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帖子
- 6372
- 精華
- 0
- 威望
- 0
- 魅力
- 0
- 讚好
- 0
- 性別
- 女
|
121#
發表於 2005-12-5 08:10 PM
| 只看該作者
由於三國演義的流佈,三國史深入民間,媼幼能知。正因為通俗,不免造成對正史的誤解或淺薄認知。「小說」是不是應負起傳授歷史的任務?這個問題見仁見智,現實上,卻確會因為虛構而干擾了正史。
% k3 R3 p2 e$ R4 t7 k9 F! b. f) Y2 S6 }
小說對正史產生的干擾,就「人物形象」約略言之,見於幾端:
, f$ | `! d- g0 j# E: O S m! U; H+ q; X; o* T: K5 f% t
一、全盤接受小說家所構造的形象,而不接受正史另一面的形象。以三國為例,如周瑜、曹操的顛覆。 ) \0 h: q" n5 h0 h! [
: E/ a8 |% G" w- ]/ m% j$ s二、對小說家構造出來的形象反感,因此全盤推翻了主角的正面特質,故意處處以反面角度評論之。如本文將要討論的諸葛亮。
( o4 v, d/ R2 H. c% `1 }2 K9 y2 P& W* s5 |) D/ ]7 _
天下沒有不可以推翻的偶象,孔明自然不例外。全盤否定孔明,或是保守地質疑「他是不是真的這麼偉大?」前者是情緒化的反對,自然不值一笑;後者卻應該進一步作為研究的動力,而不應將問題當答案。
# |8 o+ G3 h8 G ]/ Z% U1 ]- l* b8 b. x
筆者正是以「找麻煩」的立場去研究三國史的,在筆者所設下的疑問一一讓孔明的作為推翻之後,才認可了他千古一相的地位,也了解了前輩們對孔明的推崇。 6 ~% I& k. n) D2 r3 Y* a
$ H# I& J4 k$ T y% D1 w) @. H問題在於:三國史易學難精。大家都可以輕易臧否這些大名鼎鼎的三國英豪,也真的說得出幾件大事,倒不是無的放矢,若是有人多記了幾項事件,便拿出來作發揮,往往會吸引認知不夠者風從。這種片面之詞、不負責任的論斷,正是做學問最大的阻礙。 8 C& ]. l- d* u5 q. M/ q1 W5 J
0 A- M! z H; g# E8 [4 w三國時代上承後漢整體制度的變化,下接魏晉南北朝的新局,要了解這時的人為何隱逸、為何重視輿論、為何能劃地為王,甚至各陣營的鬥爭,無不有濃厚的時代色彩。不全盤地理解這個時代,是不可能了解三國人物的教育環境和個性的。不能掌握這些,以別的時代的認知(或更糟糕的:以自己的觀念去認知)來評論三國人物,很容易失焦,摸不到重點。只能唬唬比自己更無知的人,卻會讓有識者感到好笑。
8 d9 ~# {' x" O- |: ]2 d8 A; l; L9 T+ Z+ s) b
網路上常見對孔明的批評及駁議
" |4 _3 w& A0 l: {* W% Y, y6 D1 n& ^4 T2 O
網路上常見對於孔明的批評,大約不出以下十點,分別是:
: J7 F c% ]+ ?4 n" X 一、三分天下之策並非孔明創見。 1 G9 @+ x* I4 k6 c+ n
二、於領土拓展上並無輝煌的表現。
, U: h$ H2 h5 n# E" |! \ 三、六出祁山於史無據。 * b5 T9 f0 V2 U4 M5 ?
