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主題 | 舊主題>>
娛樂滿紛 26FUN » 吹水版 » [CHECSS仔的歷史研討站]-有趣歷史收集處[+左]
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先秦時期,諸子百家爭嗚,而法家思想尤盛於齊、三晉及秦,其故安在?又其各派之代表人物與其之主張為何?法家思想對後世政治又有何影響?
0 s; [( ]& ?. U* ]
& y2 u4 Y8 S& |7 \1 Y. E  L& j法家是一套審察現實,反對守舊學說,是在封建體制崩潰過程中漸次形成。由於貴族政治的衰落,諸侯大大的攘奪,維繫政治、社會架構的「禮」已雖再發揮高度效能,故列國感到要求存,就須有改革,完成一套客觀、有效的行政系統以達到富強以求御下,法家思想體系,由是而日趨完備。* {' j  f* E# i& Z3 v. J% ~" C

. j+ x  m9 W) }( i# Q' Z" T在春秋戰國期間東西各部既通而術融,既混而未一,則各地政治思想的興起,自有相異的傾向。則法家之盛行於齊,三晉及秦,自有其特定的地域環境政治條件及一民俗民風,益隨著所在環境的差異性而表現出各自的特點。
' ^6 w0 a" h! s7 q- h# l8 L: t
: F8 ^# k) g9 r8 Y- K- A9 X首就地域而言,與外族的刺激有關:無論齊、晉或秦皆華戎雜居。齊有萊夷等族的環同,晉境內戎狄遍佈,秦居西戎之中,故與外族競爭,必須加強軍事力量統一政令,始能克敵制勝。因此,國家為求完成軍事方面之活動,須嚴君臣上下之分,講求富國強兵,信賞必罰,是為法家思想的淵源,如在西周初年,齊太公即受萊夷之亂,為加強統治,遂施行變法,使齊富強。而且外族民風本質樸強悍,與國民雜居,必須以嚴刑竣法,方足使他們服從命令,驅使他們併力於耕織,安定四部。在此環境下法家思想最為滋長。
6 V+ t  |1 N; T1 T$ [7 d2 _1 _2 I/ s5 A* \# u
次就政治條件而言,此與齊、晉、秦三國變法的需求有關:齊國依山帶海,饒有漁鹽之利,但自西周以來三百多年,常有內亂,政治始終未上軌道,及齊桓公即位,立志富強齊國,加上舊有日貴族的勢力日弱,不足阻撓齊的變法,遂有管子法學思想的出現,主張通貨積財以富國,作內政寄軍令以強兵, 是為法家的開山祖。
- D& Q/ r( V0 c3 y- _) d% }$ d9 x' k$ c7 g6 \
法家思想之盛於三晉,蕭公權「中國思想史」稱「三晉之環境尤適用於法家之萌長」。晉離魯較遠受魯國重視周禮的影響較少。故法家現實思想自易產生,且晉獻公盡誅群公子,及後六卿弱公室又盡滅公族,有助於君權之伸張,由是旨在裁抑貴族,穩固君權之法家思想,於斯人自然較易萌芽滋長。此外,又與晉文公霸晉有很大的關系,據「左傳」的記載:文公為被廬之法,作執秩之官,整軍經武,法家思想由是而大盛,加上晉范宣子鑄刑鼎,早開任法風氣及至戰國,法家思想更大放異彩,因韓、趙、魏爭雄於列國之間,於是趙有慎到,魏有李悝、韓有韓非等法家人物的出現,人才薈萃,法家思想得以綠葉扶疏而大盛,故後世之言法術者之人為最多。
/ [9 g+ c  o, n' N8 d7 F
7 V4 `! l% l9 z6 A5 @* F/ S* k8 ?: u# G' e9 N; M# C
秦法家思想之盛始於商鞅變法,秦孝公即位以前,舊貴族的勢力相當強大,國力日盛。孝公乃銳意圖強,用商鞅變法,奠定秦法治的基礎,故法家大盛於秦,與此有直接而明顯的關係。. U& q, \, A  g

