。而且節目中講的字,也是學者自行所揀選,非觀眾提出。我看過這幾位學者的著作,其電視節目,只是把所寫的書口語化播出。
5 _1 K5 M j3 d. H" A! `7 J+ L8 b6 l) |; p% d9 C) X
最近,我出版的《韋基舜精解黃大仙百籤》,對一些字也有注音。其中有一籤講孔子之婿公冶長,《論語‧公冶長第五》文首云﹕「子謂公冶長可妻也,雖在縲絏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書中的「妻」字,讀書音為去聲,讀若砌,口語與讀書音不同。
) A9 V1 U g- Q. H6 c, f- X3 z, y7 J0 X; Y& A4 n
[email protected]7 q" ]& w8 J5 @$ T2 ^
; ^2 g" h+ m5 Q4 v$ N
[ Last edited by magic on 2007-3-7 at 12:16 P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