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主題 | 舊主題>>
娛樂滿紛 26FUN » 吹水版 » 國殤—四川汶川地震........故事細訴
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小強兄,這是最令我動容的一個報導,是一個現代愚公移山的故事。
1 f7 w3 B7 f! g' a( F8 O! \+ a3 v9 [8 d1 n' a
十幾年責任感造就的1分36秒
6 O' y2 K; N, K+ O% ~
3 B  d$ e& F; W! x. F  “我們學校,學生無一傷亡,老師無一傷亡。”這所學校名叫安縣桑棗中學,與汶川大地震傷亡最為慘烈的北川縣毗鄰。+ Z. v4 b+ e1 C9 a6 ~

) t3 x8 m4 p3 l6 U  S  那天地震,學生們正是按著平時學校要求、他們也練熟了的方式疏散的。地震波一來,老師喊:所有人趴在桌子下!學生們立即趴下去。0 w8 ^# }- z. I# O$ J, U5 t0 m  K

# f; L% m, U1 ^  老師們把教室的前后門都打開了,怕地震扭曲了房門。
$ w2 u$ O9 f2 O) [/ m, p+ A4 a* ]) [5 v7 N$ Z
  震波一過,學生們立即■出了教室,老師站在樓梯上,喊:“快一點,慢一點!”, X5 f; X% w6 c* L
! [. N: a0 A% O0 Y) N$ \
  老師們說,喊出的話自己事后想想,都覺得矛盾和可笑。但當時的心情,既怕學生跑得太慢,再遇到地震,又怕學生跑得太快,摔倒了———關鍵時候的摔倒,可不是玩的。
" r0 h0 B' g5 D& U0 R
  ^* L$ o* Z8 f8 D% H/ W6 T( G  由于平時的多次演習,地震發生后,全校師生,2200多名學生,上百名老師,從不同的教學樓和不同的教室中,全部■到操場,以班級為組織站好,用時1分36秒。
: U: U- `4 }  z7 N+ j
, L6 n0 b$ _) r" R  正在綿陽辦事的校長葉志平瘋了似的■回來,■進學校,看到的是這樣的情景:8棟教學樓部分坍塌,全部成為危樓。他的學生,11歲到15歲的娃娃們,都挨得緊緊地站在操場上,老師們站在最外圈,四周是教學樓。
9 G: X. R) r' b3 K8 S. A4 b  d  Q" Y+ R
  他最為擔心的那棟他主持修理了多年的實驗教學樓,沒有塌,那座樓上的教室里,地震時坐著700多名學生和他們的老師。. n5 s7 _! y& a( m* z

9 l" ~0 n! D4 ?+ b2 R% V  老師們迎著他報告:學生沒事,老師們都沒事。
: t- E+ a7 L/ W2 v) h
9 K' y- L) Z8 t2 c/ }0 s6 s, c4 d  從2005年開始,每學期組織一次的全校緊急疏散的演習;建築用了17萬元,而加固用了40多萬元的實驗教學樓;葉志平十幾年如一日的責任心,在這1分36秒中,得到了最珍貴的回報。, u- Z: }4 B1 K: Q5 O
* T* c8 ?- H( V9 J5 k; j4 u! c4 b
==========================================( h4 R$ i' |3 G  `$ v* n# L