! R5 X! X! Q3 S+ p/ t再其次,就民俗民風而言,亦促使齊秦法家思的孕育:據「史記」的記載:「齊俗急功利,喜夸詐」,管仲乃順應人情,「通貨積財,富國強兵,與俗同好惡」,光成其法家的體系。又「淮南子」要略稱「秦國之俗,貪狼強力,寡義而趨利,可成之以刑而不可化之以善,可勸之以賞而不可勵之以名,彼險而帶河,四塞以為固,地利形便,蓄積殷富,孝公以虎狼之勢,四吞諸侯,故商鞅之法生焉。」此明確指出法家學說猶盛於秦之原因。6 r# T; o+ }2 q  o
5 ]$ ]" C5 g0 D
法家思想體系的確立較為後起,但其思想淵源極早,自管仲相齊,倡言權勢威力,以嚴峻之法令構成強力之權力政治,則法家思想代替禮治、德治而盛,是由管仲開其端緒,其後,申不害之重術、商鞅之重法繼之;更以慎到之重勢為之翼贊,至韓非而集法學思想的大成,而完成法家政治哲學思想體系的建立。大致而言,法家學派,可分為東、西兩派,東派起於齊,這派法家思想的著作有管子、晏子,論點著重於經濟,如管仲即主張人君當以政令為手段,謀求人民的根本利益,以重農政策為重心,故工商大利於國有,輔以節用,輸財、濟困諸端,使人民得享充裕的衣食。
- d( B8 W: U1 m; t/ O: T' c* R+ O0 }0 q5 f4 p# ?( N! J
西派起於三晉,三晉的法家思想著重政治方面,即如何鞏固政府定地位,加強君主權力。至戰國中期可分為三派:0 j  ~2 P0 j+ ^
& T  w/ A5 M" Q! S5 L9 w& M$ o
(甲) 重勢派──所謂「勢」,乃君主之地位與由此地位而產生之威嚴權勢,以驅使下因畏主之勢而「不敢為非」,此派,以趙人慎到為代表,而慎到之思想,實介於道、法二家,慎到認為賢人而詘於不肖者則權位卑也,不肖而能服賢者,則權重而位尊也。堯為平民匹夫,不能治三人;而桀為天子,能亂天下,是勢位所使然,故主張君主應操至高無上的賞罰威權,使臣下油然生畏懼之心,所謂「天顏咫尺, 不敢仰視」,此派蓋為專制政治之思想,故其宗旨,重在提高君子權威,用以壓倒一切。但是,慎到祇知威勢的作用,忽略賢才對政治良壞亦有很大的作用。故韓非批評之,以為「勢者,賢者用之,則天下治;不肖者用之,則天下亂矣」。* y& J" W5 H- |9 F7 S- }

