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1 b: v0 r* o6 T" a& @他坦言,頂著美國史丹福大學企管碩士的學歷,他也曾去做別人期望中的工作,但捫心自問,他做得很痛苦。直到現在他還是會自問:「我把自己放對位置了嗎?」不斷探索、修正。 ' F$ H1 {9 ]' {1 Y3 ^5 A( y 3 w+ ?* W: G4 r5 A- |' w怎樣才算「自己喜歡的工作」?他形容,事半功倍(別人需一小時,你只需半小時就做得好)、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的工作,就是適合自己的。他認為「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的觀念未必適用,即使要拚工作,也應該在揮灑自如中拚,能達到「忙而不勞」的境界是最理想的:雖然忙,但心裡不苦,也沒有無奈。' Q+ C& V; P- @+ O& {
; p: I; t# O8 F
聯合心理諮商所院長邱永林說,有些人工作得很累,每天都要掙扎再三,很難起床,上班變成折磨。他觀察,他們是被自己困住了:不喜歡現在的工作,但又不嘗試改變;試都沒試,就告訴自己「不可能」。「其實換部門、留職停薪、換工作都是選項,不要把自己框住了。」 . b: {1 t8 @! N! V ( u B' C" g+ S% Z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院區主治醫師施嫈瑜擔任家醫科醫師多年,工作駕輕就熟,甚至覺得有些一成不變,幾月做老人健檢、幾月開始打疫苗都變成例行公事,後來她主動請調支援急診,面對形形色色的病人、千奇百怪的疾病,挑戰很多。歸零再出發,她樂在其中。- k$ i0 ~$ q4 v- O5 L' l
& c5 v; i0 }+ p5 Z& h' S●解決之道:9 x1 R$ A! ~. P% `5 v3 ~, b
; M$ ^" h1 Y/ u' ~; h
尋找能激發熱情的工作:大塊文化董事長郝明義在《工作DNA》中提到如何尋找一份心愛的工作:傾聽內心的聲音,看看哪個工作才能激起我們的熱情,或者值得我們構思一個未來十年的夢想。/ T, `8 G% w9 I" h1 @
0 w. k6 [, t. U+ [1 [! L8 p
發揮優點,改進缺點:亞都麗緻集團總裁嚴長壽在《總裁獅子心》中指出,找工作、發展自己的能力之前,一定要先認清自己,注視著自己的優點,同時也注視著缺點,因為沒有一個人是十全十美的。 5 K- s+ c" C$ c- ^ - y8 Q6 M- Z, Y& w; W2.尋找鬆緊適中的韻律 : A% q2 Q* R9 E' U/ k& m ' S. p( S8 @5 h5 l, E; p很多人以為最好過著「英英美代子」(閒閒沒事)的生活才不會有壓力、不會過勞,但施嫈瑜說,她在診間看到不少退休族群、不需忙家事的家庭主婦能量無處發揮,一樣有疲勞症狀。「零壓力不一定是好事,找到鬆緊、忙閒適中的律動最重要。」比如清朝的乾隆皇,處理政務之餘也愛賞玩藝術品、舞文弄墨,還三不五時下江南,一樣能創造盛世。 . P5 } R h8 C' n H. \ * a7 @/ B4 G& \: c x6 P6 u邱永林說,疲勞、過勞與對壓力的感受有關,而「壓力感受=壓力源÷活力源」,想辦法控制壓力源,同時增加活力源,就不會覺得壓力那麼大。 # L8 T1 _) o" o! A+ m( W5 M! x' \8 P, r- X/ s; o' I
以他為例,當諮商所擴張時,工作量增加,他一度感到倦怠。有一天,他腦中突然閃現老子的話「治大國若烹小鮮」,靈機一動,他去報名了半天的麵包烘焙課,沒想到這個學習經驗竟完全可以運用在工作上,比如要有明確的目標(要做麵包還是做吐司);而最後無論成品做出來如何,都要接受,就像工作,有時已經盡力,但結果並不令人滿意,就告訴自己「享受那個努力的過程」也很棒。: M' L4 o8 v- b& W1 u! E; A& l
% D( u/ N5 t( e* b p' v$ _4 y
●解決之道:0 \0 X+ a: J8 n- N* H( e1 I4 v
o# r7 Q( F5 v" @9 w2 I- t活力源也來自從工作中創造小小的幸福:邱永林有個個案在銀行界工作,金融海嘯期間,高層要他負責裁員,他做得十分痛苦,常哭得比被裁的同仁還傷心,愈來愈抗拒上班。* I6 O6 R" N. o4 ?$ g; k/ h
5 s/ h7 C; H Q接受幾個月的心理諮商後,他發現諮商對人很有幫助,所以他去「張老師」學習助人技巧,並在公司成立社團,關心同事生活或工作上有沒有困難,還邀大家去運動,也建議公司給主管開課,教他們如何發布裁員等類的壞消息。他藉助人找到工作的另一層意義,也為自己灌注新的動力。- n, U7 i; o: s