四、私心重,不能接納魏延。
+ q' T" O4 Y/ z) }8 H 五、未能分層負責,太過勞心。 , h# [6 `3 z: ?. _3 p
六、沒有為蜀漢栽培出優秀的接班人。
( ^! E; S' I- j* g7 f 七、不知道他有哪些政策和措施。 * ^7 q) Q/ f! G" ]
八、雖然是個人材,卻還不夠資格稱作千古一相。
3 a) o" @( P m 九、獨攬大權。 K0 K- a+ N) f* t% Y$ y
十、沒有投奔曹操,眛於時勢。
2 [# R6 `1 ~7 d* {, s; L/ u" K; [
3 u1 W9 y) b- J* L. Z9 F) N這十點之中有幾項在性質上是共通的,如第五與第九項,認為孔明凡事皆自決,不假他人。可以將之解讀為太過勞心勞力,也可解讀為獨攬大權。這是一件事產生的兩種看法,重點在於:孔明真的事必躬親嗎?孔明太過操勞是事實,但是簡化為事必躬親,卻也忽略了孔明在用人上的魄力與眼光。因此,執此論者便順理提出了第六。
, _: ^4 y0 V, `. \8 Z7 f5 N0 o L9 p; R
這十點裡也有的是一個問題的兩個層面,比如說第二與第四。孔明未拓展疆土,乍看之下是個事實,卻是根本上對孔明定位的失焦。若沒有認清孔明對於蜀國的貢獻,就不能了解為什麼孔明不用魏延之計。魏延問題,也是批評孔明時必會被拿出來作文章的。提出者的關鍵在於:偏離了孔明對蜀國貢獻的根本角度。至於何處偏離,下文將就這十點,分別略作駁議。 : O; X% h/ V) D ]& J2 j0 h
; Z* ^. J8 I$ P7 \) P0 b) r# H
一、三分天下之策並非孔明創見。 4 { a0 i q4 b5 u& v. z& R
9 m2 H+ p+ a! [) Y- y2 r& A在三國時代,提出分地而治的觀念者,不只孔明一人。魯肅的榻上對,也是其中代表。但是,魯肅所提出的對策,與孔明所提出隆中對,在層次及訴求上都是完全不一樣的。正如當時公孫瓚也很天才地固守本城,堆積存糧財寶,打算閉關閉到天下底定為止,這也算是分天下的政策嗎?
2 s3 F+ T% y9 ?" P+ F4 ]2 T2 X: J) f& g! L/ T" f9 a2 U
魯肅的三分之策,是先建議孫權與曹操極長江堅戰,戰敗才退守江東,劃地稱王。在這個藍圖裡,「二分」優先,「三分」為退守之策。 5 Z6 ^: D* f1 O% R# W
孔明的三分之策,則是只有三分,沒有退路。 + F: i/ V/ a# L
而且當時劉備是貧無立錐之地,要執行孔明的三分之策,得有過人膽識。
o$ W7 H7 ^) h" ^) N/ l
9 T3 P4 z( b$ o+ n o2 \, v一種戰略思想的誕生,必與時代有密切的結合,不見得是一個人、在獨立的情境下,所能產生的。同樣的構想由不同的人提出,是很常見的事。「分天下」與「效忠漢室」是當時的兩種思潮,除了孔明與魯肅之外,提出三國之論者必定還有其人,但是一樣的「三分天下」理論,誰能執行它、誰能看出執行時的困難,這都是要考慮在內的。 ; ?: i& ?$ v0 l5 s( B
i8 }/ s. B8 Z$ e7 c7 |7 m0 _. I0 n
魯肅提出過「類似」三分天下之論(其實周瑜、程昱、賈詡都有這種分天下的認知,都沒有孔明完整,所以版權還是歸孔明。),但是並沒有執行;有賴孔明扶起一無所有的劉備,再推動魯肅。 + [& [# r9 I- }0 q/ Y' n
+ o% F" x# w1 s4 J% K/ ?魯肅提醒了孫權鼎立的共識,曹操的入侵才逼得兩家團結起來。但是孫劉的鼎立基礎不一樣,也因此孕釀了孫劉兩家的爭奪荊州之戰。 % l2 D) ?0 K9 _* h8 N9 R$ C) @
! L$ s- S- z1 k6 K6 [賈詡、程昱在赤壁之戰前,便已警告曹操應該先鞏固荊州,再徐圖東進,便是一個由根本上斷絕劉備生路的做法。 " ?) s0 [. X. l& p, Q
, B+ _' y8 S" ^" _
因此雖有三分之論,實行起來還是危機重重。
, i, H, f/ u; n; C) ]. ]# m$ ?& B8 k! z3 G$ x& D5 Q8 L9 D0 v% V: j
危機一:吳國的「竟長江所及」政策能與曹操分庭抗禮,劃分南北朝;
# W4 O, D# \3 F' l 危機二:荊州被曹操佔奪導致劉備失去鼎足條件; 8 o6 W) F5 c' a* `8 k5 g$ q, _
危機三:賈詡和程昱之建言。 4 h) ?; Z9 \. L9 g( e, H