) h( I/ ^: _$ d: t3 k7 I0 F(乙)重術派──所謂「術」是君主駕馭臣下的一種祕訣,權術或妙算。「韓非子是法篇」云:「術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責實,操殺生之柄,課群臣之能者也。此人主之所執也。」主張循名而責實,以密術暗中駕馭群臣,此派以申不害為代表。雖然法家有取於循名而責實之宗旨,但是從「韓非子‧是法篇」的批評:「申不害雖十使韓昭侯用術,而姦臣猶有所譎其辭。」則知申不害之術,亦有所不盡也。  I6 K/ k2 J0 q6 j& _! Y# J
' Q1 I3 v9 ^9 |1 ]! n# h% e" S
(丙) 重法派──以商鞅為代表,主張用酷刑重賞來推行政令。所謂「法」,「韓非子‧是法篇」曰:「憲令著於官府,刑罰必於民心,賞存乎慎法,而罰加乎姦令者,此臣之所師也。」可是韓非以為「徙法而無術,國民無以知姦,則以其富強也,資人臣而矣」,亦有其流弊。
% I) P2 C# W5 P5 d: K1 N: z6 S7 t/ _' T
唐君毅在「中國哲學原論」,一書中認為慎到言勢、申不害言術、商鞅言法「可稱為法家之學之始」,而又各有其缺點,直至戰國時期,荀卿弟子韓公子韓非子捨短取長,融合法術。勢之理論更標舉賞罰為人君之二柄,完成了系統化的法學理論。
6 Y( I# @+ u* v5 ?9 n6 D( e% Y4 x9 ?  e* [
韓非的思想源自荀卿的性惡說,與老子的無為而治說。利用人性的弱點設嚴刑定重賞以驅使之。同時君主不必恭親細事,一切事皆驅使臣下為之,各盡其能,各安其職,而臻成大治。其政治主張,又可細析之如次:
; z% o$ H& M; e2 Y1 x0 K1 r
8 ?8 q$ i# _) _* F(甲) 「循名責實」,也就是說韓非以正名實的理論配合實際的政治。
0 L! q1 O' A" s9 ?1 j
* G3 Q& z) _% w5 W$ w' k(乙) 韓非強調「刑」、「賞」,而「刑」、「賞」由名實而來,蓋實副具名實者賞,實不副具名者罰。「韓非子‧二柄篇」主張「刑」、「賞」是政府所具的兩個權柄,並認為「凡治天下,必因人情,有好惡,故賞罰可用」,而賞罰,「君操之以制臣,臣得之以擁主」可見韓非認為賞罰對國君治理人民和臣子是極為重要的。賞罰當中,韓非認為「賞莫如厚而信,罰莫如重而必」。故他又在「韓非子‧顯學篇」中明白地否定德治。人主祇要操刑賞之柄,而能信賞必罰,威中令行,然後層層負責,則人主便可無為而治了。
0 q  a  K& Z7 f
6 E, J9 E4 d: ]* [/ c% e! ~( Y(丙) 主張勢、術、法三者皆帝王之具,不可偏廢,而以法為中心,蓋欲信賞必罰。威申令行的目的就須提高君權,使人主有威勢,有手段才行。勢者,君主的權威;術者,是君主駕馭臣下的手段;法者,著於圖藉告令的賞罰條文。而「術」要深藏於人主的心中,而「法」應顯著令民眾皆知,而「法令」必須明白易知,而且要統一,不僅法的本身要統一,且君臣上下貴賤皆從法,也就是說要永遠維持法律的尊嚴,任何人都不能破壞法律,故曰:「法莫如一而固。」君臣之間,韓非認為絕無仁愛信義存在,遂主張君主要用「術」來捶馭臣下,其要點是明察臣下的奸惡,削減私門的權勢。凡為君主的,萬不可對臣下私寵私德,以免給予奸臣培養勢力定良機,故君主應消極的無所信任。不給匠下窺伺逢迎的機會;積極的應一切獨斷於心,不給予臣下弄權竊勢的機會,故韓非子綜合「勢」「術」、「法」而構成一系統的法家思想。
