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帖子
- 3802
- 精華
- 0
- 威望
- 150
- 魅力
- 0
- 讚好
- 0
|
4#
發表於 2005-12-5 08:49 PM
| 顯示全部帖子
“中華神盾”
“這是中國經過20年消化吸收國外造船技術,結合國內最新科技成果,自主創新建造的一艘性能優良的世界級戰艦” : p0 z. Q, o+ I
+ g2 o) X9 W. z# ~9 h g美國海軍“宙斯盾”(中國臺灣稱“神盾”)作戰系統是當今世界最先進的、攻防兼備的全天候、全空域艦載防空和反導彈系統。裝備了“宙斯盾”系統的艦艇搖身一變就成爲具備強大防空作戰能力的超級戰艦,是遠洋艦隊的防空支柱,也是世界各國海軍的夢想。中國海軍不幹落後奮起直追,被外界廣泛稱爲“中國神盾”的國產新型導彈驅逐艦已在2003年4月下水舾裝,而且好戲連台,另一種被稱爲“中華俄式神盾”的新型導彈驅逐艦也即將開工建造。本文根據海外媒體的報道和外國軍事專家的分析,對國產“神盾”艦進行大膽預測(故曰傳說),旨在與關心中國海軍發展的讀者朋友共勉。
" F# d- y3 s$ h
- D2 H3 C7 G- C8 c: D3 l3 M, m7 H5 c■翹首以待的“中華神盾”
, e( [3 g8 H" X& I+ S
7 Y$ ^/ w4 y0 V b$ f( D有關中國海軍設計和建造“神盾”艦的消息在幾年前就不脛而走,國內軍迷界更是翹首以待。當168號驅逐艦模型在2000年珠海航展上首次亮相時就引起國外軍事媒體、專家甚至情報機構的關注。2002年5月23日,168號艦在上海江南造船廠下水。軍迷朋友因此熱鬧不已,並紛紛猜測這就是中國海軍的首艘“神盾”戰艦。5個月後,同級艦169號下水。然而軍迷朋友卻發出了一聲聲的歎息,因爲在168、169號艦上既看不到“神盾”特有的大型四面相控陣雷達,也看不到防空導彈垂直發射系統。
6 J4 D% a" w) Z0 B7 f- G
) S$ O( A# } a/ [ w( @7 [儘管168、169號艦沒能成爲軍迷夢想中的“神盾”,但作爲我國海軍的首級防空型驅逐艦,其防空作戰能力遠遠高於此前的各型艦艇。而且作爲過渡型艦艇,在其下水後不久,國產“神盾”——170號驅逐艦終於揭開了神秘的面紗。2003年4月29日,中國海軍第一艘國產“神盾”艦170號導彈驅逐艦在江南造船廠下水舾裝,首批建造2艘。西方軍事專家把該級艦與美國海軍的“宙斯盾”戰艦相提並論,稱其爲“中華神盾”。
M' I. r e% N6 c( Q) H2 X8 Y s4 \
170號導彈驅逐艦是168、169號艦的改型。從外形上看,170號艦高幹舷,艦首大外飄,長寬比大。西方軍事專家認爲,該艦具有抗浪性強、持久力高等特點,寬大的船體流露出前蘇聯海軍艦船的風骨,具有非常好的適航性。上層建築則吸取了歐洲新一代大型主戰艦艇簡潔流暢的特點。爲減少艦體的雷達反射面以實現隱形,上層建築採用由多個平面組成的多面體設計,而且表面非常光滑,艦體外表面還可能塗有特殊隱身塗料,以吸收雷達波。排水量估計超過7000噸,從製造工藝精良的艦體外形可以推測出該艦具有極佳的遠洋航行能力。一位中國軍事專家在評價“中華神盾”艦時曾說:“這是中國經過20年消化吸收國外造船技術,結合國內最新科技成果,自主創新建造的一艘性能優良的世界級戰艦。” - ~& @3 C5 K+ K2 k/ T D k1 g
2 D$ o& e: o9 H6 T1 Q" [" k& L- d
