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帖子
- 14581
- 精華
- 0
- 威望
- 1505
- 魅力
- 4136
- 讚好
- 0
|
1#
發表於 2010-4-8 11:23 AM
| 只看該作者
恋童癖
恋童癖-简介& t ~& N& c R" j! F! F& X9 C" @9 x, @
恋童癖是指一个成年人的性要求和性反应部分或全部有意识地指向那些通常是13岁以下的儿童。越来越多的恋童癖者把兴趣放在与那些少男少女发生的性活动上,可称为青春恋。他们的主要选择对象是那些13-15岁的少男和少女。恋童癖主要见于男性,可分为同性恋童癖和异性恋童癖两类。性行为方式,同性恋童癖者通常采取口交和肛门交(鸡奸);异性恋童癖者采取口交、肛门交和阴道交媾,采用较多的是阴道交媾。这两类恋童癖者在性交时都会在儿童身上造成外伤和咬痕,有时甚至因为恐惧和羞辱而杀死儿童。恋童癖的病因不明,有认为是心理精神因素所致,如心理上、性心理上、智商低下和精神疾病的影响;也有人认为与身体机能损伤如阳痿、酒精中毒、衰老或大脑损伤等有关。 2 m( K% J, i! G2 h8 p
http://a4.att.hudong.com/26/75/01300000164151124697753462915_s.jpg恋童癖 $ Z" k2 F+ ?+ u0 m K- b
有人把恋童癖者的心理和性行为分为未成熟型恋童癖、退化型恋童癖和攻击型恋童癖。未成熟型恋童癖对儿童的爱恋仅仅停留在爱抚、抚摸和宠爱的水平上。这种人从未与他同年龄的人建立一种性关系,只是在与儿童的交往中才能体验到一种舒适感。作为一个成年男人,他不会主动与对方建立一种性关系,如果有这样的事情发生,通常也是由于那少男或少女的勾引。
+ i) y' Q* w4 g7 @# A8 s) I' L4 S. D% a2 n, a8 ?% j- ^
退化型恋童癖者在早年生活表现正常,与他同辈人一直有关良好的关系,与同龄异性也曾有过性关系。然而在以后的生活中,自我怀疑和幼稚感逐渐滋生,在社会交往和性生活中渐不遂意。在某些情况下,这种人会慢慢地嗜酒和失业。这样,一系列的挫折会使他将性行为转向儿童。这种对儿童的性行为带有冲动性并且常常是把它当做缓解某种生活压力的手段。这种恋童癖者会为他的行为感到苦恼、自责、害臊、甚至有一种犯罪感。 7 @2 ]1 K! z, ?2 ^8 c* J# g- o
/ Y+ u" N; [2 R攻击型恋童癖是最具危险性和反社会性的恋童行为,行为人为满足性刺激和亢奋的需要,在行为时往往伴有虐待和暴力。这种攻击行为本质上是一种恶意的侵犯。攻击的方式多种多样,往往造成攻击对象严重受伤,感到极度痛苦,甚至造成死亡。此类虐待型的恋童癖者不仅给儿童造成痛苦,而且其行为方式极其色情。他们在虐待行为中常使用枪、刀子、铁管或皮带作为威胁伤害的工具。
1 s; L! R7 X5 c- \ d% G2 \3 B# w0 t# ~
还有些恋童癖者仅仅对玩弄儿童感兴趣,其中另一些人则扩大了他们的兴趣范围,热衷于拍摄儿童色情照片和录相以及其它非商业性的色情把戏。这些有共同兴趣的人经常私下交换录相带。: y \0 m1 G1 S' \" G8 C" G0 v
恋童癖-病因# Y% g$ B6 A* ?2 z* _& o
" Y; K& H, {3 p2 G' [( w! `# Z# A; G& W
恋童癖主要是由于后天心理发展不正常造成的,其原因归纳起来有: ; z# [$ y9 U6 n9 ~5 ^
