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091229/3/fvnb.html
& }+ b$ W' K" S. F( D一名安老院職員護老變虐老,判監半年,再度引起社會關注私營安老院服務質素,希望讓老人家能夠有尊嚴地安度餘生。
4 W0 `7 [; ?- s3 k8 Q 案中婆婆患上[url=]老人癡呆症
0 K0 g$ i/ }: @. M3 q[/url],失禁而手沾糞便,護理主任難免厭煩,但也沒有理由把婆婆沾有糞便的手塞到她嘴裏去。法官覺得這名護理主任毫無悔意,早前形容她會受天譴,昨日判囚兼罰款。
7 M$ }( d5 {' H- ]9 F 要病人嘗糞,屬於極端的虐老事例。院方要待其他員工挺身報警,鬧上法庭,才正視事件,初時更對仗義舉報的員工發警告信,以及一度要她停薪留職。這就不僅是個別員工的問題,而是牽涉到整間安老院的管理。安老院昨晚以全體員工名義發出承諾書,將視院友為家人,絕不容許虐老。雖然院方擺出亡羊補牢的姿態,但是否足夠仍值得當局關注。
% B& X4 _+ l% ?( |- W9 P 多年來,私營安老院虐老事件時有所聞,有老人家被安排男女同浴,有公公被綁在床上防止亂走亂動,有院舍暗中用報紙代替紙尿片。去年[url=]綜援/ r! N" |5 t! O. `4 T; ?
[/url]「出雙糧」,有院舍把老人家這額外一個月的微薄收入「充公」了。其他提高院舍收入的不光明手法,不勝枚舉。! [6 D1 z) Q4 v Y3 V: ]) M( {5 f
院舍管理差 各方啞忍
. S# [6 }% D9 O" v$ V. V+ I- m3 V 這些做法,並非個別員工可以隻手遮天形成,而是院方的管理作風。員工為保飯碗而合作,老人家有的本身癡呆無法訴苦,有的則害怕捅出去會受到員工報復苛待,家屬也避免開罪院舍。今次員工仗義舉報和頂證上司,絕無僅有。這位員工如此勇敢,除了基於正義感和人道關懷,也因為自己在生活上沒有經濟壓力。
, N; ]. _* s" C/ J7 W7 X$ Q! e 社會福利界歸咎政府現時向私營安老院資助買位的制度,窒礙這些安老院增加收入來改善員工待遇和服務質素。不少基層長者都是盡用每月四千元綜援交院費,如果接受家人和外間接濟,補貼的金額會從綜援金中扣除。當局的用意是保障公帑用得其所,避免雙重資助。可是,這樣一來,長者除非放棄綜援,否則無法透過家人的額外援助來改善住院待遇。
: k+ L/ ~( [( Q; x& ` 主動防劣行 做好巡查" ^( O9 ?: N6 C& e* T/ Q8 y9 {
當局正研究「錢跟老人走」計畫,由政府資助一定金額,老人家的子女可再補貼,選擇較優質院舍。如果落實新安排,有如學券制,有助增加市場競爭,服務較好的院舍,可以有較寬裕的財政來改善員工待遇和服務。
) ~7 a% H$ B [( f 單靠這種利誘安排,未必能夠杜絕部分貪得無厭的經營者,繼續榨取老人家和剝削員工,還需要[url=]社會福利署
& K# z( x9 }/ N% s[/url]做好巡查監察,家人本身也宜多探望長者。為了增加透明度,[url=]消費者委員會
9 ^, K% R( A; V5 J; F[/url]也應嘗試下工夫。$ t0 [+ K9 m8 H) A
安老院不容易聘請護理人員,除了因為待遇不高,還因為工作吃力和具厭惡性。當局宜加強培訓人手,除了工作技能之外,更需要培養以心待人的優質服務文化。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一些員工本身的父母也可能會住安老院,他日自己年紀大了,也可能會成為安老院住客。他們希望到時得到怎樣的待遇,今天就要如何待人,積極培養敬老護老的文化,對人對己都有好處。
8 p5 J2 @6 A. o- }, N! ?+ R0 j
' }+ H* g8 c( ? \! ~: E+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