從系統配置上看,170艦擁有完善的指揮、通信、電子干擾、電子偵察系統。根據《簡氏防務周刊》的消息,該艦將安裝國產大型四面相控陣雷達,類似於美國“宙斯盾”系統的SPY-1D(V)三座標雷達。艦載武器也引人注目,包括具備隱形特徵的單管100毫米主炮、新型國產垂直發射系統、新一代超音速反艦導彈和新型近程反導系統,這無疑使“中華神盾”艦成爲了名符其實的“超級戰艦”。且這些武器全部在國內集成製造,充分體現出了我國水面艦艇配套體系的規模和完整。據推測,擁有先進、複雜“神盾”系統的170號艦造價約6~8億美元,與中國向俄羅斯購買的“現代”級導彈驅逐艦相仿。 0 T' i$ r) @8 ~3 B4 K8 C, I3 i h: _
9 p0 V$ X3 f0 G2 \* w) V■ 國產相控陣雷達
0 t! t( ?. ]' H6 s, ?# B {3 H5 V5 Q3 X+ m
美國海軍“宙斯盾”作戰系統的“眼睛”是AN/SPY-1多功能相控陣雷達,迄今已發展了A/B/C/D等多個型號。該雷達天線由4個八邊形固定平面陣組成,工作於S波段(1550~5200兆赫),能實施全方位搜索,搜索距離400千米,可同時跟蹤監視400批來襲目標,並能自動跟蹤其中100批最具危險的目標。據報道,國產170艦的上層建築與美國“阿利·伯克”級驅逐艦極爲相似,艦橋下方的四個角上各有一個弧形物體,內部裝有一具相控陣雷達的平板天線。從雷達低矮的安裝位置和尺寸判斷,應該是被動相控陣雷達。
/ \ K3 r' i' j, F. |
* _' r( i8 ^* B) a, z4 x國產相控陣雷達已經完成研製。加拿大《漢和情報評論》在2002年11月報道指出,中國海軍對唯一的綜合試驗艦970號進行了改裝,在艦橋兩側換裝了可能用於安裝相控陣雷達測試的接觸面,準備測試開發中的相控陣雷達系統。該艦側面的平板形狀類似俄海軍的“天空哨兵”相控陣雷達天線形狀,尺寸也大致相同,呈四方形,邊長5米。國產相控陣雷達以俄制30N6E相控陣雷達爲基礎,採取四面佈置之後,其可靠程度和作戰反應都將在“光榮”級巡洋艦之上,對中高空目標探索距離超過300千米,可同時引導12枚導彈攻擊6個空中目標,每枚導彈的發射間隔爲3秒。
& L0 K: ?8 x6 I
# l4 z0 o, x6 M- I" _外國軍事專家指出,國產相控陣雷達性能優於美國海軍“宙斯盾”雷達的早期型SPY-1B,具有跟蹤精度高、反應速度快、資料容量大、抗干擾能力強等特點,可對空中多批次目標同時進行探測、識別和跟蹤,爲艦上武器系統提供了多層防禦、抗飽和攻擊的基礎。可是相控陣雷達需用高性能的超級電腦處理大量信號,中國的電腦整合技術實力尚待證實,因此,估計“中華神盾”艦到2005年後才可能正式服役。
# t* I2 Y1 A, D' |+ U0 `
( V3 [% ` d4 z0 B! J: \■ 防空導彈系統 6 Z3 B9 f$ l ?/ s D' O
" [: Z# x) H( m4 r! j9 m170艦具備區域防空作戰能力,這將彌補中國海軍近乎空白的中、遠端防空戰力。據報道,170艦裝備的火炮系統基本與168號艦相同,但170艦的主炮背後首次安裝了艦空導彈垂直發射系統,以應付敵方來襲導彈的“飽和攻擊”。有分析指出,該系統仿照俄羅斯使用高壓氣體推出導彈的冷發射方式,可能具有48個垂直發射單元,後期生産型也許加大尺寸,裝配更多的垂直發射裝置。在防空導彈上也有兩種選擇,一是國產“海紅-9”型艦空導彈,二是俄制“裏夫-M”(RIF-M)遠端艦空導彈。基於艦載系統都是國產容易匹配的考慮,國產“海紅-9”型導彈當居首選。《漢和情報評論》指出,由於即將建造的“中國俄式神盾”將採用“裏夫-M”艦空導彈,因此“中華神盾”可能採用國產“海紅-9”,兩者形成高低搭配使用模式。 , x% L2 c% L- V1 ^* {
" ?8 K `8 G- r- |1 o國產“海紅-9”艦空導彈由陸基“紅旗-9”防空導彈改進而來。“紅旗-9”陸基防空導彈的全長是6.8米,彈徑0.47米,彈體上無翼片,導彈全重1300千克,彈頭重超過180千克,最小作戰高度0.5千米,最大作戰高度30千米,最小作戰距離6千米,最大射程200千米,飛行速度大於4.2馬赫。“海紅-9”主要是將彈體尺寸縮小,同時改善了低空性能,射高和射程也因此降低。 , L9 i$ k6 O* d4 }, A0 V+ O