9 z) l8 [8 P: \5 |7 `+ \
是孔明排除萬難,重奪荊州;加上兩個危機沒有實現,才落實了三分。
( ~& g# n8 V9 v( P
; |6 W+ c# \! @- d6 I* b4 @孔明除了眼光清析之外,更有實行力。孔明的貢獻,與其說是「提出隆中對」,不如說是「實際地推行它」。說到孔明就會先提到隆中對,就是因為三分的歷史新局之中,他是引導歷史的「主要」(不是唯一)人謀因素。
) K" p5 x- e5 i二、於領土拓展上並無輝煌的表現。
; N( p" y: s9 T; o# A& l$ |) N8 T4 m" @( q9 ?& A4 g/ ~- a4 Z# j
魯肅的鼎立政策,奠基於「竟長江所極」以拒曹操,若發展不利,則退而求其次,鼎立江東。
6 i4 k! a% u$ `) C1 K) _8 Y5 j& m5 L) |; }4 s; P$ H4 H; n
而諸葛亮的鼎立政策,則是要先有鼎立,劉備才能生存。
' l1 w1 E* M2 r R2 U* ~$ M/ T# l- M( D
這裡就要提到劉備的立足點是如何產生的。
0 i( [! G- Y4 V% ^8 W+ P) r
" r) r/ Y# a" E5 ~" p劉備沒有土地,如何鼎立?當時孫權表面上被孔明說得答應聯合抗曹,其實真正的用意,不是鼎立,而是多一支劉備軍,送他們去前線當炮灰的。 - q4 u* u# J0 I" h6 z; z( e
6 e5 S* o- r# H' C5 v& G
劉備有多少軍力可以當炮灰?劉備光棍一條帶了老弱逃亡,又被曹操追著打,好不容易逃到江陵與關羽會合時,關羽「乘船數百艘使會江陵」,加上趙雲帶著後主、甘夫人安全上壘,自然不是單騎逃出,而是帶兵一起逃出來的。所以孔明對孫權說我們還有萬人精甲,倒不是唬爛他,而是全部加一加還有差不多萬人的兵員;然後一萬多人是友軍劉琦的,加起來兩萬多人。 8 j' \. g1 Q4 N! Z, O0 Y2 p
孔明是以這些軍力,說服孫權接受他們加盟的。
& n; N1 |! I2 J0 A7 C7 U0 T! F
, e, `' D+ `9 Y( A [5 J周瑜則調出了大約三萬多人,一起赴戰。
% c+ _* K7 c0 s4 o9 m
, L: Z0 N/ i3 I曹操大約只有十五六萬之眾,官渡之戰時他只有十萬,等到了魏建國之後也才不過二十萬,可以肯定:曹操致書孫權的信上說「今致水軍八十萬眾,方與將軍會獵於吳」,根本是扯蛋。曹操這十五六萬眾之中,有重兵分駐在江陵、襄陽等地,也削弱了赤壁之戰實際上場人數。 ) I1 U4 x; p2 S0 N: |6 K2 Q
$ q9 L/ `8 m# p- U孫、劉的合力抗曹,是一場苦戰,但是也不是絕對性的弱勢。 ( j8 u7 \! C3 ^
火燒起來之後,曹操大敗。然後劉備跟周瑜說:
: y; }4 P! j5 V5 s+ x, Q- y' Z「我要去打守在江陵的曹仁,他那兒糧多,久了會出事的。小周啊,兩千兵借我使使。」 ' Q& C' L2 h* m. X4 ^9 ] t
. W5 [* x5 x* @$ l2 Y8 ~9 j% z5 ]善良的美周郎當然二話不說借了他兩千兵,想不到劉備拐了兩千個兵之後,直自夷陵渡江南,沒多久就把荊南四郡給幹掉了。 . G" K; N$ t3 y6 @/ D6 l* k
6 v1 B% n6 ]& d' \
從此之後,劉備才有了土地,不必再流浪。孫權發現這群炮灰「惦惦吃三碗公」,竟然把赤壁戰的戰果給獨吞了,當時孫權有多麼抓狂,是不難體會的。
+ d6 G& u8 C! ^+ N& N: T- p! L* ^0 H+ k5 j9 S! M
曹操敗北之後,孫權不情不願地「借」了荊州給劉備,周瑜還乾脆分給他一些紅利:枝江、艮山兩個縣(其實包含了六個縣)。便是著眼於「兩害相權取其輕」,若不給劉備荊州四郡,劉備仍無立錐之地;而將演變成孫、劉為了荊州而火拼的局面,讓曹操漁翁得利。
# j2 ^& L" i/ g: a2 E7 K# t: |% B3 E5 C* M& e" v8 N2 [$ n
換言之:孔明以靈活的手法(這是好聽的講法,根本是奸詐的手法!)建立了蜀國第一片土地,才有以後的三分之局。
( v# v/ t/ @( S5 `, O6 c