http://a1.att.hudong.com/76/75/01300000164151124697756888278_s.jpg恋童癖 % X; @2 s( R& S' P. N- K4 ?* v
1.心理因素。爱恋儿童,留恋童年时代。对儿童表示关注,本是人的一种普遍行为,其心理也是无可指责的;但这种行为和心理如果超过了一定的限度,作为一种观念在头脑中固定下来并控制人的行为,便成了恋童癖患者。 9 k8 W5 \' v" S( Q7 d) p
2 S! S; N7 V" c. x$ U2.社会因素。有的人因为在工作、生活中,人际关系不好或受挫折,便觉得人心难测,与成年人打交道要费尽心机,因而感到很疲劳、紧张、可怕,而与儿童交往则无需费多大周折动多大脑筋。时间一长便对成人间的人际关系感到厌倦,而把兴趣转到了儿童身上。 . `5 O8 L* Z/ ] `" D2 X7 w
( l" N/ j8 J8 t1 N* X3.家庭因素。家庭不和睦,夫妻感情不好,使之对成年人间的性生活失去兴趣,而把对象转向儿童。 2 [ [! M4 A: `; p) b) G, `! c
2 y$ _' e7 h/ Q* z) C; f4.性格缺陷。由于性格胆怯、懦弱,缺乏应付危机的能力,当遇到意外的重大精神打击时,如妻子有了外遇而被发现了,不能勇敢地面对现实,希望退回到童年。于是把心思转到小女孩身上,在心目中把小女孩幻化成两种形象:一是恋人,一是母亲。 4 y3 y2 k# g; `: o. g# L& m
$ o; K6 v1 H1 `: I
5.其它原因。有的则是因为智能发育迟滞、慢性酒精中毒、残废、年老或其他脑病,而接触正常成年女性的机会很少,故将满足性欲的对象转向儿童。
# p: ~8 m( P& v& x恋童癖-症状
. b" X: e+ Q4 f. l 9 t2 V' B) X# Y7 x
恋童癖患者的行为表现为他们对成熟的异性不感兴趣,只以儿童为满足性欲的对象;患者主要追求的是心理上的性满足和性快感,因此,他们常常通过窥视或玩弄儿童的生殖器来达到性满足,性接触往往末达到性交的地步就中止了。但随着时间的延长,这种接触的次数增多,心理满足便会演变成生理满足,即出现性交要求、玩弄儿童、折磨儿童等行径。此外,在恋童癖患者中有同性恋倾向的与有异性恋倾向的患者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有同性恋倾向的患者,大多是已婚的,而且他们更喜爱一个年龄较大的对象,即12一14岁的对象;而有异性恋倾向的恋童癖患者更喜爱7一lO岁的儿童,甚至认为自己是受害者,他们与其说是倾向于情欲高潮,倒不如说是更倾向于看和摸。这类患者大都是阳痿患者,如果射精的话,也是通过露阴瘫、窥阴癖、手淫来实现的。
. ~" l2 f! a5 B2 Y恋童癖-病种分类4 b) s+ s3 s9 d$ r2 n; [
: w6 n9 _/ E, n# _" P恋童癖可分为三种类型:
* f) T: }) L$ Thttp://a4.att.hudong.com/70/75/01300000164151124697758920040_s.jpg恋童癖
S1 K9 @" X9 G7 U3 V/ h$ j$ N8 E1.固定型。这类患者对成年男女不感兴趣,只愿与儿童交往,并且只有在与儿童交往时才觉得舒心。他们猎取的对象一般都是很熟悉的,如邻居家、朋友乃至亲戚的孩子。首先是与这些孩子玩耍,带她们看电影、逛公园、买东西给她们吃,获得孩子的信赖,与孩子建立起友谊,进而才发生有关性方面的接触。
$ \+ ^$ E/ j: t L
