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旅遊區] 韓國篇---旅遊須知 [打印本頁]

作者: william303    時間: 2005-6-14 11:40 AM     標題: 韓國篇---旅遊須知

旅遊介紹--南韓 South Korea

公元7世紀,新羅王國將高句麗和百濟這兩個鄰國並入其行政版圖,統一了韓半島以後,韓國由一個政府統治了將近13個世紀。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進行冷戰的結果,韓國被一條壁壘森嚴的軍事分界線分開,這一局勢至今仍為國際所關注。對於歷來使用一種語言,享有同樣傳統和文化的同一民族的韓民族來說,韓戰(1950~1953)是一次慘痛的經歷。

歷時3年、自相殘殺的戰爭留下的創傷是深重的,但是始終樂觀而勤勞的韓國人,成功地治愈了這一創傷。他們謹慎地將現代西方思想融入自己的政治概念與傳統之中,以建設一個保障國民福利的成熟的民主國家,為此作了巨大的努力。作為體現這些努力之成就的1988年漢城奧運會和1993年大田博覽會,展示了韓國現代發展的活力和建設先進工業國快速的進步。

首都

漢城(Seoul)


語言

韓文


宗教

宗教自由受韓國憲法保證,因此世界上的許多主要宗教在大韓民國都很活躍。韓國最古老的宗教有薩滿教、佛教和儒教。這些宗教在國家早期文化的發展上起過重要的作用,並對人民的思想及行為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基督教在大約200年前才傳入韓國,但發展卻很迅速,是擁有信徒最多的宗教之一。此外,還有一些把這些傳統宗教的成分融合在一起的形形色色的較次要的宗教。
根據1995年社會統計調查,50.7%的韓國人信奉某種宗教。其中佛教徒10,321,012人,占信教人口的45.6%;基督教新教教徒8,760,336人,占信教人口的38.7%;天主教教徒2,950,730人,占信教人口的13.1%;儒教教徒210,927人,占信教人口的0.9%。


薩滿教
崇拜神靈或自然,是韓國人最早的信仰,其起源已消失在原始的神秘中,無從考證。它基於這樣的信念,即不僅人類有靈魂,那些存在於自然界中的力量和那些有生命的或無生命的物體,也有靈魂。
韓國的薩滿教巫師,是與神靈世界溝通的媒介,被認為能夠驅除惡運,治療疾病,並能使人們順利地由這個世界進入另一個世界。薩滿教所包含的崇拜對象是據信存在於包括岩石、樹木、山川和天體在內的自然萬物中的無數精靈神怪。韓國薩滿教的重要方面之一是它深信死人有靈魂。薩滿教徒期望薩滿教巫師解決好人們確信存在於死人與活人之間的衝突和緊張關係。

韓國今天仍存留著這種信仰。今天的薩滿教巫師幾乎全部是女人,不像過去既可以是男人,又可以是女人。對於守舊的韓國人而言,薩滿教是一種恐懼和迷信的宗教,但是對於新一代來說,它卻是一種多姿多彩的文化成份。薩滿教儀式,富於驅妖降魔的內容,融合了音樂和舞蹈。

道教、儒教和佛教等複雜深奧的宗教的傳入,並沒有導致人們放棄對薩滿教的信仰和實踐活動。它們吸收了薩滿教信仰的一些成分,並與之和平共處。薩滿教仍然是韓國人民的一種基礎宗教,也是他們文化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


佛教
佛教是一種極其注重戒律的哲學性的宗教,它通過放棄世俗的慾望來拯救自己,從而避免永無休止的輪回,使大徹大悟者的靈魂集中進入涅槃境界。
然而,隨著這一宗教從它的發祥地印度傳播開來,各地的各種迷信及神學體系也被吸收進去,產生了以往佛教從未提及過的一系列複雜的奇妙的神、救世主、菩薩、天堂及地獄等等。4世紀時由傳教僧侶從印度和中國傳入韓國的正是這種類型佛教,稱為大乘教。