6 S% G' f& m3 p7 x1 l蜀國的疆域,本來就全是孔明的規劃才打下來的,何來「蜀國建立後,諸葛亮還有沒有再拓展過疆域」之惑?' I5 @/ R- Z5 O' c6 v* r( _* V; v* a
, N$ w: _3 d% j" U. Q5 Q, i* b
三、六出祁山於史無據。
% L- L) U8 ~: W' V9 l$ ]4 |. J9 b. _) u. x
先說孔明為何要六出祁山。
0 f. r8 }" Q, D' F" m6 K& ^ H
# e$ U" m) D' u) L% N, X6 E7 B後世咸認為孔明出師,乃以攻為守。實因最具統一之相的還是魏。魏國認清無法攻取吳國之後,目標只有蜀。蜀國不出兵而坐待被滅,吳不會出手相助,反而可能趁機分一杯羹。反之,若蜀出兵,並向吳求援,實爭取主動,將吳拖下水,以獲得更大的空間。
5 c4 O* D# ]8 @& z, o$ c/ o9 ~. {: L5 Q1 M1 v' V, N
這更大的空間,並不是轉弱為強,而是只是讓蜀活得更久一點而已。在政治上沒有「絕對的成功藍圖」,只有「較可行的藍圖」,以及「讓國家活更久一點的藍圖」。北伐不能保證蜀國勝利,但可以保證蜀國平安更久一點。孔明的方針向來都是很平穩而且可行的。 5 J0 t/ K! F2 z/ ^$ d
* W( _% H ^' n. }$ b) T
最後要說六出祁山是哪六次。 9 \5 h3 @, s" j- X) ~5 @
( y; E! ^. J5 ]4 F
這六次裡,四次在隴山以西的甘肅省,兩次在關中。
# `: x6 H6 u5 W' d
: U* S, v5 Y4 L4 i8 `& V地圖形勢是這樣的:漢中在關中的正南方,中間橫著秦嶺。從漢中北出秦嶺,兵下秦川可以奪取關中(劉邦的起家路線)。從關中西出經武興,向西北迂迴祁山,可以斷隴右。從漢中東出,則可以直向宛、洛,或循漢水南下攻襄陽,或迂迴武關取長安。 ) E/ G- `# W7 V& w8 w& x0 `
) \# n$ m) Q3 E/ m+ G5 G
228年春,攻佔祁山,但以街亭之戰的失敗告終。 . Z* z5 d0 Y9 p: `& ?+ K$ \
228年底,圍陳倉之戰,這次是倉促出兵。是因為陸遜攻魏,關中空虛,諸葛亮掌握時機出兵,但是魏將郝昭堅守,孔明只好退兵。──p.s:孔明只帶了幾千個兵就去打魏的幾萬兵,居然能全身而退,強吧? ( o9 {% s7 E4 @! z- D2 {. v/ V5 B
229年,武都、陰平之戰,終於贏了一次。這兩郡的戰略位置正好屏蔽漢中、益州,對蜀很有利,而且魏鞭長莫及,孔明奪這兩郡的目的是發揮戰略作用。 1 `& B' y+ M6 m# J+ l, f
230年四月,魏國有點抓狂了,終於發現孔明簡直不是人(殆天綬也!),小小的蜀國不可輕視,於是發動攻勢,司馬懿親自出動。首陽山之戰蜀國又贏了,不過是因為霖雨不止,魏兵先受不了。
2 S% T% S8 G9 q# J1 Q# q& \( ^3 J3 z234年,吳蜀聯兵伐魏與武功對峙,雙方決定耗下去了,天地皆悲的五丈原之恨,也將上演。 8 I$ h2 |* u' _% `' n! Z% c! O
諸葛亮只有十萬之眾,而司馬懿有三十萬,司馬懿以三倍軍力,吞不下孔明十萬之眾,我覺得孔明真是太強了!不要說司馬懿怕他,我想很多敗給孔明的人都會認為「老天太不公平了,哪有人強到這種程度的」!
- T! j j" b5 v5 W1 Z8 w( v9 E! t0 @, e' U! W
千古一相,就是千古只有一個嘛,誰叫司馬懿、曹操、周瑜生在那時代?
, A! m7 D, y: c, B' I! i1 D
" f" t6 Y8 @) ?# e( I d四、私心重,不能接納魏延。6 }1 S, l/ Y4 y+ g1 c& B
8 l6 G' ~' ]- @, ^# j諸葛孔明對魏延向來是重用的,但是重用不表示什麼都交給他。孔明在初出草廬之時,劉備也重用他,但並沒有一下子把大權交給他,而是等孔明入柴桑,在危難之際說服了吳蜀連盟,劉備才真正對他委以大權。
2 b0 g* E& K: I0 a! v) e& y7 p4 v- e) K
孔明對於人才也是這樣的對待,先小試之,再決定他能擔多少事。孔明最賞識的姜維,在初投蜀漢時,也沒有被委以大權,這難道可以統稱為排擠妒賢嗎?
5 `% i, n4 R/ f) m8 t
' q) Q8 ]9 d1 T' v1 t! M版主補注 : 個人認為魏延自視過高,才會認為自己生不逢時.