# p! r3 b* R% B* T
# n3 A7 a6 B4 I. R! K2 l/ m(丁) 法家既遇講「勢」、「術」、「法」以利害為依歸,以加強人主權力為手段,打破一切成見,而面對現實,所以韓非是「非先王」,認為「世易則事易,事易則備變」,人主施政,「不期循古,不法常可」,須依據當時的實際情況,來採取適當的政治措施,故他在「韓非子‧五蠹篇」指出「以法為教,先先王之言,以吏為師」這便成為後來李斯主張焚書的來源。
8 w# u5 R" I' h  p) c3 o/ D6 w& I: l
; m' O+ y% Z& A! y. N法家思想,從最初循名責實的出發點,經一步步的變化到戰國末葉,漸構成一種講求利害的刻薄寡情的思想體系,對後來歷史發生了極大的影響力量。綜合而言,有下列各項:5 @: T8 ]& F% o4 Z$ ]$ M, M
7 I0 o" _& J+ w- i1 {1 A; g
(甲) 有助於中央集權體制之完成──法家的政治理想,由於切合時代環境的需要,直接促成貴族封建制度的瓦解與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把中國歷史推向一個嶄新的局面,亦促成了秦國的富強,致始皇能滅六國而統一天下。而始皇的推展中央集權的措施,實亦得力於韓非思想的運用故秦代政治,可說是法家學說的實現。* U4 B/ p; g$ E8 B  ^/ u' C0 ~
! t& w8 B4 z7 l/ C
(乙) 導致秦之速亡──法家的政治思想,正如班固「漢書‧藝文志」稱:「及刻者為之,無教化,去仁愛,專任刑法,而欲以致治。至於殘害至親,傷恩薄厚。」構成一套純功利的刻薄寡情主義。終導致秦因用刑太極而速亡,正如賈誼曰:「秦王置天下於法令刑罰,下憎惡如仇讎,禍及己身,子孫滅絕」。(治安策)
5 M4 I) ~7 L0 e, x' {" X0 F
& f+ d0 M% G1 Q+ Z4 s(丙) 奠定漢初黃老治術成效的基礎──漢初的政治風氣,無論對內對外,都以「清靜無為」為原則,不事更張,不求誇張,予民休息,使社會安寧。其實,黃老治術致「民以寧一」的成功,是建立在法治的基礎上。此法治思想的貢獻也。; @- k7 X- f) H' S+ r
- C% W1 B4 c2 Z) u: T* a3 x) T
(丁)漢初定制,多具法家內涵──歷史學家余英時在「反智論與中國政治傳統」一文中稱漢初儒家在政治,性格上是一種「儒學的法家化」,見於「歷史與思想」叔孫通定朝儀,雖云:「頗采古禮」,其實,卻是秦廷的那套「尊君卑臣」的禮節,使專制政權由此而成定格,賦予後世君主摧殘士子在政治社會上人格的憑藉。至明清而更臻於極致,是此系統次漸次逼欏而成,此外,蕭何制律,多襲秦制,一應政制多依秦舊,漢初措施深具法學內涵, 顯而易見。
: n6 u7 |/ o$ A* Z8 T: ~& v7 \9 t4 F' n: v/ ?
(戊) 漢室治道,陽儒陰法──漢武帝雖罷黜百家定儒學於一尊,但實際施政卻是王霸雜用,正如「漢書‧元帝紀」載宣帝之言曰:「漢家自有法度, 雜3 w% p$ u# R! T8 M) u+ L9 [
: ?) F: B( a2 E- ^) J
王儒霸法而用之.」
. k! Q- m' y; K6 N% _* J
+ D/ t/ Y6 h, x* L8 I1 D- l0 D) X(己) 法家學說一直為歷代支撐政治的骨幹 ---- 就中國兩千多年的君國統治來說, 法家學說碓有其不可磨滅的意義存在. 每當國家危疑弱亂之時, 總有賴法家學說以求自強, 如三國時曹操的好用權略與孔明治蜀的平正廉明, 正是法家思想的表現, 故王夫之<讀通鑑論> 以為魏蜀重申韓之術, 宋代王安石與明代張居正, 銳意革新, 力謀富強, 也是參照法家學說而成的." H# H, a: O9 ]/ Y' C" h/ O" W+ Y8 i