' w d$ C! _* |' F, C
3.找槓桿,別爆肝 k$ K- s% d0 B2 j* G
4 R# m. ^: D6 A5 @& C
作家王文華妙喻:假設他有一天急著要買一本《康健雜誌》,第一家書店賣完了、第二家也賣完了,他可以繼續一家一家找下去,但如果他停下來想想,可能會想出更有效率的方式,比如:他以前接受過《康健雜誌》記者的採訪,何不打個電話給她,請她寄一本給我?5 j5 y! V0 X9 O* @( u
9 A4 |- ] y1 {2 g* K& w& s0 D他看到很多上班族花很多時間「做」,卻花太少時間「想」,所以會忙到爆肝,建議找槓桿,先花些時間思考怎麼做最有效率,work smart(聰明工作)比盲目埋頭苦幹重要。 8 G+ z/ t6 Y: l$ B . p2 ?; X# }' i- s9 [. q; d對主管階層來說,「充分授權」是重要的槓桿,也是避免過勞的方法。 ' T% D' Q+ f8 O! @" j- K2 A u
王文華認為,主管應該多花時間在管理上,包括找人才、激勵同仁、規劃大方向,而不是花時間在做部屬該做的事。! s* O, @ x( S0 @! h2 _; ?3 A
% h1 F5 u4 k$ E) ~. r. ^
邱永林說,很多主管在做「緊急卻不重要的事」,忙到沒有時間去做真正重要的事。他以前也是如此,他的手機曾經每小時響三、四次,同仁大大小小的事都要問他。有一天,同仁又來電問:「我們要去企業開課,休息時間要排在9:50~10:00還是10:00~10:10?」邱永林突然覺得不對,同仁的問題愈來愈瑣碎,明明可以自行處理的事也要問他,不但沒有效率,同仁也沒有成長。而且公司如果要靠少數幾個「強人」才能運作,沒有培養一個隊伍的接班人,恐怕很難長久。 - |, C b4 X! l: B" q ; T R! P6 S2 u5 k' y他從兩歲兒子得到啟發。兒子剛學自己吃飯,弄得滿桌子都是飯菜、衣服也弄髒了,父母實在很想衝上去餵他吃,但必須忍耐下來,讓孩子練習自己吃飯,否則要餵他到幾歲?如果不給他機會練習、犯錯,他就永遠學不會。所以,後來同仁再來電,如果他認為這是同仁可以自行解決的事,他會反問:「你覺得怎麼做比較好?」自此之後,邱永林的手機響的次數愈來愈少,「現在常常一整天一次都沒響,」他笑說。 5 E0 S( q3 W. Q" d( n) t3 l5 I6 D9 ]* F
●解決之道:9 v$ N6 ~8 h0 p
" p, h* w' \6 p. q s$ Y0 {1 f判斷重點,按部就班:每天開始工作前,可列出今天的工作重點,依輕重緩急一一完成。不過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的經驗發現,每人每天大概只能做7件重要的事,超過7件就不必列了;而且也不是每件事都一定要「今天」完成。: A( { T( \- l- Q5 v
. C6 r1 v) B" ?0 V# Q B4 V" A
4.找到人生的優先順序 2 R0 Y" g# Q, b! z$ ~- ] 2 d" o! c8 ]8 x台灣首富、鴻海董事長郭台銘曾多次分享他最快樂的事,就是吃一碗媽媽煮的麵;再婚生子後,他也一再表示家庭讓他更幸福快樂。「天倫之樂才是真正的快樂,」從事職場諮商的邱永林說。0 \( V& H8 n! `3 f
6 m% c6 \' [" b5 d! v& M0 B C5 S8 B h
但人往往要到失去,才知道珍惜。很多人年輕時全力衝刺事業,沒有時間經營家庭、陪伴孩子,等到事業有成、有空閒關心家人的時候,親情卻已淡漠;也有人贏了事業,輸了健康,根本無福享受辛苦打拚來的財富。 . ` |& X% d' q 6 a5 s& F0 k; L4 A投信投顧公會祕書長蕭碧燕建議常問自己「人生最重要的是什麼?如果選擇打拚事業,會不會忽略了家庭,這後果是你和家人願意接受的嗎?如果想兼顧工作和生活,可以怎麼做?」9 a7 F2 C3 r k
9 |/ v: X) V8 b9 I. [4 j9 v
大塊文化董事長郝明義也曾拚工作拚到家庭破散,後來他才體悟到:不需要把工作和家庭切割得那麼不能並存;兩者如何兼顧,不是不能的問題,而是想不想的問題。要想,才能。不想,是不能的。6 b! o. J4 j5 y# u
+ u u. _% u9 h% D4 r8 c9 @而且他的經驗發現,如果能兼顧工作和家庭,那麼,工作少一點,恰巧可以工作得更好一點,甚至更多一點。怎麼會有這樣矛盾的事?「謎底只有你親身嘗試後才會明白。」(張靜慧): s2 P1 w7 ~4 f$ i" Y, @8 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