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何文匯大博士教授搞出來的「正音」其實即是搞「統讀」 [打印本頁]

作者: magic    時間: 2007-1-30 12:47 PM     標題: 何文匯大博士教授搞出來的「正音」其實即是搞「統讀」

睇完王亭之此文至講..thx
5 `) ]" T( D6 G* @9 \1 V////////////////////////////
4 F+ }0 Z1 v1 |) N
1 [. o/ i" ?' ]' S4 Q2 n何博士教授的立場 ; h$ k, l" q7 c& H

4 Z+ J; y7 n, u
- f7 F) \, t. U& u1 |  j何文匯大博士教授搞出來的「正音」,其實即是搞「統讀」,所以他出版了一本《粵音正讀字彙》。「正讀」者,「統讀」之謂也,只是他不能像「國家語委」那麼權威,所以才客氣一點,不稱為「粵音統讀」,改稱為「粵音正讀」。0 d' M& V3 n: {+ V  j$ F9 |2 R* t+ D
! N' b% e8 l/ v8 ?8 v7 g: t% R
在《粵音正讀字彙》中有一篇《後記》,那可能是他唯一關於音韻學的學術著作。在這篇文章中,他說明自己的「正讀」原則:「先以《廣韻》系統的切語為基礎,再以古今音變為脈絡,為自己定下指引」。
5 g, X' u/ z) S/ Q5 |! ?7 A2 ?/ p* ]$ i7 T
所謂「古今音變脈絡」,無非根據前人的研究,討論「古無輕唇音」、「古無舌上音」、「喻三歸匣」等等。9 l; I" F6 G# I1 A0 `& ^; i0 D

+ l7 u+ `0 `: C& R2 F他怎樣處理這些前人的研究呢?他認為:「語音自古至今都因發音偏差而不斷產生變化」。所以,古代沒有輕唇音、舌上音,如今廣府話有了,那只是「偏差」而已,這是他的基本立場。換言之,廣府話有九聲而非五聲,那多出來的四個聲其實都是「偏差」,所以何大博士教授就有時接受這些「偏差」,有時則不接受(例如「綜援」他一定要讀為「眾援。」)。. `" A6 Y. t# T* J+ m
將「統讀」的原則用於方言,而認為方言根本偏差,實在很大膽。所以,如今這些大膽現象已造成混亂,弄到「國家語委」要提出警告。9 @  l- E& M  ~: W! C0 ]* v
) Z- n4 G6 }5 R' w+ l% L; l
加拿大多倫多星島日報9 S* z8 h; t1 [9 Y5 E
2006年9月6日
8 V# ^" w% W7 E+ Y6 I & H$ A& h" m1 z) z
...請XX出來回應下...1 l6 E/ O, _3 Y8 {# I: X) {
..別一味恃有傳媒撐腰!!!...四圍洗人腦!!!
thx& n. {- g1 g2 o9 d. y* P$ b' |0 q

( a' i( ~5 e" B% q7 d[ Last edited by magic on 2007-1-30 at 12:49 PM ]
作者: magic    時間: 2007-1-30 05:01 PM

Originally posted by magic at 2007-1-30 12:47 PM:
% y( W, p. b, O# o8 j, h睇完王亭之此文至...
" L9 k& L: {3 }8 U* s0 B
「正音」是歷史醜劇 「正音」可以說是復古,而且只復宋代的古,除宋代外,其餘時代傳入廣府的音都不准讀。其橫蠻霸道,可謂無以尚之矣。
6 `; Q) G3 a  |) A4 g2 d- m/ c6 Q5 R
王亭之那組《請勿謀殺廣府話》的文章發表後,反應不俗,即是因為王亭之根據音韻專家羅常培、趙元任等人的粵音研究,提出質疑──例如,廣府話有六個時代傳入的中原音,由秦漢至明末。如「盎」(即是「罌」字),是奏漢音,要不要跟正音寡頭,依《廣韻》,讀為「央」呢?如果要,就要講「沙烋央罉」了。
/ i' |) }0 ?  C: R6 ]) {, o3 |/ E
有一個傳媒告訴王亭之的徒弟:我們實在不知道「正音」有那麼多問題,不過,近幾年已經出街了,點收返轉頭?/ e: U& e9 c( ~( b: C$ [" X