* y+ k0 n- V. k8 J' L“我們學校,學生無一傷亡,老師無一傷亡。”這所學校名叫安縣桑棗中學(僅有初中),與汶川大地震傷亡最為慘烈的北川縣毗鄰。  y' s* h# p8 Z0 h! ~/ _
2 b  y) r6 j2 a$ Y$ x5 f
  桑棗中學的校舍決非“銅墻鐵壁”,地震襲來時,該校八棟教學樓部分坍塌,全部成為危房。可在1分36秒內,全校2200餘名學生、百餘名老師都人挨人地撤到了操場上,老師們圍在最外圈,像母雞護衛小雞一樣守護著從11歲到15歲的娃娃們。" N" G$ n7 J6 s9 K
6 @2 C' H- c  O) S& F( `: E
  桑棗中學的奇跡不但為該校2200餘學生家長、百餘名老師的親朋所慶倖、感懷,也在當地社會、教育系統乃至全中國口口相傳。
+ O1 ?9 G9 }5 ^# X9 W, h/ x8 i2 R2 k; S, ^) \
  桑棗奇跡源自大寫的責任。倡導並堅持落實責任的領頭羊是該校校長葉志平。此人乃四川省優秀校長,經歷大地震考驗可謂名不虛傳。
& V! l9 Z7 ?1 T0 i9 _9 }- f; H* ^
  從新華社的報道中,我們可以知道兩千多名師生無一死傷的原因:
9 n' a: A, ]+ L6 U/ A" I/ N: O: i4 [$ i2 j/ @6 T: x
  其一,葉志平擔責任不玩虛活注重實幹。桑棗中學實驗教學樓,蓋樓花費17萬元,固樓耗資40萬元。樓是前任之前任校長蓋的(那時葉志平只是個普通任課老師),葉志平當了校長,那樓好不好使與他何干?其後用來固樓的40萬元,若用於建新樓,那可是葉校長的“政績”,但葉校長似乎很不聰明,偏偏十幾年來一直想盡一切辦法進行加固……萬幸啊!地震發生時,若沒有葉校長堅持擦乾凈前任留下的“爛污”,七百多名正上教學實驗課的師生將面臨一場怎樣的劫難?!
- n! H$ Z  s; W
# I- U" e0 L% ]& K& M2 e8 `  其二,自從葉志平當上校長,桑棗中學每學期都要組織一次全校師生緊急疏散演練。演練時每個班級的疏散路線都是劃定好的,在每個班級內,前四排學生走教室前門、後四排學生走後門也是規定好的……這事有學生覺得好玩,有老師覺得小題大做,可是葉志平不為所動把演練堅持至今。終於,在誰也沒有思想準備的5月 12日14時28分,這種緊急疏散演練保祐了全校師生的性命。這麼多年間,人們不是沒有聽聞過出事的學校:有的學校圍墻沒弄結實砸了學生,有的學校僅僅因為校內集會組織不當釀出學生互相踩踏事故。人們不妨想像,倘若桑棗中學的應急預案(疏散演練正係應急的重要組成部分)平時只挂於墻壁、鎖於抽屜,當災難突然而至,何談創造出一項桑棗奇跡,哪能有那個閃耀著“責任光輝”的1分36秒?, X; }" E( j' [0 V1 F
* _+ ?: D9 a% V3 X- {
  我們天天講責任,但許多時候,一些人往往在紙上寫責任,在嘴上講責任,在會上喊責任,而不能把責任落到實處。人們都說習慣貴在養成。葉志平十幾年如一日,執著詮釋的就是“責任在於養成”!/ U5 ~& \  l' ]
0 s' T( c3 R- y. c
  責任是一面旗幟、一根標桿。葉志平堅持實施疏散演練時,老師們都有統一的站位,這是教學樓各層的樓梯拐彎處。這個地方學生最易摔跤,老師是成人,可以一把將孩子從人流中提起來,以避免踩踏悲劇的發生。這一次,除一名懷孕老師被幾名男生護送撤離,所有的老師都“釘”在各樓層的拐彎處。
4 l! m; u1 @0 O' u: M. z. S# @: ?; f9 w3 z
  桑棗奇跡是由葉校長和該校全體老師創造的,也是2200餘名學生共同書寫的。人們在嘖嘖稱奇和讚嘆的同時,是否從中真正悟出了責任的含義?所謂責任重於泰山,原來全靠平時的養成。如果平時就講責任養成,無數因人為原因製造的礦難、火災、列車出軌、輪船翻沉、鋼包傾覆之類事故其實都可以避免,至少可把損失降至最低。7 x0 X. m% K0 S2 d# |! C- L