o" C! F) _% i0 J: K該型導彈採用先進的捷聯慣導/指令修正+末段主動雷達的制導體制,導引頭抗干擾能力強,是一種全天候全空域的遠端防空導彈系統,作戰空域大於俄羅斯S-300F艦空導彈系統配用的5V55RUD導彈,接近較新的48N6E導彈,但尺寸和體積卻小於這兩種導彈。“海紅-9”導彈已經在970號實驗艦上完成試驗。據報道,970實驗艦上安裝了兩種垂直發射裝置,一種爲集束式6聯裝發射裝置,與俄羅斯海軍“光榮”級巡洋艦的8聯裝防空導彈發射系統類似,但是不旋轉;另外一種從外觀上看是方陣式的多個方形蓋板,與美國海軍“伯克”級導彈驅逐艦使用的MK41型垂直發射系統類似。考慮到我國現階段的技術水平,使用類似MK41那樣的箱式垂直發射系統的可能性稍小。但不管哪種發射裝置,“海紅-9”艦空導彈與相控陣雷達融合後,都能同時對付多個來襲目標,具有較強的抗飽和攻擊能力。 : v d8 e3 m* o4 `9 E) i
/ ~" D: G' L* u: r) Y# L# n- W4 l: b- H/ W
■ 反艦作戰系統
0 b% T+ z9 k8 |* y' l- g" D4 r0 _4 f6 `: p% o& t+ F, e# R
據報道,除100毫米隱形艦炮外,目前170艦已經開始安裝圓筒狀的艦對艦導彈發射架,共2座四聯裝。西方軍事專家分析,現階段使用的反艦導彈可能國產“鷹擊”-8Ⅲ(C-803)末段超音速導彈的改良型,未來則將被更先進的“鷹擊-12”甲型反艦導彈所取代,而且導彈發射器由中國海軍原來普遍使用的方形長箱改爲類似於美國“魚叉”導彈的圓筒形。 4 |' x* v7 [7 i, x$ @0 T
4 u3 W3 x$ ]/ `( L
我國從60年代末期開始研製“鷹擊”系列反艦巡航導彈,並被西方國家稱爲“中國飛魚”,先後生産了C-801、C-802和C-803三代。據西方國家估算,C-801型的射程爲40千米左右,由於射程較近,該型導彈僅能在近海岸防或是安裝在小型快艇上實施抵近攻擊。C-802是C-801型的改良型,是可以超低空掠海飛行的超音速反艦導彈,具有命中率高、突防能力強、封鎖區域大、生存能力強、能同時攻擊多批目標等特點,可裝載在艦艇和戰機等多種平臺上,用以打擊敵人的驅逐艦、護衛艦及運輸船。由於C-802導彈可以在5米左右的高度低空掠海飛行,因而能夠有效躲避敵方雷達的跟蹤。C-803導彈首次亮相是在1999年的國慶50周年閱兵式上。據海外媒體報道,中國發展的C-803只是中國海軍希望引進俄羅斯“紅寶石”系列反艦導彈並繼而自行研製下一代“鷹擊-12”反艦導彈計劃的一部分。 5 r) j* e- y6 p6 D
-803導彈具有很強的實戰威力,艦載型最大射程爲150千米,機載型的射程達到250千米。導彈採用了高亞音速巡航、超音速末段俯衝攻擊的作戰模式。助推器先將導彈加速到高亞音速後由渦噴發動機點火推進,此時助推器脫離彈體。當外部資料鏈或彈載電腦啓動末段攻擊程式後,二級火箭發動機點火,渦噴發動機脫離,導彈進入俯衝飛行狀態,此時的導彈將在離目標20~30千米處達到1.3~1.5馬赫的低超音速。C-803是世界上首種現役雙速制反艦導彈,其性能不亞於號稱“航母殺手”的俄制SS-N-22“日炙”超音速反艦導彈,臺灣媒體甚至稱其爲“海上屠夫”。
9 i6 z+ h. E7 I6 _ X' \