7 n5 J, w/ e3 I* j! T. v0 e9 R! P% S
五、未能分層負責,太過勞心。
. B" ]8 D- C2 W8 O$ r- M+ ?9 E- j, f, u% f+ z
劉備做到了,他找到了孔明。
3 X3 x: r$ M/ l, u' y+ q# N: a3 j2 @: D; T# _, k5 g5 p
孔明也做到了,他找到了劉巴管財政,趙雲、姜維等人帶兵、法正管體制,楊儀管後勤。孔明就是分層負責。他的死當然跟操過頭有關,但是只認定「孔明事必躬親」,也太過於簡單化了當時的局面。
/ |( J% D4 [+ t+ l/ W1 a- Y& D6 ` Z) A
版主補注 : 孔明事必躬親確有其事,聰明的孔明怎會不知授權的道理?說不定正因為他太聰明,不滿意他人的行政績效,寧可大小業務一手攬下,而劉禪未能施予援手,將大小政事都丟給孔明,恐怕也是原因之一,孔明死時劉禪年紀不過30左右,而翻閱後主傳,這之前記載的也多是孔明之事,劉禪本人似乎少有參與政事.
* p' ]4 P3 W3 c% Y* F$ {& O+ I; w& ?2 q$ ?# P% X: x9 ?; a, M
六、沒有為蜀漢栽培出優秀的接班人。
! U1 n- Q, D( @7 {$ l! P7 r- k' u$ s2 `
很多人都以為孔明沒有培養接班人,因此他一死,蜀國就完了。
K+ Q! y% z7 @, ~! C
% c7 J$ y {3 ^+ E' R6 S事實上孔明培養出來的人非常多,姜維、董允、費禕、蔣琬等等,都是英才,他們各有一能,而且孔明還能壓制他們本性上的缺點,發揮他們性格上的優點。
+ k4 M4 g- b' N8 o8 A7 p, A
& ^& V) U. o6 {" s孔明會用人的具體證據是:不要忘了,蜀國是在孔明死後「三十年」才亡的。況且這是亂世。
* ^. j( C5 y# l7 b/ U; \, k" y6 T# q2 I) I- E: N
這三十年中,司馬懿父子正在旺,吳國也和魏國擬定了瓜分蜀國的計策,而劉禪正在和黃皓用力地敗家,硬是敗了三十年才敗完,你說孔明的佈局不還強嗎?
& m$ `( ^9 ~/ H; k. j2 t9 T
+ q. G; X; K. G孔明治國二十七年,他死後,所安排的佈局能再維持超過他治國時間的一倍,維持到這種地步,還不夠犀利?要說他沒有訓練人才,未免是求全之毀。 + C+ Q* ]8 G; k! |( U) v; G
8 L [, z+ o* S0 W; ^) p! y
要說「沒有訓練出和他一樣的人才」,那就真的莫法度了,像孔明這種智慧高到可以把劉備由「無立錐之地」拉拔到建立蜀國,而且對手還是超強的曹操,這種人才不是訓練得出來的,多少要靠天才,而且「天才」的成份佔了百分之九十以上,後天讀書求學的努力佔了十分而已。(看孔明讀書時不求甚解的那副屌樣,就知道他不是死讀書的) 4 d1 |+ o) h7 l3 T
' l! I9 u! u9 m
自古以來所有的主子對這種治國天才都哈得要死,不是孔明不訓練,是訓練不出來!他如果訓練得出來,那他就真的是神了!
2 L0 ]. V5 V- i- Y: u; |* g' G0 ^/ p l# t' R- ^
七、不知道他有哪些政策和措施。5 D, f+ O# T& s. n. y$ [
% M/ ]5 J, ]" I, Q$ N0 r
陳壽評語孔明的一生成就是「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是一個總結性的評語,當然只能說其大要,如果看完了三國誌,自然就知道陳壽在講什麼東西。 4 d3 f+ x/ u6 \9 o6 \- \
$ R; i; Z1 |0 b6 s+ @, Z0 Q* b不過看陳壽寫三國誌寫得那麼簡略,就可以知道他是話不多的人,也才會氣得裴松之非寫個注不可,不然真的會讓人以為「不著邊際」。(陳壽老爺,您以為大家都跟您一樣爛熟三國史?您不講清楚,很多人看不懂的!)
