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轉貼] 雍正奪嫡之謎天下大白 [打印本頁]

作者: 155220    時間: 2006-4-14 10:15 AM     標題: [轉貼] 雍正奪嫡之謎天下大白

[轉貼] 雍正奪嫡之謎天下大白 : ]& D0 R% S3 ^+ u) W9 h5 |
. R5 }% q0 n1 d6 _, v
雍正皇帝一生最為人爭議的,是他繼承王位的合法性。坊間一直流傳,康熙臨終前立下的遺詔,曾被人由「傳位十四子」篡改為「傳位于四子」,此事因而成了滿清王朝的一宗奪嫡疑案。康熙的這封遺詔最近在台灣公開展出,是否能還雍正一個清白? * `+ `; ]: Y* N9 W9 `0 }
! G/ c- |$ y& c6 y
雍正皇帝登基的事,一向是歷史疑團,據野史記載,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凌晨,康熙病情突然惡化,傳諸王子入見,王三子、王七子、王八子、王九子、王十子、王十二子、王十三子以及步軍統領、理藩院尚書隆科多等八人急至御榻前,康熙下達詔書,當時身為四子的胤禛(雍正)並不在場。 6 z  \; g) i. W6 ]
, P  k4 a' t6 G4 M5 C! g- n
及後胤禛趕到康熙所在的暢春園,三次晉見康熙問安,至夜間戌時康熙去世,由隆科多向胤禛宣讀遺詔,據說他當時並無繼任王位的心理準備,眾王子向他叩首,他還呆立當場。 2 Z3 K2 l( y5 S6 T- l
1 M. s1 O; `% y2 L# {8 x1 D1 ?
但有說康熙彌留之際的遺詔,已被當時控制局勢的雍正和隆科多篡改,遺詔上本為「傳位十四阿哥」,但「十」被改為「于」,結果雍正成功奪位。這個版本流傳已久,成為不少歷史故事的題材,當年改編自二月河名著《雍正皇朝》的電視劇,在香港播映時更掀起「雍正熱潮」。
3 w2 P' U9 ]) Q/ c! ]/ S9 u0 S) }& A9 k) ?1 K0 z' _4 k
不過,六月二十六日才對外開放的台灣最高學術研究機構—中央研究院歷史文物陳列館,展示了大量清朝內閣文物,當中包括這份清聖祖康熙所立的遺詔,完全推翻了此「改字」之說。 : R3 G' e6 l! E& P( I7 Y2 A% J
% r4 G" k' O- x. @0 V1 K* {
遺詔原文已正式曝光,當中關鍵之句是:「朕亦欣然安逝雍親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登基即皇帝位即遵典制持服廿七日釋服布告中外咸使聞知」。 - A. h' l# Y- n3 G# ?

0 g8 n) A. Y0 m2 e! Y依此為據,與傳聞「傳位十四子」的說法明顯大有出入,雍正並未奪嫡,他繼承大統是出於康熙皇帝旨意,並無添加兩筆,將「十」變「于」。 ; w2 n' P+ R8 G% u6 l5 b4 h/ T
0 o1 X6 G# q! E3 Y4 C, H1 I
雍正的清白可謂得來不易,因為遺詔是混雜在清朝內閣大庫檔案中,曾經險被一把火燒清,幸被台灣大學前校長傅斯年一手救回。
. Z- S; |% Y) s' P! W  T# x4 I
9 k2 W0 @  _3 s* k內閣在清朝是庶政中心,大庫收藏詔敕、題表奏章、史書、黃冊等文件,但歷代皇帝均沒有設專員管理,因此損毀嚴重,至宣統元年,更因庫牆倒塌,大批檔案準備將之燒毀,幸得學部參事羅振玉阻止,輾轉交給歷史博館籌處,及後又因欠缺經費,被分裝成八千個麻袋,以銀洋四千元賣給北京同懋增紙廠。
% z+ m8 f+ ]' b$ d( f5 m6 C/ D1 E( B) S4 U& O; P
在險被誤當廢紙處理掉之前,羅振玉以一萬二千元贖回,最後在當時中央研究院歷史研究所所長傅斯年(後來成為首任台灣大學校長)奔走下,由中央研究院購入,成為研究明清歷史最珍貴的第一手資料。 % b' e- U: o# P0 U! X
; Q, d6 v2 H4 r* W8 R
由於檔案在初步整理時,並未料到會尋到「寶」,以致當年中研院曾流傳一則笑說,當時的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考古組主任李濟半開玩笑的說:「難道在這批檔案中,找到滿清不曾入關的證據嗎?」 8 E7 s  f: d9 c2 S

) X( N) k  [3 b: y+ m5 z( d3 [' t事後證實,這批檔案確實解開不少歷史疑團,在全部共計二十一萬一千九百一十四件檔案中,不但發現雍正奪嫡並非史實,還發現清朝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年輕時高中科舉進士第二甲第卅六名的小金榜,以及清朝圍剿鄭成功的詔書等。
6 X/ ^  t4 x# d2 ?0 T# y  e6 P. i0 X4 A/ O& k% F
雖然康熙傳位雍正的遺詔公開,打破「十」被改「于」的說法,但仍有歷史學家指出,此備受後世爭議的繼位事件中,仍有疑點。 ( O# m% P- b: x' ?. G" Q7 p; X5 ^
7 M- q+ s) }0 J' X- G; a
例如隆科多是這宗疑案的關鍵人物,康熙去世時他肯定在場,雍正繼位後,為何絞盡腦汁要置他於死地?康熙晚年貼身侍趙昌,常傳達康熙的命令,最終亦難逃雍正毒手。另外,康熙死後葬在東陵,雍正則長住圓明園,另建西陵,似乎要遠遠躲開父親。歷史學家認為這類悖於常理的舉止,反映迷信思想濃厚的雍正,可能自愧做了對不起父親的事,故不排除雍正確曾改遺詔,只不過手段不如民間傳說般單純。
作者: 會員仔    時間: 2006-4-14 10:57 AM