6 P2 `8 c6 `( M3 t6 v此傳媒有點「知恥近乎勇」。比起本地一味「握太華」、「微敦道」的人,面皮已經薄許多。$ Y+ V7 W( y+ `
. W$ {1 o% o! Z; y1 r/ g% H! ?
所以如今正音寡頭的成就,只在於當初有無知的傳媒頭頭跟風,其餘傳媒成員,在頭頭的壓力下盲從,於是一時成為風氣,至今雖有人悔不當初,但實在放不下那面子。既然如此,寡頭就謀殺廣府話成功。' Y: n' {& A9 \& A; F
; M  Z( Q8 @" H+ _9 i) O: j0 |2 L5 o
不過歷史始終是邪不勝正者。目前香港教育部門施壓力於教師,將來歷史評價,無非只是醜劇而已。
作者: 阿感    時間: 2007-1-30 08:12 PM

何大博士所定的讀音沒有準則,沒有系統,全部隨他個人喜歡,他就是標準
$ I. g1 Z: b( N* U權力比得上秦始皇及毛澤東
作者: magic    時間: 2007-1-30 11:03 PM

Originally posted by 阿感 at 2007-1-30 08:12 PM:
: r5 m- h6 V$ w7 m# K$ Q何大博士所定的讀音沒有準則,沒有系統,全部隨他個人喜歡,他就是標準3 Z# }# x2 a% C( d
權力比得上秦始皇及毛澤東
# y; ~9 f( z5 a1 m0 g0 b) W  C. o+ Y
...佢其實贏在有傳媒支持..及借中大個名..3 F8 g. {( M9 C$ C& Q
已搞左十幾年..好多人已被洗腦..
8 f2 t& X$ _: U, U- X  ?...你睇Lee个網就知....( K/ G; |9 f2 _: A9 F9 L

作者: samsam24    時間: 2007-1-31 12:11 PM

我對正讀問題幾有興趣, 但就冇深入研究過! R( h" o( s( g5 b" {% \
睇完你段留言就更加一頭霧水, z; q- j8 A# K* Q" W
咁究竟每個字/詞彙有冇一個特定真正的讀音呢?% T( O8 g. G( `, `' ]1 {6 K% {
如果何博士講既唔係正音咁邊度至搵到真正既讀音呢???
) j) V$ {1 ?+ }. f% T# r8 [7 O4 o6 ]* W# _% d' r: J
普通話,英語學得唔好都可以話唔係母語,如果廣東話都讀錯就有點兒那過,係咪應該搵過標準統一讀音呢??
作者: magic    時間: 2007-2-1 02:59 AM

Originally posted by samsam24 at 2007-1-31 12:11 PM:, ]' s8 h# ?3 H& A; ~3 v
我對正讀問題幾有興趣, 但就冇深入研...
* G$ V: Z  V3 f! U...其實..
+ d4 ~; B, r$ R只係話一个字如果有幾个音〔在不同時代出現,又有証據証明〔如社會上的詞書已普遍接納〕〕..就沒必要標其立異地指定用某一個朝代,某一本詞書才可讀可用..
4 O' l4 n5 Y+ u8 J  m% O
4 x8 r; z( o( C, {, Y( Q現在的情况..聽講好可能是...有些報新聞的..及學校等..都被逼被用他的[未知真否??]..( j9 f) h- P5 F: ]7 ^# ~
...我的意見是..凡用字及讀音..最要尊重大眾.只要大家所用的亦是有所衣據就是了...
0 R! C* L: v: v0 Y9 `& p+ J...不能因某人的喜好..就所有人都要跟吧..??
; @% P! ]+ _! E1 F" g* d$ j* z1 ^4 K2 r# ~6 \+ w9 y9 A( K
有些人初头[80年代初]提出他的所謂正音正字...
* D3 F. ~5 ~: n/ l! Z: j但見冇乜人肯跟..6 X+ U7 Z$ M( l6 R9 N: _0 b5 X
於是就借大學及傳媒之力双線洗腦../ W& n9 A- @% D$ ^8 y7 O* Z% e. U( U
一在學校..二在傳媒../ ]0 n0 o5 t8 g, @+ ~6 E! Q
結果就造成現在...何氏讀音何氏用字和傳統音傳統用字的混亂....- v9 _) R! [: M" e: V- m. ?$ M" A* N
- D+ B9 Y8 X* S2 d, D$ P5 k
陶傑先前都出來罵過此所謂正字之誤..{佢好似罵[[身分]]此詞}. B+ q1 L2 U9 W& [
...好在早幾年有人在立法會出過聲..否則因受x大學影响已全改了用[[身分]]此復古字了..7 F: r" I6 C0 B- X2 V: ]$ t
4 ^4 J7 Z6 P9 ^. j5 y) I
[ Last edited by magic on 2007-2-1 at 03:02 AM ]
作者: lizard    時間: 2007-2-1 05:10 PM