! Q- |+ F" b+ _( E- M& O. w, y" Q( I% ?; K
孔明的「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事事有由,只是他沒有替這些經濟制度取個名稱,(如青苗法、均輸什麼的)孔明「治實不治名」,他只有推行,而不取名稱。 1 i: V2 Z3 ]! ]) E7 F% [; o
. `0 F; N9 @3 S& u f0 A孔明為蜀國規劃的具體的事件有:
% f7 c, w9 }8 }3 o" H 制度上:登記荊州戶籍、建「蜀科」(這是臨時條款性質的東東)。
/ E& y0 P1 b$ s8 z2 b# D! b. Z 經濟上:收伏了南夷以後,徵收南中出產的金、銀、丹漆、耕牛、戰馬。在他的治理下,蜀國出現了「田疇僻、倉廩實、器械利、蓄積饒」的局面。並且宣導織錦事業,外銷吳魏,連塞北都有蜀錦。(聽說質料不怎麼好,管它的,能賺外匯就好了啦!)重用劉巴的金融政策,幾個月之間就馬上府庫充實。(見三國志卷三十九「董劉馬陳董呂傳第九」的裴注「零陵先賢傳」)。 - s% n7 |. T* k1 `* a1 d( G
軍事上:除了他發明的武器之外,孔明也製作保券為劉備作保,向晁(兆部改成黽部,又是一個打不出來的字)氏大族借龐大軍資。 8 A# {! }) e3 N3 A
孔明東撿西拼,才湊到十萬軍人。這看起來是小數目,可是當時天下十幾個州,蜀國只有一個益州(魏有──司隸、予、冀、袞、徐、青、荊、楊、雍、涼、并、幽;吳有──楊、荊、交、廣),還拼得出這麼多軍人,而且這些軍人連年操,居然沒有人喊要孔明下臺,國內井然,做到這種程度,還說「將略非其所長」,這樣還不夠長,司馬懿父子真得再撞死一遍了。 7 n; w6 y4 i4 k
戶口上:章武元年的二十萬戶,人口九十萬人;到了蜀國滅亡的那一年增加到二十八萬戶,人口也增至九十四萬人。連年打仗還有辦法養人,你說孔明強不強? + d& z4 A" `; _( x- A5 R9 i1 H& [
1 P1 v/ S- a, ^9 ^
因此,所謂「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就是指他安定了不安的民心(撫百姓)、公佈應遵守的法律(示儀軌)、制定明確的官員權責(約官職)、能靈活運用制度(從權制),令天下相信國家對百姓的照顧能力(開誠心)。 ) X) o2 o$ N& Y( B1 p
/ O- ?) G2 }' v" u9 W
這樣整齊的治理之下,產生的具體影響就是田地被開墾了(田疇僻)、有足夠供給全國的糧食(倉廩實)、有完善的冶鑄制度,不管是民間耕具或是軍方武器的供應維修都沒問題(器械利)、除了吃飽穿暖之外,還能有積蓄(蓄積饒)。
. R t4 O) O( O6 P. v9 o' n3 |& f# B3 ]0 D
這樣還不夠具體嗎? 3 X# t" K0 j5 _: b
+ _7 o r9 [3 T# n) u) T B4 s) C
自古以來,能劃擘宏規的臣子很多,能讓主子垂拱而治的臣子也有,但他們的主子不是正統繼承人,就是當時的軍事強人,他們先天已立足有利的處境。相較之下,孔明身處亂世的弱局,還能在風雨飄搖中維持理想,並且讓這個理想存在了近六十年,這五六十年之間,他都是無中生有,智破難關,其中血淚辛酸,格外動人,也使得研究三國的人,越研究得深入,越會被孔明感動。
) G% ?( r. {9 h5 D, }八、雖然是個人材,卻還不夠資格稱作千古一相。3 B7 C9 h; u* A. F5 T
$ u* Z8 r" `" g( c* V2 U
諸葛亮之所以卓立於袞袞諸公,便是在於他除了絕佳的頭腦之外,更有不凡的人格修養。 7 \2 B: Q& E- d/ @& w" X8 E
n% J) o2 ?5 M# n, J0 e諸葛孔明的貢獻,大體上可分為五點:
* V, N$ j* o8 b# p- n5 T H, A3 G! ?. k0 z% h3 d9 t& V
和吳:223年劉備死後,孔明第一件事就是令鄧芝使吳,勸孫權絕魏。229年,孫權稱帝,也是孔明力排眾議,派陳震向吳國道賀,並訂立了吳蜀中分天下的條約。致力兩國和平上,孔明的努力未曾中斷,孔明北伐之時,不但沒有東顧之憂,還取得了吳國北邊的呼應。
" R+ G0 O4 }4 R; W) m* N! W, w和夷:最有名的就是七擒孟獲,安定後方。孔明對南蠻的統治,非常艱苦,並不是眾人所想像的:七擒孟獲之後便天下太平了。但是在孔明派人管理之下,不致於對蜀漢造成毀滅性的傷害,這已萬分不易了。