1 J4 t, p! t5 Q- e[ Last edited by QuiGonJinn on 2008-5-28 at 11:39 AM ]
汶川地震心理援助專家災區紀事4 R/ Y3 g3 E9 y4 I8 e

; X- s% o2 a8 [" [) X( `6 }3 Q中國新聞周刊
# `0 I. B7 g( D2 ^& M5 _" {6 F4 T0 m- f. P
方新,中國心理學界危机和災難心理救援項目組成員,北京大學心理咨詢与治療中
& C% `3 q: I6 C& n心主任,是中國行為治療、心理創傷治療、催眠治療方面的專家。
" ^- _' z" @) {, j5 l, G# W- v5月17日,方新隨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副司長、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系申繼亮教" j2 x* p" E! M' L& g
授率領的心理援助團,赴災區進行為期7天的心理援助。
+ J" N4 {0 |7 n0 ^7 @0 m她的感言是,同那种巨大的創傷相比,不管我們怎么做,都太微弱了3 t: Q! E* r, L$ ~3 y
' y' L4 T9 t0 Z; N6 h
* 方新口述/楊龍整理
9 K% V8 ?4 W7 H2 W" [' i4 [& I  v
* D8 i9 B8 U  k這是一個特別調皮的孩子,大家都已經有點煩他、疏遠他。我只是走過去擁抱了他* q. l  A8 ]) Z
一下,就因為這個擁抱——大家愿意親近他、接受他了。- [3 J* X; y& `5 h, ^, o! V( d+ y+ \
更巧的是這擁抱的一刻被另一個拿相机的孩子拍了下來,拍照的孩子也是從災區逃9 P9 H8 }8 @( L: z7 F
出來的。志愿者在教他用相机四處拍照,幫助他找回自信心和控制感。
* Z3 I/ q4 m$ k這張照片我備加珍惜,我把它發給在后方支持我的同事們。他們說,這一刻,我不/ h) j! C% \4 |1 L% a- ^6 o& j
是專家,我更像是一個母親,在擁抱自己的孩子。3 v7 r, {0 ?. j. y
我每天都要對很多的人說,“你很正常”
0 I0 z9 o5 z* O& h9 R  r  P我們的第一站是成都中醫藥大學。那里安置了兩百多名從災區逃出來的孩子,還安4 w' Z) {4 ^0 p5 |, T: E$ ~& u
排了兩百多名“生活老師”,對他們進行一對一的幫助。1 m9 W' G6 ?( u
這些“生活老師”,其實也不過十七八歲,他們要給這些十四五歲的災區孩子們當
/ {, P  u7 T6 g! Y. w: L“爸爸媽媽”。他們自己也都是孩子,但是他們本人,卻沒有人來給他們愛。這些. e1 a- F' f9 }4 {/ u% p1 S
人如果沒有人來做心理關怀,心也會枯竭。* ^- t) V( q: w
我們迅速把這些“生活老師”組織起來,成立了20個小組,讓他們互相交流溝通。& C/ n+ K: f; B; k3 Y