何博士最大問題在於,佢無得到學界學者一致認同,就認為他推廣的才是正統。% H; @7 h+ H6 f6 k

4 e, ^# c" c2 b; s+ h/ o% a8 i這種方針行事從不會成功,/ Y% x$ I/ Z: E' b5 e; h4 a
講句衰話,他死後,還有誰去認同他。2 n) y* T) P) s3 }1 e% M5 Y
這就是一個人,及一群學者共識下,有完全不同的影響力。
) r; n) G6 ]: k* K7 N  ]! F5 W他朝,不用多,只需幾個學者,就可推完全推番這種統讀方法。
/ a. r- M  \8 E4 i# M. {2 L: [4 o
# \& `. V* d: z5 }樓主大可放心。
作者: 月月鳥    時間: 2007-2-1 08:41 PM

廣府話有九聲>>>唔係不嬲有咖喇咩?
作者: magic    時間: 2007-2-1 08:45 PM

Originally posted by 月月鳥 at 2007-2-1 08:41 PM:
9 i/ ]  B, ~% w; b5 E6 Z. y+ A廣府話有九聲>>>唔係不嬲有咖喇咩?
% Z4 X2 B1 S4 ?- H- |. a
係...但佢要Cut少D........見前文可知
作者: magic    時間: 2007-2-1 08:52 PM

Originally posted by lizard at 2007-2-1 05:10 PM:. z. `, I  R$ \' Z2 c+ E$ C
何博士最大問題在於,佢無得到學界學...
...但係..佢聰明在先揾傳媒支持..及借中大个名嚇人..而家好多學校被逼跟...
  Z+ m8 |% r2 X  P$ f! s1 _8 Z我有個朋友...5 X, T# I! w, `5 ?

2 Z( E  Q1 F4 H, h+ L+ b佢地祖孫三代一家二十幾口都讀...但而家个細仔上小學..个中文老師廿幾歲..成日逼佢改讀...你睇..惡到要人改性!!!
作者: magic    時間: 2007-2-1 08:56 PM

Originally posted by lizard at 2007-2-1 05:10 PM:
* s9 \, C! O8 H4 @. K5 m7 Z* p4 T何博士最大問題在於,佢無得到學界學...
7 L$ }1 x, F8 k6 ?0 [
佢已利用傳媒洗左好多人腦..又有大學撐...x音已成氣侯...你睇這裡咁多人幫佢就知..
作者: angry888    時間: 2007-2-2 11:46 AM

香港人太迷信啲所謂專家同權威。, D. v" G! l' q% [* u

: Q0 T- W7 f- ~# \1 ?$ w一個專家要維持佢嘅地盤同利益,有咩野講唔出。
作者: 阿域    時間: 2007-2-2 09:09 PM

Originally posted by magic at 2007-1-30 12:47 PM:5 Z$ H0 f9 H6 {1 h
睇完王亭之此文至...
1 a* h* J; N* f+ r: y. L0 y! u
" N  Q. Q0 M" [

+ Y- s( T$ S* |& C( u' Q多口問下,你最後講既XX,即係邊個呀??
作者: magic    時間: 2007-2-2 09:44 PM

Originally posted by 阿域 at 2007-2-2 09:09 PM:
; |: u! U& d! I5 y, c% o
6 }0 V  p$ ~$ A7 @! r9 {
& h0 X# B/ f8 R7 M( h% l/ v. r4 k: d8 N7 V. B% t6 [- B! z
多口問下,你最後講既XX,即係邊個呀??
只要佢係力主必須純只用廣韻中的宋代粵音代表一切...咁佢就要說下佢的理據.....咁先係真學者..不是不敢出來同王亭之公開辯論的....0 s) o5 b& _% s) s; h4 k

