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帖子
- 344
- 精華
- 0
- 威望
- 24
- 魅力
- 493
- 讚好
- 0
|
1#
發表於 2010-2-7 09:29 PM
| 只看該作者
豪宅可以加稅 貧富必須共融
豪宅可以加稅,貧富共融我認為是件好事
, _* J( t3 |" r3 X. [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100206/3/ghmm.html$ z7 L9 E) _0 N9 |
經濟強勁復甦、外匯基金投資有道、賣地收入較預期倍數增加,種種因素令[url=]財政司
% X' o j1 I$ j0 \: |' ^[/url]司長[url=]曾俊華
$ c' w' L; w6 [[/url]就新一年預算案諮詢民意時,面對五花八門的減稅和「派糖」要求。另一方面,社會上也有加稅建議出現,包括增加豪宅交易的印花稅。' y3 @+ Q" A$ S
政府在去年十二月的收支帳,出現三百七十七億元的盈餘,得力於財政儲備投資收入,令到最新的赤字縮減至只有十二億元。政府公開承認,預計本財政年度的財務狀況,會較原來預算為佳。
7 N- v8 s: m& L' P% r" O5 F- v: {5 N 每年一月至三月是稅收旺季,不少人都是在這期間繳交薪俸稅,正常情況是前三季度都會出現赤字,只要數額不是太大,最後一季度就會轉虧為盈。今個財政年度頭三季赤字如此小,當最後一季度稅收流入,預計不只可以轉虧為盈,更為下年度庫房提供不俗的「派糖」空間。7 K, V% K) s" F* o
本港貧富差距近年持續擴闊。當財政改善、政府手頭較為鬆動時,有責任調撥資源照顧低下層的生活。這可能是一次過的措施,減輕這些市民的生活負擔,也可以是一些「投資性」的政策,協助提升這階層市民及下一代的創富能力。
- I6 _. z0 A/ {8 o1 c1 |5 O5 ] 低痛稅收 助縮貧富差距' D& t" v% u! I. V3 G
政府這個財富再分配的重要社會功能,往往體現在預算案提出的稅務安排,向負擔得起的中上階層徵收款項,應付公共開支及照顧基層人士的基本生活需要。$ j# {$ G$ L1 k
今年納稅人「科款」能力超預期,原因是地價和印花稅收入可觀。近月地產市道暢旺,地產商願意花百億元補地價,豪宅市道表現尤其出色,迭創「天價」之餘,帶動交投暢旺,引起社會嘩然,也為庫房印花稅收帶來可觀進帳。有政黨建議提高豪宅買賣印花稅,認為符合財富再分配的理念。
6 @- m2 ~# E! m# n# f 對買得起超級豪宅的富豪來說,印花稅加多一厘如九牛一毛,不會怎麼冷卻購買意欲。交投價量照舊,政府可以透過這種「低痛稅收」,得到額外進帳,在不增加中產納稅人負擔下,增加對有需要人士的支援。
3 J7 C; Q4 P# h) _ 如果實施提高豪宅印花稅的措施,政府要留意的,反而是市場和大眾如何詮釋措施背後的訊息,避免對社會發展產生副作用。+ L) W7 P1 u6 ^0 l) t1 q7 R4 q
當中最直接關係民生的,是政府是否藉增加豪宅交易印花稅來壓抑樓價。加稅雖然對富豪的實質購買力影響有限,但是對社會心理的影響可以很大,甚至改變社會對樓價走勢的預期,甚至影響到中下價住宅市場。
* K8 @9 |' G+ R$ m, E 扶持弱勢 不涉懲罰富人7 e6 O$ G( ]1 S1 [ U) _, q
樓價起跌屬於社會接納的市場自然規律,但社會不希望有太大的波動。如果市場從政府的措施中得出「打殘」樓價以慰一眾「無殼蝸牛」的訊息,樓價可能隨信心下跌。如果當局真的有意借加稅帶出壓抑樓價的訊息,當然不必擔心市場受衝擊,假如當局不是這樣想,就要留意避免予公眾「寓壓於徵」的印象。+ N% v: J: y( \" U' M3 Y/ Q- g- w0 K
另一樣更值得重視的,是當局必須避免措施帶出任何「懲罰富人」的訊息。本港發展成今天的富裕社會,主要靠「吃四方飯」,政策一向歡迎企業和有錢人在本地創富或帶著資金來投。豪宅價升,買家不乏海內外富豪,這些人來港居住和消費,產生的滴漏效應,有助帶動經濟和就業增長。豪宅買賣印花稅上調,要令他們理解並非出於仇富的態度,而是希望透過收取微不足道的費用,來達到縮窄貧富差距的目標,以營造理想的社會環境。
+ r2 {7 Y' l8 ~2 x" m% h 政府必須向海內外傳遞清楚的訊息,令大家明白,所奉行的財政和稅務安排,是致力把香港發展成一個「對基層生活有保障、對富裕階層一視同仁、無論貧富階層都樂於生活」的地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