$ r$ P) J8 {: c) x( ~1 T2.回归型。这类患者表面上看起来与常人无异,能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过正常的异性恋史,甚至已结婚成家。但是,当家庭、学习、工作等方面出现压力或遇到重大精神刺激后,便回复了不成熟的性表达方式。这类患者猎取的对象都是不熟悉的儿童,其行为带有冲动性,同时还伴有酗酒的现象。 * O, Z ?( o8 d4 G
8 m( x2 y9 Y- V2 o2 `3.攻击型。这类患者的攻击对象主要是儿童,他们由于各种原因而存在一种攻击心理,想借助于折磨儿童而发泄出来。根据科恩等人的研究结果报道,他们往往用各种残忍和险恶的手段来躁踊男孩的某些器官,还强迫男童满足他们的各种下流要求。这类患者与施虐狂很相似,他们追求的不是正常的性感,而是通过不正常的性行为来发泄畸形的感情。
. |$ w( ?. s9 B# N9 T6 e0 \恋童癖-科学分类( Y( o: u4 a( t8 {$ x1 s
3 c# x" Q+ `- d+ R3 o
恋童癖又细分为二:一是正太控(tsuyotakoso,念作ShotaCon,是ShotaComplex的略称;Complex是指情结,情意综)正太癖,正式的译法是「正太情结」,意指迷恋小男生的意思,和Lolicon可说是对等名词。Shota的汉字是正太。字源来自以三国志广为人知的横山光辉,其笔下的《铁人28号》主角金田正太郎,另有一说为少年侦探团Complex略称,原意是喜好小男孩的癖好。而其形象则是穿着西装加短裤 的小男生。基本条件是不能有须子,而且年纪不能太大,样子要女性化,身材要修长,不能有太多肌肉。 http://a0.att.hudong.com/44/76/01300000164151124697761277861_s.jpg恋童癖
$ Y z. ~, i6 ^3 m( F' P
; J# b1 ?' R- s- A& F" }0 u7 I; \
$ U3 I- d0 @3 z/ g一是萝莉控(rorikoso,念作Lolicon,是LolitaComplex的略称)字源来自Nabokov的《Lolita》,内容描述一中年男子爱上12岁女孩Lolita的故事。而原意是喜爱幼小女孩癖好,对年纪半大不小的角色有所偏好,因为这个时期的少年少女,是最多愁善感,感受性最强的年纪,所以除了是身体发育的青春期之外,也被设定为新人类感知力开始觉醒,最敏感的年纪。日文中的ロリコン(Lolicon当中的ロリ(rori,念作Loli)即为自lolita而来,意指12岁以下的少女,而也有说15岁以下的。十五岁一说是由于此书改编成电影后,导演的女主角设定,比原来的年龄大三岁所致。而コン(koso,念作con)则是complex的简称,这个字有情结的意思,所以ロリコン为「少女情结」或「恋童癖」之意。但是这词在日本,其实具有负面的意思,通常会给人有点病态的感觉。日本以con字尾来指对某些东西狂好的人,如恋母情结(Mazahcon,所谓的「伊底帕斯情结」[Oedipus complex])、恋父情结(Fazahcon,所谓的「伊蕾克特拉情结」[Electra Complex])等,但多带有贬低之意。 # o8 `2 P) P' Y3 b
2 u5 m3 U+ \' @$ p- }# `1 k; v而Lolicon被译作恋童癖,指对年纪轻(不论外表或是实际)的女性有好感,或是特别喜好这类ACG角色的人。所以有这类癖好的人就被冠以Lolicon之名,而带有这种特质的角色亦被称为Lolita或Loli,也就是萝莉。外表年龄不可大过十五岁,形象可爱,令人有一种想去保护、爱惜之心,身体未发育或者轻度发育,而且不能年少老成。现在用「萝莉」这词最多的,就是ACG界了。其定义的萝莉为「10岁以下可爱的女生,断定标准:尚未发育、天真无邪、惹人怜爱。」所以现在对「萝莉资格」有三个年龄限定:15岁、12岁、10岁。对萝莉有所好的,就称为「萝莉控(ロリコン)」或「萝莉星人」,不过其所定义的对象,都是虚拟的角色,而且是玩笑性质,与一般所谓的萝莉本质上是不同的。7 u7 G! @% Z! ]& o