首先,滿清的國語乃係滿文(一條條蛇仔果D,係故官牌匾到睇到係漢文側面果D),當時既遺詔由於係國家大事,所以係以國語同漢文兩種文字寫係詔書之中,所以,就算以漢文改做于都改唔到滿文,同埋改左都未必符合到文法;+ l/ e  B" y0 ]6 e* {

3 o* m( g& \0 W' l另外,二月河既<雍正皇朝>之中,雍正當時不在場係由於以王八子(胤禩)同王九子(胤俄),王十子(胤禟)為首既八爺黨已知悉康熙立意雍正繼位而企圖派兵入宮謀反奪嫡;因此雍正係當時係宮外調兵遣將以阻止八爺黨造反。
作者: pigcat    時間: 2006-4-14 05:05 PM

用 滿文 呢2個字已經可以解左呢個所謂既「謎」
作者: 打狗棒    時間: 2006-4-14 09:38 PM

Originally posted by 會員仔 at 2006-4-14 10:57:
$ h' N. y6 V! J2 x( `+ w首先,滿清的國語乃係滿文(一條條蛇仔...
# p4 K5 S+ `1 ?6 c' s+ I: o& \應該是皇八子, 皇九子, 皇十子, 皇十四子......(八爺黨);: ?& G( `6 c7 i2 U
而調兵遣將的是九門提督隆科多, 算起輩份雍正應叫他舅舅。
! {% b- l( D1 m- f" X9 h: b1 p. B( o( w" r: l9 i6 c! E" i
[ Last edited by 打狗棒 on 2006-4-14 at 09:43 PM ]
作者: 會員仔    時間: 2006-4-14 10:25 PM

Originally posted by 打狗棒 at 2006-4-14 09:38 PM:
7 u1 I. h: K! |0 R
: k* O, Q) m' ]5 _應該是皇八子, 皇九子, 皇十子, 皇...
( h( l: E' Z; ^

! v3 X/ v) @  f& R; O- |2 M2 G係呀~但後來十四子同八爺黨反面我先唔計入去囉...仲有..隆科多就唔記得左
作者: 打狗棒    時間: 2006-4-14 10:45 PM

Originally posted by 會員仔 at 2006-4-14 22:25:" G1 @% Y4 M! x6 t2 i8 e

, N. c, v, e3 l2 E
' K2 y9 L& K' t( U# [% o係呀~但後來十四子同八爺黨反面我先唔計入去囉...仲有..隆科多就唔記得左
' _+ s0 N5 B+ S0 ~0 \1 j皇十四子胤禵被封"大將軍王"出征西域, 是諸皇子中唯一於康熙臨終時不在的一位, 到隆科多宣讀康熙遺召確立胤禎(雍正)為帝時, 八爺黨諸子見大勢已去, 故推出胤禵與雍正一爭, 所以十四子同八爺黨反面何從說起?, t9 ?& f: D3 }) A& M3 f; T/ Q

0 j* u8 o5 |6 m[ Last edited by 打狗棒 on 2006-4-14 at 10:50 PM ]

圖片附件: 001一心要江山.jpg (2006-4-14 10:45 PM, 17.1 KB) / 下載次數 3
http://26fun.com/bbs7/attachment.php?aid=839102&k=9d6b01dd7000cd65ef54d62c3e0eb580&t=1758697782&sid=3n5Jh8


作者: 會員仔    時間: 2006-4-15 12:20 AM

記憶中既雍正皇朝,十四爺同八爺黨反目乃係雍正繼位之後既事..但我以而家去講..所以先唔計十四爺
作者: haou    時間: 2006-4-16 01:26 AM

你咁講
; ^. {. l1 U  x8 ]* N' x+ f好似仍未真相大白喎
作者: 勝完可以再勝    時間: 2006-4-16 03:13 PM

Originally posted by 155220 at 2006-4-14 10:15 AM:
, W5 ^# T! t: a1 D[轉貼] 雍正奪嫡之謎天下大白
7 n8 s, E( e9 u
. E7 y5 R% i8 h3 Y4 r, I雍...
3 X) }) k& I! F$ X8 e
+ x' K* g1 R1 r% s

/ ^4 g* |- U. ]+ @7 g. V隆科多是這宗疑案的關鍵人物,康熙去世時他肯定在場<----但雍正上左位後又說佟生不在場喎 @_@
- j1 F' r9 }0 F* o
) ~, c' n8 r7 k: @不過這個十四定于四爭議,很早就有專家出來解說.當中說法大致是清書文中,對皇號稱呼極嚴,所以不會有十四子,八子,四子的存在,而都會在前面加上皇子,如皇四,皇八子等.所以如雍正小把戲一說成立,就會變成傳位皇于四子,豈非文辭不合?再者當時於(繁)和于(簡)字不是同義詞,所以不能互調使用.
9 C' @; N, r+ F6 i
6 A$ E9 B$ `0 f, q& {& S2 K不過即使破除了此說,也如貼者文中所言,其它滿大的疑點仍是存在的




歡迎光臨 娛樂滿紛 26FUN (http://26fun.com/bbs7/)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