在王室的倡導下,這種新型宗教以驚人的力量在高句麗和百濟王國傳播開來,建起了許多寺廟,有大批信徒皈依。到6世紀,僧侶和工匠便攜帶著經文和佛教製品前往日本,在那裡形成早期佛教文化的基礎。

公元668年,新羅王國統一半島時,國家已經接受佛教作為國教了,儘管依然遵循儒教的方針管理政府系統。王室對佛教的扶植貫穿於統一的新羅的這一短暫的黃金時代,產生了佛教藝術和寺廟建築的巨大繁榮。新羅在不到兩個世紀時間內的迅速衰亡並沒有使佛教受到損害,因為繼之而起的高麗王朝更加熱衷於對佛教的扶持。

高麗王朝時期,許多僧侶成為政客或是朝臣。其中有些人受賄腐化,從而加速了高麗王朝的滅亡。在貴族階層的大力支持下,佛教藝術及建築仍很興盛。

1392年,李成桂將軍發動了起義並自立為王,他清除了佛教對政府的影響並且改用儒教作為治理國家和維護倫理禮儀的指導規範。在朝鮮王朝歷時5個世紀的統治下,一切復興佛教的努力都受到儒家學者和官員的反對。這種官方的壓制一直持續到朝鮮王朝的末期。

1910年當日本對韓國實行殖民統治後,他們曾經試圖用日本的佛教同化韓國佛教派別。但是這些企圖大都以失敗告終,反而導致韓國人對本國的佛教重新發生了興趣。在日本的影響下,一些韓國僧侶拋棄了佛教世代相傳的僧侶獨身主義。1945年韓國光復後,在結婚派和獨身派之間為寺廟房地產的所有權的合法性展開了一場多年的激烈的法律之爭。

韓國的佛教正處於一種復興過程之中,並且正努力適應現代工業社會的種種變化。為了傳播佛教,佛教僧侶走出他們多年隱居的山間寺廟,在城市中建立了佛堂。


儒教
除了稱之為天的天命之外,儒家思想不接受超自然的東西。只要世上相關秩序和治理得行其道,天就不過問人間的事。從這個意義上而言,儒教是一種沒有神的宗教。就像早期的佛教。但是隨著時光的流逝,孔子和他的主要弟子,被後來的追隨者奉為聖人,以便把他們的學說灌輸給頭腦單純和沒有受過教育的人。
儒教文獻與中國最早的文獻一道大約在公元開始時傳入半島。高句麗、百濟、新羅這三個王國都留下了表明很早就存在儒教影響的記載。以高句麗為例,到公元4世紀時,就設有中央儒教太學了。在地方上也設有私立的儒教書院。百濟大約在同一時期也設立了類似的學府。新羅照例是最後一個接受外來影響的。

統一後的新羅朝廷派遣學者代表團到唐代中國考察儒教學術機構的第一手資料,並帶回大量有關的文獻。雖然佛教是國教,但儒教卻形成國家哲學和結構的支柱。即使到了10世紀,高麗王朝建立時,政府形式仍沒有重大的改變,只是佛教的影響變得越來越明顯。

以儒教為本的朝鮮王朝雖然因為對儒教學說的不同的解釋所導致的政治權力鬥爭和宗族之爭而備受批評,但它確實到達了一個復興的黃金時代。

儒教在韓國的影響體現在教育、禮儀和民政管理的制度之中。科舉考試制度,是10世紀末期仿照中國的制度而設立的,大大鼓勵人們學習儒家的經典著作,也將儒教的價值觀灌輸於韓國人的心中,甚至直至今日,也很難說韓國人已經放棄了源於儒家學說的風俗、習慣以及思維方式。


基督教
基督教的傳道活動於17世紀傳到韓國,當時每年派往中國向中國皇帝進貢的使節,從北京帶回了天主教教士利瑪竇的一些著作的中文本。這些書籍除了宗教教義之外,還包含許多西方的學識,如更精確的歷法制度等等,引起了韓國實學派學者的重視。
到18世紀,這些學者和他們的家屬中,有些人改變了或是有可能即將改變宗教信仰,但是直到1785年,傳教士才進入韓國。當時有一個耶穌會教士彼得‧格拉蒙特神父,偷偷越過邊境,開始對信徒施行洗禮,並任命神職人員。改變宗教信仰的人數繼續增加,儘管那時外國宗教在韓國土地上傳播就技術上而言仍屬非法,偶爾還會遭到迫害。到1863年,韓國有12名傳教士,管理著23,000名信徒。