& F1 E; n8 y$ d) l1 ^* T明法:劉備得到益州之後,駐兵漢中,孔明坐鎮成都。治國之責全部在孔明身上。孔明選用賢吏、以嚴法治國,孔明的「用重典」,乃是針對漢末政治腐敗,豪強亂法橫暴的局面而實行的,以整頓吏治,壓制豪門,革新政治。他的成果是「科教嚴明,賞罰必信」,「吏不容奸,人懷自厲」,「刑政雖峻而無怨者」,這就是具體的反映。 9 ?& ^8 g/ Z: u
治軍:諸葛亮的作戰能力和戰略能力並不相並,但是也已堪稱優秀。
) ~& G$ ~2 B. k! q- U具體的事實則為: 6 k) ~! v- z% a+ B# T# H
a、蜀軍的作戰是以弱抗強,蜀國的人力就是那麼多而已,孔明驅使少量之眾,在秦嶺來去自如,兵力多的司馬懿一方反而是採取守勢,足見孔明用兵的靈活與智慧。
6 D7 g4 N4 O$ D1 [' @: cb、孔明所創造的連弩元戎、木牛流馬,以及製造峰利的鋼刀,都在實質上加強了蜀軍的戰力。
/ c0 J1 q f: X9 A9 K6 i正身:雖然這似乎對政治上「沒什麼用」,但是有了人格上的要求,正是孔明卓立於袞袞諸公的主要因素。在日本的教科書裡,孔明並不是被列在歷史課裡的人物,而是「正身」課程的主角,這一點可謂日人研究三國確實有心得的表現。
9 g* k, }" E0 y, s孔明的人格比他的治蹟更值得嚮往與悠思,且不論他的虛心納諫,這點或許會有爭議,(其實並不是完全不保留地全盤接受別人的意見才有資格稱作「虛心納諫」,更高段的是能看透什麼諫應接受,什麼諫不能接受。)至少有一點是確定的:孔明不蓄財。
* V7 g2 v+ q. q" G0 K F r8 P4 V) \; h% t7 M: k' r- C8 T" \
一直到死,孔明都保持著「不使內有餘帛,外有贏財」的清白,而更難得的是:他的風化影響了朝廷,使得蜀國吏治的操守均高人一等。 7 ]6 n0 c; ?4 ?
" k+ u) z, q3 @. _7 Q# n
一個丞相能以身作則,風化全國,這是從來沒有過的局面。中國官居然不污,光是這一點就已經讓其它諸公無法望其項背了。 + \0 a P" |8 F" n1 f" u4 e8 ~
( x0 x- f6 p8 L2 k9 t; O2 A
至於「管蕭之亞匹」,這句評語向來被視為抬舉了管仲和蕭何。管仲的主子是天下霸主齊桓公,國勢當時本已是最強,而齊國之富冠於春秋,再說他也沒能讓齊桓公一統春秋。而蕭何最厲害的是在劉邦出兵時管後勤,能做到補給從不中斷,是劉邦最後取得大勝的原因。這一點,孔明任用的楊儀就可以做到,蜀書楊儀傳中說:「亮數出軍,儀常規劃分部,籌度糧穀,不稽思慮,斯須便了。軍戎節度,取辦於儀。」
& n) q6 p, J8 z3 }/ A
3 e9 j7 r# ?* C0 O2 O1 ~楊儀是個討人厭的人,換作在別人手底下,幹不到三天絕對被砍,更不要說發揮才能。但是孔明能看出他的天份,加以運用,這是卓越的知人之明。蕭何的能力,孔明沒有,可是他能重用有這種能力的人為他做事,不是所謂的「將將之才」嗎?
4 A r2 I" ?$ _/ M( c" W2 G5 k在孔明死後一百多年,桓溫征成漢時,見到孔明時代的小吏,年已百餘歲,桓溫問道:「諸葛丞相今與誰比?」言下之意,是自己似乎可以跟孔明比美。這位已是人瑞的小吏答道:「葛公在時,亦不覺異;自葛公歿後,不見其比。」
+ p, T0 E5 B' h8 k+ Z- p6 M──諸葛丞相活著時,不覺得他有什麼跟別人不一樣的地方;等到諸葛丞相死後,到現在沒看過誰比得上他。
+ M. b3 z! q; N
$ U; v; a/ V/ a; K- I/ j這句平實的話,在下認為是對諸葛亮最佳的闡釋。 : L9 m/ A5 q+ K, f. O
6 |+ `- ]* s; \- M0 O% g由這句話中,可以看出諸葛亮的為人平實,不會說驚天動地的話,也不會做聳人聽聞的事,但是卻事事合理,等到他死了之後,曾在他治下的人民才發現別人的治理這裡不對,那裡不對,原來諸葛亮是那麼地會治國。所謂的「帝力於我何有哉」,豈不正是諸葛亮的風化所及嗎? 1 S# h2 ]" a( q, t- i! B3 n) J
4 l5 z& Q- U* _/ w5 m. W1 L+ q5 n這些綜合總分,在史上是沒有人可以超越的,因此稱之為千古一相,並不為過。 , e8 V4 C: ~( K+ d ?