" Q4 T: c9 O s: k+ v1 c
但在1995年(平成7年)之前的日本动画界,基本上是不存在真正的萝莉角色。绫波零是在动画界第一个正式的萝莉角色,是<新世纪福音战士EVAGALION>中的女主角,虽然制作群和导演庵野秀明,并没有刻意将绫波零塑造成萝莉角色,但绫波零却完全符合萝莉的条件,随着绫波零的强大魅力,萝莉在动画界正式出现。由于绫波零热,萝莉热潮开始席卷整个ACG界,大量萝莉角色,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其中最有名又最受欢迎的是《机动战舰大和抚子》的星野琉璃 。 ) m# ?" J# J# L3 V# {
h3 e V7 E* a7 N; l; B/ i2 Q而Lolita的衣着,主要是指娃娃装,通常大量使用蕾丝(lace)。其衣着主要分成两类:一是Malice Mizer的那一种,带有恐怖感的哥德式优雅(EGL[Elegant Gothic Lolita])的服饰。表现出一个洋娃娃的形象,心中同时存在着天使与恶魔,不是可爱的感觉,而是死的物品,保持永远的静止存活状态;一则是Sweet Love Lolita的这一种类型的服饰,则是以可爱做为主要的诉求。 ) D% Y& K& i3 b+ W) @
6 K4 q1 x. w% r9 q
恋童癖-犯罪方式
/ t5 y4 X5 O- {" x' U% n7 h' X 5 Q6 L$ S) R5 }6 [" h
恋童癖患者获得性快感的方式很多,有窥视、触模儿童阴部,拥抱接吻,鸡奸(肛门性交),腿间性交,手指插入等。 5 y' V6 I. }4 v) a0 l" v h4 w8 `+ U& _
http://a1.att.hudong.com/45/77/01300000164151124697779620942_s.jpg恋童癖 & V" [8 n+ o) D0 n5 l' _
在诊断恋童癖时应注意将其与猴亵强奸幼女犯和性早熟早恋区别开来。强奸或猴亵幼女犯,他们多是因为找不到性对象,或者见有可乘之机,才在无知的幼童身上发泄性欲,他们主要是追求性行为;有些是因为儿童年龄太小,性。器官发育不成熟,缺乏性能力才对其进行猖亵的,他们不属于性变态犯者。而恋童癖是因为他们对成熟的异性不感兴趣,只以儿童为性欲满足对象,所以他们并不一定都要追求性交行为,时常不和儿童发生真正的性交,但狠亵行为却很明显;性早熟和早恋是指双方均未成年或一方刚刚成年而与年龄相近的少年恋爱,而恋童癖以中年男性多见。
. r& I7 O9 I8 X
% r8 @1 U2 }' q" F3 T恋童癖本身不属于性犯罪,但是如果行为人对儿童实施了性侵害行为,法律上为保障儿童身心健康,一般都根据受害儿童的年龄和性别给罪犯不同程度的法纪惩处,此外,还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常用的有厌恶疗法,而且效果也较好。当患者接触儿童或儿童模型时便给予能造成其身心痛苦的刺激,如电疗刺激,橡皮圈刺激,肌肉注射催吐药使其呕吐等,破坏患者病理条件反射,经过多次反复强化,使其改变恋童癖的行为模式。另外,通过药物治疗,如给患者使用抗雄激素来限制男女恋童癖者的性欲,也有一定疗效。2 ^- E8 U9 a, Q6 k% J
恋童癖-如何防治! D1 P( {" I% x$ T" ?