1863年,具有仇外心理的攝政王大院君掌握政權後,基督教教徒開始受到嚴重迫害,並一直持續到1876年大院君失勢,韓國被迫與西方列強簽訂條約之時。1925年,在羅馬的聖彼得大教堂為79名在朝鮮王朝遭到迫害殉道的朝鮮人舉行宣福禮,另有24名殉道者在1968年受到同等賜福。

1950~1953年韓戰期間及韓戰結束後,天主教救濟機構及傳教士的數量增加了。韓國天主教教會迅速發展,並於1962年建立了等級制度。1984年在韓國天主教慶祝其建立二百周年之際,教皇約翰‧保羅二世訪問了漢城,並正式宣布殉教的93名韓國人及10名法國傳教士為聖徒。這是在梵蒂岡以外地區首次舉行的這種儀式,它使韓國成了天主教聖徒人數居世界第四位的國家。

基督教新教各宗派傳教士在韓國港口開放之後大舉開進韓國。第一位是美國醫生霍勒斯‧阿倫。這些傳教士送來了各個領域的現代知識,填補了孤立而又內向的韓國為實現渴望已久的現代化和維持獨立所極需填補的空白。這些傳教士安排了韓國具有領導潛力的青年出國進修,並對他們對日本的愛國扺抗給予協助。

1910年韓國被吞並之後,雖然面對日本的嚴重迫害,很多外國傳教士還是直接或間接地支援韓國的獨立運動。這些努力一直持續到1940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他們被驅逐為止。自韓戰以來,基督教新教教會迅速發展,1997年韓國已有168個小教區。其中以長老會和衛理公會會員最多。


天道教
韓國有240多個所謂的新興宗教。這些現代團體人數不等,多的達60萬人,少的只不過幾個人。它們以不同信仰的混合在一起為特點,各自尊崇不同的神明或是上天派來的救世主。這些信仰大都奉行儒教的倫理,採用佛教的儀式,並遵循道教實踐方法。
這些宗教團體中,最值得注意並很明顯地為其他宗教提供了一種教義框架的是天道教。這個直言不諱地申明其民族主義的宗茍是18世紀60年代為了反對國內嚴重的腐敗和外來的侵略而成立的社會與神學團體。當時,它被稱為「東學」,與天主教代表的「西學」形成對照。這個運動在18世紀90年代早期發展為農民革命,後來改稱「天道教」。在日本殖民統治時期,該教領袖在抗日運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伊斯蘭教
現代最早接觸伊斯蘭教的韓國人是20世紀初,在日本殖民政策下遷移到中國東北去的那些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少部分皈依伊斯蘭教的人回到韓國,但他們沒有禮拜的地方,直到韓戰期間土耳其軍隊隨聯合國部隊來到韓國,並允許韓國教徒參加他們的宗教儀式為止。1955年9月,韓國舉行了韓國伊斯蘭教協會成立典禮,緊接著選舉了第一個韓國伊瑪目。1967年韓國伊斯蘭教協會擴大並改組,成為韓國穆斯林聯合會。1976年一座伊斯蘭教大禮拜寺在漢城正式落成。今天韓國約有4萬名穆斯林。


人種

韓國人、華人


歷史

在韓國,人類活動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大約50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
韓國的歷史,往往斷定為始於公元前2333年,天神之子與一位以熊為圖騰的部落女子所生的傳奇人物檀君建立稱為朝鮮(意即「寧靜的晨曦之國」)的第一個王國的時候。雖然在學者之間對於檀君神話的歷史真實性有爭論,但是,大家知道,古代韓國是以組成小城邦的氏族社會為其特徵的。這些氏族幾經興衰,到公元1世紀,韓半島和現在稱為滿洲的部分地方出現了三個王國,高句麗(公元前37~公元668)、百濟(公元前18~公元660)和新羅(公元前57~公元935)。

