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帖子
- 4840
- 精華
- 1
- 威望
- 1333
- 魅力
- 354
- 讚好
- 0
- 性別
- 男
|
37#
發表於 2008-6-11 01:23 PM
| 只看該作者
Originally posted by jen01 at 2008-6-10 09:09 PM:0 V1 w0 C9 r& G* [
% |+ _: {# s+ l
7 m( O8 V" ^/ U# t你聽過中國人一句"中庸之道"嗎 ??0 F. l7 r+ S* X, e
做人不要太聰明或太愚蠢,
6 X @4 z8 R, @: G, N% O知道自己卡在中間,只會興幸,不會痛苦,
& }% Y R$ ]& W! j P3 s要說痛苦,都只是你自己的意見 !!!! 5 A' G K5 k6 N3 `. F% p9 h6 i$ z$ K( y& u, r+ c% ]1 r6 t5 N
。。。你大概不明白所謂的中庸之道,所謂的中庸是把一件事的兩個極端混合來取一個平衡。是一種對事物採取應對的方法,而不是來形容一種行爲。
1 E5 {% Q1 A! t( m/ R7 y/ f, R" e4 _# k7 _/ ]4 V
中庸的中心思想是儒學中的中庸之道,它的主要內容並非現代人所普遍理解的中立、平庸,其主旨在於修養人性。其中包括學習的方式(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也包括儒家做人的規範如“五達道”(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和“三達德”(智、仁、勇)等。中庸所追求的修養的最高境界是至誠或稱至德。( G+ R6 P& ], ~) I4 D1 L
) e m4 q$ `( k3 V9 A r. U
原文節錄% }, t, A i, h/ z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2 J0 Y1 V8 U" O( B
. s- E7 b4 H: L( G8 T& s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
+ Z% [7 t8 V) R
/ i. \9 B8 o5 g! Q6 w! H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鮮能久矣。」6 }9 h( ]1 k" x$ j8 `) i: V+ H
N7 i+ Y) C( z2 o& K* W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過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6 G$ Y- S( U# B+ P- z% w- E# T) i
- a- h: k9 z5 J# C5 p9 W子曰:「道其不行矣夫。」
+ r# r" [; T, m- Y( A
5 i" ~" ]% i3 ~子曰:「舜其大知也與!舜好問以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 。其斯以為舜乎!」
# N+ ?: {, w X" X! C
/ z1 M+ H4 w. A2 ~) o子曰:「人皆曰:『予知』,驅而納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闢也。人皆曰:『予知』,擇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t, v+ A8 r6 B0 a
7 n: B3 C; t' A2 L: z子曰,「回之為人也:擇乎中庸,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h, k7 Y& O p' J) z' V+ ~
: h( O) W" w& K q- B9 _
子曰,「天下國家,可均也;爵祿,可辭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