2 Q! Q; Z* T0 w+ a9 }; N- \總之,法家的精神出自列國的紛爭, 馮友蘭 <中國哲學史> 稱: 「尊君權, 重法治, 禁私學乃當時現實政治的自然趨勢, 法家之學不過將其加以理論化而已. 」所言甚是. 法家思想盛於齊, 三晉及秦, 而後有助於秦之富強及完成一統的基業, 更是秦施政的主要學術思想的根據, 對後世有莫大的影響.

三國人物並稱大全

龍:(龍頭)華歆、(龍腹)邴原、(龍尾)管寧
' H8 @( p* r& z/ ]2 J二張:張昭、張紘 % T, p+ Y  x$ o9 a; {
三諸葛:(龍)諸葛亮、(虎)諸葛瑾、(狗)諸葛誕
% h* I6 J; L4 d4 d9 R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 K! N0 [8 E! [/ B三祖:曹操、曹丕、曹睿 + q* n; G& r2 q7 Q" s, ]3 |
三哲:曹操、孫權、劉備 ! D4 X# a+ v; f" Q' ~0 n0 o/ `
三馬: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 % p$ t  E, W, H" a
三英:劉備、關羽、張飛
$ s( L# X- w7 d三狗:何晏、鄧颺、丁謐
9 Y2 `5 r7 o0 v: Z三豫:劉熙、孫密、衛烈
1 d7 I% o6 [2 P6 @曹魏三征:王昶、胡遵、母丘儉
; d' p+ P# Z3 W* S! y$ A% L# T曹魏三公:王朗、鍾繇、華歆
! F6 q3 z! W5 V( l2 ?蜀漢三傑:諸葛亮、關羽、張飛 5 r9 T% V( Q; v. Z+ E
蜀漢四相:諸葛亮、蔣琬、董允、費褘 % s5 x& x; P% F& d& n
東吳四友:諸葛恪、張休、顧譚、陳表 & g- c6 M; e8 u7 p
曹魏四友:司馬懿、陳群、吳質、朱鑠
* N, q: A! r0 h; A魏國四聰:夏侯玄、諸葛誕、鄧颺、田疇 " c9 y, }( B  p; W% |- @  J5 ]
四大棋家:馮翎、山子道、王九真、郭凱 ' {  O) S) U* t- Q) t
曹魏五君:阮籍、嵇康、劉伶、阮咸、向秀 . s& x" _% \% E$ ?
東吳五君:顧邵、諸葛瑾、步騭、嚴畯、張承
" _: D$ X& F  ~5 T6 r+ c( u) h魏五子:樂進、張遼、于禁、徐晃、張郃 ' Q$ K6 b! s: [& v
馬氏五常:馬玄伯常、馬康仲常、馬津叔常、馬良季常、馬謖幼常。 % ~$ Y4 l4 v, Q2 m
五荀:荀爽、荀淑、荀靖、荀彧、荀顗
1 e* N+ l7 t, @1 Q, U5 R# c蜀漢五虎大將: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
! f7 \7 `5 A" _, r: S竹林七賢:阮籍、嵇康、山濤、劉伶、阮咸、向秀、王戎 0 {$ \9 S' k9 r  Z
建安七子: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瑀、應暘、劉楨 " Z2 c0 _* |2 ^3 P  u  l, D
江夏八俊:陳翔、范滂、孔昱、范康、檀敷、張儉、劉表、岑咥 8 [, {. V6 t- v! [
八及:陳翔、翟超、孔昱、苑康、檀敷、張儉、劉表、岑咥 0 {* q; |. j6 ?6 }
韓遂八大將:程銀、張橫、楊秋、候選、梁興、馬玩、成宜、李堪
2 j; K, D0 I5 K. ?0 |" x司馬八達:司馬朗、司馬懿、司馬孚、司馬旭、司馬恂、司馬進、司馬通、司馬敏
: n: e6 l$ X2 K( K- B( y2 J西園八校尉:(上軍校尉)蹇碩、(典軍校尉)曹操、(中軍校尉)袁紹、(下軍校尉)鮑鴻、(助軍左校尉)趙融、(助軍右校尉)馮芳、(左校尉)夏牟、(右校尉)淳于瓊 0 ^% ^3 Y  X: \% P
十常侍:張讓、趙忠、夏惲、郭勝、孫璋、畢嵐、段珪、高望、張恭、韓悝、宋典、粟嵩
Originally posted by CHECSS at 2005-12-5 20:46:9 I# R! K5 t0 u) I
by 151515 :
5 H7 ~. {' F, n古代是如何行...
. K0 p5 q( C' i. a5 h% X5 B0 _
6 m& u+ k$ u0 U, j: W( \& FHe just copy my post.Why he can add points but I can't?+ @7 E4 ~. u! ~0 ~- x
- u" _2 ~8 C. |3 e$ I7 s0 P
http://www.26fun.com/bbs/viewthr ... ghlight=&page=3
5 L$ F. a7 z* {# \- W# ?' {& M' A# J. L. b: a/ C
#127
( A; l& y8 x( J) _' O# A, a, L" Q1 p1 o: G$ W  ?
[ Last edited by 151515 on 2005-12-5 at 10:10 PM ]
Originally posted by 151515 at 2005/12/5 22:09:+ |# H$ k% m" X1 p! j3 e