自668年新羅統一韓半島以後,儘管常常遭受外國侵入,韓國卻一直由單一的政府統治,並保持了政治上的獨立和文化與民族的同一性。高麗(918~1392)和朝鮮(1392~1910)這兩個王國,在擊退契丹、蒙古、滿族和日本入侵者的同時,加強了王朝的力量,繁榮了文化。19世紀末,韓國成為中國、俄國和日本等帝國主義國家之間激烈竟爭的焦點。1910年,日本吞並韓國,建立了殖民統治,結束了朝鮮王朝,隨之結束了傳統的韓國。1945年,韓國光復不久,國土便被分割,南方的大韓民國建立了民主政府,北方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由共產黨政權統治。


歷史傳說
在有關韓國民族起源的所有傳說和神話中最古老也引用得最多的是關於檀君的傳說。相傳天帝的兒子桓雄帶領3千忠僕,降臨太白山,建立了「神城」。他是一位賢明的統治者,教臣民學習包括耕作、醫藥、木工、編織和打魚在內的360多種行業和技藝。
那時,有一隻熊和一隻老虎希望變成人。他告訴它們,如果它們能在黑暗的洞穴裡呆上1百天,而且只吃大蒜和艾蒿,它們就會變成人。熊經受住了嚴酷的考驗,變成了一個美女,老虎卻因為缺乏毅力失敗了。後來,這個熊女嫁給桓雄,生下檀君,他於公元前2333年在平壤建立了稱為朝鮮的王國。

檀君是韓民族神話中的祖先。今天韓國人將據說是檀君建國的日子10月3日,定為開天節來慶祝。

據說,朝鮮(近代韓國人稱之為古朝鮮,以區別於14世紀建立的同名王國),一直存在到公元前2世紀。大約在這個時期,中國漢朝的皇帝,把朝鮮看作他的帝國東側的主要威脅,決定征服它。

中國在韓半島北半部和滿洲建立了四個軍事占領地,卻無法控制它們。其中只有樂浪作為韓國與中國之間貿易和直接文化接觸的中心,一直存在到4世紀初。



地理環境

韓半島從遼闊的亞洲大陸東北部向南伸展,南北全長1千公里。北至咸鏡北道穩城郡柔浦鎮北端,南至濟州道馬羅島南端,西至平安北道龍川郡馬鞍島,東至慶尚北道郁陵郡獨島東端。自1948年以來,這個半島被分為兩部分,即南部的大韓民國和北部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韓半島的面積為222,154平方公里,其大小幾乎與英國或羅馬尼亞相等。韓國的行政區域為99,313平方公里,稍大於匈牙利或葡萄牙,略小於冰島。

韓國雖然約有70%的領土是山地,但地形多種多樣。壯麗的太白山脈綿亙於整個東海岸,由於受東海波濤的衝擊,東海岸形成一片縣崖峭壁和岩石小島。西部和南部的坡度很平緩,形成平原和許多近海島嶼,港灣密布其間。那不規則的海岸線散布著3千多個海島。

韓半島有很多風景優美的山脈和江河,因而韓國人往往稱之為「錦繡江山」。最高的山峰是位於北部與中國接壤的白頭山(即長白山),海拔2,744米。這座山頂上有一個稱為天池的死火山口,是大約5千年前韓國歷史上第一個王國的遺址,因而籠罩著神秘的氣氛,這座山還以野生動植物的寶庫而著稱。

考慮到韓國的幅員,相對來說,它有大量江河和溪流。這在發展工業和生活方式上都發揮了重要作用。鴨綠江(長790公里)和豆滿江(圖們江──長521公里)這兩條最長的河流,都發源於白頭山,一條向西流,一條向東流,形成半島北部邊界。在南韓,洛東江(長525公里)和漢江(長514公里)這兩條主要河流提供灌溉和工業用水。流經首都漢城的漢江,是包括漢城1,100萬居民在內的中部地區大量人口的生命線。這條河也曾在韓國古代文明的發展中發揮過重大作用。