  d% e. S8 F& h& N! ?一個看起來小小的“生活老師”對我說:“我也覺得我有毛病了,我老感覺大地在抖。9 n, L3 b" ]) \
我在床上,感覺床在抖。我在凳子上,覺得凳子在抖。我只好在面前放一杯水,感3 z' C5 q3 v6 c0 }
覺大地在抖的時候,就看看那杯水,到底有沒有抖。我會自責,我是一個大小伙子,1 v+ J! B8 e* F- w7 m
怎么這么神經質?”
( r9 x3 \2 e3 [  g我鼓勵他,這是人在非正常環境中的正常反應,是你的智慧的表現。我還問周圍的$ K* e$ ~  w8 |' Q% z( ~
孩子們,你們覺得他聰明嗎?大家都說他很聰明。在災區,我每天都要對很多的人
! D' o# [0 G3 u  J說,“你很正常”,“這是正常的反應”。
) @6 E0 v0 ?! C' s; i" J上完課之后,他們更有信心了。% S2 Z# Q4 O" @3 e
別讓孩子再次受到傷害
4 i4 ^- ^. S' `4 p  d" a我左手抱一個孩子,右手抱一個孩子,孩子在我怀里大哭,我就是他們的媽媽。
. Z# z5 m& q/ k6 Y8 i7 ?6 f媒体在我身后拍照,我用我的背擋住,不讓記者拍到孩子們的臉。有記者拿著相机
2 K8 Z2 U6 R! v& P鑽到前面,從我的胳膊底下拍孩子哭泣的臉。后面有記者罵他:“你講點道德好不好,/ I+ ^" W, a. n' V# r% D
你知不知道你這樣是有攻擊性的,會傷害到孩子。”我抱著孩子們,特別感謝說這
  J: T* m7 i: M- z: v! e4 M句話的記者。我遇到的媒体,99%是非常善良的,他們自律著,一邊流淚一邊記錄。
. l' m( s+ _+ [4 n, P4 [) G+ N* Z; m5 p- m/ X: f
志愿者們在給孩子們做群体性輔導,有個別的小孩子不停地哭泣。不能做團体的,
3 u! o1 ^* Y- q4 P# p' @就會送到我這里來個別輔導。( z" `  o; ]8 U+ y: I* B! m$ H
一個八九歲的小孩子一直哭個不停。他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沒有了,是他哥$ W6 a" {- P( S% s; }8 p# \
哥拖著他逃出來的。他跟我說當時的情況,我就安靜地听著,能感覺到,他很喜歡9 X' _+ |9 m: k4 S, w) K
在我這里呆著。小孩子會尋找母性,他這時候需要安全和保護。他不多說,我也不
3 F: r; j# C9 n- I2 q9 H% l會多問下去。' P# a5 ]6 z9 S# ]
有人告訴我們,孩子們一遍又一遍地被媒体采訪,很多人在采訪中受傷了,他們需
& s' J% L; R. k1 J% Q& P要保護。隨行的基礎教育司的領導們馬上發文,說要將學校保護起來,接受媒体采
& I) D8 U0 J: A& D7 h" {訪要有管理,不能讓孩子重复地接受媒体的采訪,受到次生傷害。
6 M' z( o) H5 j2 A/ A( J4 y沒有男人女人,北川人北京人,大學老師中學老師,只有人性中最真的東西3 v7 n; q( a5 ?, c  `
在災區,讓我哭得最厲害的兩次,一次是在帳篷學校的复課典禮上,另一次是給老
2 [! A( A* {8 y# b( i) r師做哀傷輔導。0 c# x9 S& A8 ~, W2 E6 a0 a
在綿陽,离九州体育館不遠處,兩座帳篷學校搭起來了,帳篷中間還豎起一面國旗。
$ e/ U" d; n9 e; g0 W
! l" L, V3 F/ \8 h9 R3 a+ K  |5月19日,正好是全國哀悼日,14點20分,校長向孩子們宣布要复課了。基礎教育司1 l" X1 O$ l& a0 q8 l* k( H- B! L
的姜司長本來不想出面說話,我說:“您是中央派來的看望孩子們的領導,您一定要
3 F; r! n; M- g1 I: C/ `講話,讓孩子們知道您是中央來的,孩子們是有人管的,是安全的。”他講話后,( @0 D" c) M# f
孩子們看起來很受鼓舞。
( q7 h' C  ?* I+ a. B# A- m/ K/ ]2 R哀悼日那一刻,我站在國旗底下,哭得稀里嘩啦的,所有人都在哭,台上的領導、3 T* H$ f9 Q6 E: a! o
台下的孩子、周圍的記者。這個時候,人們需要的是宣泄,把自己的情感盡情地釋' {* `. f6 ^# E( T9 j
放出來。
* y* f/ V" k+ G0 I  H; P此夜,在綿陽中學,天做被,地做席,看著星星,我跟綿陽外國語學校的一位老師) A1 X: [* |- _. L5 W9 `
聊起了教育,聊這場災難中的人性,我被這些老師們感動了。; m# n8 E5 Z  C$ Q
全國的心理學專家很少,不可能給每個孩子去做援助,一定要分級,進行金字塔式* F! {+ L8 u2 s* a2 U  x/ \( n
的分層培訓。專家只能做老師、志愿者的輔導,給大家一套心理援助的方案,再讓
6 K$ ?* O3 H7 D6 i他們去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孩子。
54歲儿子背89歲母親逃生獲救2 k9 U1 [& o) P; l5 F* }# _* c
9 g: h) F1 `, I% v( d4 v6 f! o3 A; }8 _
3 a& V% [8 i6 `& H
http://img1.qq.com/news/pics/10642/10642775.jpg6 i$ T- v& A. H. F
54歲儿子蘇頂先 攝影:陶震宇
9 y1 \- f2 ^/ {; L
, v) J( z4 b# e* a6 H  ?- Mhttp://img.ifeng.com/hres/200805/25/09/9b0398e6e6545cd813f9399fbdf69ba2.jpg
3 P$ W4 ?' X. C/ V3 X89歲母親張高英 攝影:陶震宇
. j* U" \& ?, G. B3 l! q+ B" ?! G+ O
中國网
5 y( i: ~* `. n% z) K4 [# _  w) N. u7 ~) z3 L
面容枯瘦的老人張高英22日下午被擔架送到平武縣南壩鎮臨時醫療救護點時,口齒& @  S+ m$ z8 ^6 c4 g$ F
不清地咕噥著:“想死不得死唻”。 : Z( ~' c5 \5 u' d" T
張高英今年89歲,南壩鎮水關鄉天鵝村人。5月的正午,她穿著暗褐色的棉襖,中間
$ N' L9 z' T* F5 |, t' l7 w4 Y6 H用一條白布纏起來,頭頂圍著深黑色的帽子。 , @0 u( l9 d4 h4 i" B
老人的三儿子、54歲的蘇頂先向筆者介紹,母親說想死沒死的意思是,不想給他人
+ t- ?+ l% v% J; U以及解放軍增加負擔。