$ i2 f3 h6 A& I% d8 z
恋童癖属于严重的性犯罪,法律上为保障儿童身心健康,一般都根据受害儿童的年龄和性别给罪犯不同程度的法纪惩处,此外,还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其中,厌恶疗法较为有效;当患者接触儿童或儿童模型时给予能造成身心痛苦的剌激,经过多次反复,形成条件反射。从而改变其恋童的行为模式;对于有明显情绪反应的患者,应使用情绪调节的方法,如有的人不与成人而喜欢与幼童打交道,就是因害羞起作用。人们知道,害羞是常见的人际交往障碍之一。当然,一般说来,一个人在任何情况下从不害羞是少见的。若果真如此,那又是另一种性质的违常了。我们这里所说的所谓害羞。是指在交往过程中,过多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以致无法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阻碍了人际关系的正常发展。 http://a4.att.hudong.com/00/76/01300000164151124697767269588_s.jpg恋童癖 , I1 s9 ]6 j) _8 J
2 I5 c! Q: T# l( |8 ?6 ^) r! `+ h& m
6 H8 Q" c" L4 r; J _+ W$ o6 h害羞有三种类型, # l- f7 I8 S# k2 x2 Y6 R: p5 z
一是气质性“羞”,即生来性格比较内向。气质比较沉静,说话低声细语,见到生人就面红。甚至常怀有一种胆怯的心理,举手投足。寻路问章也思前想后,顾虑重重。 + N) {# @% e- S% w# J0 I
. I q; @# U/ q" C
二是认识性害羞,造成这种害羞的原因乃是过分注意。自我患得患失心太重,生怕自己的言行不对,被别人耻笑,说话做事都要有绝对把握才进行。不敢冒半点风险。因而老是受环境和别人言行的支配。缺乏主动性。久而久之,更羞于和人接触。更羞于在公开场合讲话。 6 M( W3 f! e% y$ ]# i
2 M3 a9 T8 u4 Z8 x2 ]- ?. ^
三是挫折性鲁羞,这种类型的人原本倒是性格开朗,交往积极主动。但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连遭挫折,变得胆怯害怕,消极被动。三种害羞类型的后两种。主要靠调整观点,改变看法,掌握交往技巧。增进交往水平。至于第一种气质型富差,除了主观努力,还需要他人的帮助,采取系统脱敏法,使原有气质得到改善。常用的厌恶疗法,效果较好。当患者接触儿童或儿童模型时便给予能造成其身心痛苦的刺激,如电疗刺激,橡皮圈刺激,肌肉注射催吐药使其呕吐等,破坏患者病理条件反射,经过多次反复强化,使其改变恋童癖的行为模式。另外,通过药物治疗,如给患者使用抗雄激素来限制男女恋童癖者的性欲,也有一定疗效。 0 `$ y$ w3 x+ Q) h2 U6 b; W$ ?4 {# r
恋童癖-多种概述1 [5 H' |- I5 m/ H, t' f2 b3 o* x* s
1 M8 H# o+ [/ a在文字上,我们习惯把“恋童癖”写成“娈童癖”,其实这是错误的写法。根据“YAHOO!香港字典”,pedophilia的解释是“恋童狂”;而在香港新浪网字典,pedophilia的解释是“恋童癖”。换句话说,pedophilia的中文译名就是“恋童癖”。此外,若论到“娈”与“恋”之分别,可以参考《国语辞典》,会有详细解释。要点:“恋”是动词、“娈”只属于形容词。“娈童”的本义是美男子,后来又引申为男妓(同性恋的);“恋童”则解作成人爱好与儿童发生性关系的犯罪行为。 http://a0.att.hudong.com/66/77/01300000164151124697772106656_s.jpg恋童癖
( q1 }3 h9 s+ H3 J/ C
( k2 p, D+ K. m) C1 H; Q+ W
2 |0 U. y4 [; w) V* O+ i1 a0 y由于恋童与娈童无论在字型或读音上也相近,加上“恋童”是现代的后起字(从英语中翻译过来),相反“娈童”可在中国的古代文献中找到,历史悠久。因此,传播媒体认定“恋童”是错别字,反而经常误用“娈童”一词,间接地误导了大众读者。 “
4 G5 E- m9 u( d, e+ c& {; x' H3 `# o1 {
恋童”来源于希腊语παιδοφιλια——pais(παις):男孩,小孩;philia(φιλια):情谊。在英语中,pedosexuality与pedophilia可以作为同义词,但从后缀上可以看出前者具有更多性行为的意味。实际使用中,pedosexuality有时非正式地(也是错误地)被用于描述性侵犯者或儿童色情犯。pedosexuality是一种paraphilia,这是一个精神健康方面的术语,表示一种无力接受对等关爱的性心理。