氣候

韓國四季分明,有多種氣候類型。韓半島位於東亞季風帶,夏季炎熱,潮濕,冬季漫長,乾燥而寒冷。春秋兩季相當短,但天氣舒適宜人,多晴朗日子。
冬季最低溫度為攝氏-15°(華氏5°),夏季最高溫度達攝氏34.7°(華氏94.5°)。6、7、8,這三個月,降雨量最大,7月通常是一年中雨水最多的月份。冬季始於11月底,止於下年3月初。冬季受西伯利亞寒流造成的高壓帶控制。降雨量很少,天氣通常晴朗。南韓的冬天不像北方那麼寒冷。

早春的天氣常常下雨,刮風,帶來中國北方的黃沙,天氣變化有時頗難預測。但是到了4月中旬,天氣溫和,滿山遍野百花爭艷。農民大約就在這時為每年種植的水稻準備秧田。

秋季空氣清新,天空蔚藍,景色很美。鄉村染上豐富的斑斕色彩。這是收獲的季節,因而也是感恩的時候。韓國的秋天是歡樂的季節,其特點是有許多源於古代農村習俗的節日。



旅遊安全




注意事項


應有的禮貌
韓國雖是近鄰,其風俗習慣與禮節依然有所不同。所謂「入鄉道俗」,旅客若能略具常識,即可避免因失禮而產生的爭吵和不快。
崇尚儒教的韓國,有尊重長者的風俗。如在車上向長者讓座;扶長者登樓;排隊時,向來讓長者居首以示敬老。

餐桌禮節與中國不同的是;以湯匙就食,夾菜時才用筷子。捧碗而食則被視作不禮貌的舉動。





旅遊季節

三月底濟州島櫻花首先綻放,四月中旬漢城已是奼紫嫣紅。迎春花、杜鵑花、桃花、梨花綴滿枝頭。萬物復甦、風和日麗,,正是「春光無限好」。
六月至八月是雨季,降雨量占全年降雨的二分之一。夏季七、八月高溫潮濕。大部分韓國人選擇此時去高山或濱海地區避暑休假。

「秋高氣爽,晴空萬里」可能是描述韓國秋天最恰當的詞彙。秋天也是旅遊的最佳季節。十月初的雪嶽山楓葉轉紅,落英繽紛。到十一月上旬,漢城的古宮「後苑」已是紅葉滿園,秋意正濃。還有那楚楚動人,含羞帶怯的波斯菊為深秋更添一分浪漫的情趣

「三寒四暖」是韓國冬天常見的現象。意即連續三天的酷寒後,必有四天的溫暖天氣。韓國的冬天雖然寒冷,尚可忍受。何況在山岳地區還可享受到冬季最熱門的戶外滑雪運動。



通貨

韓國的貨幣單位為 [圜] (Won) 。
韓國紙幣共分1000圜, 5000圜,10000圜三種, 硬幣有1圜, 5圜, 10圜, 50圜, 100圜, 500圜六種。


休日

壯觀、歡快而多彩的節日慶典是韓國人生活中的一個重要部分。然而,隨著自本世紀以來的西方化和現代化的強大趨勢,多數傳統節日只是留在人們腦中而不再慶祝了。但韓曆上仍有一些重大節日要愉快、盡情地慶祝一番。

韓國重要節慶一覽表
日期 節日
1月1日 元旦
陰曆正月初一 民俗日(陰曆新年)
陰曆正月十五 元宵節
3月1日 獨立運動紀念日
4月5日 植樹節
5月5日 兒童節
陰曆四月初八 浴佛節
陰曆五月初五 端午節
6月6日 顯忠日
7月17日 制憲節
8月15日 光復節
陰曆八月十五 秋夕(中秋節)
10月3日 開天節
12月25日 聖誕節



商店時間


政府單位
星期一至五:三月-十月 9:00-18:00 ;十一月~二月 9:00-17:00
星期六: 9:00-13:00

銀行
星期一至五:9:30-16:30
星期六:9:30-13:30

商店
主要百貨公司:10:30-19:30
一般商店:一大早到晚 (每天)




歡迎光臨 娛樂滿紛 26FUN (http://26fun.com/bbs7/)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