7 V% k% Z+ O; W, P! X4 g5 W$ j$ J  o王亭之个網寫得好清楚...要求同何先生公開辯論佢用嗰套正音...但佢冇回應..
" ~. X* s  A# F% A* V8 k5 R( H
4 c% S/ B8 s& Y* n9 Q2 }[ Last edited by magic on 2007-2-2 at 09:46 PM ]
作者: 阿感    時間: 2007-2-11 02:44 AM

先在此交代一下廣韻和集韻的來由(資料來自yahoo知識)% [1 S' C( n& m# ^' H, \9 p1 c

! ^; Z+ H8 R: q! ]
《廣韻》的全名是《大宋重修廣韻》,是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陳彭年等人奉詔,根據更早的《切韻》、《唐韻》等韻書修訂成的一部韻書。這使得《廣韻》成为中國古代第一部由政府主修的韻書。
& W& Q8 w& s2 x; w  f# m* }: |( L9 i* u% [
《集韻》和《禮部韻略》都是宋仁宗景祐四年(公元1037年)由丁度等人奉命編寫的官方韻書。據李燾《說文解字五音譜敘》記載,宋仁宗景祐四年(公元1037年),即《廣韻》頒行後29年,宋祁、鄭戩給仁宗皇帝上書批評《廣韻》多用舊文,“繁省失當,有誤科試”。另據王應麟《玉海》記載,賈昌朝也同時上書批評宋真宗景德年間編的《韻略》是“多無訓釋,疑混聲、重疊字,舉人誤用”。於是仁宗皇帝下令由丁度等人重修這兩部韻書。結果於景祐四年當年就完成了《禮部韻略》,兩年後于仁宗寶元二年(公元1039年)完成了《集韻》。
) v5 k8 C+ k9 P8 q
3 P( c1 L3 t3 T  ^4 h. c& k" S/ Y《集韻》是《廣韻》的改正,仍分206韻。只是韻目用字,部分韻目的次序和韻目下面所注的韻字同用、獨用的規定稍有不同。從王仁昫的《刊謬補缺切韻》開始,及至孫愐的《唐韻》,韻字都加入注釋,並且引文都有出處,於是韻書便同時具有辭書和字典的功能。《集韻》和《廣韻》主要的不同之處還在於《集韻》收字多,並且收的異體字很多。一個字不管是正體、古體、或體、俗體,全部收進,一個字可多到八九個寫法。《集韻》共收53525字,比《廣韻》多收27331字。缺點是對字的來源不加說明,字訓以《說文解字》為根據,反切多采自《經典釋文》
4 O& r: g. Y( `$ |) |' A6 {% U) e7 z2 s" u
http://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7006121000446
8 r$ a9 `, k) b7 ?; x5 V1 K% O% Q# t6 g