# D; _1 c& ?' u6 J1 L$ I$ E: r* D( D
在美国和其他一些国家,“恋童”有时也被错误地用来描述被青少年所吸引的人(见少年爱)。此处的年龄界定往往是法律上的,特别是关于性行为方面(参见同意年龄)。在成年人和青少年之间的恋爱关系或约会被社会和法律所接受(至少在有父母许可的情形下)的国家或文化中,例如法国或巴西,“恋童”则几乎从不用在这个意义上,无论是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在世界上的大部分国家,超过一定年龄的未成年人在法律上有权结婚、经济独立及怀孕。“适婚年龄”其实一般已较社会上大多数人的结婚年龄为低,但仍有一少部份人会在此年龄之下结婚的。只要发生性关系者已越此年龄一般而言都不会被视为有恋童癖。 + Z9 T& B) Z: u1 H- _$ W4 f
- }& e# Z1 L6 P在日本、台湾、香港、中国等东亚地区,ACG(动画、漫画、游戏)次文化把对男童的强烈喜爱称为“正太控”,把对女童的强烈喜爱称为“萝莉控”,但这些名称所表达的概念和思想行为与现实的恋童癖不同,目前因为卡通及漫画创作渐渐朝向这两种类型,部份人士担心恋童癖在年轻人和御宅族当中增长,但暂时没有足够证据证明喜爱虚拟世界的儿童并对虚拟人物有性幻想的人有现实恋童癖的倾向。 & b! B0 A# j6 y2 `
5 Z3 E' f/ T& f1 w- x
恋童癖-相关电影4 _# `4 m, G+ c" l' N0 {
7 k+ p0 x" P# @% [6 t. f# \
《抓住弗里德曼一家》美国历史上最为轰动的一宗猥亵儿童性犯罪案,2003年被成功地拍成了纪录片《抓住弗里德曼一家》(CapturingtheFriedmans),执导本片的是美国著名的独立导演AndrewJarecki。 http://a2.att.hudong.com/85/77/01300000164151124697774283818_s.jpg恋童癖 2 @) O) B: E' `+ @9 b! F \: _
; R' L5 K5 \& W; G( Z6 _
2 G2 K# Z' F# f4 J影片试图通过不同人的视角和描述,把案件呈现出来。可想而知,这是一部记录片式的《罗生门》——不同的叙事者对同一事件持有完全不同的说法:阿诺德和三个儿子坚决否认这些罪行;警方则以大量证据支持这些罪行成立;被控学生则指出部分指控存在严重的夸大。导演没有最后指明究竟哪一方是正确的:案子的结论公正与否,这个判断留给观众来做。严格地说,公众媒体中的恋童癖和儿童性侵犯话语,目前只主要存在于英语国家。
1 h2 D5 O0 o8 D7 p& R$ |2 K1 {$ X2 C2 @ h/ p5 a4 p
类似情况在欧洲其他国家(如法、西、德以及北欧国家),则相对较少;在另一个发达国家日本,虽然许多男性的性倾向很接近西方定义的恋童癖(如对女中学生的特别偏好),但这种特别的性癖好并不像在西方那样,被视为一个社会性的问题;在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对这个现象的概念性认识则更有限,成年人对儿童施加的性侵犯,更不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说,恋童癖是一个以英语文化为中心,向其他社会辐射的概念、话语。
& k5 c0 ^/ J: W# w4 \# B* [
7 e+ n# i& j4 y2 V. D6 Y' M: _当恋童癖及其引发的性犯罪,被人们正式认知为一个社会、伦理问题时,电影作为文化和价值传播的媒体先驱,便和其它艺术形式和媒介一道,成为传播这种话语的最有效工具。 随着恋童癖和儿童性侵犯问题在西方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一概念-话语将会更加频繁地出现在媒体中;继而,这一概念-话语也会通过电影电视,逐渐传播到中国国内。长远看来,这样的概念-话语进口将带来社会学层面:人们会逐渐重视儿童性侵犯现象,意识到其在所有人类社会中的客观存在,并逐渐将之作为一个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提上议程,从这一角度来讲,这是社会的一种进步。 |
撐真民主 , 反專業壟斷 ;
為基層 , 投社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