  i5 I( J. x- n. t+ ], S汶川地震發生時,張高英一家人正在准備中飯,蘇頂先做飯,老母往灶里添火。兩( U; Q! m; p# b
人感覺到劇烈晃動,張高英被摔倒在地上,蘇頂先抓起母親拖出房屋。几分鐘后,
! T% V1 }- [- b1 R1 ~. t6 I房屋与灶倒塌,鍋摔下山坡摔破了。
8 V& e3 O0 h9 I# f地震后,蘇頂先一家在住處附近搭起木棚暫時安頓,因為食物不足忍飢挨餓。并且$ R- F" P) _3 T, v+ n4 p6 ?
山頂時常有余震引起的落石滾下,威脅他們的生命安全。   C* V9 F+ a( d7 _
21日凌晨四點,蘇頂先背負母親下山尋找救助,路途中他腿曾被落石砸中。七點半
2 y0 c% K: ^& N, _! N鐘兩人遇到前來救援的解放軍部隊,十八個小時后張高英被部隊抬到鎮上醫療救助
( n% o! E$ j- I( _: Y點。
" e7 _% T2 h- ~( @" _8 ?當醫生為張高英打吊水時,蘇頂先說,這是老人一生里第一次打針。
4 [$ x3 Y' J/ ?4 A0 n這個活過近一個世紀的老人,依舊對地震造成的財產損失念念在茲,伸出手指向筆
5 B; d" o% I4 [" u5 `( m者比划在震災中摔坏的“四口鍋”。(黃歡)
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新主題 | 舊主題>>
娛樂滿紛 26FUN » 吹水版 » 國殤—四川汶川地震........故事細訴

重要聲明:26fun.com為一個討論區服務網站。本網站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26fun.com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26fun.com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