0 I' o2 F9 G  x3 b" j' Z( \再貼一篇反對所謂”正音”的文章; h! H7 h$ n  m7 f  F; Q
中 國 名 堂
, b4 Y: {) [9 t' [) K9 z; m
. w2 L6 A1 p& O
- X; E, D# x9 X6 E4 R6 k, Q/ S/ J" l反 切 無 非 是 錄 音 2 e/ m5 a/ u+ y: ?9 q
反 切 又 稱 切 音 , 上 一 字 雙 聲 、 下 一 字 疊 韻 , 上 一 字 定 陰 陽 、 下 一 定 平 上 去 入 。 如 以 「 德 紅 切 」 取 東 的 粵 音 , 德 的 聲 母 是 d 、 陰 上 聲 , 紅 的 韻 母 是 ung 、 陽 平 聲 , 便 得 出 東 的 粵 音 讀 為 dung 、 陰 平 聲 。 「 錄 音 」 雖 準 但 效 率 太 低 , 所 以 如 本 欄 內 容 以 普 及 易 懂 為 目 的 , 介 紹 粵 音 便 不 用 反 切 , 又 因 標 示 國 際 音 標 麻 煩 而 夾 用 雙 聲 疊 韻 字 加 聲 調 的 變 通 方 式 得 出 讀 音 。 ' B2 d4 c. V: Q" G" P. b! S
東 字 這 個 反 切 在 粵 音 仍 可 用 , 但 問 題 是 其 他 字 有 音 轉 , 所 以 韻 書 也 要 不 斷 重 修 , 《 廣 韻 》 之 後 , 有 北 宋 仁 宗 朝 的 《 集 韻 》 、 元 代 的 《 韻 會 》 和 明 初 的 《 正 韻 》 等 等 , 如 果 語 音 只 能 按 《 廣 韻 》 反 切 , 後 世 又 何 必 對 《 廣 韻 》 修 正 ? 問 題 是 以 《 粵 音 韻 彙 》 和 《 廣 韻 》 來 正 廣 東 人 世 代 相 傳 的 語 音 是 用 甚 麼 標 準 ? 那 個 「 正 音 」 要 灌 輸 給 中 小 學 師 生 , 那 個 「 正 音 」 要 視 而 不 見 ( 如 黃 錫 凌 本 來 想 教 廣 東 人 將 橙 讀 作 倀 ) ? 是 不 是 那 位 「 唯 一 」 的 學 術 顧 問 一 個 人 說 了 算 ?
5 I. g  l$ w+ r5 I) F! J) [" ?5 @5 e% u* R$ D
0 _- Y% A9 n2 W9 Y- Y
潘 國 森
; e- C" \; [( i, K  S! ^4 q; x, d[email protected]" _! z: E( ]- T( J* p

! _9 M3 P3 T/ }$ k, ]http://www.metrohk.com.hk/pda/16 ... 706714adfbd4a8.html
2 O5 K9 I9 b$ e  t9 V
* K( u! D) \+ p7 T* i. m  J. V8 d廣韻在推出二十九年後已被集韻更正
4 D8 E1 _- G0 [. v% T9 y# m由此可見,當時的人已認同文字音韻是會隨時代改變
+ E3 n) x) N6 F2 |, _6 M可是,何大博士竟然教人讀回一千年前的舊音
. i, V, {/ m  Q& s. P% R9 G到底他意欲何為?是否要表現自己與眾不同?表現自己倡導者的地位?6 t5 P! ~9 U0 F7 ?, H$ I4 X- ^

$ B7 v; u1 `+ g% M最可悲的,香港最重要的媒體TVB竟然採用佢果套,不論配音組或新聞部,在"最緊要正字"推出後,更為變本加厲,哀哉
作者: eagledogfox    時間: 2007-2-11 05:16 AM

Why 王亭之 is correct, and 何文匯 is wrong??
, F+ ^& t9 i, XAnyway i don't think the correctness of Chinese language is One-man decision or opinion...
作者: magic    時間: 2007-2-11 01:16 PM

Originally posted by eagledogfox at 2007-2-11 05:16 AM:, K. m2 c  r% }
Why 王亭之 is correct, and 何文匯 is wrong??
) w0 `) }( T# N: J+ n  sAnyway i don't think the correctness of Chinese language is One-man decision or opinion...
8 f: M0 F. l2 f+ [
雖然王亭之亦不一定全對./ r; [" ?) H- o3 ]7 a7 [0 P
{例如字的確除了現在的離音..古代還可讀 微...如阿彌陀佛的梵音就是  阿打巴吔  }....
0 u; B* }2 J# z8 Z" _2 g但王亭之沒有發動各種途徑..要其它人一定要跟自已..5 b3 K* K  w9 Q- i4 @) X1 f5 I# n
但何生就不同- p) Q, e( L9 A& h( |
他在術界未有定論前  
5 U2 @  N; f% q- V0 a; K3 ~5 E就..以為自已一定對..大力推動
, v- m4 ?( `9 v" D2 d〔最慘是未有定論前就在大學推廣..於是又影響了好多新的中小老師〕..
0 k0 v$ H% V3 P) {又不肯
{或我未見到}回應外界對佢的音之質疑..就是不對!!% S0 z  r0 p+ q  X7 @