J" i4 l7 h! i+ `5 r/ {九、獨攬大權。
, S0 j$ y2 j2 K4 J# A4 n p$ `& K3 x# O4 Z- i m: t3 {8 f+ m
這與太過勞心之條一樣,不另作說明。 ; w% ~6 a/ \8 w' h) w7 ], L" ~
7 w6 p9 @2 A% }: T# Y1 P
十、沒有投奔曹操,眛於時勢。/ r' T( q% Z0 c7 ~$ ?* `
+ q5 ~4 R; e( C5 q) k- s! F
這是一種勢利的「西瓜偎大邊」思想,曹操有其理想及英明,這是不必否認的。但是曹操作風上確實也有著難以控制的惡性,令人不能放心。 ' H6 Q( p* n$ k, P. c5 \5 ? ?
( z( @* b0 z: Z( T+ A曹操愛人才是出名的,但是他殺人才也是最用力的;此外,曹操不能用智謀比他高的人,郭嘉、荀彧雖是一時智士,但他們能被重用,主要是因為他們的計劃與曹操本來的想法就相合;當荀彧對曹操的加封出現反對態度時,就算曾經是相得的主從,曹操也毫不留情地疏遠荀彧,甚至暗示他自盡。而後來投於曹操的賈詡,以及被迫出仕的司馬懿都看準了曹操性格上的「不能用人」,因此兩人在曹操面前幾乎是不提意見,司馬懿屈己以為文學掾,賈詡則發言前必先揣摩曹操的心意。
1 |7 ?& i" i2 k4 J+ @& K# t) Y% P% o' W; ]2 ?3 G: ?2 w+ Y
以司馬懿、賈詡之例,我們很難想像諸葛亮能在曹操陣營中有任何發揮。
& K" s5 E; f2 d" U2 r; [5 ?- r: `' S& m: t1 j D
再說,獻帝初平四年,(西元193年),因為徐州牧陶謙的部將殺了曹操之父,曹操兩度大屠徐州。當時諸葛亮年方十二,住在徐州,他親眼見到曹操軍的暴行,印象深刻,對曹操是絕對不可能有好感的。終其一生,孔明對曹操沒有一句正面評價,更可以認定他對曹操的深惡痛絕。
V) P" A8 r" P; h0 k T" F, A, s* d% s( _- u
此外,政客只找對自己有利的處境,而不顧政治理想的實現,如賈詡。
8 I5 }$ a3 T7 D: e4 S5 I* |7 t& R4 x: y r0 t, D
而政治家則否。政治家以理想的實現為從政的主要目的,個人榮辱與得失在其次。
2 Q( i5 z9 y" p0 \
* f" H. U& @6 ^曹操陣營中也有政治家,如荀彧,其理想在於敉平漢朝諸亂,以擁護漢室正統,重整社會制序。但這與曹操的目的相違,曹操自然也希望能敉平亂象而奠立國基,不過他並不希望重振漢室,而希望自己成為開國之君,或至少是全國最有權力的人。以荀彧的地位,茍和取容、悅媚曹操,並非難事。但是荀彧選擇表明立場而死。這就是政治家的基本良心。
. R& {; k& }6 h$ @- ]$ Y3 K/ u( r( r( E4 C& V9 f0 P
孔明對曹操本已痛惡,在執行淑世理念之時,他的選擇也會格外慎重,劉備的作風是較接近孔明理想的,因此孔明寧取弱劉,而不附強曹,這是其政治家風範的展現。
! c* p. @8 h$ z, l
6 i+ Z N Y" D5 R結語
# y* f/ W: Y) i0 j! X6 I
* ]6 ?" @- W9 n3 u8 y2 O這篇隨筆在匆促之中寫就,還有很多觀點的連貫上並不流暢,但是大體上是我對孔明的一些認識,有的還很值得再細細討論。 $ q }, L5 h9 ?( n9 `
) _0 J7 l2 K+ X# `" J T8 m0 d
比如說孔明為何信任馬謖?南征的影響,以及孔明在訓練接班人的努力等等。這些也都是一般讀三國的人比較容易產生誤會的幾個問題。# W4 r1 }! h7 k* B2 t& }' f& ~
$ Z4 q8 q ]/ X+ E
孔明並非沒有缺點,但是這些網路上常見的批評,恰好不是他的缺點,只是提出者研讀不精所產生的一些誤會,有必要加以說明罷了。 |
|