0 Y" }$ U- d) M. N) V2 s$ O, x( P4 _- b1 q8 B' j' ^- q. O
He just copy my post.Why he can...
0 h% q1 [, E5 j# K( l3 N* e# w
because i am CHECSS
http://www.xvideos.com/video451827/rio_filter-074_babe_filter-037_and_squirt
Originally posted by CHECSS at 2005-12-5 22:15:
( p1 L8 U8 ^0 ^  J6 u. ?4 }4 s3 M; B8 |$ ^3 H' [) A
because i am CHECSS
6 l' L* w' @7 K

9 s; H$ C- M( Z( h& S+ ?I don't ask to u wo
Originally posted by 151515 at 2005/12/5 22:17:0 v7 M9 \, s  d7 D

6 k8 ?' P- m  _5 g) s; Q
' @: h" E2 q+ G7 O& z6 T- ~I don't ask to u wo
; ^5 g0 H8 |2 J; ^4 h2 u, M
i don't say to you wo
http://www.xvideos.com/video451827/rio_filter-074_babe_filter-037_and_squirt
Originally posted by CHECSS at 2005-12-5 22:18:* \" b+ o% P7 N% U  e
0 e6 E6 Y9 p2 R$ M
i don't say to you wo
' f: {; F8 I( i0 M4 I  L5 P8 v5 n# g0 ^

* |4 T6 |4 M8 S5 I9 Bno,u say to me ,it is because u 引用 me post
Originally posted by 151515 at 2005/12/5 22:21:
# I: o  B! Q- m9 R$ l; r
7 T5 u) _) _. G# p  ^: h- U/ `# F) X1 `9 h* n; i& @
no,u say to me ,it is because u 引用 me post
( q' T+ ]1 q1 ?$ Y& Y! u; c: _引用 isn't say to you
http://www.xvideos.com/video451827/rio_filter-074_babe_filter-037_and_squirt
Originally posted by CHECSS at 2005-12-5 22:23:/ F6 m9 |# F. i/ c6 q3 |) R

! T! z- g7 @1 Z' n) }& _引用 isn't say to you
6 [% o1 U+ A# d
) m/ S2 b5 z  V! e1 S3 LThen say to urself?
Originally posted by 151515 at 2005/12/5 22:25:$ ?( _; ~8 C* E' |2 N+ D. I) i5 I3 C
/ E6 h7 S5 i( x5 b5 _9 m& z
" e& a3 l2 u0 Q) _% s2 m' h
Then say to urself?
1 z7 q( ?) {) ?
to uncle boy
http://www.xvideos.com/video451827/rio_filter-074_babe_filter-037_and_squirt
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新主題 | 舊主題>>
娛樂滿紛 26FUN » 吹水版 » [CHECSS仔的歷史研討站]-有趣歷史收集處[+左]

重要聲明:26fun.com為一個討論區服務網站。本網站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26fun.com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26fun.com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