& ]0 @; p6 z8 g面紗背後的“中華俄式神盾” 按照海外媒體的報道,168驅逐艦是中國造艦高潮的開始,而170艦則是國產“神盾”艦的第一步,下一步將建造的181艦才是21世紀初中國海軍的主力戰艦。其實,早在168號驅逐艦下水前甚至更早的時候,國內軍迷普遍猜想的首艘國產“神盾”艦就是181艦,而非現在的170艦。據推測,181號艦是一艘通用型“神盾”戰艦,全長172米,寬22米,標準吃水5.8米、滿載吃水6.8米,標準排水量9200噸,滿載排水量達到1.1萬噸,是一艘名符其實的寬體艦,其尺寸規模可與美國海軍的“提康得羅加”級巡洋艦相媲美。 在艦型結構選擇上,181艦可看作是168、170號艦的放大型,艦體設計和佈局保持基本不變,但增加一套主機系統,並增加一個新的艦體中段以適應武器系統增加與排水量的增加。然而,181艦似乎是來無蹤、去無影,而且在170號“中華神盾”於2003年4月下水之後,海內外媒體及軍迷朋友的目光都投向了170艦,關於181號艦的報道和消息反而減少了。問題是181號艦是否存在?是否會是另一種國產“神盾”? 要回答這個問題其實並不難。北方某船廠曾爲我國海軍建造過051、051B型驅逐艦,被譽爲“神州第一艦”的167“深圳”號導彈驅逐艦就出自該廠。167艦在1997年10月16日下水之後,關於167號後續艦的傳聞便鋪天蓋地而來,衆說紛紜,流傳較廣的一種說法是:051B不再有後續艦,取而代之的將是在其基礎上全面改進的最新型導彈驅逐艦。 加拿大《漢和情報評論》在不久前指出,中國即將開工建造最新的兩艘重型驅逐艦,該雜誌還將該級艦命名爲“中華俄式神盾”。據海外媒體稱,俄羅斯北方設計局參與了新型導彈驅逐艦的部分設計工程,俄、中兩國已正式確立了工程技術代號。《漢和情報評論》稱,該級艦“採用了大量的新工藝、新技術,將是迄今爲止最爲先進的俄式神盾系統”。之所以稱它爲“中華俄式神盾”,是因爲該級艦將完全使用從俄羅斯引進的“裏夫-M”艦空導彈及其配套的30N6E1相控陣雷達系統。 事實上,中國軍事工業界早就把配備“裏夫-M”艦空導彈系統的作戰艦艇稱作另一類“神盾”。分析來自各方面的資訊可得出這樣的結論,即將開工興建的新型重型導彈驅逐艦的首制艦就將是傳說中的181號“中華俄式神盾”艦!即使新艦將來的舷號不使用181,也可以肯定的是,該重型導彈驅逐艦將是中國海軍繼170號艦之後的又一面“神盾”。 ■ 新“神盾”的作戰系統 前蘇聯/俄羅斯在陸基防空導彈研製領域獨佔鰲頭,超過以美國爲首的北約國家,其研製的防空導彈不僅型號衆多,而且技術先進,其中的一個方面就是大量使用相控陣雷達。蘇/俄的防空導彈還有一個特點是:基本上每個型號的陸基防空導彈都被移植到艦上用作艦空導彈,因此陸基型號的防空導彈都對應有海軍型號的艦空導彈。“中華俄式神盾”艦將使用的俄制艦空導彈及其相控陣雷達系統也是從陸基型號發展而來的。 前蘇聯在70年代將S-300(SA-10)防空導彈移植到艦上,開發出了S-300F艦空導彈系統,也就是“裏夫”防空系統(北約稱其爲SA-N-6)。“裏夫”系統由制導雷達、中央控制艙、自動發射裝置、導彈以及發射系統等部分組成,起初使用5V55導彈,最大射程爲47千米;1985年換裝了5V55RUD導彈,最大射程增加到90千米。制導雷達爲一部單面旋轉相控陣雷達,由五部天線和高頻艙組成一個雷達天線座,該雷達主要依靠艦上的三座標搜索雷達提供目標指示。 “裏夫-M”則是俄羅斯新型S-300PMU1防空導彈的海軍型號,整個系統包括相控陣雷達、指揮控制子系統、導彈發射裝置、導彈及其它配套設備;程式軟體使用了人工智慧技術,提高了自動化程度,其作戰效能提高,用以對付由飛機、空射巡航導彈和反艦巡航導彈聯合發起的大規模空襲。“裏夫-M”的射程由“裏夫”的90千米提高到138千米,射高10米至25千米,與美國“宙斯盾”艦的“標準”防空導彈作戰距離相近,能成功摧毀在10米高掠海飛行的反艦導彈。該系統使用的48N6E(SA-10C/D)導彈具有改進的發動機和破片殺傷彈頭,半主動尋的制導,導彈全重1800千克,導彈從安裝在甲板上的鼓型發射架上發射。待發射導彈轉至發射井口後,被加電並裝定參數,其他導彈可進行射前檢測。