2 s5 B# D! h1 t[ Last edited by magic on 2007-2-11 at 01:19 PM ]
作者: 阿感    時間: 2007-2-24 10:18 PM

今集最緊要正字中又一雙種標準的明顯示範:  u. l) W, _5 e7 C- C) X, K9 p
今集歐陽博士敎人"嚮往"和"嚮導"的正體和簡體的讀音
3 j0 {/ h' r$ _+ L9 v* m" Y  b5 u5 K現代方間流行的讀音是"響往"和"響導",而陽博士敎人要讀"向往"和"響導",但是沒有指出原因及出處2 w$ _& I$ k% m
認識"正字派"的人都知佢地取音無準則可言,隨自己喜歡,同是一個"嚮"字,其中一個佢地唔跟方間讀音,一個跟方間讀音,大概是覺得"向導"讀起來難聽,所以唔去改或唔敢改
作者: magic    時間: 2007-2-26 02:15 AM

Originally posted by 阿感 at 2007-2-24 10:18 PM:
4 ?$ m) b# M; Z0 q今集最緊要正字中又一雙種標準的明顯...
...今集冇睇..
作者: 天下一心    時間: 2007-2-26 06:16 PM

Originally posted by angry888 at 2007-2-2 11:46 AM:' k9 {) `( r! H0 w6 f: M2 i
香港人太迷信啲所謂專家同權威。
  ~: x. K/ y( _3 _! C% @7 h7 h" Y. g( w) }
一個專家要維持佢嘅地盤同利益,有咩野講唔出。
5 [$ |; w1 [/ k9 V+ N/ ^: g8 M咁又唔好咁講........
作者: magic    時間: 2007-2-27 09:30 PM

Originally posted by 天下一心 at 2007-2-26 06:16 PM:4 L3 R: I6 D0 W& I( c8 c; l8 Z
5 z4 K# Y9 \5 |! r* Y7 M
咁又唔好咁講........
但事實如此.....
作者: magic    時間: 2007-2-27 09:31 PM

Originally posted by 天下一心 at 2007-2-26 06:16 PM:! Y" o, A. i- G7 E

3 e$ d6 [' h6 K( q; H$ T- B9 N咁又唔好咁講........
( ~2 `7 x  h5 @/ \  J% g/ v* l' V+ A7 s9 I$ n. X
邪音害少年
6 X. J) E  d" U3 n# c
/ P6 {4 W: L" ^7 o廣府話應不應該正音呢?應該正,例如讀別字、讀懶音,都應該正。但是卻不能夠依一本韻書來改發音,便以為是正音0 x) z, F6 ~& \

+ Y1 }: U: A- D1 ~  \音韻學大師趙元任做過「國語正音」,那是在承認國語音的基礎下來做。他說,當訂定正音表後勘對韻書,卻發現大部分國語讀音根本不符韻書,因此決定不依任何韻書的「切音」,唯依現存的語音,是謂不「從切」,只「從眾」。; [! _" W) p# C- g! {

3 [/ j0 H! Z# D' {4 u; K( C5 x6 c. `如今搞廣府話正音的人,不但「從切」,還只從《廣韻》的反切,於是,屋簷讀成「屋鹽」、發行讀成「發恒」、擴充讀成「廓充」、刊物讀成「看物」、煤礦讀成「煤況」等等,甚至姓韋要改姓「維」、姓任要姓「淫」、姓樊要姓「煩」。可是,報新聞的人卻曾將「濬」字唸成「銳」(此僅一例),懶音亦未清除,那就真的叫做應做唔做,搵事來做。
0 }3 f& t( E* [: \' o' x% j5 E6 C1 c! D8 {" J
這種情形,十多年下來已害到了一些青少年,他們在廣府話地區受人恥笑。所以這情形必須改變,不能憑個別人士的意見,將一個方言弄到亂七八糟。
; w, E% A% Y' }2 m8 G6 P: Q& y* V1 N2 v  g5 {
粵語文化傳播協會有一個網站,發表一封公開抗議信,希望維護廣府話的人上網,按一按掣,就可以去到電視台,網址是www.cantoneseculture.com




歡迎光臨 娛樂滿紛 26FUN (http://26fun.com/bbs7/)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