俄羅斯軍方聲稱,“裏夫-M”系統擁有在海上實施機械化再裝填的能力。美國媒體曾指出,裝備了俄制“裏夫-M”防空系統的艦船,能幫助一支特遣編隊構成一個整體的防空系統,極大地擴展防空區域。 “裏夫-M”系統使用的雷達爲30N6E1相控陣雷達,長方形狀,採用四面佈置方式,可以同時控制12枚艦空導彈攻擊6個空中目標,每發導彈的發射間隔時間爲3秒鐘。有海外媒體報道,中國早在90年代中期就從俄羅斯引進了30N6E1相控陣雷達,用於“中華神盾”的論證工作。2002年4月,中國與俄羅斯簽署了一份價值2億美元的合同,購買兩套“裏夫-M”艦載防空導彈系統。據信,這兩套“裏夫-M”系統將用於兩艘“中華俄式神盾”艦。由於“裏夫-M”系統體積較大,這使得該型驅逐艦的體型和排水量都有所增大。 除原裝俄制“裏夫-M”防空導彈系統外,“中華俄式神盾”艦的其他武器系統將主要以國產裝備爲主,但也不排除從俄羅斯引進。已經裝備“中華神盾”艦的仿法國緊湊型100毫米艦炮依然是該新型驅逐艦的第一選擇。該型炮射速高(90發/分)、重量輕、自動化程度高,既可用於防空,也可用於對海對陸火力壓制。反艦導彈將繼續沿用“中華神盾”艦的配置方式,選用國產“鷹擊”-8Ⅲ艦對艦導彈。此外,近防火炮系統、魚雷、反潛火箭等均將一應俱全。 當然,目前的“中華俄式神盾”還籠罩著層層面紗,而且也都是海外媒體的推測,真相到底如何,還有待時間來檢驗。 ■ “神盾”艦能帶給我們什麽 曾七下西洋的鄭和在1435年臨終前上書宣德皇帝的奏本中指出,“欲國家富強,不可置海洋于不顧,財富取之海洋,危險亦來自海洋”。可惜的是歷代封建王朝看不到這一點,中國近代屈辱史就是從海上揭開的。新中國海軍的建設歷程從一窮二白開始,走過了購買、仿製、自主設計建造等階段,終於初見規模。但目前我國裝備的主戰艦艇還是以第一、二代驅逐艦爲主,存在很多不足,如噸位小,缺乏有效的對空、反潛手段等,已經不能滿足未來的作戰需求。現代戰爭的特點是海陸空立體戰,一支艦隊如果在沒有“防空保護傘”的情況下深入遠洋作戰是很危險的。中國海軍需要擁有強大遠洋作戰能力的大型水面艦艇,正是基於海軍發展、護衛海疆和走向遠洋的需要。 那麽“神盾”究竟能帶給我們什麽?10年前便有國內刊物載文指出:發展艦載“神盾”作戰系統、艦對空導彈垂直發射系統是未來艦船技術發展以及國際環境的需要,決不是趕時髦。 世界上所有強國都是海洋國家,不重視海洋的國家永遠不會強盛,而沒有強大海軍的國家則不可能保證其國家的強盛地位。21世紀是海洋的世紀,我國擁有18000千米的大陸海岸線、6500多個島嶼,海洋國土約300萬平方千米,相當於陸地面積的1/3,但我國海軍的裝備不僅無法與美、俄等海軍強國相提並論,而且與周邊一些第三世界中小國家相比也不占任何優勢。“神盾”艦的橫空出世將成爲中國海軍由近海轉向遠海的一個轉捩點。其先進的遠端防空系統不但能爲整個艦艇編隊提供大範圍的區域防空,而且採用垂直發射方式還使其具備了抗飽和攻擊的能力,長期困擾中國海軍走向遠洋的艦隊防空問題,似乎在“中華神盾”艦下水的一刹那得到了解決。 然而我們也要看到,我國的科技水平與世界發達國家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因此,無論是國外報道的052C“中華神盾”還是051C“中華俄式神盾”艦,與美國海軍的“阿利·伯克”級、西歐國家海軍在建的新型防空戰艦等相比仍然有一定的差距。我們可以把國產“神盾”艦與美國等西方國家的先進戰艦進行對比,看到差距是可以理解的,但我們更應該爲國產“神盾”而自豪,“神盾”艦是我國追趕世界先進技術的成果。面對橫空出世的國產“神盾”,我們在興奮之余更應勵精圖治,因爲中國海軍走向遠洋的步伐才剛剛開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